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考试了,今天简单写一篇吧,F22和力天使等到考试完了在做,目前搞到资料不少,等我统合一下。
本期仅介绍Mithril所装备的M9E系列
现在明白了,我写这个设定系列,非高达的最好还是加上世界观吧
全金属狂潮的故事,如果按最早来说的话,可以溯源到1946年的夏天了,当然,如果写这么多,也就没意义了,所以,就从AS的起源开始讲吧
人形兵器“武装从动兵( Armored mobile master- Slave system)”(以下简称AS)的诞生要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当时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提出了“SD|计划”,而作为该计划一环的“机器人部队计划”正是开端所在。
虽然AS被称为足以打破局地纷争现况的最后王牌,还能起到裁减步兵部队数量之类的效果,但绝大多数人都对于该计划能否成真抱持着怀疑态度。
最初之机——M4(不是卡宾枪!),只用了3年,仅仅三年,便被开发了出来。在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的这段期间中,民用机器人的技术甚至还做不到能够顺利地用双足步行。因此能够在极短期间内令技术获得飞跃性的成长一事,使得“AS是来自外星人提供的技术”这个传闻也不胫而走。不过其相关资讯均被名为“机密”的高墙严格封锁住,导致无人能获知真相为何。
AS最初,仅是作为坦克的辅助进行开发,但在二代时,AS就展现出来了无与伦比的机动性
二代AS M6A2“法兰绒”
其实被列为机密,促成了技术获得大幅度进步的关键性要素,正在于被称为“倾听者”的特殊能力者。他们受到了某个实验的影响,导致得以获知“原本不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事物”这种特殊能力因此觉醒。经由倾听者取得的技术统称为“黑科技”(而AS的开发者,目前尚无任何资料,仅在前传【来自北极的呼声·TDD的诞生中提到,可能来自阿拉斯加】)
其中不仅有着AS相关技术,甚至还促成了整个世界获得了急速的技术发展。AS诞生后,时光已匆匆地过了数十年,其相关技术在这段期间里也仍持续有着爆发性的进步,使得AS在兵器体系中奠定了稳定的地位,成了唯有战斗直升机才足以造成威胁的兵器。就连属于铁幕国家的苏联也积极地研发AS,企图借此拓展影响力。如今AS已跟巡航导弹和隐形战机一样,成了世人所熟知的“一般高科技兵器”之一。
黑科技
这是经由倾听者传授的先进科技总称。AS的技术之所以能获得急速进步,甚至达到超越现代的水准,一切都是源自倾听者传授的黑科技。这方面也可称为“不存在的技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作为第三世代AS动力源的钯反应炉、属于电磁迷彩系统的ECS,以及能够将AS操纵者脑海中的想象给具体呈现,进而展现各式能力的λ驱动装置等技术。
好像忘了世界观
80年代初期,在冷战格局下中国分为了人民解放委员会和中华民主联合。第5次中东战争,一发战术核导弹(使用了由泰斯塔罗莎所研发的ECS)使得近10万美军以及科威特平民死亡。世界局势在局部战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不断恶化。也许是认为如果使国际局势继续演变下去世界就结束了,苏联方面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推动开始了政治改革。不过由于损害到了···们的利益,最终破产,“懦弱的总书记”戈尔巴乔夫遭KGB特种部队暗杀,苏联彻底左倾化,最终催生了90年代初的第三次阿富汗战争。
