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背景
Johnny Ridden/强尼·莱丁

U.C.0050,地球圈总人口达到了110亿,不堪重负的地球母亲,终于将82%的人类赶往了宇宙,也就是第一代宇宙移民。
虽然八成以上的人口都离开地球,居住到了月面和殖民地卫星。但地球联邦正攵府却不重视这些宇宙移民的权益——说白了,你们都是被抛弃的一代。

变质的殖民政策,特权留下,P民滚蛋。
宇宙移民计划已经达成,地球上大部分人口都已经迁移到了宇宙。但由于官僚主义严重的联邦正攵府迟迟制定不出能确保宇宙移民权利的有利政策,多个SIDE均爆发了要求自治权的游行示威活动——起因当然是宇宙移民对正攵府当局的不信任与不满的情绪作祟。

强尼·莱丁就出生在这么一个独立运动气氛高涨的革命岁月里。
莱丁家族在SIDE-3“穆佐共和国”已经生活繁衍了三代人,其祖先可以追溯到苏格兰贵族阶级尚未被剥夺特权的A.D.时代。到了强尼的爷爷那一代,颠沛流离的莱丁家族离开了澳洲大陆,跟着当时的移民大潮移民到了SIDE-3。

在当时,SIDE-3穆佐共和国多以日耳曼血统和第三世界移民为主,像强尼·莱丁这种在穆佐土生土长的英语系白种人是非常罕见的。
没落贵族也是贵族。
强尼·莱丁那颇有政治头脑的父亲,早在吉翁公国成立以前,就已经是(吉翁)共和国议员了。并且在其父的积极斡旋下,莱丁家族成功傍上了当时如日中天的萨比家族。15岁的强尼在这种家族积极参政的气氛下,也频频以莱丁家嫡子的身份出席各大上流社交活动。

0069年,迪金·索德·萨比发表了“吉翁公国独立宣言”,吉翁共和国正式改制为吉翁公国。肃清了残留的吉翁派后的萨比家族大权独揽,开始大力发展军备,与联邦正攵府的对抗也逐渐表面化。
那一年,强尼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少年。在外人眼里他是就是个“何不食肉糜”般的金发蓝瞳公子爷(当时莱丁家族在民间的形象不佳),并未遗传父亲那种热衷于政治与权力的性格。
出生于SIDE-3,成长于激情燃烧的岁月,强尼在青少年时期就培养出了鉴定的爱国心。在大学毕业后,热血沸腾的强尼志愿参军(0062年吉翁国防队升格为国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吉翁国防军新兵。
0078年,吉翁公国和地球联邦之间爆发战争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
那一年,强尼22岁,刚刚从新兵训练营毕业。成绩优秀的他,通过了层层选拔,成为了一名令人羡慕的MS驾驶员。预定将配属至基西莉亚·萨比少将麾下的突击机动军。

在当时,公国军的主力机种是MS-06C渣古Ⅱ。当吉翁公国向地球联邦正式宣战的同时,按照计划执行的MS部队立即对SIDE-1、2、4发动进攻,大量的NBC兵器被投入实战。
在这场史称“一周战争”的战役里,强尼·莱丁曹长驾驶了C型渣古Ⅱ参加了战斗,不过并未立下值得称道的战果。

0079年1月14日,公国军再次发动“不列颠作战”。强尼隶属的突击机动军与宇宙攻击军汇合组成了一支联合舰队,入侵了当时尚未被战争波及的SIDE-5“鲁姆”。
为了阻止公国军继续投下殖民地卫星,雷比尔率领的第1联合舰队从月神二号出发,打算在“鲁姆”宙域阻击公国军联合舰队。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5日22时,联邦军第1联合舰队赶到鲁姆,与当时已然控制SIDE-5的公国军联合舰队迎头撞上,双方随后便爆发了史上最大规模的舰队战:鲁姆会战。

一开始,公国军一面掩护对殖民地“瓦特霍特”的核脉冲引擎的安装作业,一面应付雷比尔舰队。由于双方战力相差悬殊,公国军居于了十分不利的劣势局面。

总指挥多兹鲁·萨比中将判断,如继续坚持原定计划,最终结果可能会重蹈第一次不列颠作战的覆辙,并且自军将遭受重创而崩溃。
于是,多兹鲁中将下令中止安装作业,指示所有从事作业和护卫的MS部队全数参战,对联邦军第1联合舰队发动进攻。

于是,总数约等于三千台的吉翁MS大军齐刷刷扑向了联邦舰队。这下雷比尔就弹了弦子了,战场的形势瞬间发生了逆转。
强尼在15至16日两天的战斗中参与了三次迎击作战。与其他人不同,强尼擅长一击脱离战术,以MS最大战速突入敌军舰队阵列,在不减速的情况下活用280毫米火箭筒连续攻击多个目标。

