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仕N系列的漆面拿什么做渗线才好?

archer_yj楼主LV5.白银玩家

2019-05-04 17:41 发布于 未知

1楼
本帖最后由 archer_yj 于 2019-5-4 21:02 编辑

如题,好不容易喷好的漆面,用的郡仕的N系列水性漆,拿田宫的黑色渗线液对着漆面渗线,然后拿X-20A擦拭,结果居然把漆面擦掉了。。。请问各位大佬们对N系列水性漆的漆面是怎么渗线的啊。。。


修改一下,用的不是X20A哈,就是X20,前面写错了
39

点个赞吧~(0)

archer_yj楼主LV5.白银玩家

2019-05-04 22:23 发布于

2楼
turtlemark 发表于 2019-5-4 22:09 郡士N的光泽色,要涂出光泽特别困难。
水漆和油漆的一个巨大差别:很难根据落在零件表面的涂料质感判断涂 ...


哈哈,确实,我之前按照硝基漆的喷法去喷,结果好几个零件都流挂,而且超容易堵笔,我0.3的130,放在那去趟厕所的功夫就堵上了,有时候喷着喷着换个零件又堵上了。。。不过我还有个0.5的150,回头翻出来试试
而且这种半光漆面是不是上一层光油就能进行渗线了呢?

turtlemarkLV7.铂金玩家

2019-05-04 22:45 发布于

3楼
archer_yj 发表于 2019-5-4 22:23 哈哈,确实,我之前按照硝基漆的喷法去喷,结果好几个零件都流挂,而且超容易堵笔,我0.3的130,放在那去 ...
问题在于你涂N30光油能保证涂出光泽吗

PS290,你可能太小看这只笔了。虽然这笔风评被害严重(主要都是说它握持困难),但性能不赖,远非S150这种级别能比的。
S130、S150我都用过,喷郡士N液滴巨大,消光涂装还勉强可以靠拉远距离减少出漆量应付,光泽涂装需要一次涂布较多涂料,非常难控制。
既然你用过油漆,不知有个细节你是否注意到了:同一只笔同样气压同样出漆量,水漆的喷雾非常“散”,就是喷出来的锥形扩散比油漆严重。这意味着水漆喷雾的涂料密度比较低。而涂料在被涂物上正确摊开是需要一定量的,水漆液滴本来就难摊开,再加上密度低量不足,简直是雪上加霜……这时候如果快速移动喷笔,落到零件上的涂料就更少了。

archer_yj楼主LV5.白银玩家

2019-05-04 23:09 发布于

4楼
turtlemark 发表于 2019-5-4 22:45 问题在于你涂N30光油能保证涂出光泽吗

PS290,你可能太小看这只笔了。虽然这笔风评被害严重( ...


确实,我同样的气压,出漆量喷硝基漆就能很匀称,喷这个N系列就各种问题,一开始各种流挂、盖不住色,摊不开,点状扩散。。。后来降低溶剂量、出漆量、调低气压才渐渐能看了
唉,想环保一下还得去买喷笔
turtlemarkLV7.铂金玩家

2019-05-04 23:52 发布于

5楼
archer_yj 发表于 2019-5-4 23:09 确实,我同样的气压,出漆量喷硝基漆就能很匀称,喷这个N系列就各种问题,一开始各种流挂、盖不住色,摊 ...
我建议暂时先用半光/消光效果应付。渗线也不是什么必须的操作,之前我也说过了,半光/消光漆面的线条本来就比较明显,不是一定要渗线。
我之前发过帖子讲郡士N的涂装方法,虽然不能保证涂出光泽,但能保证不翻车。
至于光泽涂装,我还是那句MMP……目前我感觉勉强能行的喷笔,一是英菲尼迪0.15mm,小口径雾化有优势但涂大件困难,二是PS290,这款的针头没有从喷嘴中伸出来的针尖,不容易堵,平稳移动反复刷能出光泽但搞不定橘皮。然而这两款喷笔都不便宜,PS290如果配个握把也上千了。
据我所知,水漆在从喷嘴中喷出之后,涂料粘度会迅速增加,而水漆能喷涂全靠粘度上升。举个简单的例子:找个塑料零件,在上面洒几滴水,水会收缩成分立的水滴,根本不能在塑料上摊开;T314稀释剂也是如此。但有机溶剂能在塑料上摊开。找个毛笔蘸水或者T314稀释剂在零件上刷涂,同样收缩摊不开。但刷涂涂料原液显然能摊开。其实原液的连续相是水,同样有收缩倾向,但靠粘度能克服收缩,水漆就靠这个摊开。那么问题就来了:一般的喷笔,针头有一段从喷嘴伸出来的部分(这部分本来是画线条用的),这部分就成了最早接触高粘度涂料的“零件”。针头上面积攒涂料导致堵笔。所以只要用一般的喷笔,堵是必然的,只是清理难易的区别。

