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鲁比昂号作为飞马级的七号舰,该舰同样采用了飞马级由中央向四周的箱式区块化理念,而在具体区块的设计上却与白色基地号有明显的不同。中央船体两侧前部的主格纳甲板进一步增长,弹射轨道与MS整备甲板有了明确的分割,使航行中甲板内的气压管理更加效率化。这一前后构造有一定的高低差,前方沉降的部分为MS弹射起飞区域,后部上方的MS格纳库设置了MS、舰载机出库的舱门,由此,主格纳甲板共有4处MS出发口,即便一处受损,机体也可以在其他出口出发。两侧上方舱门打开后可自动展开折叠式弹射轨道,MS可以通过电梯,实行更为简易的弹射出击。在战时,同前方主弹射轨共同使用,可以大大缩短MS出击时间。另外,3号、4号弹射轨道位于舰桥视野范围内,便于指挥人员把握MS的状态和出击情况。主弹射甲板前方、中央以及MS格纳甲板后端两侧共有6处着舰口供舰载MS使用,而主弹射甲板前方伸出的着舰甲板,则专供舰载飞行器进行着陆。这一将MS出发与着舰独立开来的系统,使战斗时机体的回收作业效率明显提高。在之后格利普斯战争中的新造舰只大多也沿用了这套系统。 查看详情
萨拉米斯改级宇宙巡洋联邦军对萨拉米斯级宇宙巡洋舰进行了数次改修,其中改动幅度比较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一年战争结束以后,基于联邦宇宙军的再建计划,对舰艇的武装和推进系统进行了强化使其续航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并强化舰艇的MS搭载能力因此在迪拉兹之乱中的表现大失水准至格利普斯战争之前该型的舰艇就基本消失了八十年代中期以后,联邦军又针对MS搭载能力对萨拉米斯改级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改修(这也体现出萨拉米斯级优秀的泛用性,比较容易进行再设计),MS的搭载量可达9架之多,因此直到宇宙巴比伦建国战争时代仍在使用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