MS篇
(回归原点与再进化)



S.N.R.I.所提出的小型MS开发计划,也就是所说的“方程式计划”中,S.N.R.I.开发出了标志性的素体,以及对应各种作战需要的多项选择式配件。不过,虽然通过这种换装的理念可以提高MS的泛用性,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在装备缺失、破损的时候,机体就失去了本身的优势,而且针对性特化的装备零件越多,这种倾向也会越明显。
对此,S.N.R.I.的对策是对新开发的机种取消选择式装备的搭载,转而致力于强化“MS的机动步兵性质”,这点在装备方面很明显能够看出。从一年战争登场以来,MS一直是采用射击、格斗、防御三种基本武装。而S.N.R.I.也以这仨为基础,着手开发在运用上更有弹性、能够对应各种作战的MS。

(一说F91就不得不提的V.S.B.R.,光束盾杀手啊!)
在这种设计理念的支持下,F91完成了。这台机体具备了小型MS的本质,以及泛用兵器的特性,就技术上说是一台划时代的MS。而且,为了追求这个时代MS级别最高的攻击力,F91搭载了V.S.B.R.(音译威士霸,听上去像通厕剂+电池混合体的感觉,已醉)这种与核融合炉直接连结型的光束兵器。这是除了标准武装外的高出力武装,不仅提升了机体作为机动步兵所应有的基本性能,并且单机就拥有了当时最高级别的火力。
在光束兵器成为MS的标配后,除了光束步枪外还有本体内藏MEGA粒子炮等各种各样的光束武装。由于内藏型光束炮虽然威力强大(直接与核融合炉连接获得能量),因此本体必须搭载高规格出力的动力炉才能驱动这种武器。高出力导致动力炉体积↑,如果不是大型MS或MA根本容纳不了。甚至,因为耗能太巨,对动力炉的负担太大(散热是最大的问题),能够发射的次数有限,实用性欠佳,成本效益也不理想,因此很难推广(比如某些BUG机,主炮发射以此后,一段时间内身上其余光束兵器都不能用了。那边的ZZ别走,就说你呢!

)。
而当S.N.R.I.开发小型机时,一开始也设计了一套大口径光束兵器,作为选择式武装,这就是VariableSpeed Beam Rifle,被称为可变速光束步枪(或称无段速光束步枪,都可以,只要知道是一样的东西就可以了2333),也就是著名的V.S.B.R.了(威士霸…)。V.S.B.R.首次搭载机时F90,由于是测试V.S.B.R.的型号,所以后面加V(新浪吗…),定为F90V。这是作为日后F91的先驱试作的存在,F90V除了V.S.B.R.外还装备了光束盾,所以为了给这么多光束大爷更舒适的运用环境,技术人员在肩膀腿部设计了散热翼,这也为F91所继承。F90V的运用数据都反馈到了日后的F91上,为F91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过因为V.S.B.R.和光束盾太耗电,所以F90V不能使用其它光束兵器了,囧)。
前面也说了,要用大口径高破坏力的光束兵器,就要先有高出力的动力炉。而V.S.B.R.之所以能够成功开发并顺利运用,与小型MS的一大开发理念很有关系——动力炉外置化。动力炉的大小不用再受到机体尺寸的局限,能够运用高出力版本的炉子了,自然就有了充足的能量来驱动大口径光束兵器了。
不过,光束兵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出庞大的热量,如果散热跟不上,机体就会因为过热而当机,严重的还会自毁。不能解决散热问题,新兵器就无法使用。为了让机体能迅速冷却,外壳的散热能力很重要(从一年战争起,MS装甲板就兼具散热的作用),除此以外还需要设计独立的散热风叶,F90V上已经试验性地设计并搭载了散热翼,并获得了好评。
因为V.S.B.R.比较特殊,所以装备采用了不同于一般光束步枪的射击方式。当然,“架枪”、“瞄准”以及“扣扳机”是不变的,只是在这些基本动作之上追加了独特的程序。V.S.B.R.在使用以外的时候能够发挥AMBAC的机能,一般都悬挂在推进背包的两侧。



