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E-2是被天之业火所焚烧了!
这是对背叛了宇宙居民大义之人的报应!他们遭到的是自作自受的天罚!
对于无辜的哈帝市民之死,有人为他们落泪吗?当然有!身怀慈悲的我吉翁国民,会为他们而哭泣、为他们而祈福!
而同时我们国民也必须将满腔愤怒,投向那邪恶的地球联邦不可!诱使宇宙居民离叛!唆使愚蠢的哈迪领导阶层,使其与我们为敌的联邦,才是真正的敌人!
我的同胞们啊!一亿五千万荣耀的吉翁国民啊!战斗才刚刚开始啊!让我们一丝不乱的组成队伍,勇往直前的迈进吧!一同走向胜利之日!”
BY:吉翁公国军总帅基连·萨比

宇宙世纪UC0079年1月3日,吉翁公国对地球联邦发出宣战布告。同日,多兹鲁舰队击破了联邦宇宙军巡洋舰队。
亦是同日,基西莉亚少将指挥的突击部队镇压了月面格拉纳达与冯·布朗。联邦军对公国军的闪电战根本无计可施。
也是在同日,对SIDE-2“哈帝”发出宣战布告,并立即发动进攻。这一役,造成一亿哈帝市民死亡————
公国军为了在哈帝成为联邦的据点之前就将这颗钉子拔除,同时也为了对其它几个SIDE杀鸡儆猴。兰巴·拉尔也参加了这场战役,座驾是MS-04原型渣古(在GTO的世界里兰巴没有驾驶MS-05的记录,在哈帝战役结束后他就退出了部队)。不过与徒具形式中看不中用的哈帝防卫队作战,在兰巴看来并不是战斗,而是单方面的屠杀(一亿哈帝市民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在GTO之中,兰巴并没有参加鲁姆会战,因为他在哈帝战役之后,拒绝参加“不列颠作战”,因此退出了作战部队。




所以“第二次不列颠作战”引发的SIDE-5鲁姆会战中,公国军特别机动大队分成两队,分别由米凯尔·盖亚与夏亚·阿兹纳布尔带队,如果兰巴没有退出,分队队长之一怎么看都必然是他。那么,兰巴就不会一直当上尉当到死了(鲁姆会战后,两名分队指挥官都得到了晋升,夏亚因为被军方捧为战争英雄,连升两级从中尉升为了少校)。

MS开发背景

早在旧世纪19世纪初,空战都是采用肉眼观察的方式来交战,就好像密布米诺夫斯基粒子的宇宙世纪一样。在当年,攻击武装主要是以机枪为主,不过战斗的方式分为了格斗战术和一击远飙战术,这两种方式。
首先,最为普遍流行的就是格斗战术。首先必须绕到敌机背后才能开火,所以在战斗机的开发过程中,都将最好的运动性、尽可能缩小的回旋半径作为重中之重,希望开发出来的战斗机能比敌机更加灵活。
一直到宇宙世纪,出现了MS这种同样是肉眼可视范围内作战的机动兵器,格斗战术又再度成为了主流,不过MS的格斗又不同于旧世纪,追求的是贴身肉搏,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战争伊始,吉翁公国军率先配备了MS,为了预防不久的将来会面对联邦军制造的MS,公国迅速着手开发专为格斗战而设计的专用MS,也就是这次要谈的MS-07BGOUF老虎。

