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科普40期】“与GINN可不一样啊!” HG 高机动型GINN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6-11-19 07:53 发布于 未知

1楼
本帖最后由 Captonblaed 于 2018-2-22 11:22 编辑



人类进入宇宙世纪(Cosmic Era)后,通过大力开发外太空(建造宇宙殖民卫星、开发资源型小行星等),令作业用动力外骨骼技术得到蓬勃发展(MS雏形)。



CE·53年, “乔治·格伦暗杀事件”发生后,反调整者情绪高涨。紧接着的“Mandelbort号事件”(一支从南美运载粮食的货物船团被灭,数百名调整者死亡),让地球与PLANT的紧张关系飙到了顶峰,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有鉴于此,为了对应随时都可能爆发的军事冲突,原本是纯政治性社团的组织“ZAFT”解体再编成,与PLANT的警察保安组织合二为一,组成了日后PLANT的军事组织“ZAFT”。

中子干扰器被大量散布到地球,能源危机爆发


PLANT内部秘密展开了本土防卫用机动兵器的开发,他们的主要对手(这时候可以说是假想敌吧)是军事力量处于压倒性优势的地球联合军,主要运用宇宙空间作战用的机动装甲(当时主力MA依然是米斯托拉,尚不是后来的梅比乌斯)。

MS的出现,也导致了两款联合主力MA迅速的新旧交替


技术人员就以在宇宙空间中运用为前提,提出新型兵器应有更高的机动性、运动性,更强大的火力、整备性、续航性等等开发指标。由于当时作业用外骨骼技术已经相当之成熟了,并开始逐步渗入到了军事领域,于是自然就被开发团队纳入了深入军事实用化的改造项目之中,最后得到的就是Mobile Suit。

MS的最初型号即是“ZGMF”,全称是Zero·Gravity·Maneuver·Fighter,无重力用机动战士(战机),由MMI军工负责主要生产。

CE·69年,MS的存在首次公开,并且在军事行动中屡屡以少胜多,对MA的击坠比经常能达到1比5(甚至是6)的夸张程度,可以称得上是当时横扫战场的战争女王了。



不过,随着战事的推移,愈发不利的局面逼使地球联合军不得不求助于奥布曙光社,联手秘密开发出了新型MS(GAT-X系列),并且迅速以试作机为原型进行量产化修改。

CE·71年5月25日在巴拿马攻防战中,联合军正式投入了以GAT-X系列为基础的量产型MS“强袭短剑”。

配备了光束步枪、光束军刀以及耐光束护盾的强袭短剑在性能上几乎全面超越了ZAFT的主力机种GINN、西古(火力、机动力优于GINN,不过防低,量也少),ZAFT军在与联合军的较量中已经渐渐显得力不从心了。

原本被称之为杰作的GINN,几乎是一眨眼之间就沦落到了旧式机的窘境。



与此同时,原本说好的次期主力机种“盖茨”,却因为要导入小型化光束兵器技术,交货时间大幅推迟。在当时,ZAFT军服役的MS正是处于这种青黄不接的窘境。

军方高层经过慎重的考量,为了延长GINN的使用寿命,来填补盖茨尚未列装的空档,最终提出了两种临时过渡方案:ZGMF-1017M高机动型GINN,以及ZGMF1017AS突击护甲型GINN。

突击护甲型GINN,相当于决斗尸装版的存在


两者的理念,均以既有机种为基础,通过追加装备(武器、护甲、推进器)进行综合性强化,令性能已达到极限的旧型机得到重生,重新焕发新活力。

突击护甲型GINN的设计也同样运用于决斗高达的突击尸装、西古的强化方案上。不过由于诸多因素,实际上本款机种并没有得到重视,产量十分稀少。

高性能机种都是雄花,美丽,但不会结果。



而早在大战初期,高机动型GINN就已经出现。直接在普通型GINN的基础上追加强化组件,再通过升级操作OS等处理方式。这个方案的主旨在于,为了令旧型机能够适应日益增长的高强度高机动作战环境,需要以全面的增加防护装甲、大量的对各部位进行高机动推进器的追加、以及使用新型喷射引擎来满足。



