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aptonblaed 于 2019-9-16 22:57 编辑
基本结构
AS是高度拟人的战斗武器,不仅仅是外观,就连内部结构分工性能,都尽可能模仿人体布局。
举个例子,AS的头部集中配置了各式传感装置,主司情报收集等职能。由于体型较高,比起其它陆战兵器来收集情报自然就更有优势了(被集火也不要有怨言)。
Rk-92为了降低中弹率,特意将头部设计成了又扁又圆酷似爬虫的可笑模样。但到了Zy-98上,由于必须对搭载空间进行扩容,头部外形自然而然向人类靠拢了。
位于Zy-98头部正面,是光学摄像机,一共四组形成一个独特的菱形阵列。在第二代AS时期,苏联就已经采用了左右双眼式光学摄像机,这种多目式设计据信是为了在一侧中弹后另一侧依然能发挥作用。
而到了Zy-98这里,更变本加厉地变成了四目。就外观上来看,有点酷似京剧脸谱,又像是某种昆虫的复眼,总之是给人一种不太好惹的犀利感。
另外位于头部前额的位置,装设有区域通讯用大型天线。相比起西方阵营的第三代AS,Zy-98的背部装甲相当厚实,采用的是多层复合材质,装甲包覆一直延伸至将整个后脑勺都遮挡起来。所以你从后方是看不见Zy-98头部的。
第三代AS的设计优先考虑了运动性,为了实现最为理想的躯干布局,腰部的可动幅度范围必须得到充分的保障——就是说,这块儿就别多塞东西了。
因此,驾驶舱等重要组件全都被移往了躯干上部,也就是胸部。钯反应炉堪堪安置在紧挨着驾驶舱的下方,结果就是无论外观还是内构,胸部都是毫无例外的内容物巨多(R量惊人…),腰部反而显得纤细了。
胸部区块可分为中央和左右三块。左右胸部是相对独立的存在,这是为了在肩关节活动时进行一定程度的旋转滑动,以便增加肩部的可动范围。
既然提到了肩关节,那就不得不说一下手臂了。
Zy-98的肩关节是由多个可动轴与内部骨架进行拼接而成的。驱动关节的,自然就是上述提过的电磁肌肉束了,但微型驱动马达等等部件还是随处可见。可以说通俗意义上的“关节”,实际上是巨复杂难以梳理清楚的存在。
Zy-98的肩部外壳,也就是保护内部传动轴与骨架的外装甲,并不像Rk-92那样方方正正一板一眼,也没有从众去模仿M9那样“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什么”的设计。
实际上,就外观来看,乍一眼你几乎找不到Zy-98的肩甲在哪儿。但事实上它确实存在,只不过在巨大张扬的上臂装甲衬托下没那么显眼罢了。
Zy-98的重装甲化随处可见,似乎是对机体的动力输出相当自信,泽雅设计局的开发团队为Zy-98设计了相当大型的上臂装甲,大型的肘部装甲,大型的腿部装甲,大型的膝胫部一体化装甲……毛子傻大黑粗的风格还是不肯完全放弃。
另外,大型化后的肘部装甲也可以当作武装悬挂点来加以运用。无论是沉重的AK-87六管加特林机炮,还是大型单分子切割刀,都可以固定在肘部。
Zy-98的脚部构成,基本上与手臂是同出一脉的。当然,为了在运动中支撑起庞大的身躯,这部分的骨架被设计得更为粗大和坚固——不止是骨架,电磁肌肉束的规模也更大,关节传动轴内藏的驱动马达尺寸也被允许大型化了。
因此在外观上,大腿、小腿肚表面的隆起很是显眼。就轮廓而言不但像人类,更接近肌肉发达虎背熊腰的战斗民族形象了。
相比起其它机种,Zy-98的足部被小型化处理,分割成两块的前后脚掌明确的各自独立,给人一种像穿着高跟鞋似的印象。
相比起Rk-92——甚至是M9来,Zy-98足部的接地面积更小了,快速奔跑跳跃时所带来的弹性也变得更强劲了。有意思的是,大容量的胸部,纤细的腰身,隆起大型的髋部(大腿),以及高跟鞋式的足部,这一切的一切都给人一种高度女性化的印(cuo)象(jue)。不知道是设计团队有(e)意(qu)为(wei)之,还是纯属偶然(具体可以找第一部动画设定稿,这种感觉尤其明显)。
作为正统的第三代苏联制AS,Zy-98的开发从90年代起就开始陆续启动了。有意思的是,相较于M6到M9之间有着衍生后继的直系血缘性,到了Rk-92与Zy-98这里,却因为Rk-02Scepter“王权”的介入,而变得暧昧不明了(真要搞清楚这层犹如蒙纱一般模糊的关系的话,我们留到以后再继续谈好了)。
有情报称,90年代后期就已经有Zy-98的先行量产型开始服役。不过终究是测试性质的运用,所以并没有获得官方的承认。