不过要说的是,90年代初期除了苏联那彰显武力的阿富汗战争外,还有就是美军的M6“法兰绒”登场所带来的冲击(M6冲击)。在新技术的加持下,M6可以发挥出和充分训练过的士兵同等的敏捷动作,原本只能缓慢步行的AS可以进行细致的战斗了,这使得美军开始对自己的实力高估了,认为多年的研发成果终于到了可以走出国内外做世界警察了。于是,在90年代后半叶CIA在对阿富汗战争的秘密作战中,投入了小规模的M6部队试水(结果跟第一代的Rk-91打了平手,由此证明了M6不擅长近距离肉搏战)。
在那之后,开发比M6性能更高的机体就成了必然。军方根据专业的分析团队整理的详细报告,开始摸索次世代机体的性能规格要求。而最终完成的次世代机就是————M9“卡恩兹巴克”(Gernsback)。
由美利坚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主导,吉奥特隆公司负责执行的次世代机的开发计划,在对多个方案反复推敲检讨择优之后,终于确定下了具体的规格要求:单人驾驶、9米12吨以内、高机动力、高功率引擎、全新的关节驱动、支援用AI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具技术革新色彩的当属动力源了。DARPA指出,次世代机必须搭载能完全替代燃气涡轮引擎的新式动力源技术,来满足上述各种苛刻的规格要求。而最后的结果就是
钯反应炉
现在我们都知道,钯是利用氢的清洁能源供给源开发中所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作为埋藏量不到24万吨的贵金属,钯是常温核融合所不可或缺的元素。常温核融合炉是一旦反应开始,就可以一直稳定供能。(复制粘贴介绍)将其用在AS上,只要在运转极限时间之内,AS就能持续获得战斗所需的能量。而且钯反应炉在运作时基本上是无声的,甚至比安装在其后部下方的冷却系统还要安静。可以说,摒弃了燃气涡轮引擎的M9,被赋予了梦幻般的隐匿性。
从各个视角详细的讲解AS
AS为全高约8m的人形兵器,具有能操作多样化武器的双臂,能在任何地形上靠着双足行进的越野性,充分发挥了属于人形的优势。AS还在各种情况下均展现了优越的通用性,因此获得了“最强陆战兵器”的称号。
半主从追随式系统
这是AS所采用的操纵系统。基本上是借由“动作管理机能”具体反映驾驶员本身的动作。不过驾驶舱内部空间相当狭窄,实在没有能够让驾驶员伸展肢体活动的空间,因此改为通过名为“双向对应角”的设定倍率,将驾驶员的动作加以增幅并传导给机体。
电磁肌肉模组
M9和过去二代机的另一大不同之处,便是采用了电磁肌肉束作为驱动装置。电磁肌肉束以形状记忆塑料制成,依靠通电加压来实现收缩驱动,其本身材质是很轻的。拜其所赐,尽管M9是陆战兵器却身轻如燕,质量之轻和战斗机并驾齐驱。
机械手
具有模仿人类制造所成的臂部,也是身为人形的优点之一。这部分能巧妙地操作从枪械到斩击用武器等各式武装。(其实机动警察里面泉野明用英格拉姆翻花绳更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M9 卡恩兹巴克
机体数据: M9E Gernsback
机体编号: M9 Gernsback
全高: 8.4m
总重: 9.5t
机体动力来源: 钯反应炉(常温核融合反应炉)
Ross & Humbleton APR 2500a
最大作战行动时间: 150小时
最高时速: 250km/h
最高跳跃高度: 45m
机体固定武装: AM 11 12.7mm 机枪 x2 XM 18 线枪 x2
驾驶员:全TDD-1 SRT陆战队均搭乘过
特别装备:ECS电磁迷彩
现在我们来详细的了解ta的身体罢!
