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科普64期】基迈拉的真红骑士 EMIA MS-14B高机动型勇士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7-10-26 10:34 发布于 未知

1楼
本帖最后由 Captonblaed 于 2017-10-26 12:55 编辑



(部分图片借用自相关机体)


「你听说过,“基迈拉”吗?」
很多人应该都会点头吧。



吉翁公国突击机动军特别混成大队“基迈拉”,可以称得上是一年战争时期最有名的的部队之一。

一年战争中后期,在战争中遭到极大消耗的吉翁公国开始出现疲软之态。再加上联邦军的“V作战”成功推动下,量产型MS开始投入战场,这对于公国军来说更是雪上加霜的打击(联邦制MS相关请搜索:http://bbs.78dm.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13633)。

为了扭转不利局面,军方决定组建一支菁英部队,一支能够创下极大战果的最强部队。
基迈拉如此这般,诞生了。



值得注意的是,“基迈拉”这个名字实际上是该部队所在舰队旗舰的名字。

在外人看来,基迈拉就是一支云集了31名顶级王牌驾驶员的特殊部队。

因为这支部队里的王牌驾驶员,几乎都是各大战区的老练指挥官。经验丰富不说,除了身负最优秀的驾驶技术外,对部队作战能够提供的贡献方式也有很多。

由于基迈拉的成员多为在各站区立下赫赫战功的王牌,因此这支部队亦有“王牌部队”、甚至是“新人类部队”的外号。



(放错图了23333)

不过,与夏亚·阿兹纳布尔指挥下的新人类战队不同,基迈拉虽然也是被军方寄予厚望的菁英部队,但作用功能是截然不同的。

基迈拉的成员虽然在实战表现出超人般的反应力、判断力,这些均与新人类的表现十分接近。

虽然通过这种比对可以认为基迈拉的成员里有具备新人类潜质的存在,不过自始至终均没有进行过新人类测试。因此称呼其为“新人类部队”,只不过是对其强大的战斗力一种夸张的肯定罢了。

或者可以这么理解,之所以存在“新人类部队”这个称号,与吉翁公国是建立在“吉翁主义”的基础之上有关。在吉翁主义的熏陶下,对有着新人类情结的国民而言,“新人类部队”这个头衔毫无疑问会起到绝佳的鼓舞作用。



基迈拉的这些王牌驾驶员,原本理当是要分散配属到各个战区,提升军队整体战斗力的宝贵人才才是。

但,实际上却是被集中召集到一处。

时间上大致为0079年10月下旬,由一艘桑给巴尔级、数艘姆赛级组成了突击机动军特别混成大队“基迈拉”。

部队的纹章标志,采用了希腊神话中吐火怪物“基迈拉”的再设计形象。

其实不只是驾驶员特殊,在基迈拉里从武器装备、物资和辅佐人员等等,这些统统都是最顶级的。

在当时,刚成立的基迈拉就领受了24台最新锐的YMS-14先行量产型勇士,承包了这批稀有的初期型号(除了预定分给红彗星的那一台)。



有意思的是,在之后曾经出现了12台高机动型与15台炮击型的记录,总计数字已经超过了24台,整整27台之多。

造成这种记录BUG的原因,实际上是因为勇士这台机体在设计阶段就进行了单元化处理,换装较为方便的缘故。

同一台勇士能够根据战况的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改装(也就是说,某台勇士既可以B型出击,也有以C型出击的时候)。这也是基迈拉为何会选择这一机种作为主力MS的原因之一。

因此会有出现两种型号的数字相加的数量对不上、多出了3台“谜之MS-14”的情况,也就不奇怪了。


饲主是吉翁国民女神(雾),“有沟必火”基西莉亚·萨比




另外,在小队编制方面,基迈拉也打破了常规,以一台高机动型搭配一台炮击型这种两机一队的新编制进行作战。也就是说,在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基迈拉的小队数量也要比常规部队多出50%。

当然这也是由于基迈拉的MS数量有限、希冀的作战规模更高所致。不过胜在驾驶员的技术过硬,加上新型机的性能足够高,即便是双机编队也能发挥出远超常规编队的战斗力。

毫无疑问,基迈拉的这种“少数精锐”的对策做法,确实是能产生一支最强的部队。并且这支部队能够发挥出同规模部队难以想象、无法比拟的强大行动力,所能投入的战术行动规模也就更大了。

不过,毕竟只是一支部队而已。如果说是为了在适当的时机,投入适当的战场,以此来颠覆一年战争末期的战局的话,那也太过看得起基迈拉这支部队了。

假设一场战役中,战线被突破口有十个以上的话,即便是投入“最强的部队”也一样无济于事。



而且,对基迈拉有直接指挥权的基西莉亚·萨比,也并不经常动用这支部队。

实际上与他们的高战力相比,在战场上的活跃度却低到几乎无从查证。正式记录中能够确认到基迈拉的,似乎只有阿·巴瓦·库攻防战了。



那么,公国军组建这一支耗资巨大的部队,用意何在呢?基迈拉的存在有其他的理由在吗?或者说,这支部队,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吗?