頭部


当年在设计GINN的头部时,采用了可谓相当独特的独眼单轨取景器的设计。这是为求在漆黑诡秘的宇宙环境里,“独眼”能够制造出令敌军恐惧的凶恶气场。实际上,根据后来的联合军生还官兵的描述,这一看似颇为幼稚的想法实在是相当正确的。



高机动型GINN针对头部的修改,主要是在独眼取景器之上、相当于上眼皮的位置、头盔帽檐的底部追加一圈装甲。



GINN系最大的特征,就是脑后的大型翎羽式头部通讯天线板,非常有旧时代中世纪的骑士风格——高机动型GINN将这一部分的形状稍加改动,并且在更换了主天线板设备之后还增设了辅助天线板。这样一来,改良后的机体就能够在高强度作战中更好的进行情报沟通,以及数据链交换等操作了。




装甲与推*装置



拆了背包的后背图,实际上与普通型号几乎没有区别



在开战初期,GINN的主要对手是联合制的米斯托拉和梅比乌斯之流(通过更换武装,也可对应战舰、要塞等巨型目标)。因此,为追求极致的空间机动性与运动性,笨重的盾牌显然是不予考虑的。

事实上以当时传统武器的火力,MS也远没到被迫携盾上战场的地步。即使到了西古的时代,顶着前线官兵对MS防护能力的诉求压力,ZAFT的技术人员依然固执地认为MS没必要被多余的盾牌拖了后腿。为求妥协,勉强在西古左腕三连装大型火神炮之上追加一块小型防护盾——实际上很难将其称之为盾,就效能上也远没有达到护盾的标准。

技术高超的王牌驾驶员,也能以佩剑重斩刀来抵挡敌弹,不过难度相当之高,非ACE轻易不要模仿


技术人员的傲慢一直坚持到了大战中后期。战场上突然出现了联合制MS——强袭短剑的身影。

强袭短剑威力惊人的光束步枪和坚不可摧的耐光束护盾震慑了ZAFT技术人员。己方自信的武器无法击穿那层盾牌(甚至无法击穿MS自身的装甲),而对方的武器却能轻易撕裂粉碎己方的躯体。



这让前线官兵一度陷入了绝望,也让技术人员意识到了傲慢的后果。

然而,在设计上已经达到极限的GINN,并不适合再增加手持携行式护盾(除了少数特装机)。为此,技术人员计算了一般情况下被弹受损率最高的几处部位:胸部、肩部和前裙甲,在这些地方追加了厚度可观的强化增装装甲。



同时通过在两肩外侧追加大型高机动喷嘴,换取更高的横向机动力。
另外,在锁骨部位、前裙甲以及脚背处也追加了小型姿势制御喷口,总共8个。



GINN的腿部原有3基推进器,不过这区块保留了相当富余的改造空间,完全可以进一步的挖掘利用。技术人员在AMBAC系统最重要的腿部,重点增设了一对、两组大型推进喷射器。



这种推进喷射器组件,每一组都设置有两个朝向不同方向的外露式喷嘴,以驾驶舱为中心的回旋机动性提高了180%。为了适应这种回旋扭矩,技术人员对机体的各关节也进行了相应的强化,强度有30%的提高。

GINN最主要的主推进单位,位于其背部背包之上,那对酷似双翼的两基喷射引擎。



这种传统的展开式翼状喷射引擎,所表现出来的横向轴线上变换角度能力并不理想。而在当时,战舰等级的推进引擎技术大幅发展,无论是加速性能还是最高巡航速度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并且,也放大了作战半径、回旋性能和续航能力。

因此,技术人员直接挪用了这一先进实用的技术,并独立进行小型化改良,使其成为能够装载于MS之上的一款新式引擎:MMI-M729型推进引擎(这一技术,在日后也同样运用在了“流星”的开发中)。



