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aptonblaed 于 2017-12-4 14:40 编辑

开发背景
MS原本是奔着成为一种泛用兵器而进行设计的。不过随着MS体系的扩张,衍生出了局地型MS。
由于MS在战争初期表现出色,公国军对开发各式各样的局地型特化机非常感兴趣。

相对于泛用型MS来,局地型特化机在运用用途上受到了诸多限制,似乎并不符合MS设计的初衷,且被批缺乏效率。而事实上,局地型特化机确实发挥了极大的功能。
诚然,MS-07B老虎具备凌驾于MS-06J渣古Ⅱ的格斗能力,但却因此失去了MS最关键的泛用性。

丧失了泛用性毫无疑问是特化机的最大缺陷。那么,不禁有人会想,在泛用与特装之间是否能找到那个可能存在的平衡点呢?
而MS-07B-3老虎特装型,就是一款为了寻求这个平衡点而开发的机体。
结构

本机的设计与开发均为吉翁尼克公司全权负责,零部件也尽可能采用由吉翁本土进行生产的版本。
由于是MS-07B老虎的特化改良型,本机的修改重心主要集中在提升泛用性这一点上。
驾驶舱

MS-07B型老虎沿用的是MS-06渣古系的驾驶舱,是上下伸缩式的二重构造。而本机则采用了一年战争后期畅销于公国军内的次期量产版,驾驶舱位于躯干的正中央,兼外舱盖的前装甲朝上方掀起就会暴露出驾驶舱的内部。

相对于早期的驾驶舱,统一规格化的次期版本在运用度上有所提升。受惠于驾驶舱的设计,本机的操作完全可以让绝大部分驾驶员在短期内就顺利上手。

不光是驾驶舱,本机的躯干外装甲也进行了更新,这使得很多部位的造型都与B型老虎有所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本机所采用的新式核融合炉的出力虽仍保持在1034kW的水准,不过相对来说轻量化做得更好,有助于提升机体的运动性。
肢体

本机的手臂设计与07B型基本无异。
在两肩装甲装设了一基大型C形尖刺,和两基小型尖刺。本机并未像渣古系那样设置肩盾,而是继承了07B型的这类两肩刺锥装甲的设计,可能是更想突出其专攻格斗战的设计理念吧。

由于诸多因素的考量,原本内藏于手腕内的电热鞭被更换为了一条高压电缆(在武装中详谈)。
07B型将左机械手设置成了固定式武装,而本机的设计则倾向于还原MS应有的泛用性,因此这一部分被改回了通常的机械手。而废弃五指机关炮所带来的火力下降问题,则由外挂式机关炮来弥补(在武装中详谈)。
本机的机械手配置借鉴了06J型的设计,以保证重力环境下的实用性,在关节位施加了软质素材的涂层。

老虎系能在重力下发挥最佳战斗效能的腿部,称得上是与渣古系最大的区别所在。而这一部分在重力下的使用率和损耗率,向来也是最高的。
MS穿梭于城市街道、森林沼泽时,尤其对外露的动力传导机构威胁极大。因此从07B型开始,老虎系就将腿部动力管内藏化了。提升了防护性的同时,也减少了障碍物对活动的妨碍。
另外,本机的大腿装甲由于重新设计铸造的关系,与07B型有所不同。
膝装甲也修改为了新式的二段滑动设计,重点是对易损的膝关节进行周到的保护。

本机继续沿袭了老虎系的传统,保留了小腿部的辅助推进器。这一部分主要是为增强本机在重力环境下的跳跃能力,使得其能在沼泽、戈壁等不易步行通过的地形,可以直接跳跃通过。
电子设备

前面也提到了,本机是以本国生产的零部件在本土进行制造,因此能够优先获用本土企业所生产的各种高性能光学取景器、感测器,包括设置于胸部的地面感测器等,都是当时来说最高端的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本机利用光学系统获取了战场周遭的即时资讯,然后通过电脑来修正画面,正确锁定敌机的位置。一年战争后期的公国军MS性能之优秀,从这一点也可见一斑。

受惠于硬件性能的优越,本机的空间识别能力非常优秀,特别是俯瞰角度的索敌能力几乎与侦察机并驾齐驱了。另外由于追加了空战用战术程式,本机的空中打击能力也较MS-07B来更为强大。

本机正式将安置于头顶的刀形天线设为标准配备,采用的版本则是性能足以媲美侦察机的TypeF-12R2型多功能天线,有效半径达到3800米级别。

背包

本机的推进背包基本与07B型无异,采用的依然是双推进喷口式样。虽然在预案时期存在强化推力这一项,不过实际完成后的总推力却并没有增强的样子。
在设计之初,也有人呼吁再次启用MS-08TX的高机动型背包,不过一来这套推进系统与07系的设计有出入,二来极端自负的吉翁尼克公司坚决拒绝借助茨玛德公司的力量来“玷污”本机的纯正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