不管怎么说,基迈拉是确实存在的,并且在所罗门战役之后,发动了一次名为“号角”作战的成功奇袭。

这次奇袭作战的主要目的,是为求在阿·巴瓦·库防御阵线完善之前,有针对性地减缓联邦军宇宙舰队的集结速度。

在当时,基迈拉出动了12台大火力的MS-14C勇士加农、三艘快速的姆赛级轻巡,从后方悄无声息地狠捅了联邦军一刀子。

战绩如下:
萨拉米斯级轻巡2艘;
哥伦布斯级改运输舰1艘;
MS 14台;
“剑鱼”宇宙战斗机22台。

而奇袭部队也付出了MS被击破2台、重度损伤3台,姆赛重创一艘再起不能的代价。不过相对于损失更惨重,且被打得措手不及、因此造成混乱的联邦军来,足以称得上是非常划算了。

值得一提的是,公国官方媒体将这次作战中的联邦舰队定性为猛将提安姆提督的舰队。由于所罗门要塞沦陷的消息在当时尚未在国内公开(官方刻意隐瞒),因此官方假借已死的提安姆来夸大战果的宣传策略,意外的在国内舆论中引起了积极的反响。



基迈拉的最后一战



随着联邦宇宙舰队的集结完毕,“星一号”作战启动,阿·巴瓦·库攻防战也就无可避免的爆发了。

在“号角”作战中颇出风头的基迈拉,这次是以自由舰队的身份参与了阿·巴瓦·库战役。部队继续以两机一队的编制采取行动,活跃在这场决战之中。



分成三个中队的基迈拉游走在这场战役之中,总共刷了62台吉姆+铁球。获得如此骄人战果的基迈拉,也付出了被击破8台MS,多数王牌驾驶员阵亡、战斗中下落不明的惨痛代价。

随着部队旗舰“基迈拉”号在撤退途中遭到联邦军的俘虏,这支富有传奇色彩的部队也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真红の稻妻
(以正史为准)

0079年,吉翁公国军发动了“不列颠”作战。殖民地卫星“伊菲修岛”撞击地球,



引发了匹敌“核冬天”的气候效应。

不列颠作战造成的灾难罄竹难书,半数的人类在一周战争中死去




而迎战公国宇宙攻击军的提安姆舰队,在公国军的新兵器面前吃了大亏。可以称得上是当时联邦军集结的所有可用之兵,联邦宇宙军第4舰队损失了足足七成的战力。



此刻才终于幡然醒悟的地球联邦军,在召开了紧急会议之后,加强了对公国军下一步行动的监视。



在探知到公国军联合舰队朝着位于L1的SIDE-5进军的动向后,数量三倍于吉翁的联邦宇宙舰队也从月神2号出发了,并与公国军于鲁姆海域迎头撞上。




年仅23岁的强尼·莱丁以上士的身份,光荣参加了这场堪称人类历史最大规模的舰队战。

在当时,公国军第2机动舰队与第1联合舰队分别采取了不同的路线朝着SIDE-5进发。绕行月球内侧的公国军第1联合舰队,顺道还与格拉纳达的舰队进行了会师。

察觉到公国军动向的联邦军第1联合舰队一边整编,一边也火速前往SIDE-5。不过尽管如此,还是慢了公国军一步。

后发后至的联邦军抵达SIDE-5时,公国军已然完成了殖民地卫星核脉冲引擎的安装作业。



在联邦舰队的猛攻之下,虽然成功迫使公国军放弃殖民地,阻止了第二次不列颠作战。不过,由于公国军立即发动反击,并投入了新兵器MS,失去撤退良机的联邦舰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联邦军虽然投入了三倍于公国军的兵力,但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是舰艇,以及宇宙战斗机。并不存在能抗衡MS的兵器。



在这场一边倒的战役里,联邦舰队前前后后一共损失了36艘麦哲伦级战舰、139艘萨拉米斯级巡洋舰、飞弹巡防舰114艘以及各类运输舰+米诺夫斯基粒子散布舰共82艘。



舰队数量远不及联邦军的公国军,在投入了近3000台MS后,面对巨大的战力差也带来了不少弥补效果。



而在这场鲁姆会战中,强尼·莱丁驾驶C型渣古Ⅱ高效运用大口径火箭筒,击沉了3艘麦哲伦级战舰。
战役结束后,凭借战绩不但晋升为上尉的他,也获得了王牌驾驶员的身份与名号“真红闪电”。

