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有一款车形高度近似但头雕有区别的玩具,是后来CE推出的捷径(Crosscut)的出处。这款捷径还曾经推出过一款与滑车原型的套装,关于为毛说是车形高度近似而不是一样,后面会有介绍。




G1美版的刹车采用了经典的包装方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而日版G1的刹车却没有获得日版特色的编号和独立包装,推出的则是与飞毛腿、锯齿鸟(又名雷针鸟、圆锯)的VSZ套装。


在本BOT收藏的DW3之后,还推出过美版复刻……


和编号18的TFE复刻版。

DW3采用的是特色的包装,正、侧、后、顶和底面包装的情况。






夹页开始使用的是第二季的盒底绘画。

观察窗。

内包也是经典的DW系列特色。

纸品中的人物卡编号是96,其实在G1日版中从49号震荡波到97号挽歌之间的编号是空缺的,所以估计是T社给他补充了一个安慰奖。

配件是两把枪、一个火箭弹发射器和三发火箭弹。

玩具本体请出来,是经典的1983款本田city turbo R旅行车,只不过前轮与真实车形相比过于外凸了。

在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这个时段,世界上曾经星期过一股紧凑型家用汽车的风潮,而本田city turbo则是这股风潮的鼻祖之一,当然这也和本子对于节约空间的传统有关系。1981年首款city turbo下线,但这还不是刹车的原型,最大的区别是两侧后视镜装载前引擎盖靠前的两侧,而不是车门处。

1983年的city turbo R才更符合刹车的原型,而且后备箱里也配送了diaclone还原出来的50CC小摩托。

那么这里要多絮叨一下捷径与刹车原型车的不同,准确的说捷径的原型车是city turbo S及运动型,两种车的外形其实区别很小,只不过运动型的用途是比赛,所以在保险杠等部位有所加强,但是很遗憾无论diaclone还是CE,都没有很好的还原这一点,仅仅是在diaclone的外包上进行了标注,另外就是更改了编号和头雕。另外,这款车与当今的本田city并没有传承关系,如今本田品牌里的飞度(fit)才是继承这款车的嫡出正宗传人。

车形的前、侧方展示,总的来说不算帅,中规中矩。


后方重点看一下,可见两个车门之间的缝隙有点大的让人抓狂,对比G1刹车的照片(第二张),可见G1闭合的要紧实多了,估计为模具磨损是从萝莉到熟女的主要原因。


车形长度9公分多一点。

底盘包裹不是特别好,尤其是这张吃灰脸。

车门和后备箱是可以打开的,只不过后备箱里没有diaclone所带的50CC小摩托。


变形第一步是将两个后轮折叠起来,变形方式类似MP27铁皮后轮的收纳方式……

驾驶室向上翻起……

直立起来……

双腿分开……

两侧车门打开……

前挡风玻璃和顶棚一起向后翻……

双臂从车门内侧翻转出来……

双肩打平……

双臂旋转90度……

双臂落下来……

引擎盖打开,将头部翻出来,再将引擎盖扣回去……



双手旋转至前方,变形完成!

侧面比较单薄、背面下半身略凄惨。


人形身高在12公分左右,算是第一、二季轮子小车中个子比较高的了。

头部因为变形的需要,可以向上抬起,其他方向无可动。

双肩可以平举、旋转,无肘关节,手腕可以360度旋转,下身无可动。

由于双手是实心拳头,所以武器的搭载是直接卡在手臂上,三件武器最多只能搭载两件,火箭弹发射器可以用弹簧机关发射火箭弹配件。




通过头雕对比可见模具的磨损比较严重,经过了修模。(第一张图为G1、第二张图为DW3)


总的来说,本应该很有卖点的一个角色被G1动画给酱油化了,有点可惜,因此MP化的风险比较高。不过,第三方倒是由此获得了比较好的机会,从预告的图片来看车形采用的是1981版最元祖的本田city turbo,也附送了经典的50CC小摩托,只是没有看到三把武器中的火箭弹发射器,希望正式的玩具能够带来更多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