世界各地也有目击Zy-98的情报传出,最著名、可信度最高的当属帕劳群岛事件了。有生还者称,劫持化学兵器储存设施的恐怖分子使用了从未见过的AS,描述的外观大致与Zy-98接近(不过事后官方宣称那不过是法制的米斯托拉风Ⅱ)。
(这里是本人对动画与原著小说细节冲突的非恶意恶搞23333)
不过事后根据推算,Zy-98的正式完成时间大体上是二十一世纪初(有官方记录做横向参考)。因此,就算在90年代末出现了Zy-98的身影,那也不足为奇。
就如同美制的M9“卡恩兹巴克”一样,从先行量产到正式量产走了很多年。Zy-98是性能出色的第三代机,各方面均已达到伯仲M9的水平。
在此之后,泽雅设计局根据军方“提升生产性以及后勤整备性”的要求,对已经完成并先行生产了一批的Zy-98,进行了针对性的局部重新设计。
如此完成的,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Zy-99了。
Zy-99是追求利于大量生产及方便整备而诞生的改良型,虽然在番号上是相对于98的“99”。但实际上,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微乎其微的,性能也没有太大的差异。
从外观上来看,Zy-99与Zy-98最大的不同便是头部。与98不同,Zy-99的头部更接近人类,异形或者昆虫感十足的四目光学摄像机被换成了更为可靠的版本,整体布局更接近XM9(不排除泽雅设计局参考了基奥特隆公司,证据是滤光片也从红色换成了原谅色)。
原本卵形的头部造型也因为多处装甲配置更改,而变得棱角分明。当然了,前额的通讯天线设置还是保留了下来,并没有走M9(正式量产)那种酷似大月代茶筅髻的设计(泽雅设计局总算还有点骨气…)。
除此以外,手臂的装甲布局也进行了幅度较大的修改。基于过剩夸张的装甲会干涉手臂活动范围的原则,这块儿被保守化处理了——正如总书讠己被暗杀后,被右倾保守派把持了的苏联政局一样。
与Zy-98相比,99在设计上从重视防御力开始往运动性的方向倾斜。相信是受到了西方阵营的影响,所做出的的权衡帷幄(而M9则正好相反,从赵飞燕一点点变成了杨玉环…)。
另外还有一点,那就是外贸输出。这方面泽雅设计局有着悠久的良好传统,毕竟世界上销量最高、卖的最火的AS正是他们的杰作。
二十一世纪初叶,苏联解体,冷战体系结束后,严重衰退的俄罗斯经济在持续性的逐年下滑。面对连年的财政危机,再看看手上攥着的为数不多的牌,俄国人没有彻底崩溃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新政策下的外贸出口大幅增长。这其中,也有武器输出所带来的红利。
Zy-99M便是这一时期所诞生的产物。由于一些无法启齿的政治原因,无论是纯正的Zy-98还是正式生产的Zy-99,都不适合作为外贸出口的商品对外扩散。
但考虑到衰退的国内经济和惨不忍睹的国民收入,军火贸易无疑是理想的生财之道,至少比种地来钱快。
于是,当局以一种相当矛盾的心态批准了Zy-99的外销。不过在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之前,一批批订单上的Zy-99全都进行了改良。
既然正攵府传达了文件精神,那切实贯彻地改吧:钯反应炉规格太高,改!驱动系统耗材造价高,改!控制系统的零部件太精密,改!……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得不向政治作出妥协。但,有时又不得不妥协让步,才能让一些本质上是好的事情不被残酷的时代所吞没,并且继续存在下去。
Zy-99M是俄罗斯共和国在苏联解体后,所积极推动第三代AS外销计划的拳头产品。在二十一世纪初叶大部分国家依然以第二代AS为主力机种,作为当时也并不多见的第三代AS,因此即便是性能缩水(比原版)的Zy-99M,也得到了诸如北天龺月(人民解放委员会)、印度、中东各国乃至部分非洲地区国家的欢迎。
由于Zy-99M相比起Zy-99或Zy-98来性能存在缩水,一些采购了Zy-99M,并且有能力进行独立改造的国家或组织,完全可以将Zy-99M还原成应有的性能水准。不过这当然是被官方严格禁止的,因此不会对外公布。
不过有意思的是,第三方永远都是屡禁不止的存在,因为存在需要它的市场。在一些原东方阵营的国家里,其隶属的军事厂商也会生产专用于Zy-99M的升级用改造零件。
