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aptonblaed 于 2016-12-11 09:26 编辑
在进入宇宙世纪后(CE),人类在建造宇宙殖民卫星、开发资源卫星等等,需要运用到大量各式各样的作业用动力外骨骼。


这是一种泛用性、可靠性都十分优秀的机械,并且也逐渐渗透到了军事领域,最后成为了MS诞生的基础。
CE·63年,由于与理事国家集团的关系日益恶化,PLANT为求自保,开始研发防卫用途的机动兵器。考虑到当时地球联合军的主力MA的战斗性能,PLANT对于新兴机动兵器的开发指标,至少是要在运动性、攻击力、整备性以及续航性上都要高于MA才行。
CE·69年,第一台实战型MS——ZGMF-1017金恩(GINN)投入了战场——极高的泛用性和战斗力让金恩创下对联合军主力MA“梅比乌斯”1:5的赫赫战绩——横扫战场的压倒性优势。

令人遗憾的是,ZAFT虽然有如此强大的机动兵器,却无法事先洞悉、拦截到那艘运载核弹的联合雅戈马顿级“罗斯福”号。

“血染情人节”的发生,直接导致了地球联合与PLANT之间从局部武装冲突,瞬间升级为了全面的战争。

随着局势的不断升级,交战双方不断将己方的最新技术投入战场——其中一方地球联合军,在迫切希望扭转不利局面的急切期望下,与奥布联合酋长国的军工企业曙光社联手,秘密开发了GAT-X系列。

然而,由于情报的泄露,ZAFT特务部队克鲁泽队潜入了殖民地卫星“赫利奥波利斯”夺去了五台新锐机中的四台,局势因此事件的发生而急转直下。
在得到了GAT-X系列四机后,ZAFT技术团队迅速展开了技术解析——他们并没有预料到,联合军开发的MS性能远超现役主力金恩,尤其是联合军先一步掌握了MS用小型化光束兵器技术与新型耐实弹防护装备相转移装甲,令ZAFT技术人员在大为震惊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这两项技术所蕴藏的威胁。

自然人居然开发出了(利用了中立调整者的技术)如此先进的技术,这对于最早掌握MS技术、全是由调整者组成的ZAFT技术阵营来说,感受到了震撼与羞辱,简直岂有此理——实际上扎夫特的技术人员也很清楚,小型化光束兵器必然会取代实弹兵器,只是没想到这个新旧交替的速度会这么的快。
试作机只是一个开始。
可以想象,地球联合军很快就将大批量生产配备小型化光束兵器的量产型MS。而在扎夫特这一边,依然将实弹兵器作为标准武装的西古,显然是无法以次期主力机种的身份与之对抗的。

在当时,对实弹兵器造成更大冲击的,还有PS装甲的出现。这种通过消耗能量来换取高防御力的特殊装甲,几乎可以让所有的实弹攻击无效化。这对于只配备实弹武装的西古来说,无疑是另一个不小的打击(在当时,扎夫特预测PS装甲也会量产,只是没想到联合为了省钱和加快生产,把PS装甲给抹掉了)。
省去PS装甲的结果,就是强袭短剑本体的装甲不足以抵挡实弹的攻击

有感于军备竞赛处于绝对劣势的ZAFT军方高层,迫切希望自军部队也能早日配备小型化光束兵器。
在当时,在现役主力机种ZGMF-1017“金恩”之上,还有预定成为次期主力的高性能高端机种ZGMF-515“西古”的存在。