使用时武装本身会顺着滑轨移动到使用位置——也就是机体的腋下两侧——因为是身体与手臂之间的空档,所以不会对手臂的活动造成影响,不过也因此对射角造成限制,只能射击正面。武装本体固定后,伸出枪身,整体长度会增加20%左右。这样做是为了提升射出光束的集束率(枪身↑,集束环↑)。枪身伸长后,握把与扳机就露出并且展开了。驾驶舱内的瞄准系统也会和V.S.B.R.彼此联动。V.S.B.R.所使用的能量,不同于当时广泛运用在光束步枪上的能源匣,而是直接由本体供给的。所需的能量经由滑动用轨道传送到枪身内。利用高出力的动力炉直接供能的特点,也是V.S.B.R.之所以能够具备惊人破坏力的原因之一。在经过这一连串的步骤后,V.S.B.R.才能使用。关于光束的可变速的话,是可以通过机师来任意调整的。





击穿了光束盾




从剧中来看,西布克驾驶F91使用V.S.B.R.击穿光束盾的战斗戏很过瘾,所以在印象上更多的接近“大炮”这种感觉,射击时是采用可任意调整射出光束速度的概念,出力调到最大时,可发挥战舰主炮级别的威力。不过,威力大归大,但MAX模式的V.S.B.R.不能连射(打一炮,十几秒后才能开第二炮的玩意儿,你指望它能连射?),所以这种武器追求的是精密射击,然而V.S.B.R.在射击时会因为视觉扭曲而产生误差,如果不是西布克那样的NT,想要一击命中是很难的。
(一招鲜吃遍天,NO!)
除了V.S.B.R.这种非规格的武装,F91当然也配备了作为MS的标准武装光束步枪。作为F91的主武器,为了避免威力随着本体的小型化而跟着一起下降,是经过彻彻底底改良的。特别是在能源储存器部分,因为这部分和光束兵器的威力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所以成为了改造的重点,重中之重。而结果是这把步枪射出的光束出力,就以它的尺寸而言来讲算是相当的高了。另外射击次数也得到了提升,在对应各种情况时都是值得依赖的可靠武装。


在F91的标配光束火器里,还能看见光束发射器(就是光束火箭炮)的存在。这是除了V.S.B.R.外最大威力的装备了。虽然威力不及V.S.B.R.,连射不如光束步枪(我不是故意黑它的),但确实拥有光束系火炮中最大的破坏力(又是排除V.S.B.R.的统计,不过这里是将V.S.B.R.视作MS本体的一部分了)。光束发射器是为了取代实弹火箭筒而存在,在UC·100年时正式研发。F90ⅢY就使用过这门光束武器的早期版,S.N.R.I.基于该版本的运用资料,设计了好几种款式,最后定为F91携行配置的就是这一款了。



光束军刀可以说是MS格斗白刃兵器的代名词了。F91专用的规格比起现存样式,虽然尺寸没有变化,但有提高出力等强化措施。一共有两把,平时都收纳于左侧裙甲内部,使用时就好像是从挂在腰部的工具箱里拿出来一样。实战中也表现出了十分强大的威力,轻易就能斩断MS。另外,以双手握持光束军刀快速旋转,以此达到了攻防一体的效果,在剧中西布克就发明了这种另类的使用方法。



F91除了丰富的光束兵器外,本身还内藏了两种小型实弹武装。首先是头部火神炮。F91的脑袋是以头盔覆盖感测器系统装置来设计的,头盔部分为了保护脑袋,当然需要有装甲的作用,内部存在可观的多余空间。在当时,光束兵器已经发展完全彻底取消实弹兵器的存在,所以过去很多方面需要配置实弹的地方,都由光束成功取代了。这里就存在了一个问题,MS头炮是否也应该光束化。不过光束兵器因为其特殊性,在极近距离下会对感测器等精密零件造成不良影响(这种事情屡见不鲜了,甚至有过以为距离发射状态的大功率MEGA粒子炮发射太近,僚机电子设备手影响,当机一片黑的乌龙情况),所以最后探讨的结果是,头部不能搭载光束兵器(双Z那种BUG例外)。头部火神炮虽然对于MS来说完全没有威胁,只能发挥近战牵制的作用。属于可有可无的鸡肋,如果没有也是可以的,不过浪费了这一大块容纳空间有点可惜。