一周战争以及鲁姆会战之后,由于南极条约的缔结,核战化的C型完成了历史使命,该是正统的F型上场的时候了。


强尼按照个人喜好,将他的F型渣古Ⅱ涂成了真红色(初次采用独角兽纹章),与其“真红闪电”的名号相呼应。



很多时候,强尼更喜欢使用高威力的火箭筒作战,这在他后来换乘R系列、MS-14也没有改变。

不过由于国内官方的宣传倾向,以及强尼所属的突击机动军出任务的机会比不上宇宙攻击军。因此,强尼的知名度尚比不过“赤色彗星”、“青色巨星”这些主流大咖。

红色MS,人们更多会联想到夏亚·阿兹纳布尔



“真红闪电”打响知名度,是在其接收了R系列以后。

0079年9月份,表现出色、才能优秀的强尼受到基西莉亚·萨比的赏识,提升为少校并担任突击机动军第二方面军特务中队第8巡逻舰队的MS战斗队长。

刚获得晋升的他,就收到了一份大礼:仅生产了4台的06系列最新锐机种,MS-06R-2高机动型渣古Ⅱ其中一台,配给到了他的名下。



这支被称作普利姆斯的巡逻舰队,主要负责对一年战争时期有着“海上孤儿”之称的月神二号宇宙要塞进行袭扰,切断其与地球、月面的联系。




承包了月神二号的强尼,在此期间也收获颇丰。不光是击沉了总计6艘舰艇,由于月神二号在吉翁全面封锁期间也努力开发出了自军用MS。

因此,经常在月神二号周边溜达,时不时敲打敲打联邦军运输船只的强尼,也斩获了5台以上的MS。





为此,强尼得到了由基西莉亚·萨比亲自颁发“吉翁十字勋章”的莫大殊荣。得授这一堪称公国军最高荣誉的认可,“真红闪电”的名头这才在军中传开并日益响亮。

值得一提的是,强尼每次战斗都十分骁勇,且身先士卒。

由于强尼偏爱大口径火箭筒,炮弹体积本来就大,不易大量携带,他又经常奔走于第一线,弹药的消耗量极大。

考虑到这一点,部队特别安排一台非战斗用的F型渣古Ⅱ,专门负责携带弹药,由一名叫拉茨的驾驶员担任驾驶,在战斗中为强尼的机体进行即时补给,相当于一个会移动的弹药库。




时间进入了大战末期,战事急转直下。面对来自联邦步步紧逼,公国军遂组建了基迈拉部队。



作为授过十字勋章的顶级王牌,强尼自然也被编入其中,担任第一战斗MS中队队长。此时,他的座机也从MS-06R-2变更为了性能更强的YMS-14“勇士”。



0079年12月下旬,阿·巴瓦·库攻防战爆发。

基迈拉部队应军部最高层的指示,从前线退回阿·巴瓦·库要塞参与防守。在此期间,还发动了“号角”奇袭作战,出动了12台炮击型勇士。

考虑到强尼的爱机本身也可以换装为MS-14C炮击型,因此大胆推测其也许可能也在出击的名单内,也说不定。

实际上在阿·巴瓦·库攻防战开始之前,已经有从所罗门退回的残存兵力,格拉纳达的部分舰队以及来自本土以学生兵为主的补充兵力,陆陆续续集结到这片海域。



因此就数量而言,公国军对联邦军还有压倒性的优势存在。不过由于无法确定联邦军的优先攻击目标,公国军方面不得不将战力三分以均摊到阿·巴瓦·库、格拉纳达以及本土来构筑防御网。

这样做的好处是三个点彼此都有所照应,缺点是分散战力的结果很可能是被孤注一掷的联邦军集中全部战力逐个击破。



基连·萨比原本的设想,是将公国整个宇宙军的半数以上战力,统统投入到阿·巴瓦·库。不过,虽然在察觉到联邦舰队的进攻目标后,位于月面的格拉纳达的突击机动军确实向阿·巴瓦·库增援。

不过基西莉亚·萨比却不认为还没到需要将格纳拉达基地整个搬空,倾巢出动去支援阿·巴瓦·库的地步。她下令让基地的部队按兵不动,突击机动军因此并未全数投入战斗,当初预想的战力也就无法达成了。



不过,即便如此公国军的参战兵员与武器的数量也已相当庞大,远非所罗门那时的规模可比了。并且,在12月30日那一天首射、一击就将联邦第1联合舰队毁灭的殖民地镭射炮,更是将公国军方面的优势彻底地巩固了。



但,也因为这一击,导致公国内部统治阶层的问题开始表面化了。



就在阿·巴瓦·库攻防战进行到如火如荼的白热化阶段,从格拉纳达回到这里的基西莉亚少将,以弑父的罪名处决了基连总帅。



总帅之死,造成了阿·巴瓦·库指挥体系的混乱,基西莉亚犯下的在最前线杀死最高司令官这种愚策,也成为了最终吉翁公国败北的原因之一。

另外,阿·巴瓦·库攻防战中,公国军一方没能及时发现一直在S区域游走的联邦军作战第1大队,忙于应付进攻N区域的第2、3大队。

致使当联邦军第1大队从S区域进攻要塞时,将近半数的守军居然仍将联邦军第2、3大队这块诱饵视作优先目标,没能阻止第1大队的乘虚而入。



强尼所属的基迈拉部队也参与了这场战役。不过强尼本人在战后却未按期归队,其最后的战斗记录截止于12月31日。

终战后,吉翁共和国按照规定,在兵籍记录报告中的除役栏里记载为“战斗任务中失踪(MIA)”,并追赠强尼·莱丁纵深荣誉中校官阶。

个人最终击坠数: MS 185台,舰艇6艘,位列吉翁公国军王牌驾驶员TOP 3。





38

点个赞吧~(2)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7-10-26 10:34 发布于

2楼
本帖最后由 Captonblaed 于 2017-10-26 12:57 编辑



MS-14B高机动型勇士

如果没有那则关于联邦军RX系列MS的情报,也许由茨玛德公司倾力打造的MS-09R加大魔,在击败了MS-06R-2高机动型渣古Ⅱ后,就能顺顺利利地正式成为次期宇宙战主力机种了。