在当时,公国军发动了地球侵攻作战,为了满足在重力环境下正常运用的要求,军方将宇宙用MS-06F渣古Ⅱ进行局地改造(F型在1G环境下运用问题多多),主要是将重力下不需要的多余姿势制御喷口移除,借此可以减少推进燃料的搭载;散热系统改为以空冷式(因为地球有大气),这样也能减少冷却剂搭载量;增加了防尘过滤器(在干燥的地区行军很重要,关节吸进沙子就玩不溜了233)、散热器,换上适应1G重力的强化关节和避震器……修改的成果,就是大气圈内的陆战用MS-06J渣古Ⅱ(早期J型和F型很难区别,后来有了以小腿肚姿势制御喷口加以区别的设定)。
公国军在第二次地球降下作战中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地球联邦军北美四大基地之一,位于西部地区的加利福尼亚基地(其余是卡纳维拉尔角、纽波特和梅波特基地)。借此,公国军得以扩大了J型渣古Ⅱ的生产线,开始大量生产。不过,J型在1G环境下的运用效率要优于F型,不过在沙漠、热带雨林、城市等环境下的作战效能依然差强人意,因此也影响了公国军的战事扩大以及战线的延伸。
MS-06J 设定图取自08MS,我个人最爱的渣古Ⅱ

实际上J型渣古Ⅱ只能算是简易版陆战用MS,在一些严苛的自然环境下暴露出其在长距离行军作战的欠缺。
在当时,公国军的地球侵攻作战是一场在地球全土对联邦军的战争,要打赢这场战争,首先公国军势必要征服地球的自然环境。配合战区环境投入对应的渣古Ⅱ各种衍生机种,就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对应方案了。但是,所谓的局地战用MS,并不是能在地球全领域使用无障碍的万能机(早期的万能渣古Ⅱ是S型),使用范围是有所限制的。
前线所需要的MS,是得拥有优秀的机体保全机能,并能借此适应各种自然环境、具备优秀机动性与战斗力,真正的大气层内通用MS。
公国军最初的实战型MS-05旧渣古其实已经具备了在地球上运用的潜能,这从其能够在殖民地内战斗中可以看出来。不过,实际运用后不难发现,不管是旧渣古还是渣古Ⅱ,一旦踏足在大地之上,那些原本宇宙用的装备全都成了没用的累赘——相对还要追加防尘、防水、防寒等升级。
可怕的重力地狱。
地球环境千变万化,这是习惯于人工控制的宇宙殖民地的公国军士兵无法想象、更难以立即就适应的。设计之初完全以宇宙用的MS,在地球上很难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性能。所以后来,与MS相关的辅助飞行系统快速发展,也是和这一点有关。
而在正式爆发一年战争之前,公国的战略方针是短期决战,根本没有重视局地战用MS的开发。然而在一周战争、鲁姆会战结束后,在联邦军决心抗战到底的情况下签订了南极条约,公国军的既定战略目的没有达成,劝降地球联邦失败,战争被拖长,所以军方重新把注意力放到了局地战用MS的开发上。
对应近战的MS
(不同版本的B型老虎设定)



对公国军地球方面军而言,物资与弹药是否能够获得稳定的供给支持,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地球侵攻作战之初,公国军通过从卫星轨道上的宇宙舰队空投补给物资货柜,来保证物资弹药的供给。这种方式很难准时、精确地抵达目标占领地。作战中经常会因为补给不足而错失良机,明明只要有完善整备的MS、足够的弹药就能打赢的仗,就因为恶劣的后勤效率而毁于一旦。

所谓兔子惹急了也会咬人,一开始被MS打得节节败退的联邦军逐渐也构思出可以以战斗机、坦克、步兵等单位来对抗MS的战术,地面上本来就不能完全适应的MS部队也被迫陷入窘境。在无法保证弹药的情况下,前线部队的MS不得不使用像热能斧那样不需要弹药的斩击用武装,这也就催生了对应近战MS概念的萌芽。
老虎的诞生
Ground·Occupationforces·Union·Fighter,地上占领军统合战斗机——当然,缩写就是老虎。
经典的老虎初登场




成功开发渣古Ⅱ的吉翁尼克公司,为了满足公国军称霸地球的野望,在北美加利福尼亚基地构筑了J型渣古Ⅱ的生产线。同时,也利用加利福尼亚基地多种的兵器开发设施研发“大气层内通用对应近战MS”的新锐机。