本机在驾驶舱盖左右斜侧设置了两门重型机关加农炮。虽然定义是重型,但因为尺寸限制依然只是近战牵制武装,不过为了防御重要致命的驾驶舱,加农炮口径要比头炮大多了(口径我不知道囧RZ),口径上去了,弹药量却下去了,因为驾驶舱盖这位置很局促,容纳不下太多额外的装备。
位于舱盖两侧的加农炮


说完了攻击性武装,自然少不了提一下这个时代最为特别的防御技术。可以说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新技术发明,就是光束盾了。众所周知,过去MS防御基本靠增强装甲防护,和手持大型盾牌。这种防御手段增加了机体的重量,令速度与机动性大为损失,而且实体盾实际上只能有效防御实弹,遇到光束就会暴露其捉鸡的缺陷。在UC世界的战争中经常能看到实体盾被光束步枪击碎、被光束军刀斩断等情况,在MS用光束兵器发展得威力越来越大之时,MS用防具的技术却停滞不前,一直到宇宙巴比伦建国战争,死亡先锋军(骨十字先锋军)首次将光束盾技术实用化,配备在新锐量产型MS德南·佐恩上,这令本身机动性就非常优秀擅长格斗战的德南·佐恩,更加如虎添翼,在面对当时还是旧式杰刚烂大街的联邦军,在战斗力上具有很明显的优势。而S.N.R.I.虽然也在同一时期开发出了光束盾,不过联邦军没有采用这项装备(让杰刚用光束盾,像话吗?用S.N.R.I.的技术乱改自己的MS,AE答应吗?)。一直到F91的出现才开始配备,之前联邦制式是绝对没有的(所以死亡先锋军一看,清一色杰刚、赫维钢和G加农中间杀出一个拿光束盾的,死脑筋的还以为是自己人呢,还没来得及上去打招呼,“嘿兄弟,你怎么跑敌人里头去了”,就被V.S.B.R.打成两截了2333)。相比起死亡先锋军制式MS,F91配备的光束盾防御面积更大,这当然是和出力有直接关系,F91这种试作机高富帅,一切都用最好最牛逼的,德南·佐恩、德南格等量产机当然是比不上的。

面对大口径高出力的光束炮(基本上挡不住战舰主炮),光束盾还是有它的极限在的。




F91的光束盾是以光束发生器为中心,六个喷口朝六个方向射出光束,形成一个六边形平面,性质是和光束军刀一样的,所以光束盾不但能防御,边缘还能切割,辅助电脑还会自动调整盾的各个面,以防不小心把自己给切了。光束盾发生器设置在左前臂外侧,而腰部裙甲内还能收纳备用品。
(反正我最厉害)
“达到现今MS的极限性能”,这是F91开发时的口号。在这个F系列最早出现的是F90,这台MS(或者说这个系列)一共试验性设计了26种替换武装,适用于任何可能出现的战况。而F90的技术在被F91继承后,就这种替换武装的理念被,结果是被大幅地浓缩了。
F91选择将动力炉改到了体外,这样就保证了尺寸上满足小型MS的要求,而小型化MS分量更轻,速度和机动性↑,使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成本下降了,维护费用也能压低了,在军队中首先得到了后勤的强烈支持(你废话,东西做小了修理维护简单了,不支持说得过去吗)。除了设计上的新颖外,F91还采用了当时的新科技——NCA结构(多机能装甲),将装甲与电子设备合二为一,这种合并好处是减轻了机体分量,大幅提升了操控机动性,缺点是装甲的重要性提升,一旦破损影响甚大。
(现在流行超级系玄幻外挂)
S.N.R.I.的技术人员追加了最新研发的核心技术,生物电脑。这是一种从精神感应技术衍生而来的机体控制技术(本来是医疗用途开发的),这种技术能够支援机师更精确地控制机体,理论上甚至可以“预测”机师的判断,电脑知道你下一步想干嘛,提前准备好,这样机师一下达指令,MS立即反应出来,中间没有间隔,反应速度大幅提升(剧中遇到敌机展开光盾无法攻击时,西布克脑海立即出现V.S.B.R.画面,应该也是与生物电脑有关)。
前面也提过了,F91时期,因为豪华奢侈的选择式装备理念被,MS武装一朝回到解放前,继续走勤俭简约风。而当时因为逐渐和平的时代,再也看不到大规模战争,联邦军预算再次缩水(为什么要说再呢2333),所以MS开发不可能走高大上的烧钱路线,S.N.R.I.自然要考虑简略化,而F91确实是受了这种趋势影响,贯彻了的最高指示。
(这台高达有嘴巴!)

