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款玩具个人一直没有做过任何评论 甚至也很少发表照片与大家分享 拖到今天最终还是要讲点什么 拥有这款产品的朋友不在少数 对其进行过褒贬不一评价的人们比比皆是 因此不再对其复述 今天和同好们聊些平日不怎么多见的话题
记得当第一批袭击到货时 朋友打来电话说这一次的货量很少、而订货的人很多。。。要不委屈你一下?先紧着其他人如何? 对此我的回答是:“没问题 这东西不急 等什么时候没人要了给我留一只即可” 回顾各类第三方合体产品 在批次出售的模式中 最让我期待何时到货的是MMC“冲云霄”、最令我感到无所谓的便是这款WB“混天豹” 原因很简单————“过于华丽的前期渲染并没有给人带来成正比的实际效果”
“玩玩具量力而行”:这句话出自某一位长期做玩具视频的高人之口 对此深表赞同。。。然而个人购买玩具或者说看待玩具的角度似乎与很多玩家有所不同:可以不在乎价值、不在乎价格、不在乎设计是否高超 但我在乎的是品质和售后 就像一位赛车俱乐部的朋友所说的那样:“对于驾驶员而言 不在乎这辆车有多少参数或多少配置 在乎的是操纵感与安全系数” 对此就像玩具一样 如果没有好的材质工艺做基础 那么一切附加属性都将成为一纸空谈
虽然处于不同领域 商者不骂商者是个人经商准则 今天只谈谈什么是“价值”? 玩具如同所有的消费产品一样 也存在多个层次位 首先在资金充足的前提下 弄清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工艺品质? 产品设计? 够不够大、够不够足? 在清楚自己所需后再放眼现阶段可选择的产品上。。。那么作为这款WB的混天豹 他又属于什么阶段呢?
其实这款玩具没有什么问题 甚至可以不存在被指责地方 问题出在经营者将其放在了错误的层次上 这才是导致此款玩具“问题多多”的根本所在 同样在对待经销商与消费者两方面群体上 WB又做错了不止一步 最终导致当作品以完全体上市后出现了畸形式后果 这就如同你把一辆“高配吉利车型”以“低配沃尔沃原装车型”的价格及格调对外销售的结果一样 引火烧身成为必然
反过来我们再看看与WB混天豹基本处于同一水准的另一款作品:UT“求雨鬼” 相信每一位购买UT产品的玩家大致都很清楚这家公司产品的特点:1.不保值亦不炒作 2.产品质量处于稳定上升态势 3.出货量大、不存在囤货性 这些特点同样影响着经销商与消费者的操作形式和采购观点 相比WB公司的合体玩具 UT公司就显得低调朴实太多了
我曾用战车队中评价最好的“诈骗”和龙头怪出至今日存在感最低的“无赖兽”做过简单的对比 在材质、手感、关节处理这些方面 后者都高于前者 但在价格方面却与之前的对比呈相反 唯一差不多的地方就是涂装 需要认可的是涂装方面WB和UT做的都很不错(虽然多数部位均属塑料原色 但也不是非要全涂上颜色才算好) 那么问题来了:鉴于这两款产品 你会选择哪一个? 至少在我看来 UT已出的三位成员在保证材质统一的前提下 细节处理越做越成熟 唯一被诟病的地方就是相对而言变形机理不够复杂多样 然而复杂化处理就一定好吗? 不要忘记 复杂化的前提是要建立在强大的质量基础上
以与自身能力不相符的高调登场相比 更让人感到厌恶的还是WB公司这一次无节操性的饥饿营销模式 直到第四方发表声明要复刻这款混天豹后才加快出货速度。。。但也正是此举 彻底断送了这家公司在“经销商”与“消费者”两方面的存在感:明眼人一眼看透“造玩具不是造口香糖” 说出货一下子全做出来 连之前并未提及的再版都很快提上了各大经销商的采购单之上 这只能证明或许WB从很早以前便已将所有人物全部出齐的节奏 但他们就是压着不发货、不放消息 致使经销商需花费大量资金才能拿到少得可怜的现货 再往下延伸的现象就是商人也要养家糊口 最终发展的结果就是消费者同样花费大量资金去买单 甚至还会庆幸自己终于买到了。。。 呵呵~ 怎么说呢。。。WB的恶性操作彻底打乱了整个生意场的游戏规则! 也因此很可能在未来出现第三方重新洗牌的局势 事到如今聪明反被聪明误、作茧自缚 实属自食恶果
比中庸偏高一点水准的材质(大部分材质用料均较薄)、较差的组合度(通体白痕且部分零件易掉)、作为目前市面上最高大的体型与几乎不存在的齿轮关节(不用担心会松垮 没事多拧紧各个螺丝即可~)、不错的涂装(唯一不用被太多诟病的地方)、超高复杂的变形设计(这点非常棒 适合那些喜欢一个玩具能掰扯一下午时间的技术宅 但个人并不感冒)、因体型巨大而带来的威猛造型、以及花费了重金还要“烧高香”式等待的畸形“尖货”拥有感 这一切就是WB“混天豹”的真实写照
玩具没有错、错在操作玩具的人 想赚钱是好事、有野心更是一个商人必备的素养 但还是那句话:“做事前先做人” 只有认真对待产品、遵守正确的游戏规则才能得到应有的口碑与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