头部
M9的头部搭载了各种雷达,弹道瞄准计算器等装置,毛机则搭载了大型的电子战用的天线还有固定式的AM 11 12.7mm 机枪 x2(直接用ARX7的图片了,型号一样)
胸部
为了收纳驾驶舱区块胸部中央大大地超前扩出。这块的装甲采用了高强度钢CMF、陶瓷复合材料、纤维强化树脂、阻燃性人造橡胶、高强度轻合金积层而成,是相当厚实的。除了胸部正中央外,机体背面也设置有装甲,承担着保护电容器的职责。并且照顾到后勤维护的需要,背部装甲被设计成能向上开启的护盖状结构。
左右胸部组件是相对于中央的独立结构同时在必要时还能充当对中央组件进行防护的间隔装甲机能,特别是当遭到自下而上的袭击时能起到保护头部的作用。另外,左右胸部组件还是副武器的收纳箱,主要可以收纳AS用对战车ATD(Anti-tank Dagger)、手榴弹等小型武器。
M9系列有着高度运动性的要求,为了获得扭腰、屈伸的可动范围,将机腹部位分割成了上下两部分,且间隙很大。为了保护腹部连接处的空隙,在连接部位处设置了可动式装甲。
腰部以下,也就是俗称的胯部位,是股部电磁肌肉束连接点、姿势制御用主稳定器、脚部控制支援电脑等的设置区域。E系列采用的叠挂式前裙甲设计,在保护股部和大腿部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该处装甲厚度仅次于前胸),但在实际战斗中也会因此增加不必要的干涉而导致自由度的下降。
在左右两侧裙甲也设置有和类似的多用途连接器/悬吊连接口,不过此处更多是用来悬挂收纳格斗武器、弹匣。位于后方裙甲中央的,则是收纳式武器携行挂扣。40毫米步枪、大型单分子刀等主武器都能使用,受惠于此机体可以携带更多的武器装备(之后的M9A型还在此基础上于后裙甲两侧增设了多用途连接器),可以说是信息量很大的部位。
四肢
大大小小的多个关节驱动都是由电磁肌肉束负责执行的,像手指这样的区块100%都是电磁肌肉束,然后外裹人造橡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内置有导电的形状记忆高分子层,在抓握目标时会根据形状软化塑形。当然了,对高分子层通电后也可以使其硬化,以便在携行式武器发射时分散一部分的后坐力。
这里要重点提一下的是肩部装甲。肩部装甲都搭载了闪光弹/烟雾弹发射装置。相比起尺寸更大、发射角度固定的坦克专用版本,M9参考的则是更灵活的航空机用版本。闪光弹一般用于干扰敌方红外线制导武器,使本机避免被导弹等武器击中。烟雾弹同理,作用也是一样的。不过烟雾弹除了能够应对直接攻击,还能让自身隐藏,敌人看不见自然就无法攻击了(和蝙蝠侠的烟雾弹是一个道理)。如果要尽快脱离战场的话,比较合理的做法就是狂撒闪光弹并同时展开烟雾。
武器
因为完全一样,就从强弩那直接拿了
XM 18 电线枪 ×2
弹射索钩×2
标准携带武装
Ericon GEC-B 40mm Rilfe/40毫米步枪
Otto-Melala “Boxer” 57mm 霰弹炮
57毫米狙击炮
毛机专用长刀
Royal Ordnance M-1108 反坦克匕首
GeoTron Electronics GRAW-2 单分子切割刀
Alliant Techsystems M1097对AS用手榴弹×2
The End
来一段小说吧,把M9第一次出场的镜头写一下
第一章 战斗的Boy meets girl(选段)作者:贺东招二 翻译:小道的努力屋
嘲弄声突然因紧张而停止了。只有引擎和螺旋桨的噪音仍持续著。立刻随之而来的是有点急迫的声音。
“发、发现AS,快拉高……”
驾驶员无法再说下去了。
伴随著金属被押碎的刺耳噪音,攻击直升机冒出火花而坠落了。少女抬起头,看到了某种东西插在直升机的机首部分。
匕首。
那是巨大的匕首。约有一个人这麼高,是可以投掷的匕首。炽热的刀刃深深地插入直升机的机首,并散落出耀眼的铁屑。