面罩打开只有一瞬间

对着岳父吐了口痰



剧中,F91在宇宙方舟号接受整备时,整个面罩打开后出现了第二张脸,这让大家吃了一惊。不过这不是嘴巴,也不是真脸。F91在需要解放全部能力、出力全面大爆炸时,因为散热赶不上,会强制左右打开面罩,露出这部分“散热脸”,相当于解除了限制器。而机体一旦解除限制进入MAX模式,首先速度与机动性会井喷般爆发,各系统的热量也呈现出惊人的增长,于是生物电脑做出反应,自我保护式地强制冷却,打开面罩、伸出散热翼等方式来配合散热,以消费燃料来排出废热。尽管如此,机体牟足劲地排热依然抵消不掉热量的火山爆发。于是,过剩的废热滞留机体内,被外层装甲所吸收,然而释放出去。于是F91一高速移动起来,最外面被烤热的部分就会剥离,出现金属剥离现象(也就是MEPE,Metalpeel-off effect)。剥离脱落的金属片会扰乱探测器与CG成像器,导致仪器设备产生混乱偏差。这是一种有质量的残像,不管是肉眼还是机器都难以分辨(围观决战的萨比尼以为看到了一队的高达)。不过这种残影分身是机体排热跟不上产热而发高烧产生的副作用,MAX模式是在机师西布克狂怒的状态下与生物电脑产生共鸣,而自动触发的最大机动模式。发展自精神感应技术的生物电脑在很多方面继承了这种神棍技术的特点,所以所谓的“自动触发”就是当机师的精神与感情达到了某种极致的集中时,生物电脑就做出了解除机体限制的判断。
F91在剧场版中绝大多数时间都在隐藏实力,导致最后爆发时的爆表机动性令人瞠目结舌,反正岳父大人下巴脱臼了

有质量的残像



肩部散热翼打开

F91还是中了几下,所以拉夫烈西亚的反击不能说完全无效




在投入了各种新技术后,高达F91名副其实成为了划时代的崭新机种,性能表现也大幅超越最初设计时的预期数据,完成度极高,在当时堪称是旗舰等级的优秀MS。
(延续了高达的不败神话!)
UC·123年3月,宇宙巴比伦建国战争爆发,边境1号遭到死亡先锋攻击,宇宙方舟号上搭载的F91由平民少年西布克·阿诺驾驶,与死亡先锋军发生了数场激战,最后与死亡先锋实质领导者“铁假面”卡罗素驾驶的大型MA拉夫烈西亚死战,初时不低拉夫烈西亚而落入下风,后因塞西莉的比基纳·基纳被破坏、塞西莉失去踪影,暴怒的西布克触发了F91的MAX模式,凭借怪物般的机动性和有质量的残影分身影响了拉夫烈西亚的瞄准(不过F91也不是100%避开了,在触手乱舞中还是断了手腕和一条腿),发生混乱最后自毁,铁假面死亡。
宇宙妖花的凋零
误以为有很多MS在围攻拉夫烈西亚的萨比尼等人