这种不纠结于单个目标的战法,令强尼斩获了傲人的战果(在第二次出击时就击沉了三艘战舰。同时期的夏亚五艘的战绩里,战舰击沉两艘)。

公国军在一众ACE的勇猛奋战下实现了惊人的大逆转。联邦军在鲁姆会战中损失了三十六艘战舰、一百三十九艘巡洋舰,总战力的八成都扔在了鲁姆宙域。
在确认己方胜券在握了后,基西莉亚·萨比少将下令突击机动军撤出战场,保留实力。虽说上头此举使得强尼无缘继续刷新战绩(留在战场的宇宙攻击军还在继续刷人头,比如夏亚和松永真),但其前面大放异彩的战斗已然令他跻身于王牌驾驶员行列。

出人头地后的强尼,不但从曹长一跃晋升为上尉,还领取了当时最新锐的F型渣古Ⅱ,之后更换乘了全天候的S型。由于强尼个人的喜好,他的座机均被施加了鲜红色的个人涂装,再加上他擅长的高速战法,从此得了“真红闪电”这个响亮的外号(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强尼的个人识别纹章是一头独角兽=闪电之兽,“不屈服于人的纯洁战士”,因此得名)。
除了擅长最大战速的一击脱离战术外,强尼嗜好以大口径火箭筒作战,也成了它的一大特色。
0079年2月中旬,已经是第二方面军特务中队指挥官的强尼·莱丁,为执行地球降下作战的地球攻击军提供支援。由于其所隶属部队的特殊性,强尼不可能像宇宙攻击军的王牌驾驶员们那样,获得更多正面战场上的作战任务。

特务部队的工作常常是默默无闻的,虽然在这期间强尼执行了针对联邦工业卫星和补给舰队的作战,但这都是不对外公开的机密任务(再说了媒体的注意力都在地球),没人在意强尼·莱丁在干嘛。
不太有机会露脸(媒体更爱关注地球方面军),机体配色又常常和某人撞车,所以“真红闪电”的名号一直不如“青色巨星”、“赤色彗星”那样脍炙人口。

不过,是金子总是会闪光的,是锥子也总会出头的。
强尼在本职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才能,得到了基西莉亚·萨比的赏识。
0079年9月,已被提拔为少校的强尼,调任到了突击机动军第二方面军特务中队第八巡逻舰队(还是游击部队…),担任MS战斗队长。
当时正值次期主力机种竞标进行得如火如荼,由茨玛德公司开发的MS-09R加·大魔成为了这场竞标的获胜者。

在这之后没过几天,强尼便接到转属命令而前往阿·巴瓦·库,升任少校,担任普利姆斯舰队的MS战斗队长,并领取新型机。
在当时所有人看来,战绩显赫的强尼定会获得搭乘新型MS-09R的优先权。可等强尼赶到阿·巴瓦·库要塞E3甲板时,却看到一台鲜红涂装的MS-06R-2高机动型渣古Ⅱ在等待着自己。

虽然不是当初自己申请的06R-1A(问题不少),也不是号称速度与防御力兼具的MS-09R,但面对这全吉翁只有四台的超稀有限量版R2型渣古Ⅱ,难道不香吗………………
“FU*K………”
香,真香。
普利姆斯舰队因为强尼的加入,而吸收到了一台稀缺R2型渣古Ⅱ。不过在加盟新部队后,强尼执行的任务依然还是在预定航线上攻击联邦军补给舰队(游击…)。

不过强尼始终是个兢兢业业不挑任务的好军人,带领六台MS-09R、2台MS-06F游走于地球与月神二号之间的航路上,仅仅两个礼拜的功夫,就上报了击沉四艘联邦舰艇的惊人战果。
在这期间,强尼自身的战法已经奠定并趋于成熟:活用MS的加速度(R2的大推力),配合他最喜欢的大口径火箭筒(240mm渣古火箭筒起,口径越大越高兴,360mm巨魔火箭筒大好きです),不断地刷新着击坠数(这一时期只有舰艇)。

而这一时期,军方也为提高士气对“真红闪电”的事迹进行跟踪报道,对强尼的活跃大力宣传。一时之间,强尼·莱丁成为了经常见诸媒体的宠儿(当时夏亚正为卡尔玛之死遭贬,军人生涯最低谷)。

值得一提的是在10月中旬的时候,普利姆斯舰队计划对一支联邦军“补给舰队”进行伏击作战。
根据情报显示这支从地球加布罗出发前往月神二号的舰队,搭载着刚出锅还热乎的六台RGM-79A吉姆,准备上宇宙进行测试。
而普利姆斯舰队日常干的,正式负责在距离SIDE-3最远的月神二号周边宙域巡逻、哨戒和袭扰联邦军来往的舰船,切断月神二号和地球、月面的联系。
看着这份儿自己送上门的外卖,还白给了四艘萨拉米斯级巡洋舰(负责护航),普利姆斯不取,逆天悖理。

