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富野北大讲座 完整版更新

杏最高楼主LV9.大佬

2018-06-03 22:29 发布于 未知

1楼
本帖最后由 杏最高 于 2018-6-5 09:12 编辑

转自微博@今天也很_肌肤如雪


一、《数据化时代的导演和作家应该面对的挑战》讲座部分

今天我来到这里,听说今年是北大办学的120年,容我向各位表示祝贺。我向首先说明,今天我面对的不只是高达的粉丝,而是做讲座,因此说话的风格可能会认真一些,请各位理解。今天我要讲的东西非常的难,不知道在座的人有多少能理解我说的话。

在座各位很多是高达的爱好者,很多人可能在小时候受到了高达的影响,甚至有人因此影响了思维,改变了人生轨迹也说不定,但是我还是向提醒各位,希望你们看动画之外,也要关注世界上其他载体的名著,不要只局限于动画,简单的来说就是,お宅になるな!(不要成为阿宅!)

在我开始从业的时候,动画是给小孩子看的东西,经过了三十年,也渐渐地兼具了向大众传播文化的责任,也就是说要尽量制作向大众公开的作品,那么怎样做到这一点呢,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升作者(指p、监督和脚本,以后也会省略)自己的知识涵养,唯有作者拥有自己的制作理念,才可以制作合格的作品。

从业者需要理解的两个原则:其一,游戏不是电影,用游戏的理论来做电影或者反之都是毫无意义的。其二,电影发展到现在,得到了成功的发展吗,并没有。

电影不能说成功地发展,这是为什么呢,由于数码技术的发展,电影制作的基层工作者的思路往往固化成了如数码一样的思路,即非0即1的脑内回路,强调确定的因果关系。而实际上电影是什么呢?是戏剧、音乐、武斗等等等的结合,如今数字化的技术得到了发展,过于依赖数字化的作者忘记了什么呢?所谓电影本身上是要追求视觉上的冲动,而庸才对这却没有意识,因此需要能够从总体上把握的作者。电影说到底是一个人的自我的体现,一群人坐在一起讨论是做不出好电影的。

简单的来说,就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庸才就无法操纵如今先进的技术了。

剧本说到底只有两种,就只分为悲剧和喜剧而已。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是根据感情分类的,那么感情是从哪来的呢,是从不同地域的人在其生活的环境,由其特殊的风土形成的各自不同的人的感性,这就构成了感情,而把这传达给观众,就可以称之为文艺。

可以仔细看过去的名作,这些名作脍炙人口,和他们有没有电子技术有关系吗?要反复看,多看,看看其是如何把握整体的,再研究其细节和整体的关系。比如高达,看一遍肯定是不能把握的(笑)。

你们在座的各位,我想肯定不都是投身于影像业的人,但是就算你们只是相当动漫评论家,或是普通的动漫观众也好,看影视作品要把握故事的整体,而不是其中细节,就算一卡出来了,啊这个场景做的真好,然后下一卡出来了,啊这个场景做的也好,这样的作品真的能称为好的作品吗?
------------------------------------------------------------------------------------------------------

需要补充的是,富野导演的语速很快,而且现场的麦效果可能也欠佳,而且富野导演讲得绘声绘色,说话抑扬顿挫,强调得时候句尾音很重,而且还讲了一些笑话,这应该都是大纲里没有的内容。

想讲一下笔者个人的理解。从直观上来讲,所谓把握整体大家想到的对立面可能就是部分,以“作画好(某一方面)但整体失败”或者“某个场景(整个作品的一部分时间段)出色但整体失败”为反例。而就笔者个人的理解,富野导演的意思并不是这些。这一点在后面问答环节的也许可以得到验证。
富野导演所谓的整体(笔者作为工科生只能用工科描述了,见谅),是“众多要素如何在整体上达到最优作品”,也就是multiple variables和multi-objective的问题. 而并非用某种固定的方法,通过固定的输入换取固定的输出解决一个问题,再把各个问题累加起来的工科生的Divide&conquer思路。数码时代的思路常常是追求一个方法论,用什么方法,可以达到某某特定的效果,这种问题一旦提出来就是思维上危险的。
整体上的需求是什么呢?还是富野导演所讲的画面上的冲击力、文艺,所谓基于知识涵养的个人表现,是偏感性的。现在动画基层工作者都接触数码技术,更容易形成数码的固定输入到固定输出的思维,这让某些人后来站在高位,也是不能统筹整体的庸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只能靠intelligence了(intelligence是多次提到的原话)。

二、G-reco的制作和消息
G-reco的制作上和厂商产生了一些矛盾,有一些自己都觉得比较生气。

考虑到之前说的数码技术容易让人难以把握整体,在G-reco中减少了数码技术的使用。

G-reco本来想把gundam给去掉的,但是电视台认为这个G就代表了高达的G,是不是商标权会有问题,所以没能去掉,自己觉得很遗憾

开始知道G-reco是半夜12点播的时候,非常生气,觉得半夜12点会有人看吗,后来发现现在也并不是完全只靠电视,网络上也有很多播放渠道。后来反响还挺好,剧场版是电视台方面要求做的。