在搜集到的情报中,最令军方震惊的,当属火力足以与战舰主炮媲美的光束步枪了。


也正是来自于此的威胁,导致后来的新型MS竞标中,YMS-15惜败于YMS-14。抛开泛用性与生产性不谈,强人是彻底失败在光束步枪之上。


而与时俱进的勇士,自然成为了笑到最后的人




头部



本机与同系列的其它机体一样,在头部搭载了在当时而言顶级灵敏度的高性能感测器。

另外,头部还内置了辅助仪器和各种电子设备,主要用于强化机体的战场通讯机能,并且也令本机的情报处理能力、战场通讯能力都提升到远超过往公国制MS的领域。

不过考虑到头部装甲的薄弱性,因此将整套系统装置设置在了头部后方,而非常规的正上方。



作为公国军的一大传统设计,作为指挥官机的本机在头部惯例性的加装了强化型角状通讯天线。这是一种用于加强机体在高浓度米诺夫斯基粒子环境下指挥能力的有效措施。

不过实际运用中却发现通讯机能并没有多大的实质性提升,加装角状天线可能更多的用来标明本机的在部队中的地位。

本机与MS-06一样,采用了动力传输管外露式设计。不过相比起过往的外露式设计,本机的动力管线实现了尺寸的缩小,且外包了一层保护性的装甲。


推进系统



开发YMS-14勇士的吉翁尼克公司,为了保证机体能够具备足够的机动性,特意去参考了竞争对手所开发的大魔系列。

吉翁尼克的技术人员得到的结论是,必须保证裙甲与脚部有设置足够的推进器,且整体推力必须大于等于大魔的水准才行。

本机确实地采用了类似大魔的裙甲设计,并将后部裙甲进一步大型化,并内置了高出力推进器。

这里要提一下,本机所搭载的高出力推进器具有两种机能。在宇宙空间使用任何火箭引擎产生反作用力,而在重力环境下则转换成喷气引擎,来为机体提供推力。



这种设计的优点在于能显著降低推进剂的消耗,延长了机体的作战时间。不过由于公国的迅速败北,导致这一优秀的设计失去了一半的价值。

本机除了内置于后裙甲的高出力推进器外,位于脚部后侧装甲内部的脚部推进器同样也是重要的推进力来源。

由于包括本机在内的MS-14系列均被认为主要在宇宙中使用,双足步行已经不再是主要移动方式。因此本机的腿部关节相应的进行了简化,整个脚部几乎全都被推进器包裹,再用带弧度的装甲进一步覆盖保护。




高机动背包



本机之所以被称之为“高机动型”,实则关键在于替换掉背部装甲板的高机动背包推进器。

由于最初设计时,MS-14系列就按部就班的分割成了好几个单元,尤其是更换武器背包可以说是相当便利的。因此本机与普通型相比除了增设了背包以外,几乎没有做太大的修改。

普通型勇士


可以看出来,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


不过,也正是由于高机动背包推进器的强悍性能,使得本机的推进力从61500kg一举飞跃到了79900kg。

背包的设计沿袭自高机动型渣古Ⅱ,采用了上部甚至燃料槽、下部设置主推进喷嘴的构造。至于推进系统的设置,也分为均具备一定偏向角度的主喷嘴与副喷嘴两套系统。

另外,在背包上部还追加了一组固定式的推进器。

值得注意的是,在阿·巴瓦·库攻防战中曾经有人目击到搭载类似背包推进器的普通型勇士。



实际上那是相对于本机的高机动型背包推进器的简易型推进器,区别在于取消了副喷嘴与固定式推进器,背包本身的设计也并不重视机动性,只是一款单纯追求机体推进力提升的简易改造品。

凭借高机动背包推进器的搭载,本机的空间机动性大幅提升。总计8个推进器所提供的79900kg的推力,令本机甚至能做到近似MA一击远飙的傲人战法。


四肢与躯体

与以往设计的公国制式MS不同,本机的躯体部分被分割成了三大部分。这种设计的目的除了为求整合机体各部分机能,提升运行效率,以及提升机体的运动性与机动性…以外,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身经百战的王牌驾驶员。

