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入个RG扎古,想问问评价如何有啥缺点不?

hibiki2046楼主LV5.白银玩家

2016-01-19 21:08 发布于 未知

1楼
做过一个RG78,不是很满意,最不满意的是大腿和躯干的连接部分没有关节锁,稍微动几下,大腿就掉出来了。RG的扎古有啥类似的问题不??
10

点个赞吧~(0)

正义の面疙瘩LV5.白银玩家

2016-01-19 21:30 发布于

2楼
扎古的话推荐gto的,虽然是hg级别但是性价比很高
turtlemarkLV7.铂金玩家

2016-01-19 21:37 发布于

3楼
RG 78和后来的RG完全不是一个时代的东西……你说的那个掉腿的问题属于设计失误,胯部用来插腿的那个孔不够宽,两条腿无法都插到底,如果一边插到底反而会把另一边顶出来……
扎古的股关节改成了三轴,保持力没问题,不会像78那样站着都能自己劈叉。但其它关节和78一样,包括腰部是球形插头,肩部也是个球形插头。虽然有些改进,但扎古在RG里也算是解放前的产物。
yangyebeibeiLV8.钻石玩家

2016-01-19 22:34 发布于

4楼
rg这个系列都有点“散落一地”,除发烧外不建议入,反而GTO的扎古都很不错
hibiki2046楼主LV5.白银玩家

2016-01-19 22:40 发布于

5楼
yangyebeibei 发表于 2016-1-19 22:34 rg这个系列都有点“散落一地”,除发烧外不建议入,反而GTO的扎古都很不错 ...
gto的2个扎古我都组过,分件很糟,还需要无缝。rg魔蟹我组过,感觉就相当满意
weeddcLV7.铂金玩家

2016-01-19 22:54 发布于

6楼
魔蟹已经是很新的一款了 而rg扎古的前裙甲特别容易掉 胯的链接也不稳 腿的比例也怪怪的 毕竟系列开端的东西了 不大建议入
yangyebeibeiLV8.钻石玩家

2016-01-19 23:55 发布于

7楼
hibiki2046 发表于 2016-1-19 22:40 gto的2个扎古我都组过,分件很糟,还需要无缝。rg魔蟹我组过,感觉就相当满意
...


但从组合度来讲RG当然制霸144,但是不能否认他的一些缺陷,比如太过追求细节导致分件细碎,一体成型的骨架不仅肉而且局部支持力不足,我做过的自由,命运还有元祖、MK2都有这样的问题,魔蟹因为是后期产物加之骨架结构有异于其他机体所以情况会好些,扎古144比例只做过强尼莱汀和夏亚GTO,个人感觉不错,再者说无缝很正常吧,毕竟是拼装,很多MG甚至PG也逃不了这个步骤,因此个人建议不发烧别入RG扎古。
turtlemarkLV7.铂金玩家

2016-01-20 00:17 发布于

8楼
说说RG的发展历程。
1号骨架(78):全身所有多向可动关节(肩、腰、股、踝,颈部就不算了)皆为球形插头,保持力极差。
2号骨架(扎古):股关节改为正交轴结构,保持力有提升。
3号骨架(强袭):又改回78那尿性了……不过没78那么惨。
4号骨架(自由、正义、命运、强自):股关节和腰改为正交轴结构;胯部增加可动扩展结构,可让大腿远离裙甲从而扩展抬腿幅度。总算是解放了。
5号骨架(MK2、GP01/FB):肩、腰、股皆为正交轴结构;有胯部可动扩展。真正意义上步入现代。
6号骨架(Z):变形机比较特殊,不过仍然保持肩、腰、股的正交轴结构,特别是腰部实现正交轴在变形机中算是很NB的。没有胯部可动扩展,但因胯部采用超常识结构,裙甲对腿干涉很小,也不需要。
7号骨架(能天使、OO):肩、腰、股皆为正交轴结构;有胯部可动扩展;踝关节增加一个转轴,可更大幅度转动脚面增强接地性。
8号骨架(魔蟹):肩、腰、股、四肢各节皆为正交轴结构,非常NB的设计;有胯部可动扩展(然而这货并没有裙甲);踝关节没有额外的转轴(有也没用,脚掌两侧被小腿外甲顶住了)。
9号骨架(飞翼):与7号相同的配置。
10号骨架(异端):与7号基本相同的配置,但腰部和胯部可动扩展融合成了一个结构。
如果不是要RG全制霸,解放前的都不建议买,尤其是78和强袭,球形股关节站稳都困难太糟心了。
turtlemarkLV7.铂金玩家

2016-01-20 00:56 发布于

9楼
本帖最后由 turtlemark 于 2016-1-20 00:59 编辑

顺便多说两句。从现在的眼光看,RG最初的设计思路堪称愚蠢:这个系列试图在小比例模型上利用骨架(或者说“芯”)来实现复杂外甲分件和高可动性。但这个骨架的结构异常简陋,可以说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需要装外甲,我就给你来个插槽;这需要全向可动,我就给你来个球形插头。结果是外甲挂不住,关节也没保持力。RG没有出一款78就跪掉,而且这种烂到家的结构居然能再次出现,也是奇迹。
从自由开始,RG的结构走上了一条明智但讽刺的道路:结构MG化。
MG构造的发展历程,就是从球到轴。要做到全向可动,球形插头只要一个,而轴需要三个正交的。显然正交轴比球形难设计,毕竟三个轴占用的空间远多于一个插头,摆哪合适就是问题。但三轴相比球形插头的优势极为明显,一是可动幅度猛增(比如现在新模做劈叉毫无压力,而球形股关节的老模就劈不了),二是分散磨损保持力提升。
自由(4号骨架)的股关节和腰改为轴结构,进化相当明显。尤其是腰的改进,连MG都没有全面实现轴型腰关节,而RG的轴型腰已经成为标配。肩部保留球形关节比较费解,因为这个位置实际上只有正交两向可动,只能说最初的设计影响力太强。
能天使(7号骨架)则是实现了目前MG 2.0系统中所有的关节构造。而在MG中,将这些构造全部用上的机体并不多,15年的新模百式和78算是达成了。再往前找这些构造都具备的MG居然是……光头新安洲……
RG这样搞的结果就是变成MG的另类翻新。OOR就很明显:虽然质量上乘,但和MG的构造高度近似。异端更是有简化MG构造的意思。这样做固然能保证质量,但新意就少了,以后变成哪个MG结构成熟就翻哪个,还玩毛……
adminLV11.传奇

2016-01-20 09:27 发布于

10楼
早期的RG质量一般,松是很正常的。飞翼零式改开始有个大的飞跃
hibiki2046楼主LV5.白银玩家

2016-01-20 09:40 发布于

11楼
turtlemark 发表于 2016-1-20 00:56 顺便多说两句。从现在的眼光看,RG最初的设计思路堪称愚蠢:这个系列试图在小比例模型上利用骨架(或者说“ ...
懂了,看起来还是需要等下一代

图片选择

努力修改中₍₍ (ง ˙ω˙)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