这种灰色产业完全是依附于俄罗斯对Zy-99M的出口贸易。由于生产商和用途的不同,世界各地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特装款式,这种异样的兴盛和不可控,就连输出国本身都始料未及(有鉴于此,美国干涉了M9被魔改的可能性)。
主武装
Longinov BK-540 37mm Rifle/37毫米步枪
AS用携行式武器,大多以高精度对空机炮改良而来。而两款37毫米AS用步枪,则活脱脱的像一挺AK-47自动步枪。由于枪托设计成了可折叠式样,短短的枪身看上去更像是一挺小型卡宾枪,无论是手持还是收纳都非常便利。
Ericon GEC-B 40mm Rifle/40毫米步枪
这是一款由Ericon公司研制,为第三代AS广泛使用的一款40毫米口径步枪(炮)。相比起过往的30、35毫米口径步枪,40毫米步枪在当时来说还是比较少见的。
正是因为少见,所以才有涉足的必要和价值。而且,相对来说40毫米口径对AS的杀伤性更为客观。实际上,为这款步枪开发的弹种绝大多数也都是对AS战斗用的,比如脱壳穿甲弹、脱壳稳定翼穿甲弹、带帽穿甲弹、穿甲燃烧弹、穿甲曳光弹等等。
OTO Melara Boxer 57mm Shotgun/57毫米拳师霰弹枪
奥托·梅拉拉公司研发的一款经典的AS用霰弹枪(炮)。它的原型是SPAS-12多功能霰弹枪,放大尺寸用在AS上,虽然近距离威力惊人,但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大到第二代AS难以处理的程度。
拳师霰弹枪在业界可谓是声名在外,口碑基本上是毁誉参半。有见多识广的老练操纵兵用“粗暴”来形容这款武器,AS使用这种武器本身就是十分奇怪的事情(打个比方,就像S.W.A.T.队员使用44Maguum左轮)。
狙击手尤其瞧不上这种美感不足的武器。
大型单分子切割刀(编号不明)
单分子切割刀是AS格斗战用主武器。相对于人类来说就是战斗短刀,刀刃部分的材质主要是超硬钢合金。
这款大型单分子切割刀相比起GRAW-6(M9惯用)来,无论是外形还是尺寸都有着巨大的差异。相比起外形接近KABAR1217的GRAW-6单分子切割刀,此款更接近刃部加宽还带护手的西班牙之鹿。
单分子切割刀被视为在无法使用枪械等射击武器的情况下,能够对AS起到一击必杀的武器。暗藏其中的链锯通过旋转来获得破坏性,而链锯的刃口均为六方晶体氮化碳的单分子所制,硬度号称高过金刚石。用来切割混合轻装甲可谓绰绰有余,热刀切黄油。
相比起正手握持的普通单分子切割刀,这款大型单分子切割刀运用注重的是突袭与刺击,强调的是出其不意。由于在战斗中无法像正握那样有效格挡,因此在握柄处追加设计有护手。
这款大型单分子切割刀是Zy-98系列的标配武器。在收纳状态下可以悬挂在手腕下方(肘部装甲上有固定位),也可以直接固定在背部的武装接点上。
EHI<蜻蛉切>接近战系统
惠比寿重工专为AS-1研发的一款大型格斗战用武器。
“蜻蛉切”之名取自于日本战国时代名将,“八幡大菩萨”本多平八郎忠胜爱用的兵刃,日本三名枪之一的“蜻蛉切”。
蜻蛉切锋利无比,是三河文珠派的铁匠藤原真正打造。传说,曾有一只蜻蜓停落在立着的枪尖上,瞬间被分为两截,因此得名“蜻蛉切”。
AS用格斗战用“蜻蛉切”是一把十分巨大的十文字枪(根据一些史书物语的描述,蜻蛉切原本长度足有六米,就这样来看AS用蜻蛉切还是做小了23333)。
枪身总长超过十米,武器立着已经超过了普通AS。枪身前端的枪头,实际上是三片单分子切割刀构成的倒T字形状。算上枪柄的话,就形成了一个“十”字。
虽然看上去和人类使用的长枪一样,以突刺为主要用法,实则不然。“蜻蛉切”的枪头部分内藏有微型喷射器,完全可以当做射击武器来加以运用(连接了高分子缆线,用以回收)。
另外,在枪头的底部,枪柄前端悬挂固定有小型霰弹枪。这是一种短炮身的霰弹枪,炮身长度只有拳师的四分之三。即可以固定在蜻蛉切前端底部,也可以拆卸下来握持射击。
————————————————————————————————————————————————————————
我最开始接触R魂,就是因为全金属狂潮系列的推出。
在那个每月都会买HK电击hobby的美好岁月里,在09年的某一期后半段,我惊讶的发现万代小比例成品系列ROBOT魂,居然官宣了ARX-7 Arbalest兵(当时我还喜欢用这个译名)!