因此不难看出,本机的这种设计思路实际上更接近联邦的RX-78-2的机身结构了。




本机的肩部装甲在设计上,与过往的MS都不一样。除了防护用途的装甲外壳之外,还在最外端追加了一组辅助喷射系统。

这一点也受惠于本机本身的射击、近战能力都非常出色,不需要再为了提高格斗能力而在肩甲上加装类似大型撞钉这类的格斗组件了。

追加了辅助喷射系统后,本机侧向移动的效率与幅度都得到了强化,机动性也就自然而然的提升了。

由于技术的进步,本机的各处关节所装备的驱动装置相比起渣古Ⅱ来,尺寸更小了,反应速度更快:

更小的尺寸让关节部位的活动范围变得更广,且更容易被外装甲包裹、保护;反应速度更快的话,也能让机体在机动性提升的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能量损耗。

考虑到日后也许由反攻地球的可能,技术人员设想在大气圈内的作战中,机体会需要更多的推进力进行陆上高速移动。



因此,在本机的手腕外侧追加了辅助推进用的热核喷气式引擎,为机体移动时提供额外的辅助推力。不过同样由于公国的迅速败北,这一设计也就成了一纸空谈。



不过好在热核喷气式引擎组件便于拆卸更换,技术团队开发出了可替换这一组件的辅助武装,也算是变相的提升了勇士的泛用性能了。

本机与联邦制MS的设计思路较为接近,同样都是通过手掌位置的能源供给点为光束兵器提供持续的、稳定的能源。

除了供给能源外,各类驱动装置以保持原有机能为前提下,成功实现了小型化。

所以,即便整套机械臂与MS-06系列在外观上没有太大的差异,但不管是可动范围还是灵活性方面,本机的表现都要更为优秀。


动力与散热

由于设计初始就将光束兵器列为了标准配置,本机必须搭载高出力型核融合炉,来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以及光束兵器所需的能源。

为求能稳定提供MS运作的动力以及光束兵器的供能,本机搭载了在当时来说出力最高的核融合炉,作为主动力源。

这种核融合炉的完成要归功于过往水陆两栖MS以及搭载光束兵器的试作机所提供的数据资料,才能成功完成。

不过,过高的出力也会引起机体内部的温度迅速升高,通常的冷却系统无法负荷的问题。



为此,除了追加冷却剂搭载量这一常规手段外,本机还设计了复数的散热口,用于提升进气量,从而将机体内部的温度恒定在一个安全范围内。

不过这也造成了本机的胸部被大型高出力核融合炉、专用冷却系统所霸占,导致驾驶舱部分不得不移往了腹部。这种一改传统的设计其实并不讨好,因为腹部的防护力是及不上胸部的。



不过有的人会认为这样是吉翁尼克方面刻意模仿联邦RX系列的结果,属于东施效颦的愚策,实则不然。


武装
360mmBullpup Rocket Cannon/无后托式火箭炮



提到火箭炮,在光束步枪出现以前,其一直稳坐在MS携行武器中威力最大的宝座上。由于有火箭炮的存在,让MS也拥有了对抗大型舰艇、要塞据点的能力。

南极条约缔结以后,威力强大的核弹头被封印。不过,即便换成普通240mm~300mm口径的火箭弹,MS用火箭炮的威力依然能够达到一击必杀的效果。拿来弥补小口径机枪火力的不足,可以说是最为可靠的手段。




这是一款MS携行式无后托火箭炮,采用外露式弹匣供给弹药,弹匣安置在炮身后端的上部而非下部,且设计成大型化且容易插拔的弹夹式。

相比起其它公国制MS用火箭炮来,这款火箭炮的炮身显得较为短促。不过,这并不影响其运用威力极大的360毫米口径火箭弹。

这种较为少见的短筒火箭炮在设计上保留了巨魔式的炮身前端的准星与辅助握柄,修改了简化了主握柄,取消了过去广泛运用的标准式光学瞄准镜,而采用了新式的激光瞄准器。



不影响威力的情况下,炮身缩短的结果是运用起来更为便利灵活。而从大型弹仓到可插拔弹匣式的改良,令战斗中补给弹药变得更为便利,也让僚机为本机携带多个备用弹匣成为了可能。


M-16Beam Rifle/M-16型光束步枪



(之前量产勇士篇已经写过了,这里就大致……抄一下2333)

整个勇士系列的开发过程,是与光束步枪的实用化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可以这么说,勇士根本就是为了配合光束步枪的运用,而进行设计的。

也就是说,之所以会配备光束步枪不是结果,而是目的。不过,也正因为军方对光束步枪的极度渴望,而公国军的光束步枪实用化相对联邦而言过于迟缓,最终导致本机的正式出厂时间也受到了影响。



本款光束步枪,相对于联邦RX系列的同类型兵器,在威力上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体积就更为大型了。