——————————————————————————————————————小比例F91模型有R魂版这个颇为成功的先例,在当时财团B做不到的高达脸中,F91可谓一枝独秀,面相可动配件均属上乘,定价3000円放现在完全不可能了(百式那么贫瘠的配件都要卖6500円,这是我最无语的定价了),绝对的早期良心之作。
放眼整个近代F91模型,最早开始逆袭的代表作还是2006年的MG版了。当时财团B似乎是想尝试一下,如果放弃PC软胶,塑料小人能走多远?于是F91作出了颠覆,我拆包没找到软胶件(笑,其实看过电击的介绍后就知道这情况了),全都是硬磨ABS,首先这种改革是很新鲜的,但没有软胶件做关节缓冲,ABS“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的尿性就暴露出来了,把玩久了就要变松(也许是我当年技术不过关,MG的F91制作起来就有难度了,为数不多要用到大力金刚指的正版),很可怕,所以这种改革出了两款就没下文了。事实证明1/100你就别动不跟PC玩的念头了,1/144倒还能搞搞,比如RG。
窗外在下雨,雨点打在玻璃上噼里啪啦的很欢乐。昨天看新闻说今天中雨转暴雨,我信了一回气象局,今天没出门,得救了,看来有关部门的话难得也是可以听一听23333。这种潮湿天最不适合给塑料小人喷涂上色了,好在手头的HGUC版F91因为个头太小,马克笔涂涂就够了23333。我以前一度痴迷上色,经历过好几次重大失败后彻底绝望了,所以现在做东西越素我越舒服,人也懒了,有钱就玩R魂了。
在F91之前小型化MS已经有V了(飞翼也小,不过比V大多了),小型化MS就是便宜,做起来也简单,而且F91因为设定的缘故躯干是有骨架的,不装外甲就很讨喜,VSBR又因为伸缩结构,也有一定的内构,光束步枪又有内构,所以定价都是1200円,F91比V更好玩(V如果没有核战机,还能再便宜点)。肩关节走了V的相反结构(因为F91结构特殊的缘故),可动更好了。不过,财团B没有重视小型MS的造型手,所以飞翼、V、F91等,以至于后来大多数HG,凡是用了新关节的都是没有握拳手的。以前玩HGUC习惯了有握拳手的存在,看着F91的简陋的方窟窿手真难受。
这款套件最大的问题,是VSBR和光束盾发生器部分需要补色,尤其是VSBR炮身需要大片的深蓝,财团B给了贴纸了事,不过都知道,普通贴纸不靠谱,时间不用太久黏度下降就会站起来,你只能上色,我讨厌这个,一开始不想上贴纸了,就这么白着,也许不好看(强迫症们:没补色没勾线成何体统!),所以还是不要浪费财团B的“一片好意”,还是上了贴纸2333。
在当时,小型机出现前,HGUC经历了梅萨拉、红角马、彪狼这种定价太高的产品后(梅萨拉就算了人家天生块头大,红角马1800彪狼更好2200,HG你卖这么贵这不开玩笑么,独角兽高价风停不下来了),似乎是感受到玩家的愤怒,才悬崖勒马,才扭头开始做小型机了。HGUC定价本来就不该太离谱,买HG都是图价格低、改造空间大来的,你越卖越贵,还想不想跟亦步亦趋的R魂争天下了?
HGUC到现在逐渐进入了翻新的阶段,将早期因为时代技术的局限已经没有竞争力的机种用现在的新技术大改造,除了要做吐的78外,钢加农、福利蛋、马克兔的新生都很成功(当然78也很成功,但我觉得新生版和之前30周年版没太大的区别。马克兔的话肩关节有点问题),下一款是兰巴的B型老虎,造型走了MG2.0风,定价1500円,几乎是旧版的两倍,颇有微词,下一款强人马上回到1200円,当然这是因为强人装备少,不像老虎还有一根完全没用处的鞭子占成本。强人后面是卖葱了,卖葱后面能期待SF或者命运吗?完全搞不懂财团B的顺序逻辑了,难道是一堆产品让电脑随机抽吗?不管怎样,HG新生卖葱、老虎都有R魂虎视眈眈,财团B内部的竞争好戏,玩家乐得围观。
这一期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的支持~















本帖最后由 横竖都是二 于 2021-04-20 15:19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