这款新锐机根据了在地球各地运用的J型渣古Ⅱ搜集的数据资料,借此导入了新型驾驶舱区块,并且大刀阔斧地修改陆战用辅助零件功能、搭载位置,使其变成在重力下更有效的维持平衡、方便维修的构造。
举个例子,老虎与渣古Ⅱ都采用超高张力钢作为装甲材质,不过渣古Ⅱ采用了多层装甲复合结构,这是为了减少电磁波、放射线和极低温等影响,不过这么一来MS的重量就势必暴增了。
而纯正的陆战型MS是不需要这种多层装甲的。老虎是公国军MS第一台采用了着色层一体型倾斜机能复合素材的机体,装甲凭这项技术可有效防腐蚀,一定程度上也能屏蔽电磁波。因为没有继续采用多层装甲结构使得老虎的运动性比起J型渣古Ⅱ有了30%的提升,装甲强度也有15%的提升。
动力炉
老虎搭载的是输出功率达1034kw的新款空冷式核融合反应炉。原本渣古Ⅱ的976kw版炉子也够用了,不过吉翁尼克公司的开发团队发现老虎在强化装甲后,本体自重要比J型渣古Ⅱ重得多(这不是废话么,难道还能变轻?),达到了56.2吨(后期增加了近战武装后达到58吨,而渣古Ⅱ50吨都不到)。这可出问题了,重了那么多一定会对运动性的大打折扣,最后老虎很有可能成为一头空有一身厚肉但完全跑不快、跳不高的“胖虎”(刚田武:……)。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改换出力更高的反应炉。早期公国军MS关节驱动依靠的是流体脉冲(联邦是野外发动机),比起传统液压驱动来传动效率更高,能量损耗更少。在当时,新型反应炉的大小往往超过前代版本,所以如果不是修改了整体内构布局腾出更多的空间,老虎恐怕是无缘这颗强力“心脏”了。
推进器
老虎搭载的专用背包推进器是在YMS-07A原型机的基础上,加入YMS-08A的高机动推进系统。这两种原型机本来是吉翁尼克与茨玛德两家公司竞标第一期陆战用MS的试作产品,不过最后吉翁尼克的YMS-07A获胜(获胜的一部分原因是便宜,又来了2333),而YMS-08A虽然被贬低称性能和J型渣古Ⅱ相差不大,不过还是有明眼人看中了在热核火箭发动机领域造诣深湛的茨玛德公司为YMS-08A设计的高机动推进器。于是,在军方的要求下,YMS-08A最成功的一部分技术融入了老虎体内,令其在重力环境下拥有远胜J型渣古Ⅱ的跳跃能力。不过在背包推进器的布置上吉翁尼克技术人员动了点小心思,将三喷嘴式样的推进组件改为了自家风格的二喷嘴式,这也有配合渣古Ⅱ制式配件的考虑。
YMS-07A

由于有了稳定的动力支持,老虎除了配备传统的背包推进器外,还同时设置了腿部助推器,使得老虎的运动性以几何倍的提升,远超当时任何机种的地上跳跃能力。


老虎虽然是特化的陆战用MS,其本身依然是制式量产,所以其采用的零件依然有限追求高生产性。它的头部基于这一点对原型试作机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优化,内部主要以光学探测组件配合影像识别、各种复合传感器和通讯装置组成,用以对应重力环境下错综复杂的战况。

老虎头部的外形布局基本上和渣古Ⅱ别无二致,功能上也没有太大的改变,继承了渣古系指挥官座机加装刀形天线的习惯,在老虎上成了为标准配置(也存在没有刀形天线的机型)。
说到老虎的刀形天线,一开始其实是为了与德戴YS连携作战而设计的,借助德戴YS的运载能力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老虎的作战半径。不过德戴YS并非是纯正的MS载具,受限于轰炸机的身份而航速不高,如果没有战斗机的配合单体空中作战被视为禁忌。