被军方高层寄予厚望的光束步枪,由设计过毕格罗的MIP社负责研发。毕竟是以大批量生产为前提,因此相比起RX系列的试作品来,本款光束步枪的性能更为可靠。



由于是区别于过往公国制MS携行武器的全新力作,本款光束步枪在很多地方都一反常规。

比如没有配备实弹火器常见的瞄准镜,而是设置了独立的瞄准系统。也没有设计辅助握柄,追求精确狙击的话可以通过左手托住枪身来稳定射击。

本款光束步枪的出力达到了2MW,即便是对于最强的月神钛合金制成的装甲,也能做到一击必杀的效果。



PS:本机还能选择使用另一款威力更强的光束狙击枪。


TwinBeam Sword/光束薙刀



光束兵器的可怕威力,公国军从联邦“白色恶魔”身上领教过多次了。因此,各方面都力求与“白色恶魔”比肩、甚至超越的勇士系列,也被赋予了这种新式的格斗武器。



本机搭载的这款光束薙刀,是一种从公国军独家构思下诞生的特殊装备。基本构造与光束军刀完全一致,差别只在于其可以从刀柄的两端同时产生出光束刀刃。



如果只是单纯追求简单的“切、刺、砍”的话,一般的单刃构造就足够了。不过从这一点看来,隐约能感受到吉翁方面不愿邯郸学步一味模仿的强烈自尊心。



光束薙刀可用于斩击,也可以借由旋转手腕,像螺旋桨一般高速地旋转。



当然,在活动空间有限的地面战,或是手持光束步枪的情况下,双刃薙刀难以施展。这时也可以选择以单侧光束刀刃与敌人周旋。这种状况下,一般以突刺攻击较为有效。



不管怎样,光束薙刀无论是破坏力还是携带性,都远超过往公国制MS格斗武器。不过,由于生产难度、成本均相对较高,光束薙刀只是昙花一现,并未被后续衍生机种所继承。

光束薙刀发生器本体还具备了一定的耐光束能力



Shield/护盾



作为最终的防御护具,本机也有配备独立的大型护盾。

参考了MS-07系列的盾牌设计以及实战数据,本款护盾在不影响左机械臂的正常运作,设计成与腕部能够快速的装卸。



与过往其它公国制MS用护盾相比,本款护盾体积更大,并且进行了耐光束处理。既能防御实弹,又能耐受住光束兵器所造成的伤害。

由于体积还是太大,在巡航模式下一般都将盾安置在机体背部的多用途挂架上。

不过,由于本机的背后已经搭载了高机动背包推进器,无法再悬挂护盾。因此,在一些追求高速的突袭作战中,会刻意不选择携带护盾,轻装上阵。


360mmGiant Bazooka/巨魔(巨人)火箭炮



前面也说过了,南极条约的缔结,是促使公国制MS用大口径实弹火炮改良革新的契机。

一开始,公国军MS大多使用产量很大的280毫米口径渣古火箭炮。不过,随着280毫米火箭弹的威力逐渐无法满足前线部队的需求,军方也在积极研发口径更大威力更强的弹头。



最后,一种原本用于战舰的360毫米弹头进入了军方的视野。

这种弹头源自于地球联邦军。在地球降下作战开始后,公国军于占据的加利福尼亚基地的工厂内,发现了大量的360毫米弹头,与其相匹配的生产线。



既然有现成的便宜,没有道理不去占。你用或不用,生产线就在那里,不来不去。接下来只要按部就班,就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360毫米弹头了。

不过,弹药的问题解决了,提供发射平台的火箭炮因此也必须改良扩大口径。同时,也对炮身后部花了点功夫,设置了大型弹仓,并将其整合到了炮身尾部。

经过大刀阔斧的修改后,完成的新式火箭炮不但尺寸变得更大,且一举变成了当时威力最大的MS携行武器。

其对萨拉米斯级巡洋舰级别的目标一击必杀的效果,匹敌号称最强的光束步枪。即便是后来出现携带护盾的联邦制MS,也难以抵挡巨魔火箭炮的一击。



本机优异的初期加速性能,令其能够完美胜任一击脱离战法。再加上本身就具备的高泛用性、攻击力,可以称得上是代表了当时公国军的最高技术水平了。

而事实上,本机确实也无愧于一年战争时期,公国军的最高杰作这一称号。在大战末期同型机一共生产了67台,当时众多王牌驾驶员均驾驶过同型机,因此MS-14B几乎成为了王牌用机型的代名词。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7-10-26 10:39 发布于

3楼
本帖最后由 Captonblaed 于 2017-10-26 12:39 编辑



终于到了吐槽环节23333这意味着严肃的部分已经顺利度过,可以口无遮拦的时间段到来了。

在此鸣谢基友劈石板工人的友情支援,你的翻译帮了大忙,改天请你吃烧烤吧哈哈哈。

我本来是打算入MIA盖茨的,顺便聊一点关于这台冷门机的内容。后来又改主意,对EMIA产生了巨大的兴趣。

没错,就是这张老虎勾引我放弃了盖茨2333





简直就是师匠附体,就问你骚不骚

不过仔细想一想,22期做过了老虎的科普,50期又是老虎原型机,老虎题材做得要不要的了,感觉没啥可以增加的了。



2.0神马的,以后再说吧2333

和早期R魂对比一下,差不多大小(那就是说早期R魂高达系列也是1/170左右咯?)