由于采用了新式的推进引擎,将原本背包推进器的设计由展开式修改为了收拢式,完美解决了旧式喷射引擎在横向轴线上变换角度的自由度不理想的问题。







对于GINN的高机动化所进行的以上这些改良,主要是在让机体跑得快、更扛打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对现今(对当时来说)这种高强度高机动的战斗环境的适应力。同时,也间接提高了驾驶员的生还率。

因此,具备如此优秀性能的机体,怎么可以没有一款与其相匹配的强力武器呢?而一直以来,在光束兵器普及之前,前线官兵最钟爱的射击武器就是MMI公司生产的M8A3型重突击机枪了。



实际上在M8A3问世之后,很快就有性能更强的M7S型紧跟着接上。这款服务于ZGMF-515西古的射击武器可以在注重精度的点射和注重火力覆盖的连射之间自由切换,并且可以使用APSV等高性能强化穿甲弹,贯穿力是相当惊人的。



不过由于战斗对象的防护能力越来越强(在面对PS装甲目标时,战斗难度也越来越高),在战斗中耗费的弹药量也越来越惊人。弹匣无法携带更多的情况下,MS的作战时间必然会大幅缩短。



为此,技术人员开始对枪弹的大小下功夫,在争取不降低威力的情况下,缩小口径。最后得到的,就是这一款试验味儿浓厚的概念性武器:JDP2-MMX22试制重突击步枪。



MMX22型比起过去的诸多实弹机枪来,枪身进行了大型化处理,在能够容纳更多弹药的同时,也增加了一个新的设计:枪身前端下方可固定MA-M3型重斩刀(这是一款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的实体剑了,所以不再多赘述),等于是还原了传统步枪加装刺刀的功能,在必要的特殊情况下,还能将重斩刀射出(在空间有限或是剑身损坏的情况下将其抛弃或是主动攻击敌人)。



步枪前端安装刺刀,在近身肉搏战中也比一般的格斗武器更有威慑力


不需要的情况下,MS可以直接手动拆除


相比起枪身的做大,MMX22型采用的弹头不再是过去的76毫米制,而是采用了新型的27毫米弹。这种新式27毫米步枪弹由于改良了炸药性能,似的无论是穿透力还是爆炸力上,都远超以往的76毫米弹——枪弹口径的缩小,令一次性的携带量得以提高,也就增加了单机的作战时间。

完成后的高机动型GINN,整体由灰色进化为醒目的浅绿色(增装装甲为白色),虽然追加了大量的装甲、推进器,但重量只增加了微不足道的区区1.91吨。并且由于与普通型号的高度共通性,军方完全可以直接使用普通型GINN的生产线来生产高机动型GINN。不止于此,这么一台高端机种对于后勤整备维护要求也不高。一个整备团队完全可以同时兼任普通型、高机动型的整备维护工作,这种喜人的特性大幅放低了保养维护的难度,进一步控制了生产成本。

当然,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相比起普通型号来高机动型GINN的性能在提升了一倍有余之后,对驾驶员的熟练度、战场判断力等都有着很高的要求——说白了,一般兵是没有能力驾驭这匹悍马的,这款高阶机种的产量也远没到能大量列装的程度。

不过一旦由技能熟练、临场经验丰富的老练王牌驾驶员搭乘的话,必然能够发挥出令人惊异的战斗力。各部队的王牌们尤其钟爱这款机体,以至于在大战末期开始列装盖茨、大战结束更换盖茨R、甚至到了新千禧年系列启动,一部分王牌驾驶员依然坚持继续搭乘该机。

高性能+少数菁英配发的结果,在战争中高机动型GINN的战绩总体上是胜多败少,战果丰厚,自然会得到军方高层的认可。在战后,以继承其特性并进一步全新升级的二型(叛逆的二代目)也得到了开发,当然这是后话了…………