机身结构
渣古Ⅱ的驾驶舱都设置在胸部,而老虎则改为设置在腹部。驾驶舱内部结构上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配置基本相同。不过,渣古Ⅱ采用的是左胸舱门气密室、有胸驾驶舱的分割式设计。有别于此,老虎废除了驾驶座移动的机构,这种改良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生产效率。
从剧中可以看到,第一台投入实战用的老虎(兰巴·拉尔那台),驾驶舱并不是在正中央,而是略微偏左,这有可能是为了避开内部机构所做的妥协。不过兰巴所驾驶的老虎实际上是先行量产的YMS-07B处于试验阶段的版本,所以之后正式生产的规格是否也是这样设置就不得而知了。

公国军制式MS的驾驶舱显示屏幕比较宽广,这种略有弧度的一体成型样式,压迫感较小,视野很大,可以看出公国在当时具备更高的科技研发能力。除了外部影响之外,荧幕正面还能显示各种资讯,所以即使不用分心观看其它仪表数据也能知道敌机的动向。
老虎的躯干整体模块的布局、冷却系统的配置比起渣古Ⅱ来也更为合理。这得益于当时多方相关企业参与了MS研发计划,老虎在制造环节上用到了品质优秀、更为小型化、性能更高的零部件,直接保障了机体的正常运作。
固定武装
电热鞭

开发之初,作为大气圈内用MS来完成的MS-07老虎,一开始生产了32台先行量产的A型老虎,随后就发展出了导入双手装备固定武装的MS-07B型。而B型与原型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采固定武装这一点上。
在老虎的右手部分,收纳了名为“电热鞭”的一种电磁武装,具备可伸缩的结构,一旦接触目标便可释放出脉冲高压电流,造成敌机驾驶员与电子仪器的损伤。这种特殊的鞭状武器本身就具备了可动性,在多种关节的构造下,采用了“树枝状高分子”的放射状聚合物,树枝状高分自具备压电致动器的特点,透过电荷调整方式就可以自由活动(也就是说通电后就可以想怎么动就怎么动,不一定需要机械手甩来甩去的操作)。
另外,电热鞭也如同字面上的描述,具备高热的特性,外部透过释放高压来产生高温,据说电热鞭能产生摄氏4000度的高温,完全可以切断MS的装甲,兼具了打击、斩击的双重特性。在动画里就曾经由电热鞭切断RX-78-2的左脚前端的例子。
电热鞭这种无需贯穿装甲就可以从内部破坏敌机的武器,就概念上和黏着榴弹有几分相似,不过配备这种武装作为主力武器,老虎是首开先河前无古人的了。

电热鞭甚至在一些熟练的驾驶员运用下,还可以夺取敌机的武器,在对抗联邦军主战坦克时也可破坏车载电子设备。不过,这种特殊的武器对于驾驶员IDE操控能力要求比较高,要熟练运用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整备也比较困难,而且因为素材的关系造价也居高不下。
电热鞭收纳在老虎的右腕内,必要时伸展而出,最长可以延伸到17.5米。
五指机关炮



B型老虎的左手则装备了另外一种射击型武装,也就是通称“五指机关炮”的五连装机关炮。这项武装使用的是容易获得的75毫米口径弹药,因为口径小,带来了极高的射速与连射性,五指炮的破坏力并没有因为口径的缩小而降低,实际御用用上并不逊于120毫米渣古机枪,是一具扫射能力十分优秀的武装。除了对地战斗外,五指炮在MS不擅长的对空战斗中也能发挥威力。
五指炮由于需要内置弹仓,所以整只左手几乎失去了机械手的功能。内部采用的是弹链供弹,不过由于炮管长度有限,因此而言限制了武器的射程。作为一款固定装备,这款五连装机关炮与携行火器不同,炮管本身要求有更长的烧灼磨损寿命和疲劳寿命,如果不达标的话就会造成频繁更换易损耗部件,造成后勤整备的工作量直线上升。
所以虽然这款五指炮在运用上比起大型主力武装来更为自如,不过由于后勤整备的恶评如潮,以及公国军驾驶员先入为主地习惯了携行火器,对于这款装在手上的火炮并不能完全适应,所以实用化后很多部队都将其拆除,更换为A型的普通机械手。