MSV可以说是一个区别于主篇世界,纯粹是机械与军武的狂欢。也许对于很多新近接触UC的朋友来说,大河原邦男画的MSV设定粗糙丑陋,与时髦绝缘。

不过对于我来说,在看到几年前启动的MSV-R时,却感觉像久别重逢,找到了组织的一样。



相信很多人的感受是和我一样的。



不过虽然这么吹,我还是没有勇气去碰复刻的MSV塑料套件2333。

FIX货又少,价格又上了天,剩下的似乎只有EMIA还算友善了。

嗯,真红稻妻嘛,MSV人气王。



顺便一提,连载良久的漫画《强尼莱丁的归来》我追了几章就弃番了。

原因很简单,也很幼稚:全世界都在开勇士,就雷德迟迟不上勇士23333(好像最近坐上勇士了)。



劳资要看他开勇士好吗23333

作者ArkPerformance的前作《汤大鸡暗杀计划》我是从头到尾食完的,相比起其它同题材高达漫画来,这货的世界观永远是晦涩与艰深的。



剧情有深度,画面又华丽,特别是机械部分,给人一种电影大片的感觉,让人看完就非常想手滑一套模型过过瘾。啊啊,白蔷薇老虎实在是太帅了………

港真,我不太喜欢将一个真实的军人神棍化的这种题材。当然这不影响我喜欢这部作品的风格,和里面的人物与机体。



这里要感谢一下78网友gundam5320(我在贴吧也看到过你的帖子2333)于去年做的评测。

毕竟现在能认认真真做一款旧系列评测实在是难能可贵,尤其是这个系列已经几乎完全淡出玩家视野,还能保持这份热情,不易。



正因为有这样默默贡献资料的朋友,像我这样有点想法的玩家才能对没涉猎过的模型系列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

正是被评测里的EMIA炮击型勇士燃到了,我才决定入手同系列的真红稻妻专用勇士。

不过我实际测量了一下,这款EMIA的比例大致在1/166左右,要比1/200大一些。

材质还是本体PVC+关节POM,由于尺寸比普通MIA还要大一些,所以软胶感就没那么强烈了(这是基于你试过MIA的前提)。

不过,EMIA的“开窗式”包装设计还是很惊艳的。看得出来“Extended”不是白叫的,产品在“Action”上也确实得到了提升。

可以看出,EMIA在当年是被定义为精品版MIA的。以R魂为例的话,EMIA差不多就相当于卡魂的地位。



而2000円的定价,也更证明了这一点。

十年前,HGUC还是均价1500円、偶尔还会跳出1000~1200厚道货的价位。在当时推出2000円左右的小比例成品,冲击还是挺大的。

以勇士为例,07年的HGUC普通+炮击组合勇士定价1600円,尺寸是1/144。

而现在,比HGUC更精品化的GTO出现。而EMIA,则停止了新品推出。

这是一个让人扼腕痛惜的事实,但也是无可奈何的必然结果。



好在市面上还有一定的货源,比如我这样想要尝试的玩家,入手还是比较方便的。

扯多了,说一说这款真红稻妻MS-14B的具体感受吧。

首先,拆内包装花了我十分钟。把塑封反过来一看就傻了,固定模型的铁丝真TM多!!简直就像是蜘蛛丝一样牢牢束缚住了产品本体,事后数了一下足有11根…………比DCC还BT。

全涂装和全渗线这点对我吸引力还是很大的,因为像我这种懒癌晚期的玩家,已经连最基本的渗线都放弃了……



至于一些玩家比较在意的涂装出不出界的问题,我没细看,因为这个比例就算有出界,影响也不大,不会诱发强迫症,大丈夫萌呆奶。

MS-14B引以为傲的大量喷嘴都用的是银色涂装,很有感觉。

武器的涂装是最为惹眼的,短筒火箭炮的素质非常之高,绝对是秒杀成型色技术运用娴熟的R魂的存在23333。所以我很期待搬上发售日程的R魂勇士,看看十几年的技术积累会有多大的进步。