81

点个赞吧~(4)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6-11-19 07:57 发布于

2楼
本帖最后由 Captonblaed 于 2018-2-22 11:24 编辑

相关延伸

米哈尔其人



在第一次大战末期,高机动型GINN一号机在一次与受雇于联合的佣兵的交战中,失陷于对方布好的陷阱之中,机体被对方夺取(相关影像作品请参考蓝色机短片动画)。



据称,驾驶该一号机的正是ZAFT王牌驾驶员米哈尔·寇斯特,绰号“医生”,自诩“神之手”。
米哈尔此人,在从军之前的履历不可考证,能够确定的是他最后一份职业是医生。出生于CE·46年的他,与自军的另一位王牌劳·鲁·克鲁泽是同龄人。有意思的是,这两人都驾驶过高机动型GINN(克鲁泽在格里马尔迪战线时驾驶过高机动型GINN)。



米哈尔对政治和社会都不感兴趣,甚至并不是胸怀救死扶伤的精神才成为了医生,纯粹是对人体感到好奇而已。

因此,与很多因“血染情人节”愤而参军的年轻人不同,他参军的原因自然也不是为了拯救同胞,只是单纯的“对战争感兴趣”。

从挽救生命的医生,到夺走生命的军人,这看似离奇的转职,对米哈尔来说也只不过是兴趣的转变罢了。对他而言,只不过是将手术刀换成操纵杆。

“愚昧是可叹的。”

米哈尔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和许多有才能却孤高的人一样,米哈尔也是个不信任他人的冷漠者。在他眼里战斗就是一场“手术”,敌人和病原体、癌细胞没两样,打击敌人就相当于是在切除病灶。遵循该下手时就必须彻底地铲除宗旨的他,在必要的情况(自认为)下也能将健全的部位切除(抹杀友军)。因此,“医生”对于联合、ZAFT两军士兵来说,都是令人畏惧的存在。

他笃信一点,指挥官对部下的生命,不负有责任。

战技高明的米哈尔有着和许多高手一样的毛病,他们对简单的任务、弱小的对手不感兴趣,渴望能够遇到匹敌自己的强劲敌手。

与许多王牌驾驶员不同的是,米哈尔擅长的战术,是以多敌一,也就是配合复数的友军将少数的敌人包围、歼灭。



这种战术理念又恰好和联合军的王牌摩根·雪佛兰不谋而合,而两人在第二次雅金·杜维战役中有过交手。



米哈尔曾经在新星护卫任务中,与丛云劾有过短暂的交手,由于机体的劣势(当时座驾是普通型号)略居下风,但总体不分胜负。

第二次这就是上面提过的,因为陷阱的缘故战败、失去座机。不过由于战事的迅速变化、决战迅速爆发,领取第二台高机动型GINN的米哈尔参加了第二次雅金·杜维战役,并分别与“月下狂犬”、“开膛手爱德”等联合王牌交战,最终在机体大破之际迎来了终战(在外传X剧情中米哈尔也与神机亥伯龙交战过)。

值得一提的是,米哈尔作为王牌驾驶员,个人识别标志是双手合拢张开的“神之手”。
(科普内容到此为止了,接下来是CC个人的吐槽时间~2333



种系HG自从2002年11月横空出世,一直到08年的FrameAstray系列告一段落,这是一个很难得很少见的从头至尾没多大进步的HG系列。虽然HGUC在2002年底也走入了一个相对低迷的阶段,不过人家两年后就走出来了(Z剧场版可谓HGUC复活的最大功臣)。而2005年种系的HG依然在重复着分色、可动、甚至关节设计失败等种种错误。试想一下,03年HG福利蛋身上的问题,05年的SF几乎一个不落地全部“继承”,这是一个令种饭多少失望的现象。

不过,所幸的是,对于我这样的种饭来说,至少还有千叶智宏、下村敬治、森田繁、户田泰成、鸨田洸一几位大神创造出来的Astray故事能拿来聊以慰藉。



04年开始发售的种系MSV HG系列,就是基于Astray世界观下所诞生的众多分支故事。Astray系列当然并不是一直都很优秀,不过早期的作品真的是部部精品。当时千叶智宏等人还能认真写故事,不像后来…………算了,每次都忍不住吐槽一下,你们都听烦了,我也不吐了。

