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性别环境主要还是IDW漫画版这个圈子,官方到现在都没有给出完整的解释,从一开始的零存在到引起IDW编辑内部不合的变性阿尔西的出现再到西凉丸势力的出现再到最近寻光记中明确注明了女性团体的出现(只是这个概念对于IDW的赛博坦来说太冷门了,部分角色是后期意识觉醒的),IDW的性别内容是在不断补充变化的。IDW官网上面也并没有直接否认性别的存在,依然使用正常的女性称谓解释。如果非要说明的话就是无法按照有机生命的标准去定义,但并不代表没有区别。其实这是一个很圆滑的做法,即可以满足JR等编剧和“边缘市场”的私货需求,又不至于一下子划清传统认识阻碍市场通吃。 查看详情
基本同意你的观点,只是细节上我们可能看的不是一个问题。前面关于虎子的粉刷塑造上,我并不是刻意反对表现角色的多面性。但问题是IDW目前几乎只从“合理价值观”的基础上描述角色,也就是你说的杀人必有合理的理由,而这个合理性符合人性本善的标准。但现实中人们的需求行为和价值标准远比人性本善要复杂的多,原因有很多,太多的犯罪行为冲突纷争并不会像漫画里那样都能找到安慰自己的借口。DCMARVEL也会给罪犯们表现人性的一面和动机,但在长期的塑造中我们依然能看到刻骨鲜明的行为角色。IDW后期的角色对我来说看似多了很多温情,但角色的思路特点却越来越一致了。充满爱本身不是问题,只要不是反社会作品的话终归会体现积极正面的价值观。我的意思是IDW现在塑造手段的单一性,还有部分设计偏向福利性质,有点FD作品的特征。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吧,可以感觉的出你对作品的爱,希望后面官方的大事件规划在合理一点吧,这两年的特殊事件为了服务商业也是没办法的事,太多走场子了还是挺怀念行动三部曲的。 查看详情
就个人而言,并不怎么欣赏JR后期的做法。你可以说同人爱的深沉,但我也觉得同人爱的狭窄,看似赋予了诸多角色更有爱的一面,让霸天虎们的理由有了相对人性的理由,而汽车人们也多了很多的阴暗面。但是看的越多,我越觉得角色思路同质化,已经成为了作者个人不停的宣扬自己价值观的工具,原本个性鲜明的角色一下子被塑造成了美式人权教科书般的典型例子,处处都充满了“合理动机”,只是立场不同。这样一来短时间我可能会觉得似乎多了些人情味和角度好像很合理,但时间一长我只能觉得骨子里还是乌托邦的那一套,即使是所谓的阴暗面也被爱粉刷的变色,真正露骨直接的一面反而被雪藏了。以“爱”的名义塑造出一个极具FANS向的TF世界。而FANS向的特点就不用多说了,整体来说是为了渴望弥补遗憾的读者服务的,各种福利性有爱的内容绝不会少,IDW更是大大的照顾了一群社会边缘体。但缺点就是容易只顾眼前的满足,不利于长期塑造,什么都想用爱的角度拾起来,但结果...简单来说JR的做法短期局部塑造我觉得作为官方的衍生是没问题很合适的,但是不适合构造一个长期IP(虽然他喜欢设置一些长期暗线,但就结果而言虽然满足了一定的悬疑欲望,但故事的结尾往往还是容易暴走)就个人而言IDW的整体掌控能力是比较弱的,整个漫画世界观就是一个混乱的试验场,充斥着各种不确定因素的私货。角色突兀转型的例子就不多说了,同样的过度塑造,MARVEL的X战警系列我就觉得相对好了很多,改变角色立场的同时并没有一下子丢弃角色本身的价值观和行为特点,世界观虽然多变但尺度问题很少出过真正的乱子。 查看详情
额,大白话就是一个人坚强的时候,对旁人来说他的脆弱格外显眼,一个人脆弱的时候,他的坚强格外珍贵,判断标准一定程度上因人而异,可以看的出你很爱这个角色。双重标准只是说如果要对角色做解释的话,尽量公平的接受他们所做的每一个行为以及行为下角色对角色的影响意义,只盯着一个角色的感受却淡忘了该角色的某个实际行为对其他角色的影响容易偏颇,例如本书中倒霉的小兵遭遇,我也可以故意借此对RC做出矛盾疯狂欺骗自我矫情的负面解释。简单来说这只是个人感受,我是觉得如果TF世界观再次重启的话,能适当的中和一下G1的角色魅力,真正的体现出一个战乱环境中女性独有的魅力。(这次的RC塑造还是很有意思的,只不过众口难调,一些牢骚话抱歉了)。话说这黑色G1的造型只是孩之宝的重涂恶习又犯了,漫画围绕着玩具转,叫他们重新开模忒难了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