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egendlancer 于 2018-10-5 00:42 编辑
前言:看到这个话题其实想说的挺多的,这个话题如果稍微换换题干发在一些综合性论坛大概会有更多讨论,思考再三还是挑出比较明显的几个切入点简单说说个人看法,文中如有冒犯还请见谅。其实这段是在论坛编辑时临时想的,这里放张图作开场吧(本文配图均取自网络,侵删)。以下正文。
活动规则里的说法感觉有一点宽泛,这里补充一下限定条件,先上观点:不谈个例,从总体的趋势来看,在当下我们所处的环境中,男性玩模型,很难成为两性关系中的加分项,也即,玩模玩容易导致单身,影响交往和结婚。以下论述部分中,“男性”“女性”等词均指代“我个人在网上/身边所见的人群中占比较大的一部分”,不代表所有人,更不代表某个例或其他人所见。
我个人玩塑料大概有11年了,从学生时代到大学社团再到步入社会,不敢说见的很多或怎样,毕竟阅历不够,模玩这块也基本是普通素组和成品类。总的来说,以模玩为兴趣,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模玩身为ACG文化的延伸产物,其社会认可度并不高。逢年过节大家最喜闻乐见的熊孩子剧情,本质上还是人们普遍对于模玩价值的不认可。换句话说,“模型=小孩玩具”“动画=小孩看的”这样的偏见依然在兴趣圈外广泛存在,玩物丧志也是时常被用来警戒这些主流观点并不认可的事物;并且,模玩需要投入的消费成本并不低(这个可能因人而异,暂不作展开讨论),哪怕只是单纯素组。这就导致了,你一书房的古董,外人看了很大几率会赞不绝口,而一柜子塑料则很难引起这种认同,甚至可能被说成幼稚和浪费钱。这种现象在年轻一代略有好转,但若涉及到两家人的事,就算过往的长期生活能消磨掉自家人的一些偏见,也还是未必能让未来的家人满意。模玩圈里常有人说要找三观契合,可以理解自己兴趣的人,这本质上就是一种筛选。当你排除了太多所谓的“三观不合”的人之时,你也就被边缘化了。
其次,模玩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更偏向于“独善其身”的自娱自乐,而非增进男女双方关系的催化剂。如前文所说,模玩本是亚文化的延伸,其背景内容是非常丰富,且有着相当的可挖掘性的。这当中费时费力自不必说,而就算是纯粹喜欢折腾塑料的,其本身也需要占据很多资源——更何况,做模型一定程度上类似于玩大型单机游戏,多数时候是一个人独自进行,且难以利用碎片时间完成的。所以,这其中需要花费个人有限的精力中相当多的一部分去沉浸,并很可能占用到与异性交互,或是参加其他人际交往的时间。这种封闭自我,并且难以与圈外人交流的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劣势。同样是兴趣,健身旅游之类往往被标榜为一种“优秀”,因为它们具有广泛性,便于交流,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自己,也不影响两人一起做;相比之下,做模型打游戏则显得不那么高大上,甚至常常被拿来和抽烟喝酒做比较,不可谓不悲催。
最后,也是用来回应一些“非典型个例”的,就是性别问题。反方观点中的促进感情或是获得异性好感,保守估计有过半是女方能接受或是喜欢模玩相关的东西,反过来女方把男方带入坑的,可能十不足一。换言之,在模玩这个主题上想要促进感情,多半需要女方的认同。毕竟在模玩圈内,男女性别比例可能比早些年的网游还夸张,所以经常见到,在模玩论坛/贴吧/社团等地只要出现女性玩家,群体内都不乏一些如获至宝的人展现他们的热情。在这种情况下,男性爱玩模型,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也就算不得男方的加分项;而如果有女性对这样的“男性向爱好”有足够的了解和参与,则是弥足珍贵的少数派。游戏玩的好的女生或是对化妆品有一定了解的男生,很容易给有相同爱好的异性留下好印象,也是同样的道理。而有人提到的做模型时展露出的一些好的品质,如耐心,专一,动手能力强等,很多时候并不能完全带入到其他事物。换个例子说就是,对小动物有爱心的人未必就很喜欢孩子,能去研究各种配色的人也未必会对口红色号感兴趣。总之,这些品质根本上来讲和模玩无关,毕竟对象不同不应一概而论。换成一些其他事情,一样可以让人看到你的优秀品质。
综上所述,喜欢模玩对于男性来说,应该算不上是一种优势,基于许多情境中还可能会影响两性交往和婚姻。一些人提到的掌握分寸量力而为等等,这可谓是所有爱好的大前提,不应只针对模玩,而本文意在探讨“模玩”这个爱好本身的特殊性。此外一些关于消费占比或是男女差异的话题容易引战,不便多说,还请看官手下留情。
祝各位胶佬节日快乐,多多买胶,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
本文于10月5日首发于78论坛,谢绝任何未经允许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