当时,在征求前线官兵的诉求后,性能更强的高阶机种ZGMF-515“西古”投入了开发,并且迅速成型(不过由于西古的定位是指挥官型高阶机种,生产数量并不能达到主力量产的规模。而且最要命的一点是联合GAT-X系列的曝光,导致无法使用光束兵器的西古一下子就落后于时代,处境尴尬,最后失去了大量列装军队,错失了正式加冕主力量产机的机会)。
因此,ZAFT技术团队在参考了联合制小型化光束兵器技术后,以最新型、性能最高的西古为素体,开始了光束兵器搭载机的技术验证机的开发工作。
在当时,扎夫特能够参考的也只有联合4G。而性能最高的西古,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开发工作的最理想实验素体了。
因此,对小型化光束兵器和PS装甲感到威胁的扎夫特军方高层,希望自军也能列装能够使用光束兵器的MS。
D.E.E.P.Arms何解?
Directional · Energy · Emission · exPerimental · Arms,大意是定向性能量喷射试验兵器。过去习惯称其为“深臂型”,这是因为该机的增装大炮非常酷似一对巨大的手臂。

西古光束兵器试验型的构造
头

西古的头部设计有华丽的翎羽式头部天线。之所以比起金恩来,西古更擅长射击,正是因为在这部分内设置了强化感测器——光束兵器试验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大型化这一部分来内置强化型同和传感器阵列,换取了光束射击精度的提高。
普通型头部翎羽式天线相对较小,且没有独立的角状天线

另外,试验型在额头部位另外还增设了一根角状天线,主要用来强化机体的数据链交换能力和通讯管制机能。这一创意,被日后的千禧年系列继承沿用。

臂

原本在西古两肩装甲外侧设置有两枚大型翼状散热片,两腰的大型化裙甲也兼具辅助推进器与散热片的功能。无论是肩甲翼片还是侧裙甲,主要作用都是改良整体散热效率,一定程度也增加了机动性。当然,也让机体看上去更加华丽,增加美观度。
普通型

而光束兵器试验型则为了在肩膀外侧加挂大型光束炮,为求不干涉到炮身的转动,取消了肩甲的散热片。
对于射击型机种来说,机动性不再是最优先的。因此,两腰的大型化高机动裙甲也被新增的武装模块所取代。
足

西古由于过度追求单机作战的运动能力,轻量化的设计导致了装甲防护的不足——这种情况,在四肢上尤其明显。
有鉴于此,光束兵器试验型重新设计了主要的小腿部分,针对这一对结构强度、支撑性能要求较高的区块进行了外装甲的补强。
这种新设计令显著地改变了光束兵器试验型的小腿外形。另外光束兵器试验型的脚部由于必须承载更多的重量,因此就结果而言,相比起素体来光束兵器试验型的脚部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大型化。
背包

素体所装备的大型矢量羽翼状推进器,在试验型上则被大型冷却槽背包所取代。为了弥补移除推进翼而严重缺失的机动力,在冷却槽背包下方追加了一组两基推进喷嘴。
普通型由于定为是高机动型,所以需要大型的翼状推进器和大型高机动裙甲

诚然,光束兵器的威力极大。但由于耗能甚巨,且对散热要求颇高等“特点”而屡为诟病——为令光束炮组件能够正常运作,独立的专用冷却槽背包就必不可少了。技术人员通过将冷却管线铺设在背包上的支架、炮身之上(上下各一条),配合炮身追加的散热喷射口,完成了光束炮组件的整个冷却系统。

标准武装
JDP8-MSY0270指向型热能加农炮

这是一款典型的追求极致的破坏力、放任炮身大型化的大功率光光束兵器。为了弥补这种设计上的不足(大型化的结果当然是携带握持的极端不便),技术团队对光束炮的携行方式进行了全新独特的诠释。

其独特的双肩外侧悬挂式设计,不但一举将大型化炮身的携行问题解决,也通过让光束炮固定在支架悬臂上的方式让双手得到了解放。因此,光束兵器试验型亦可选择使用原型素体的各种武装:76mm重突击机枪、三连装火神炮防盾和重斩刀。

双炮齐射就能轻易击沉雅戈马顿级联合旗舰


“体型失控”的光束加农炮长度(振荡组件部分)超过了10米,动力与冷却系统一律调整为高输出版本,用以应对巨大化所带来的高负载。并且,在炮身尾端追加了一基大型喷射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机动性的短板。
作为本机的最大特征,这两挺光束加农炮在设计阶段已经考虑到了实战因素。其在短时间内是可以进行连续射击的,尤为擅长压制作战。