eva17thLV4.高级玩家

2019-05-06 16:29 发布于

6楼
turtlemark 发表于 2019-5-4 23:52 我建议暂时先用半光/消光效果应付。渗线也不是什么必须的操作,之前我也说过了,半光/消光漆面的线条本来 ...
我看淘宝上郡士的BN系列底漆已经铺货了,请教下效果怎么样哇
turtlemarkLV7.铂金玩家

2019-05-06 16:44 发布于

7楼
本帖最后由 turtlemark 于 2019-5-6 16:59 编辑

eva17th 发表于 2019-5-6 16:29 我看淘宝上郡士的BN系列底漆已经铺货了,请教下效果怎么样哇

远距离干喷,涂层一抠就掉,和AV漆之类的水补底漆一样。
包装上写的涂料和T314按1:2~3稀释是坑爹的,应该按1:0.5~1稀释,用至少0.3mm口径的喷笔中等出漆较近距离缓慢喷实在了才有牢固的涂层。表面效果就是消光色的效果。
遮盖力倒是挺强的。
eva17thLV4.高级玩家

2019-05-07 09:57 发布于

8楼
turtlemark 发表于 2019-5-6 16:44 远距离干喷,涂层一抠就掉,和AV漆之类的水补底漆一样。
包装上写的涂料和T314按1:2~3稀释是坑爹的,应该 ...


近距离中等出气容易流挂么?我之前喷普通的N水1:1湿喷总是流挂。。。
turtlemarkLV7.铂金玩家

2019-05-07 10:20 发布于

9楼
本帖最后由 turtlemark 于 2019-5-7 15:18 编辑

eva17th 发表于 2019-5-7 09:57 近距离中等出气容易流挂么?我之前喷普通的N水1:1湿喷总是流挂。。。

距离、气压、出漆量、稀释度当然是有平衡的。郡士N的难点就在于这个平衡区域比较小,超出区域就翻车。
首先确认用的稀释剂是T314而不是T302/T303,我建议喷涂一概不要加T302/T303。其次确认T314使用前摇匀了(摇几下就可以),没摇匀这稀释剂是废水。
然后说这个喷涂距离。根据我的经验,喷涂距离大约5cm是不能轻易改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到达零件的涂料中包含足够多的有效成分(从而形成完整连续的涂层),超过这个距离很容易出现缩孔、起泡、牢固度差等问题。油漆那种10cm~15cm根本就是外行涂法,真正专业人士(比如长谷川伸二,油土鳖上有视频)的涂法就是5cm左右。
水漆雾化比油漆困难,低于1bar且喷笔档次较低,喷出来的液滴就很大。同样体积的涂液,雾化后液滴粒径越大,总表面积越小,稀释剂蒸发越慢,这就导致到达零件的涂料包含过多的水。含水量大的涂料,既难以自行摊开,又容易流淌,当然就流挂了。
如果使用龟泵,最大气压只有1bar左右,解决办法就是少加稀释剂,以1:0.5为准。其实专业人士涂油漆,稀释剂加得也很少,大约就是0.5~1的样子;2~3依然是外行。
如果有大泵,气压能上2bar,这个余地就多一些。PS289这个级别的喷笔,即使1:1.5超量稀释,也可以通过调高气压到1.5bar,出漆量略微减小到针头后拉1/3左右,实现近距离喷涂。但我不推荐超量稀释,因为这样会导致到达零件的有效成分严重不足,光泽涂装容易出现橘皮。
1:1倒算不上超量稀释,但需要气压稍高一点,以便涂液在到达零件之前蒸发一些水分。可以试试1.2bar。
最后说一句:平缓移动喷笔非常重要,不要快扫,更不要乱晃。如果能翻墙,上油土鳖看“初めてのエアーブラシ塗装(お昼休み模型講座・特別編)”这个视频里面的大叔(长谷川伸二)是怎样用喷笔的。如果想看反面教材,油土鳖上有个号称“模型偶像”的用户叫“香坂きのと模型人-もけんちゅ-TV”,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涂装外行。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不要追求油漆那种湿喷成水样镜面的效果。
郡士N不是溶液而是乳液。由于乳液粒子较大,水分蒸发后可能呈现漫反射或其它不平整的表面形态,这时候不要反复喷涂出水样镜面(水样镜面完全是水表面的形态,出现水样镜面,大概率积水太多容易流挂)。按照前面说的方法扫两三遍之后,暂停一下观察其表面是否有平滑化的迹象,如果有那就可以了,等晾干即可。