于是,老虎出洞了。
当补给舰队的官兵们得知己方被“真红闪电”盯上的时候,负责护卫的萨拉米斯级已经接二连三的沉默了。不想珍贵的测试机跟舰队一起殉葬,也不愿意就这么白给,舰队指挥官只得孤注一掷下令所有A型吉姆出动迎击。
初生牛犊遇上了百战猛虎,其结果只能是死得很有尊严。

强尼的个人击坠成绩里,就这么增加了“MS”这一项——不但将敌方测试机全数击破,还无伤俘获了一台带回,骄傲的带回月面格拉纳达基地显摆了一圈。
随着联邦军MS出现,强尼个人战绩上关于MS的击坠数也在不断增加。在这段日子里,他与自己的爱机共同创下了击沉战舰两艘、巡洋舰四艘、MS五台的战果。

看着当初提拔的下属能办事、会办事,领导自然十分欣慰。为此,基西莉亚·萨比少将不但亲自为强尼颁发了代表公国军最高荣誉的“吉翁十字勋章”,还在前往地球视察调研期间,钦点强尼所属的部队担任旗舰的护卫工作。
上面的大人物对强尼·莱丁的信任,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当局对强尼不遗余力的大力宣传,无论是军中还是民间,大家都知道了除“赤色彗星”以外还有一个更犀利的“真红闪电”存在。

作为一名军人,强尼在执行任务时往往身先士卒,作战骁勇,自身擅长的战术使得他在战斗中的弹药消耗十分巨大,用的又都是大口径火箭弹,现场补给十分困难。
没事,会走路的补给站已经安排上了。
有鉴于此,普利姆斯舰队干脆为强尼专门配备了一台F型渣古Ⅱ:不参加任何战斗,专门背着备用弹药,紧跟强尼·莱丁少校,在战斗中随时为其补给。

大战后期,由于长时间的反复拉锯,国力不如地球联邦的吉翁公国开始疲软。再加上联邦军的MS也开始量产并投入实战,反攻的迹象愈发明显。
当年十月末,联邦军各战区部队开始如同潮水一般涌向欧洲奥迪沙一带,以此为目的地进行大集结。

在当时,以奥迪沙为中心的东欧矿山群,是公国军最大的资源供应来源。想要真正击败公国军,就必须拿下奥迪沙。
因此,为了发动一年战争期间规模最大的地面会战“奥迪沙作战”,联邦军将全军30%的地面战力悉数投入,目的是要攻陷这座号称是“联系SIDE-3和地球的大动脉”的奥迪沙矿山基地。

10月20日,联邦军在华沙设立了野战阵地。十天后,便在欧洲集结出了一支770万总兵力的庞大部队,堪称人类史上空前绝后的兵力动员。
联邦军770万,公国军98万。

11月7日,一直等到以航空战力为主的增援部队抵达,联邦军正式发动了进攻。面对联邦军的攻势,第一道防线很快就被突破了。公国军节节败退,逐渐收缩防御范围,集中兵力,战况陷入胶着。
这种局面并未坚持太久。

9日凌晨,北部战线被猛攻的联邦军第四军团撕开了一个口子(之前第三军团也突破了防线,但遭到了有力反击)。联邦全军发起了大规模攻势,终于彻底击溃了欧洲方面军和矿山守备部队,奥迪沙作战结束。

奥迪沙战役的落幕宣告吉翁联邦双方一直以来所保持的军事均衡自此被打破,战局朝向对联邦军有利的方向发展,为公国军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此时,为了打开局面,挽回不利的颓势,提升国民的战意,军方高层一方面采取大量开发生产大火力MA以及加速推进精神感应技术的实用化等等以质量弥补数量的策略,另一方面也在积极筹措出一支“王牌部队”(以示与联邦军的木马队抗衡,但实际上这支部队主要服务于政治)。

公国军王牌部队“基迈拉”,是隶属于突击机动军总司令基西莉亚·萨比少将麾下的箐英部队。“基迈拉”得名于该部队的旗舰——桑吉巴尔级机动巡洋舰“基迈拉”——由休·马尔金·凯尔宾上校提议创立,网罗了当时公国军各大战线鼎鼎有名的王牌驾驶员(虽然这么说,但大部分还是强尼·莱丁这样的突击机动军出身),人数达到了31名,其中就包括了我们“真红闪电”强尼·莱丁。

离开普利姆斯舰队后,强尼前往了殖民地卫星“德克萨斯”。在那里,正有一场关于新型MS的运用实验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