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纤笙 发表于 2019-2-21 10:37
一、米氏粒子在当时还不能小型化我是第一次听说... 不过在这之前确实没有大气圈内飞行机体确实没有 但是 ...
米氏炉的技术,跟缩小的米氏飞行装置,是两回事。为了合理绕回来,当年08小队的亚柏力斯MA还专门把发展路径再演示过。
ZZ年代为一机万能论冒头(包括S),单机复杂化肥大化(沙古),直至马反时期相对没那么复杂(追求单机多样性),但恐龙化地连杰刚这样的杂兵也突破了20米。
不是“为了卖胶而去强行修改设定”,而是为了卖胶一开始便冲着玩具技术去进行科幻设定。
任何时候,都是背景设定为现实市场服务,所谓大师便是能够在玩家需求与厂商成本限制,及故事合理上均取得平衡的工作者。没有过份,只有现实飞起的厂商能否做到,顾客是否选择。
——当年光头为了反击万代的市场为先思维,还特地让大河原把V2的最终形态AB装设定成“难以玩具化”,结果当年只能搞出背后机构牵强的模型(当年还不太流行支架,无法自力站立的萝卜一般会被视为失败设计),但在今天,HGUC1/144便能实现了
至于装甲缝漏光什么的,须知潮流是会轮转的,古老可以当时兴,独角兽也不过是“闪闪亮好酷”经验的多年总结之一。
大毒蛇应该在计划内了,17年的EW1/144再贩里唯独没它,且本身机设东西不多。
掉毛难说,FIX掉毛刚被国内山寨热款,天知道笨呆想不想硬扛撞火头。
死神是欧洲,尤其法国高人气(W引进后,狄奥的当地配音员红得能开个人签名会)的一款神枱机,相信笨呆会安排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