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拍摄的是老物了~寿屋的1/8 Party晚礼服经典造型,如今看到价格2XX元的PVC真觉得是不要钱一样啊~~

(点击查看大图)
接下来回到本帖的主题~
尽可能去拍摄一张高质量的玩具原片
拍玩具照片也有七八年左右的时间了,加之我毕业于北影图片摄影专业,又从事美编和设计职业,结合我的经验与知识,斗胆发些玩具摄影方面的知识帖,旨在抛砖引玉~
首先要先说明一点,高质量的原片并不等同于必须使用高档数码单反,拍摄技术要比相机起的作用高得多。
而另一个对照片效果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光照环境。
譬如我这里,以前一直使用两三支超市买的飞利浦节能灯泡做光源,用模型盒子+半透的硫酸纸自己糊的柔光箱,也拍过不少自己满意的照片。
而现在使的这两个带柔光幕的持续光源,一个静物台,一些反光板,合计花费500多元就能拿下,我认为只要家里地方宽敞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如下

不过我家目前并不十分宽敞...-_-尤其有电脑的屋子更加下不去脚...
还有...一个好的三脚架也是灰常重要的。。。目前的单反产品,入门级最好搭配500元以上的铝合金三脚架,小卡片最好搭配百元以上的三脚架。
手持是非常难以在室内拍好玩具图片的
有这样一套廉价的光源,只要掌握得当,用卡片机拍摄也可以得到不错的画质,借用一下我在另个帖子里发过的示例图...
佳能卡片机 IXUS 120 IS拍摄

看完了拍摄灯光环境,让我们来简单看一下我的拍摄过程,这里我不打算介绍的比相机说明书更详细了,只强调几个主要步骤。
使用柯达18%灰卡进行测光和校准白平衡。

将柯达灰卡放置于和玩具主体基本一致的光照环境下(注意灰卡朝向不要朝下导致背光之类的)
测光:将相机设置为A档(光圈优先模式)下,设置好想要的感光度、光圈和焦距之下,对灰卡进行测光(注意: 可将测光模式设置为点测光、中央局部测光等等,只测量灰卡部分,不必将玩具一并计算进范围里去),然后你将得到相机内置测光表所算出的该光照下正确快门速度。

我设置的感光度是200,光圈值是F11,测出的快门速度是1/4秒...(好慢-_-我这个其实是渣光源啊!所以才那么便宜的!)
然后把相机模式切换到M档(全手动模式),重新将一切参数设置成刚刚A档测出的参数如实设置到M档里。 (这个过程与过去传统胶片摄影时用测光表测量曝光值的方式很接近)
测光完毕后,再来校正白平衡。
测白平衡:这个无论佳能、尼康、索尼、富士、宾得,无论任何品牌的数码单反,甚至是小卡片机都多少会具备这个功能——自定义白平衡(或者可能叫校准白平衡之类的)。没注意过的筒子去自己相机的白平衡菜单里找找,但是手机的可能真不行...
这个功能的用法就是找个18%灰卡(白纸也行,但是白纸也分冷暖色,没灰卡精确),让白纸几乎充满画面来拍摄一张,之后进到自定义白平衡选择刚才这张图片作为校准数据,确认之后,你接下来的照片直接就以最新的光照环境准确还原了黑白灰的色温。 也有些相机进入自定义白平衡后,直接拍照就会存储上校正数据,譬如佳能的IXUS和PowerShot数码相机,十分方便。
这是一张典型的白平衡错误的未矫正照片,颜色偏暖,人物肤色里的黄色过度。

正确的白平衡可以参看之前的图,也是绫波趴在灰卡后面那张,那时我其实就已经将白平衡校正完毕了,校正后机器读出我的那套灯的色温是3400K。画面中的灰色、黑色都被还原为中性,没有明显的偏暖或冷的趋向。
...
那么接下来,只等你按下快门了——只要在M档下设置不进行改变,你无论拍十几张还是几十张图片,画面的亮度、颜色都将是统一的。(用自动模式、光圈优先模式以及搭配AWB自动白平衡的话,拍完一组图片后每张和每张照片的亮度、颜色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会使得组照的效果大打折扣)

来比较一下我这次拍摄的这张图片,上面是原片下面是修完的。
除了眼神光和倒影亮度等细节的微调外,其实几乎不用做任何后期效果也已经能让多数人满意了。
而在这张效果较为理想的原片上继续进行处理,可以使图片的品质远高于那些色彩和亮度不准确的照片。
注意, 也许一张白平衡和亮度错误的照片可以靠电脑后期处理为颜色和亮度合适的照片, 但是原始效果理想的照片永远比调出来的照片具备更优秀的素质和后期提升潜力, 这是使专业和非专业拉开差距的关键, 也是每一个绞尽脑汁提升自己拍照水平的人所不应忽视的重点。
先简单说到这里~ 文字里可能有错字神马的我发现再修改~
如果有朋友看到哪里不理解欢迎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