可动方面,颈部二重可动关节无误。

躯干同样二重关节,不过腰部与胯部贴合度高,较紧。

肩关节最为牛逼,可以上抬到一个BUG的程度。为了美观,在关节外还设置了关节罩。手肘关节也是近180°的可动幅度,造型手也很还原,满满的设定风。

持枪手是双指扣扳机的设计,我忘了设定里是不是这种加藤鹰风格,挺特别的2333。
持炮手一切正常。

让我比较郁闷的是裙甲部分。也许是为了追求可动,EMIA将这一块分割成了前、左右两侧、后裙甲,且都是可动的。



我这人就是这毛病,模型可动低了有意见,高了也不高兴。因为高可动必然带来零件的过度分割,把玩时要考虑的细节就增加了,比较累。

我个人认为偏重型的勇士、大魔之流完全不用做到这种程度,根本没指望穿着短裙的勇士、大魔能做出半跪等动作来,就好像让虎豹骑做飞檐走壁一样,没必要。

下半身的可动,股关节可动幅度相当大,膝关节也能做到90°、近180°的弯曲。

脚部很贴心地将脚背与脚掌也做了分割和可动化,所以接地性也不错。




再一次赞美内侧推进器涂装,太美(后裙甲内侧的喷嘴还是独立可动的,虽然没什么实质意义23333)。

总的来说,这款EMIA在还原设定的前提下,稍稍做了点美观性的调整。无伤大雅,涂装到位,可动不俗。

配件方面的话,造型手感觉是给到过剩了。短筒火箭炮和光束步枪全部配齐,火箭炮的弹匣还贴心地做成独立分件。

再加上护盾与两种模式的光束军刀特效件,背包是可更换式的,有机会的话再入同系列的炮击型,就能重现真红闪电专用C型了吧233333。



PS:固定铁丝的传统在R魂身上荡然无存了真是太好了………

这一期到此也就结束了,这个月算是三更了吧啊2333。作为回馈一直以来喜欢、支持这个系列的78朋友们,就算累到吐血也要赶出来啊23333~~



希望78论坛越做越好,CC科普也能让越来越多的朋友们喜欢,那就足够了。

那么我们下一期再见吧~~
lunxiaofengLV5.白银玩家

2017-10-26 11:19 发布于

4楼
看完你的科普,终于有理由说服自己去买PB勇士!
1000三代LV9.大佬

2017-10-26 11:27 发布于

5楼
赞,学习一下
MIA现在好少见了
红雷猪头LV7.铂金玩家

2017-10-26 12:48 发布于

6楼
超高产!!!顶顶顶!!!
每次看你发科普,我钱包就瘪一次
晓彻极东LV11.传奇

2017-10-26 13:00 发布于

7楼
强尼坐上勇士了?我看好久不更新就没追了强尼姑姑暴帅买买买(诶MG先出了再说)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7-10-26 13:03 发布于

8楼
红雷猪头 发表于 2017-10-26 12:48 超高产!!!顶顶顶!!!
每次看你发科普,我钱包就瘪一次


蟹鼎~~
me too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7-10-26 13:05 发布于

9楼
破晓417 发表于 2017-10-26 13:00 强尼坐上勇士了?我看好久不更新就没追了强尼姑姑暴帅买买买(诶MG先出了再说) ...
最近跳着翻了几页,似乎不但上去了还和强尼子逸扎3P打得火热
晓彻极东LV11.传奇

2017-10-26 13:08 发布于

10楼
Captonblaed 发表于 2017-10-26 13:05 最近跳着翻了几页,似乎不但上去了还和强尼子逸扎3P打得火热
我去瞅瞅
红雷猪头LV7.铂金玩家

2017-10-26 13:33 发布于

11楼
Captonblaed 发表于 2017-10-26 13:03 蟹鼎~~
me too


还记得上次你做大魔科普 然后。。。我就把HGUC出过的大魔 都买了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7-10-26 13:34 发布于

12楼
红雷猪头 发表于 2017-10-26 13:33 还记得上次你做大魔科普 然后。。。我就把HGUC出过的大魔 都买了
...


服气,我也想说一次这么87的话
红雷猪头LV7.铂金玩家

2017-10-26 13:37 发布于

13楼
Captonblaed 发表于 2017-10-26 13:34 服气,我也想说一次这么87的话
嘛 还好HGUC大魔也没几个
DeKilLV5.白银玩家

2017-10-26 13:44 发布于

14楼
等一手PB勇士再来一发强尼莱丁~
lakoukgLV9.大佬

2017-10-26 16:28 发布于

15楼
盾牌那段233333
一直觉得勇士系列的盾牌大得离谱,看来不止我一个人嫌弃这东西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7-10-26 17:55 发布于

16楼
lakoukg 发表于 2017-10-26 16:28 盾牌那段233333
一直觉得勇士系列的盾牌大得离谱,看来不止我一个人嫌弃这东西 ...


美观度上确实差点意思
不过为了安全着想
zealLV6.黄金玩家

2017-10-26 22:20 发布于

17楼
谢谢科普,不是太喜欢吉恩开发的各种乱七八糟机体。明明没多少资源,却喜欢开发各种实验机、MA什么的,勇士能早点开发出就好了。战局也许没败的这么快了。
kanubisLV10.至尊

2017-10-26 22:48 发布于

18楼
Captonblaed 发表于 2017-10-26 10:34 MS-14B高机动型勇士
如果没有那则关于联邦军RX系列MS的情报,也许由茨玛德公司倾力打造的MS-09R加大魔, ...


今日分剩的不错 笑纳
pjxgundamLV8.钻石玩家

2017-10-27 00:50 发布于

19楼
咕咕的盾牌就感觉像一艘小船,不过确实盾牌要这么大看着才安全,曲线也合理,不像78那个随便挨一炮就坏的
junyLV11.传奇

2017-10-27 02:47 发布于

20楼
想起当初入MG红猪2.0纯粹是为了收集,而且觉得5000円又贵,想不到做起来真他妈棒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7-10-27 08:47 发布于

21楼
kanubis 发表于 2017-10-26 22:48 今日分剩的不错 笑纳
谢谢~~~

图片选择

努力修改中₍₍ (ง ˙ω˙)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