这里插一句,当年我最喜欢阿久津润一的机设和植田洋一的人设。



MSV一直是喜欢硬科幻、对偶像不感冒的高达饭最推崇的神圣领域。当年有一套几部店头广告动画,全部是用模型+CG做成的,大概两三分钟一部,非常吊,当然已经很难找到了(我手上还保留了三部很不清晰版,一部是劾攻击ZAFT的补给基地,一部是劾+伊莱杰无双ZAFT军,一部是大杂烩,前两部都是有带图小说的。比起它们,Bule Frame和Red Frame两部短片算是容易找的了2333)。



当年的财团B和日升,还是愿意认认真真做一些朴实但精彩的东西来的。而且当时种系还是如日中天,周围能与种系塑料套件抗衡的也只有不温不火的HGUC了,大家素质都不是很高,所以当时我们玩着种系HG也就不像现在这么地揪心2333。



种系MSV HG一共推出了七款,从强袭红IWSP、黄昏魔弹用GINN、高机动型GINN,再到亥伯龙一号机、武器试验型西古,最后是炮筒型105短剑和勇士高达。这七款套件,说实话,素质最好的还是三台 独眼机(这几乎是塑料套件的铁则了,量产永远比有脸机优秀厚道。105短剑只能算一半,炮筒小飞机做得还是相当好的)。这是因为人家的素体基础就好,种系HG向来是独眼机素质最好,而在里面GINN又是一枝独秀。因此拿它做素体改出来的高机动型GINN(黄昏魔弹就是换了个颜色,不能说是改了2333)的质量也就不会太差了。



04年6月,高机动型GINN发售了。在当时,HGUC的NT-1阿历克斯也同步发售,这款HGUC不用我说,看这贴的八成都玩过,没玩过的也听说过这款奇葩套件(本来就低迷的HGUC,一拐一拐地蹒跚前进,在阿历克斯这里又莫名其妙地跌了一跤)。在这种竞争对手的反衬下,其实高机动型GINN还是可以一拼的。

实际上种系HG还是能做得好的,如果主角机都能按照命运的素质来设计,就不会出现无限正义这样无论是可动、分色以及一些零件的组合度都让人哭笑不得的套件了。



财团B 06年上旬开始启动观星者系列。说实在的,这个系列的起点是很高的,在当时看来HG漆黑强袭无论外形、分件、可动都属于一流水准,放到哪个系列都不次(当然哑铃肩关节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了,反正我觉得是失败的)。

可结果呢,就好像新生HG拿性价比王78吸引眼球最后一路抬升价格一样,观星者系列秉持财团B万恶的尿性一路高开低走,技术创新全都砸在两大主角机上(黑猫和观星),然后接下来就开始疯狂利用旧模+积木大法(这套路在观星者身上开头,在VS ASTRAY系列上“发扬光大”)。这个系列唯一造福种饭的,是套件化了名量产巴库。



回过头来再看看MSV,会发现就算是旧模再利用,只要起点高,但凡在新设零件上用点心,出来的套件也不一定会比全新设计的差,甚至更好。高机动型GINN就是个好例子(至于高机动型GINN二型,则是借了动画的光,小BOSS机的光环不可估量啊,气场秒杀盖茨R、扎古勇士2333实际上与普通型号变化不大,在设计新意上其实是退步了)。



GINN系列我基本都做过了,对种系量产的热爱,大多可能像我一样被其它机体的补色、可动给伤了心,摧残了精神和肉体。种系量产优秀的分色、可动并没有一直坚持下去,事实上到了扎古勇士已经出现结构强度问题、大魔骑兵(下半身的贴纸真是糟糕)和老虎烈焰型(盾牌出了问题)又出现了补色问题,貌似没出重大问题中规中矩的还是继承了GINN裔血统的高机动型GINN二型。