eva17thLV4.高级玩家

2019-05-07 15:26 发布于

10楼
turtlemark 发表于 2019-5-7 10:20 距离、气压、出漆量、稀释度当然是有平衡的。郡士N的难点就在于这个平衡区域比较小,超出区域就翻车。
首 ...


谢谢,我回去搜搜看
国内视频站我搜了半天关于N水的视频,基本没有,要不就是一笔带过。youtube 上搜出来基本都是H水的。。。
turtlemarkLV7.铂金玩家

2019-05-07 16:01 发布于

11楼
本帖最后由 turtlemark 于 2019-5-7 16:05 编辑

eva17th 发表于 2019-5-7 15:26 谢谢,我回去搜搜看
国内视频站我搜了半天关于N水的视频,基本没有,要不就是一笔带过。** 上搜出来 ...

关于喷涂时落在零件上的涂料的表面状态,补充说明一下。

从郡士官推上找了个图:

图示两种涂料成膜方式,第一行是溶液型涂料(油漆,旧水漆),第二行是水性乳液涂料(郡士N)。エマルジョン是乳浊液的意思。
看第二行。
郡士N的涂液(就是用于喷涂的涂料)相当于第一个状态,刚涂布到零件上是第一或第二个状态。如果涂布后呈水样镜面,基本可以确定是第一个状态,然而这个状态是不算数的。涂布后很快进入第二个状态是比较理想的,但第二个状态初期看不到光泽,需要等乳液粒子融合到一定程度才能看到光泽,但可能不平(有橘皮样)。
理论上最好的喷涂方法是:涂料到达被涂物时,水恰好都蒸发了,乳液粒子致密排列;这些乳液粒子本身都是油性物质(但挥发物很少,基本都会留下),比较容易在被涂物表面摊开。但这种理论上最好的喷涂方法显然做不到,只能退而求其次,让涂料到达被涂物表面时仍然带有一点水。干喷,亦即水分过度蒸发以致乳液粒子在喷射途中就暴露了,乳液粒子会提前固化,到达被涂物之后就无法彻底融合。
真正麻烦的问题在于:喷涂时无法即时通过观察被涂物表面涂料的状况判断喷涂是否成功,或者反过来说,喷涂成功时没有什么确切的、显著的标识。有鉴于此,我建议相对严格地控制涂料和稀释剂配比,固定一些喷涂参数如气压、距离、出漆量,以便在难以判断的情况下更容易成功:喷涂参数固定,没流挂基本就是成功了。
eva17thLV4.高级玩家

2019-05-07 17:11 发布于

12楼
turtlemark 发表于 2019-5-7 16:01 关于喷涂时落在零件上的涂料的表面状态,补充说明一下。

从郡士官推上找了个图:


专业,专业
我有大泵和PS289,这周有空好好试一试
turtlemarkLV7.铂金玩家

2019-05-07 21:54 发布于

13楼
eva17th 发表于 2019-5-7 17:11 专业,专业
我有大泵和PS289,这周有空好好试一试


即使有大泵,我也建议不要轻易使用高压,优先考虑相对较低的气压(1bar)配合较少量的稀释剂(0.5)。
气压较低会导致雾化不足,也就是喷雾液滴直径较大,总表面积较小,水蒸发较慢,所以要少加稀释剂减少涂液含水量。
事实上含水的涂液液滴在塑料上基本摊不开的(专业说法是无法充分展布),找个塑料零件往上面滴两滴水就能看出来,水滴会收缩,不能浸润零件表面(相反,有机溶液是可以摊开的)。摊开主要靠乳液粒子。由于这个特性,喷涂时只能尽量保证乳液粒子能“完好无损”地到达被涂物表面以及乳液粒子自行摊开时不要受到太强的干扰。高气压时气流冲击力比较强,干扰也比较强,容易出现橘皮。(姑且称这种橘皮叫“原发性橘皮”,意思是涂上去的涂料本来就不平且没来得及自流平,有别于涂料固化过程中表里层溶剂蒸发速率不均匀、涂膜收缩不均匀出现的橘皮,后面这种姑且称作“继发性橘皮”。郡士N这种涂料,继发性橘皮基本没有,因为要等水基本都蒸发掉才会进入乳液粒子融合期,融合过程仅有极少量成膜助剂促进融合,不像油漆直到最后都在蒸发溶剂。)

eva17thLV4.高级玩家

2019-05-10 23:05 发布于

14楼
turtlemark 发表于 2019-5-7 21:54 即使有大泵,我也建议不要轻易使用高压,优先考虑相对较低的气压(1bar)配合较少量的稀释剂(0.5)。
气 ...


