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吉姆头的《制式标准》1/144收藏&制作专栏本系列的核心在于讲解素组下的补色等制作要点,同时附上个人整理编写的相关设定供同好参考。
(今回吉姆头将其中一机改成了钢坦克R44的配色,但该“试作型配色洛特”并非官方设定,在帖中单纯是作为作品展示所存在)
【机设介绍】
D-50C Loto
洛特为地球联邦军所属的特殊部队EOCAS专用MS,由SNRI(海军战略研究所)作为高度机密暗中开发。
预想是由两机为一组的可变MS来执行特殊任务或高度隐秘作战,军方提出的开发要求则为“机体小型化以获得隐蔽性”、“1小队八名成员的运输/收容性”、“迅速展开作战行动的高机动性”。
为了应对这些自相矛盾的难题,SNRI采用了独自研发的超小型热核反应炉——虽然出力低于以往的MS用发电机,然而即便是在当时的MS产业拥有压倒性地位的阿纳海姆公司也没有这样的技术将小型炉成功实用化。
在此基础上将内外零件的分布精确到毫米级别来调整并排除一切多余空间,确保士兵收容机能的同时将机体尺寸控制在了全高12.2m。
出于机体的轻量化,装甲材质仅具备最低限度的耐弹性能,但也因此获得了合适的推重比。
坦克形态下腿肚与背包上的履带均会展开,在不平整的地面能够实现高速移动,大幅降低的机身高度则有效提升了隐蔽性,且便于士兵出入。
同时机体搭载了惯性导航装置(INS)等各种新锐的传感器/通信设备,到达作战区域后亦可当作指挥通信车。
尽管并非是针对MS战所开发的机体,但是通过更换武装并配合娴熟的作战技巧在面对常规MS时依旧能展现出不俗的战力。
由各开发部门利弊互补并充分研讨后所设计的本机,在MS/坦克两形态下展现出的综合性能水准均大幅超出了预期要求。
本机的实战数据后被活用于U.C.0100年代主流的小型MS开发上,而其坦克变形设计亦是在F50系列中得到了延续。
【制作讲解】
改色并非本系列的核心,只不过今回的题材个人觉得颇有魅力所以在此也会一并介绍该配色布局完全是按照R44来的,先来说下进行了喷涂的零件部分:
红色 - 前臂
白色 - 头部、肩部、上臂、机械臂上端*、肋部、小腿、踝甲
蓝色 - 背包、胸部、机械臂下端*、导弹舱盖、裙甲、大腿、膝盖、脚掌
*洛特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手臂,而本人仿照R44的手臂配色方案将Loto手部导弹舱上的机械臂涂装成了蓝白配色。
接下来讲解两种配色下的细节补色工作:
[头部]·各部传感器用贴纸能得到更好的反光效果同时保证边缘绝对平整,但是套件附带的贴纸并未提供4处极细小的部分(额头x3+脑后x1)——建议自行切割贴纸余边。
·R44配色下各部传感器为绿色,除了眼部外均可从其他套件的绿色贴纸余边中切割,至于眼部个人是直接在套件自带的茶色贴纸上涂了一层银色打底再上透明绿(切勿太稀会渗透进黏贴面),另外R44配色的额头传感器外框需要补上蓝色。
·顺带一提,骨架上连接手臂的卡槽处偏紧,变形拉伸时有崩断隐患建议适当切削打磨。(每一份套件情况均有不同程度差异,处理前请务必先对实物进行测试!)
[胴体]·胸部散热口需要补上白色/黄色(分别为ECOAS色/R44色,下文同)——该处是个麻烦点,其实用好套件自带的贴纸会有不错的效果(要从上到下一棱一棱地用牙签轻轻按压服帖,另外底端有一部分贴纸覆盖不到要事先手涂补),至于R44的黄色我则是自行补色的。
·胸部散热口的内槽需要补上的黑色,由于开模问题该处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凹槽结构因此只能自行估摸着边界来补...