其实财团B是能做好的,但热门系列它就是不肯用心,你拿它没辙。



这款高机动型GINN我第一次制作的时候,才刚上大学。记得很清楚,当时还没现在这么依赖TB,玩刚破烂要跑实体店,每个月两趟某光是固定的(某光是这里老店了,从经营多年的东中市搬迁到凤凰街,苏城的爱好者应该没有不知道的)。

爱做刚破烂是一回事,享受实体店里那种被刚破烂货架包围、满眼都是炫目的美妙封绘的那种心旷神怡,是后来网购无法体会的(5寸小屏不过瘾)。所以一直到现在,我一两个月依然会去一次。也许什么都不带走,不过那种感情我不希望断,那种感觉也只能在排排货架之间才能找到。



04年的时候,1200円的内容可以有两大一中三块板件。如果要说GINN的缺点,大概就是独眼滑轨没有给独立分件,这是比较可惜的。而且由于不像如今追求细致与可动已经登峰造极了,在当时零件没有细分到那种程度,所以制作起来不会感觉到累——当然也也会造成可动的局限以及简单化的外形不够美观——当时还是四肢左右合横行的时代,不过熟悉这个时代的朋友应该知道,只要零件组合度够好,卡槽够牢固,再加上你认真去制作了,那么出现难看大缝的几率还是很低的。GINN系列,这方面就设计得很好。



说真的,我到现在静静打磨新生SF的肘关节时,心里还是怀念当年肩膀左右合、手腕左右合就完事儿了的快感——模型向细致化迈进当然是好事——毕竟,过去种种不太算太美好的事物,也会有美好的经历。

这里有一个郁卒的地方,就是高机动型天生的淡绿配色,导致了佩剑重斩刀不上色实在没法看23333(原本普通型号基础色就是灰色,灰色剑身可以自我催眠一下就蒙混过去了)。



高机动化这种创意,早在UC时期MSV就已经被大河原邦男玩得很溜了。不同于R系列渣古,GINN的高机动化直接就活用了小腿外侧的武装接点(当然这可能是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的)。这样的好处是不需要变更腿部造型,重新开模,直接原创一组高机动推进引擎就行了。



不只是腿部,GINN的高机动化都是活用了肩部、前胸、前裙甲等位的连接点,只需要将普通型号该部位的小零件拆下,替换上强化零件即可,这种感觉是非常酷的。

GINN系列最大的特点,就是翎羽样的巨大头冠(比起UC系来一点都不知道收敛23333),这样给人以一种“高贵华丽的高端机种”的感觉(GINN就算了,高机动型GINN确实是高端机种2333)。



修修剪剪两三个小时,最后完成时你会发现,这款高机动套件其实并没有比普通套件多出多少零件。明明只是增加了200円的内容,却让玩家玩到了远超这个数字的快乐,这也就是我前面说的,搭积木也要用心。



好了,这一期也到此结束了,对于我这种没事喜欢口胡的懒人还坚持看完的朋友表示感谢。
希望这贴大家能喜欢,不了解种系MSV的朋友能够对这个系列感兴趣,那就够了。咱下期再见(应该是SF)~~
yueshenguangLV5.白银玩家

2016-11-19 08:15 发布于

3楼
当年全套的SEED-MSV系列,搬家给弄丢了,剩下的剩下嫣红IWSP和105炮筒装备两个了,可惜呀,都绝版了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6-11-19 08:18 发布于

4楼
yueshenguang 发表于 2016-11-19 08:15 当年全套的SEED-MSV系列,搬家给弄丢了,剩下的剩下嫣红IWSP和105炮筒装备两个了,可惜呀,都绝版了 ...
最近再版出货了
凤凰院凶真LV11.传奇

2016-11-19 09:10 发布于

5楼
为同样爱着高达爱着刚普拉爱着SEED爱着HGSEED老模爱着过去穿梭于货架之间那种独一无二感觉的LZ点赞!