这么一来感觉喷涂有好的效果也不是一定要一个好的泵,其实买一个便携气泵也能喷起来哇
一直以来以为气压越大,气罐越大喷涂效果会更好这样的认知是有误区的啊
turtlemarkLV7.铂金玩家

2019-05-11 14:21 发布于

15楼
本帖最后由 turtlemark 于 2019-5-11 14:41 编辑

eva17th 发表于 2019-5-10 23:05 这么一来感觉喷涂有好的效果也不是一定要一个好的泵,其实买一个便携气泵也能喷起来哇
一直以来以为气压 ...

气压越高效果越好,这肯定是误区,但我还是建议有大泵。原因很简单:调整余地大。
虽然我建议优先考虑1bar,但每个人的设备、喷涂环境都有差别,1bar肯定无法全搞定。
事实上0.5bar~2bar都可以候选。如果有大泵,候选范围大。

涂料被喷出后持续失水是比较典型的过程,但不排出有反过来的情况:涂料喷出后吸水(从空气中吸附水蒸气)。
郡士N早先的T302/T303稀释剂以及T312/T313洗笔液都能实现吸水效应。
超量用T302/T303稀释且喷涂后将被涂物置于比较潮湿的环境,有时能观察到涂层表面自发从不规则样演变为水样镜面,这就是重吸水的表现。但此后继续干燥并不能形成光泽表面,因为重吸水对于乳液类水漆成膜过程而言是不正常的(参看前面的图),会导致漆膜有效成分无法完全融合。
使用T312/T313洗笔,摸壶的位置能感到温热感,吸水放热了。相对的,有机溶剂组成的油漆洗笔液,倒进喷壶之后就能感觉喷笔凉了。
T314稀释剂,目前看来没有显著的吸水效应。但随着环境湿度变化,T314的“保水”功能有可能不足,也有可能多余。所以更大的调整余地还是有必要的。
eva17thLV4.高级玩家

2019-06-01 16:28 发布于

16楼
turtlemark 发表于 2019-5-11 14:21 气压越高效果越好,这肯定是误区,但我还是建议有大泵。原因很简单:调整余地大。
虽然我建议优先考虑1bar ...


刚才用郡士新水bn02又试了下,1:1稀释,2.5bar气压

不知道是bn这个涂料原因还是因为气压原因,这次感觉非常顺利,至少不会流挂了




turtlemarkLV7.铂金玩家

2019-06-01 18:07 发布于

17楼
eva17th 发表于 2019-6-1 16:28 刚才用郡士新水bn02又试了下,1:1稀释,2.5bar气压

不知道是bn这个涂料原因还是因为气压原因,这次感觉 ...

被你发现了……BN远没有N容易堵。
其实BN没光泽,不用开高压,1~1.5bar没流挂一直喷就行。BN填料非常多不容易流挂。
N堵得特别厉害,可能是因为原液用挥发特别快的醇类替代了一些水做稀释剂(原液那个黏度如果稀释剂全是水,肯定流挂到怀疑人生),但这个替代做得不太好导致干得太快。BN开盖凑近了闻是一股类似氨水的味道(尿骚味儿),推测是换了稀释剂成分。

eva17thLV4.高级玩家

2019-06-01 18:50 发布于

18楼
turtlemark 发表于 2019-6-1 18:07 被你发现了……BN远没有N容易堵。
其实BN没光泽,不用开高压,1~1.5bar没流挂一直喷就行。BN填料非常多不 ...


好吧,我还以为我已经掌握了屠龙方法
tankycoolLV2.初级玩家

2019-06-01 18:59 发布于

19楼
学习了
大工仔LV1.新手上路

2020-03-07 22:38 发布于

20楼
我也是这样,店家跟我说喷了保护漆再渗线,目前还没试验过
  • 1
  • 2
  • >>
  • 到第

图片选择

努力修改中₍₍ (ง ˙ω˙)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