而更换普通手后,老虎就可以使用比如120毫米渣古机枪之类的公国军通用武装了。在第二次加布罗攻防战中,也出现了配备巨魔火箭炮的老虎(要塞攻略这种高难度的战斗真是难为老虎了2333)。
电热军刀

MS战,基本上就类似人与人之间的对打格斗,所以MS的进展武装也都以刀剑为蓝本进行设计。公国军早期的格斗武装是MS-06系用得最多的电热斧。不过电热斧在威力、攻击范围方面都不适合进行MS战(后期统合整备计划推出后,出现了大型高出力版本,威力有所提升)。


所以老虎采用了新式的Type-βⅣ型电热军刀(也称电热剑)。这是一种依靠本体核融合炉供电,在握柄处填充形状记忆处理过的高分子聚合物,在手部供电时瞬间形成高热刀刃的大型近战武器。电热军刀的发热体主要成分是陶瓷微粒子,以此战斗可以反复使用十几次,由于成本低廉,所以是用完丢的装备。与渣古Ⅱ的电热斧相比,质量更大,刀刃更长,破坏力大为增强。和相比起电热鞭,电热军刀的切断力与攻击范围有过之而无不及,拥有能轻易切断RX-78-2配备的003型护盾、连带驾驶舱的装甲也被切开的惊人切断力。在平常不使用时,一般都收纳在盾牌内侧。


漫画高达战记里,由于在湖中战斗,电热军刀的威力下降,不过切断力依然非常可怕

这项武装追加之后,老虎的格斗能力得以大幅提升,也因此奠定了老虎作为对MS战用机的立场。在战场开始转变为MS对MS的局面后,老虎的重要性愈发重要了。
护盾


公国军制式MS早在MS-06渣古Ⅱ就将盾牌列为标配装备了。不过渣古Ⅱ的那种固定式盾更像是本体装甲的一部分,而且固定在右肩,以其防御攻击时必须侧过身躯,可动范围并不高,运用上极不灵活。所以老虎在继承了渣古Ⅱ的护盾理念后,将其改为可拆卸的附加装备。老虎的专用护盾,借由内侧的握把与固定插栓,既能手持也可以固定在腕部。虽然B型老虎的左手兼具五连装机关炮,牺牲了机械手的灵活性,不过只是手持盾牌的话还是绰绰有余的了。
三个老虎挡高达光剑的版本2333



护盾加入能弹开炮弹的斜面设计,不再是渣古Ⅱ那种平板一块的简单构造。改为悬挂于下臂的设置,是考虑到格斗战时的便利性,将盾固定在手臂上,这样一来就能自由活动,令盾的防御范围获得飞跃性的提升。
老虎和渣古Ⅱ最大的不同点之一,就是将外露式动力管转移到了机身内部,所以腿部设计看上去非常洗练。这种改进的初衷,根据推测是由于渣古Ⅱ的动力管外露经常会勾到障碍物,甚至可能受损,才会这么修改。
老虎由于和渣古Ⅱ不同,不需要预留改造空间(J型渣古Ⅱ因为从F型改造而来,所以也保留了改回去的余地),所以腿部内侧有更多的空间可以利用,所以将动力管内置也就变得可能了。考虑到1G环境下腿部模块损耗率会提高,吉翁尼克公司的技术人员就老虎各关节和悬挂装置进行了有效的强化处理。小腿处搭载了辅助推进器,受惠于这种追加推进组件,老虎在面对湿地沼泽、悬崖峭壁等原本J型渣古Ⅱ只能放弃通过的恶劣地形时,能够进行跳跃来顺利通过,保证较高的步行能力。
老虎最高速速是每小时步行99公里,打破了渣古Ⅱ85公里的记录,从这点也凸显出老虎作为陆战兵器的优越性(跑得溜蹦得欢2333)。