·ECOAS配色下领口需要补上灰色,R44配色下胸部与裆部的驾驶舱盖则需涂装成红色——由于该处结构起伏较多我还是选择了手涂。
·套件头重脚轻容易后仰倾倒,建议在前裙甲内填上补土或铅块等进行加重。另外裙甲与股关节连接处易脱落,建议加固。
·腰部后方的喷口需要补上白色/黄色。
[背包]
·背包上的喷口需要补上白色/黄色。
·背包车轮内壁部分(图中黄线所示)需要补上本体色的橄榄绿/深蓝,背包车轮(一机12个)内则需要补上午夜蓝(偏蓝的灰黑色即可,请根据腰部/脚背/肩部固定栓的成型色来调)。
·R44配色下需要将背包的兵员室舱口盖补上红色。
[手臂]·肩部前后的喷口需要补上白色/黄色,以及槽内的黑色。
·前臂外侧需要为补上4处灰色。
[腿部]·腿肚车轮(一机24个)内侧需要补上午夜蓝,膝盖处的喷口需要补上黑色/黄色。
·Loto套件下半身的各关节松紧度存在问题:股关节过紧,膝关节上下过松,踝关节也略松——对站立/变形均有严重影响,建议通过打磨削薄/漆膜增厚等来进行调整。
·套件头重脚轻容易后仰倾倒,建议在小腿甲内侧的空间里填上补土或铅块等进行加重。
·将脚后跟像外拔出一段可增加脚掌接地面以有效减少后倾现象。
[武装]
各类武装是本套件的处理点之一:·200mm长管加农炮炮管存在无法忽视的巨缝强烈建议上胶打磨无缝并喷一层灰色。
·大型机关炮的话缝隙并不明显个人只是细心打磨掉了落差。·设定中投光器上是有根天线的不过实在太小套件并未立体化,想要还原的朋友可以自行钻孔追加金属棒。
·25mm机关炮上方的瞄准镜建议自行切割贴纸,此外个人还用0.8mm的钻头给炮口开了孔。
·25mm机关炮/投光器下方的固定栓需要补上午夜蓝。·机械臂替换件的内藏焊枪需要补上灰色,此外个人还用0.4mm的钻头给焊枪口开了孔。
·导弹舱盖的替换件需要补上复数导弹的橙色以及槽内的黑色。(顺带一提,其实设定中洛特存在两种导弹版本而套件仅给了这种小型导弹,略遗憾)
本体全数工作量一览:
困难度:中
工作量:较少困难度:较高
工作量:中
【套件评测】
洛特是HGUC系列首款一盒两只的套件,设计概念着实新颖—— 一方面让可变形且武装丰富的本机具备了充足的玩法,一方面对万代自己来说还能保证这样一款小型产品价位不会过低。
独角兽系机体的小说/动画版本造型细节通常存在区别,洛特属于其中差异较大的一台——本套件大体是以动画版为基准来的,但是头部则更接近宽扁的小说版且整体身形不如设定中那般修长。
套件细节还原度尚可,只是由于实物太小所以一些炮口等需自行开孔,投光器上的天线也得依靠改件。而武装配件该给的也都给了,就是缺少了设定中另一种式样的臂部导弹替换件略可惜。
就小型机来说分件相当不错,仅有炮管上的缝隙较为碍眼需要进行无缝处理。
分色方面除了背包车轮内壁和胸部散热口外的主要色块大多通过成型色表现。
若是按照R44配色来进行改色的话则有不少区块需要进行麻烦的遮盖工作,比如各种红色的舱盖等——喷罐较难操作个人还是选择了手涂。
当然,因为套件本身真的非常迷你,所以各种细节补色工作也对涂装要求颇高。
可动的话关节数肯定是少于常规机体,而小腿因为履带的关系膝盖弯曲度明显短板,反倒球形的跨关节看似简陋但腿脚外扒能力还不错。
然后就个人今回的制作感受而言,本套件并不如预想中的那般美好,实物存在着以下致命问题:
1.机设本身就显得头重脚轻,套件为了变形还原把脚掌做得更小——结果就是动不动就向后倾倒,即便是进行各种调整也改善不了太多。
2.上文已提过,套件整个下半身的关节松紧不适,本身就容易后仰加上偏松的膝关节更是雪上加霜,而大腿股关节处则紧到可能崩断ABS的程度。更严重的是本机的变形很大程度还是围绕着腿脚来的...可以说该部分在变形过程中手感极其不佳。
个人评分:
造型风格 ★★★★
设定还原 ★★★★☆
分件水准 ★★★☆
可动程度 ★★☆
把玩手感 ★★
【情景展示】
——在此吉姆头将充分利用套件与镜头来表现剧中画面
洛特活跃于独角兽剧中的前半段,通常两机一组执行特殊任务。
大部分情况保持在坦克形态,因为体型有利于隐秘作战且可在不平整地面上实现高速移动。
同时该形态还担当起设计之初的一大要职:兵员运输——位于机体背包部位的舱盖内可容纳8名小队成员。
并非主眼直接进行MS战的洛特火力相对贫乏,通常只装备25mm对人/对车用机关炮这样最低限度的主武装。
前臂折叠着的副腕中则内藏了伸缩式的小型光束焊枪,可产生高能米加粒子熔断物体,通常在潜入殖民卫星等设施的场合下使用。
当然,也能用来防身。
根据需要本机亦可更换火力强大的武装,在EP3的帛琉攻防战中埋伏着的洛特凭借炮击支援对残党MS造成了不小的威胁。
直面迎来的敌机群,ECOAS的精英们依然是娴熟地将其逐一击破。
即便是对方的量产可变MS也不在话下!
U.C.0123年骨十字先锋袭击Frontera IV殖民卫星的联邦驻军时,平民搭乘着一架收藏在博物馆的F50D改装机前去港口避难...
说到底“试作配色机”是半YY性质的所以并没有什么题材可摆弄...就算想充当R44手头也没有多少合适的套件能够互动,索性还是再来模仿一下老1/100 R44吧——当初着实被开田裕治的封绘给惊艳到了。
不知各位看完后是否也能感受到一种叫做红白蓝的联邦式浪漫呢?
——好了,今回的《制式标准》就到这里了,各位下回见!
本帖最后由 GMACE78 于 2023-06-14 02:44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