射击的同时,不断以消耗冷却瓦斯来强力散热


不过由于冷却技术的受限,射击时间过长散热就会跟不上。一旦冷却用瓦斯告罄,强行射击的结果是炮身熔毁。
NOL-Y941镭射重斩刀


早在YMF-01B时期,实体重斩刀作为一种独特的白刃战用兵器就已经被纳入了标配体系。从MA-M3到MA-M4A,实体重斩刀以其简单的构造、优秀的切断力等特点,无论是突刺、切削、劈砍都非常实用,轻易就能切开联合主力MA“梅比乌斯”的装甲。

传统的实体重斩刀

不过由于战争年代技术的井喷式发展,实体重斩刀的优势迅速被熔断力更强、携行收纳更便利的光束军刀所取代。并且,由于PS装甲的诞生,对实体重斩刀又是一次致命的打击(事实上就算是后来的强袭短剑,也通过携带盾牌让使用实体重斩刀的金恩、西古等无从下手)。
因此,扎夫特的技术团队借着光束兵器试验型的研发,针对新一代白刃战武装标准,对试验型的白刃战兵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革新。
这项革新的成果,就是这款NOL-Y941镭射重斩刀了。
切断力惊人


西古光束兵器试验型的存在,实际上正是对大功率光束炮、镭射白刃兵器进行实证试验的工作。NOL-Y941型是一款将实体刀剑与镭射军刀相结合而成的特殊武装,刀身与刀锷是彻底的实体合金所制,刃部中段设置有镭射激光发射器——这是考虑到实体刀刃确确实实具备优秀的硬度与强度,同时镭射刀刃的高温熔断力也完全能对应坚固的PS装甲。
这种设计与联合制“枪刀”的创意不谋而合了,不过实际上应该是借鉴与继承的关系。
YFX-200光束兵器试验型以技术验证机的身份一共生产了四台,其积累的光束兵器运用技术在整合分析之后,也反馈到了次期主力盖茨的武装上。




四台试作机中的一台,被配发给了号称光束兵器专家的志保·哈尼夫斯(隶属玖尔队)。在完成实战验证工作后,一同参加了后来的第二次雅金·杜威战役,并且在战后随军支援南美合众国的独立战争。

另外在第二次雅金·杜威战役中,也有目击到西古光束兵器试验型和盖茨改武器运用试验型的出战,前者应当是另一台同型机(就模糊图像显示,似乎是配备了双镭射重斩刀的版本)。


另外也有第三台同型机出现在地球,与废物回收商交战的记录。当然,也有消息透露这台就是志保·哈尼夫斯的专用机。

——————————————大家好我是分割线———————————————

关于我和种系的羁绊,前面已经讲过了数期,对我一直以来的絮叨,相信大家也已经听得耳朵起茧子了2333。
时光飞逝,岁月似乎带走了生命中过剩的热血与精力,取而代之的则是静下心来思考一些到了这个年纪应该思考的问题——对于我来说,在时间的沉淀中更多的得到是耐心与冷静。
总结式的开头(原谅我还沉浸在年度总结的思绪中……)

撒加十三年前开始了恶魔之旅,而我十三年前开始了钢普拉之旅。
西古与金恩,都是种系为数不多能够得到HG套件化的幸运儿。相比起种命不断推出的扎古勇士、老虎烈焰型、大魔骑兵、村雨等量产机,种系加上MSV一共也只推出了六款量产。

2004年8月,种系MSV推出了这款武器实验型西古(当然我更爱称呼她为深臂型)——但普通型西古才刚刚发售不久的当时,严格来说这也不能算是一旧货翻新,顶多也是类似素体扎古勇士与炮战型扎古勇士的关系吧23333。

玩过04年4月发售的普通型西古的都知道,由于当时财团B坚持走动画原设路线,造型比例上都追求大河原邦男风(当然也不能说他的原画不好,可一旦模型化就出问题了),结果导致了比例似乎不够修长(主要是末端太锐利不够厚重2333)的问题。