从第三次地球降下作战开始,MS-07A型老虎就优先配发给一部分需要广域活动、执行占领作战的机动部队使用。其作为大气层内通用MS的特性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在于德戴YS的配合下,还能发挥空降部队的功能,让第二、第三阶段作战顺利推进,成功在各地树立丰硕的战果。
而作为对MS战用的MS-07B型老虎,在一开始并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当然,这并不是机体本身性能不足造成的,而是没有适合它发挥的舞台。毕竟当时敌人全都是61式坦克、战斗机或者步兵单位时,战斗经常以来射击为主。手上全是近距离武装的B型老虎就尴尬了,所以一些部队将B型改回A型,重新拿起渣古机枪哒哒哒地玩射击战也就不奇怪了,不过其优越的格斗能力就成了摆设(明明是老虎偏让它去吃草)。
好在没过多久,战场上就出现了能够让B型老虎有的放矢的目标,那就是联邦军MS登场了。
对于老虎来说,联邦制MS的出现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可以说,是联邦制MS完美了老虎,得以让这头陆战猛虎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在渣古Ⅱ等泛用型MS在面对联邦军MS时力有不逮、节节败退时,老虎挺身而出,担负了大部分反联邦MS的工作,而在一些老练的王牌驾驶员操纵下,一骑当千也成为了可能。
B型老虎的生产线主要是一开始的月面格拉纳达基地,然后是北美的加利福尼亚基地。老虎由于大量零部件和渣古Ⅱ通用,得以使用渣古Ⅱ的生产线。一直到0079年12月初,已经有200台老虎下线完成配置。
不过很可惜,由于军方临时决定有限生产MS-09,以及奥迪沙战役失利,老虎的生产线大幅缩减,产量迅速下滑。而且,老虎也没能像很多公国军MS一样沾到后期统合整备计划(马克贝干的唯一一件好事)的太多好处,一直处于动荡时局的夹缝中艰难前行,由始至终都没有能成为公国军的主战机种。
在联邦军MS出现后,前线公国军MS的消耗率开始剧增。为了维持地上用MS的数量,公国军没有看到MS战将成为战场的主导而重新重视起老虎,而是在衡量造价与生产性之后,决定继续生产J型渣古Ⅱ。再有,前线的德戴YS大量的消耗得不到补充,这也使得老虎的作战半径大幅缩小。公国军当时为了布置加布罗攻略战不得不分拨物资给予水陆两用MS,还有MS-09 性的优先生产,面对这么多拦路虎,真正的猛虎受到冷落,在消耗中得不到补充,就这样逐渐消失了踪影。
如果说,在地球侵攻作战中没有选择生产性高性能平庸的J型渣古Ⅱ,和高性能低生产性的大魔这两种MS,而是将性能、成本、通用性都达到均衡的老虎,彻彻底底地作为主战机种来生产、运用,那么或许就可以避免吉翁公国地球方面军的弱化了——或者说,公国军被迫从地球撤退的状况就不会发生了。
PS:B型老虎之中有一台是颇为特殊,当时奥迪沙方面军总司令马克贝上校专用机。这台B型老虎原本是要配发给兰巴·拉尔队作为预备机使用,却被某瓷器控贼王八假借护卫奥迪沙的名义强行截取了,按照某人的喜好进行华丽的涂装,头部将刀形天线改为针形,好好一台实战用MS被修改成了仪仗机,美其名曰“鼓舞驻军士气”,简直可笑。由此也可见公国军内部派系斗争倾轧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一次没用,最后奥迪沙陷落,直接送给了联邦军)。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21-04-22 10:04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