科普真好评,每次看都收获不少。模型的评测也蛮客观,又有独特的自己的爱在里面,可以让人感受到作品中凝聚着制作者的灵魂
MARKSLV10.至尊

2016-11-19 10:23 发布于

6楼
高机动GINN一型和二型我也很喜欢
MARKSLV10.至尊

2016-11-19 10:24 发布于

7楼
高机动GINN一型和二型我也很喜欢
洋芋头LV6.黄金玩家

2016-11-19 11:43 发布于

8楼
搭积木良心的再推绿暴风啊!
联邦の吉姆LV11.传奇

2016-11-19 12:08 发布于

9楼
最近的SEED MSV系列终于再版了,当年只对墨镜感兴趣就只入了炮筒105短剑,没想到这个系列后来价格就一路见涨了··········话说LZ的那几部小短片到底是哪找的?虽然说画质不清晰但还是佩服下,顺带MSV系列的片段除了红蓝异端的还有教主唱的ZIPS的MSV主题短片
虚空魔神LV6.黄金玩家

2016-11-19 13:32 发布于

10楼
达人~~~~~~~~~~~~~~~~~~~~~~~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6-11-19 13:37 发布于

11楼
联邦の吉姆 发表于 2016-11-19 12:08 最近的SEED MSV系列终于再版了,当年只对墨镜感兴趣就只入了炮筒105短剑,没想到这个系列后来价格就一路见 ...
谢顶~再版前这款高机动GINN和武器试验型西古都飙到了160~190,太离谱了
那几个短篇古早到我都忘了哪儿搞到的了,并不全,漏了一到两部(IWSP测试篇等)画质也只能屈服了,本身就是店头动画,找不到更高画质的了
教主的ZIPS也是我很喜欢的,基本上就是以前游戏过场动画+一小部分CG构成的2333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6-11-19 13:38 发布于

12楼
洋芋头 发表于 2016-11-19 11:43 搭积木良心的再推绿暴风啊!
有机会一定要试试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6-11-19 13:39 发布于

13楼
MARKS 发表于 2016-11-19 10:23 高机动GINN一型和二型我也很喜欢
美哭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6-11-19 13:41 发布于

14楼
凤凰院凶真 发表于 2016-11-19 09:10 为同样爱着高达爱着刚普拉爱着SEED爱着HGSEED老模爱着过去穿梭于货架之间那种独一无二感觉的LZ点赞!

科普 ...


谢顶~确实都有爱才会用心做,每次发完都觉得还能做得更好,写更多东西进去,挺有意思的
SpecteryingLV11.传奇

2016-11-19 14:15 发布于

15楼
独眼果然还是圆棒男的最带感
lzp0754LV6.黄金玩家

2016-11-19 14:19 发布于

16楼
这个好少见,背后那2个,有点像00的太阳炉
sctemplarLV8.钻石玩家

2016-11-19 14:54 发布于

17楼
一直觉得这台机体的背部推进器很带感······
红雷猪头LV7.铂金玩家

2016-11-19 15:55 发布于

18楼
终于又等到了LZ的科普,头发都白了
RGM-79ALV7.铂金玩家

2016-11-19 16:20 发布于

19楼
从外观上看二型更像是普通GINN的机动强化版,并没多少继承一型的地方。
一型的推进器更有次世代推进器的感觉。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6-11-19 16:45 发布于

20楼
RGM-79A 发表于 2016-11-19 16:20 从外观上看二型更像是普通GINN的机动强化版,并没多少继承一型的地方。
一型的推进器更有次世代推进器的感 ...


谢顶~ZAFT也会在高性能和生产性之间检讨折中,然后就得到了各方面都略缩水的二型——继承还是有的,各追加装甲、流星同类型的推进器(模样可能有出入了)、小腿的推进器等,只不过翅膀从收拢式改回展开式了,所以感觉不像一型了,这大概是考虑到生产性吧2333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6-11-19 16:46 发布于

21楼
红雷猪头 发表于 2016-11-19 15:55 终于又等到了LZ的科普,头发都白了
谢顶~MSV能再版真好

图片选择

努力修改中₍₍ (ง ˙ω˙)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