从那以后起,一直到九月正式发售(到手是九月底),我一直处于一种持续性的热血亢奋期待状态(年轻,热度保持得久)。
我记得,当年的3500円R魂ARX-7 Arbalest预订价是两张出头点(随后的两款M9也是一样价格)。就现在来看是良心厚道得不行不行的,在当时还在钢普拉塑料套件坑里拔不出来的我,
我接触全金属狂潮这部作品,差不多也就是那两年的事情。相信很多人一样,全金入坑作妥妥的就是第二部校园篇。在当时,搞笑动画我只认全金2和校园迷糊大王。
然后就是从2开始一发不可收拾,恶补了1和3(TSR,京阿尼经典之作,默哀),从此沉沦FMP世界不可自拔,同时对贺胖这家伙五体投地(以前一直以为他只是搞笑作家)。
世界观太毒,不服不行。
然后就是疯狂的买胶。从最早的山口式转轮烈焰魔剑起(山口烈焰魔剑分初版、再版,和决战版,仨包装设计都不一样),R魂ARX-7 Arbalest、M9威巴、M9毛、M9猎鹰、野蛮人、野蛮人迷彩灰、猛毒初期型、ARX-7 Arbalest2.0(羊肉版)、烈焰魔剑、猛毒i型、猛毒M型、炎鸦一号机、王权菊乃机(啊想起来,我武器包还没入2333)……还有就是这次的幻影输出型。
应该说,FMP(全金属狂潮缩写)对我来说,各方面是仅次于高达的存在,比超时空要塞还要深厚那么几根毛(EVA是超然之外的,不能用简单的“喜欢”来形容)。
当然了,当年的胶也不是现在的胶,当年一百块的购买力,也不是今天能比的。
人上了年纪,话就特别多,怀旧的心情埋在心中,有机会表达出来还是很开心的。
这款R魂幻影输出型是12年底的产品了,虽然相对其它FMP机体来说它是比较新的了,但好歹也是七年前的东西了。
R魂在14年3月的时候以魂限的方式立体化了另一只幻影,也就是科鲁兹威巴火线救援、英雄救美的那台幻影狙击型。相比起输出型,狙击型各方面都更正统,如果没有那副该*的狙击眼镜,我就彻底沦陷了……
蜻蛉切和大狙,说实话我也看不出哪个更好玩。不过我本人比较喜欢日本战国史,虽然对本多平八郎无感(我喜欢猴子和大谷吉继),但号称日本三名枪的蜻蛉切还是很感兴趣的(当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
根据原著来的话,蜻蛉切严格来说不是幻影M(输出)的武器,顶多是以测试的名头玩过这把十文字枪。所以,虽然整盒模型看上去量很足,但实际上有种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感觉233333。
值得一提的是,幻影M定价是3200円,幻影狙击是4200円,怎么看性价比都是前者超高…………
虽然是12年的产品,但基本设计还是沿用了11年的猛毒。毕竟大家都是同种同文,从设定上就是一家亲(幻影是猛毒系列的祖宗),所以沿用一下设计怎么都说得通。
不过,幻影M因为肩甲较小,所以比起一抬胳膊就可能掉肩甲的猛毒来,幻影M这方面倒是毫无压力。
而且由于沿用了猛毒优秀的膝关节设计,再加上胯部装甲不是猛毒那种高叉泳装式样(干涉股关节可动),更为简练一些,所以半跪神马的POSE还是信手拈来的。
不过毕竟是猛毒系,就算再怎么调整细节部分,最后的可动性也没法和ARX-7 Arbalest2.0那种BT级别的看齐(装甲干涉还是存在的)。
这款产品我唯一不满的,就是没有附带37毫米步枪(就是野蛮人的那把枪)。虽然原著里幻影M就美式装备用惯了,但我感觉一台骨子里还是流淌着毛子血液的AS,给一把苏制步枪不过分吧……
现实是残酷的,财团B只给了拳师霰弹枪和40毫米步枪,爱玩不玩,大爷的不伺候23333。
我这只全新幻影M是四张入手,作为一只高贵的魂限,还是中古老物,依然稳定在四张的价格线,可以说是有点丢人的……
虽然全金IV刚刚播放结束,FMP人气再一次暴涨,但财团B这次主推的是拼装HG套件,采用的是1/60比例尺寸,要略大于R魂版。
也就是没法一起玩了23333。虽然奸笑社的野蛮人比例还算凑合,但人家太过专一只做野蛮人,对它是一点脾气都没有…………
我只有个小小的愿望,那就是财团B大爷有空把幻影原型和猛毒玉芳机给我出了,OK吗?
这一期就到此结束了,科普是本命番外是情怀,那么我们下一期再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