虽然量产机在分色上能够交出一份较为满意的答卷,但中规中矩的原设风毕竟有所遗憾。
有意思的是,08年财团B和日升又启动了Frame Astrays系列,塑料套件一共推出了五款,全都是既有模具+换色+少量新开模,明明漫画、带图小说中有很带感的新机体(亥伯龙G、蓝色机三型、伊莱杰专用扎古),可是财团B就是不愿意多花精力在重新开模上(不过亥伯龙没准又拿老亥伯龙的模具,那种素质还是算了……)——看看后来发售的HG蓝色机二型L的素质,一代名机啊,财团B你真造孽。

这个系列的第三款“混沌之子”吉斯特(不如叫这小子“浑浑噩噩之子”比较好,整部作品里他一直处于浑浑噩噩摸不着北找不到组织之感……)专用西古,在作品里可以说为早期量产挣足了面子,不但秒杀“丽雄”老虎,又带出了突击护甲这个许久不提、其实非常帅气的强化设定——可惜,后期剧情又开始了赶工和随意,吉斯特的最终对手又遇到了“宇宙第一狗屎运”,战斗戏一点含金量都没有就退场了…………

相比起作品中前半段出色的演出,HG套件反而表现得比较平庸。对于吉斯特专用西古来说,它的对手,无论是黄金虎还是绅士狗,可动都是可以甩它两条街的存在。

西古系到吉斯特专用机这里就打住了,由于其基本结构是金恩一个级别的,但各部分的细节量增加导致补色的难度变大了,所以素组的完成度在金恩以下的。

而像这款光束兵器试验型西古,主要放弃了需要大量补色的裙甲、阻碍脚部可动的脚踝装甲(让关节暴露在外也是彰显机械感的一种手段,比如马克兔),同时修改小腿外形增大末端、在视觉上“拉长”了下半身,让整体形象更美观。装备方面放弃了加特林盾炮这一为把玩几乎毫无贡献、还需要进行补色的麻烦(单挺魄力不够,希望财团B可以考虑下漫画里的突击护甲2333),用大型光束炮来取代——同时,大型武装的增加也让西古从高机动轻型机一下子就迈入了重量级的大火力机种,与种后期的MS走势相吻合了。

镭射重斩刀绝对是一大亮点,西古、金恩万年标配的实体重斩刀补色到想吐——不过诸位把玩时一定要小心光束刃特效件,安装/拆卸时大力必然出“奇迹”,而且基本没有可以替换的(我直接拿RG剑战特效件来用,一般不会有人为了一款HG特意去拆RG吧2333)。

我之前在高机动型金恩里也说了,种系MSV几款量产都是可圈可点的存在,就性价比来说也远比后来的种命系来的好多了(种命几乎都迈入了1500円)。

这款光束兵器试验型的定价是1500円,由于可玩性全都在双炮和斩舰刀上,所以本体的可动好坏反而变得无足轻重了。分色、造型在种、种命系里也属于上乘之作(所谓TV机全看动画表现,MSV全看设定好坏2333)。

不过可惜的是,由于产品系列太过久远,MSV系列大多绝版多时,我之前改坏了之后一直想再入一套,但对着TB、某鱼上动辄170~200的稀有货源,一直犹豫到现在(谁卖谁那啥……)。

还好财团B今年想到了还有这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冷门系列,十月份给再版了(最近又宣布要再版Vs Astray了,不过对大比例不太感兴趣就是了,我唯一感兴趣的疾风强袭出HG多好2333),这对于那些囤货坐等升值赚一笔的JS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让你们卖200让你们卖200),对种系MSV感兴趣的朋友有福了,最近一两年货源都不成问题,有兴趣、过去又没机会入手的,现在可以行动起来了(就像我一样2333)。


好了,这一期也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一如既往地听我唠嗑(絮絮叨叨地表示自己多怀念老物,也是一种“你老了”的表现2333),感谢观帖与回帖的诸君~~我去吃早饭啦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