失去了驾驶员的攻击直升机,无法保持平衡而大幅度地倾斜。然後,激烈地蛇行移动、机首向下,向少女所在的位置落了下来。少女来不及、也没有力气反应。
只能呆在原地,瞪著越来越迫近的大铁块。
此时,从视野的角落,突然跃出了巨大得超乎想像的影子。
影子跨过了女孩、张开巨大的手腕、重心下沉,双脚牢牢地踩在地上,挡在墬落直升机的前进方向上。
直升机方向不变地撞了过来——
激烈地撞击。
碎片散落各处,一些较小的零件散落在少女的四周。齿轮空转的刺耳音与涡轮的声响弹奏出吵杂的二重奏。
抬头上望,巨大影子的上半身已经接住了溃烂的直升机。顺势侧转,但是还是难以完抵销强大的冲力。手腕、肩膀、腰部、膝盖、所有的关节部分都散发出白色的蒸气……
那东西强行抱著直升机走了出去。随著脚步、和著泥巴的积雪激烈地溅起并且响起沉重的脚步声。就这样,前进到足以不波及到少女的位置时,那东西把直升机抛到森林中。
扭曲变形的直升机残骸,落到地面并且爆炸了。
背对著那熊熊火焰,轮廓——长八公尺高的轮廓转过身来。
那东西有著看似强健、敏捷的人类型态。修长的脚、紧缩结实的腰身。坚厚的胸膛、粗壮的双腕。流线圆滑的装甲板。它的头部看起来就像戴著头盔的战斗机驾驶员。用肩膀提著如同人类士兵使用的枪械,还背著如同人类使用的背袋。
“Ar…Se……(强袭机兵)”
少女细声地呢喃著。
由机械组成的巨人——AS,再次走回了女孩的身边。
“伤势还好吗?”
人型兵器说话了,那是沉著冷静的男子声音。
“由於你与直升机的距离太近了,我只好使用对战车短刀(ATD)。因为如果使用散弹炮(Shot)的话威力过强,可能波及你。”
不等回答、在少女静默中,AS当场单膝著地、单手垂放至地面、低下头。那随侍在伤痕累累的公主身旁的灰色巨人的景象,就如同幼年不记得在哪里听到的幻想故事,在眼前上演了。
伴随著空气洩出的声音,AS的身体部分前後分开了。在少女呆望之际,由头部的闸口後面,出现了一名士兵。
这名士兵,身穿黑色的操作服。其轮廓让人不禁与忍者的黑色忍服联想在一起,而头部戴著轻量化的小型头盔。
AS的操作兵,抱著急救箱降了下来。
那是个年轻的东方人的士兵。
外观看来还是个少年。搞不好,他的年纪与女孩没有相差多少。但是少年特有的稚气与不可靠感,在那个士兵身上却丝毫感觉不到。
散乱的黑发,锐利的眼神,眉头紧缩、紧闭嘴唇的坚毅神情。
“身体有疼痛的地方吗?”
操作兵突然用日本话发出了询问,少女略感惊讶。
“……”
“你会说日本话吗?”
朦胧中,女孩轻轻地点了头。
“……你是那个人的同伴吗?”
“是的。我也是&;密银&的人。”
“密银……?”
“不属於任何国家,那是个秘密的军事组织。”
“为了让我逃走而……”
“那男人的个性就是这样。”
“你不悲伤吗……?”
少年士兵处理绷带的动作停了下来,沉默而认真地思考後回答了。
“不知道。”
肩膀与手腕用绷带地用手摸遍少女身。抚、碰触并检查著伤势。
“我……我将会怎麼样?”
“被我们带回去。”
“带去哪里……?”
“首先用我的AS送你到运输直升机的降落地点(LDZ)、送入直升机後,会运你到在海中待机的母舰。之後我就不知道了,因为我们的任务到哪里就结束了。”
“我们……?”
就像是回答女孩的疑问似的,森林的树木被拨开来,又出现了两台灰色的AS。这两台与一开始出现的机体的外型几乎完一样。各自拿著来福枪和飞弹发射器,不敢丝毫大意地警戒著四周情况。
“不用担心,那是我的夥伴。”
意识逐渐地朦胧了。视野也变得狭窄了。思考逐渐模糊,连身在何处都无法理解了。
“……你的名字是?”
女孩像是祈求般的询问著。
“不要多说话了,节省你的体力。”
“请告诉我。”
年轻的士兵稍微迷惘了一下後,报出了自己的姓名。
“相良,相良宗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