G-reco要做2季是本来是强行做的,后来自己在TV上看第一话的时候,感受到G-reco适合以电影形式作为载体表现出来的可能性,TV可以说相当于剧场版0的试做版的感觉,剧场版不是剪辑版,而是把自己心里真正想做的重新组织起来。

这种全部重做成五部剧场版在世界上应该还没有先例,电视台也表示不是很理解。

进度和上次说的貌似没变。

三、提问环节

首先要说明的是,虽然本次是《数据化时代的导演和作家应该面对的挑战》这个题目的讲座,但是很多人问问题都是按照富野导演粉丝见面会的形式来问的,校方的老师觉得有些不满。不过富野导演也根据问题展开来说了很多,私以为很能帮助理解讲座的内容。而且也不是粉丝不对吧,是先提greco的富野がいけないのだよ(夏亚脸)
先总结一段贯穿整个提问环节的内容,这一段内容贯穿整个提问,因此记录在一起,这可能会导致其他问题不够完整,抱歉。

让1:1高达可动这件事富野自己参与了,但是实际上发现18米的高达人坐在里面就会晃,实际上2米以上的就没法全身可动了,由于现在数字技术的发展,的确产生了一些人都误以为一些实际上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是可行的,例如变形金刚的变形是帅,但是那种根本不可能的大变形,那种能说是奇幻吗,也不是,西游记那种才能叫奇幻,在这方面上讲变形金刚很次。
18米的高达在地球上没法动,但是为啥下了地球呢?高达本身一开始是只打算在宇宙演的,但是一个赞助商说,要把高达给丢到地球上去,所以才有了在地球上的高达,但是后来也发现,如果不在地球上,人就无法交流(宇宙是真空),这是在制作高达学到的重要的一点。

1.Z和Z转译为什么结局会不一样呢,是什么要素使导致这个变化的呢?
按照某某要素就会导致一部作品结局的这种思路是非常危险的,这正是之前提到的不能把握整体的数码思路。

2.非常喜欢哈撒维这个角色,但是不明白为什么在贝托到闪哈的小说和剧场版这个人物有较大的区别?
开始富野导演可能有些糊涂,还问了一下提问者闪哈是不是在贝托后面,不过后来还是认真地作答了。
后来重新审视了哈撒维和父亲的关系,因为他父亲是一个纯粹的军人,所以认为这会激发哈撒维的逆反心理,另外,也认为目击了葵丝的死会对哈撒维产生重大的影响。

3.数据化时代,观众的趋势是爱好者看得越来越多,和一般观众相比差距巨大。对于爱好者来说常见的背景和设定只是废话,但对其他人省去这些说明就会看不懂,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提问者提出这种问题,大概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吧。答案是这是不可能的,古今以来的创作者都为了能创作让不同类型的观众都能享受的作品,但是没法做到的,就我而言,只要有能懂我的高达的粉丝我就很开心了,
我又仔细想了一下,这个问题本质上也属于数码思维的一种,强调用哪种方法论能获得对应结果,请提问者在接下来的一年内研读两三部其他领域的名作吧。

4.吉姆王15话把卡拉拉关起来解决内部矛盾的这种与外星人的矛盾的场景让自己很难忘,现在为什么机器人很少出到宇宙外和外星人进行交流了呢?
在宇宙外部分见前面
现在想来把宇宙人作为一方很nonsense了,如果问我当时为什么会做这样一部作品,我只能说我当时是那样想的,请原谅。

5.比较专业的一个问题,笔者不是很懂,大概涉及到一位学者的影视的本质论的理论。后来浅显地讲了一下是问对影像捕捉技术和3D技术等和手绘动画的对比(大概是有点哲学意味的?)
说到底,捕捉技术和3D技术一开始生成的就是连续的,而手绘动画一开始是一张一张静止的没有生命的纸,只有把其合在一起才能成为动画。从动画animation的语源【词没get到】,是赋予生命的意思,这正是手绘动画的意思吧。
笔者注:由于没记清楚,没太表述清楚这段话的意思,但是必须指出富野导演不是抵制新技术的人。

6.现在巨大机器人动漫越来越少了,而且今年也出现了例如魔卡少女樱等一系列老作的翻新作,那么《Darling in the Fraxxx》能否作为传承巨大机器人的作品呢?
没看过。
巨大萝卜动漫其实20年前就没有市场了,只是万代觉得还有,但是实际上其实只是市场扩大了而已。对巨大萝卜的向往本来只是败战之后对机械、科技的向往,金融危机后这种热情就消失了。不过对此我也不好评论什么,因为很多动画的制作都是受到《高达》成功的影响。不过既然他们都想做的话,那就让他们做去吧!
现在由于网络等形式的发达,作品的数量得到提升,很多作品只要有一套框架(点子)就得到投资,一些根本不能称之为作品的东西都成为了作品,这一点请大家通过自己的intelligence来评判。另外,作为从业者来讲,请大家也不要太过于批判了,因为有的人可能被批判之后就一蹶不振了,这一点还请求一下大家。当年我第一次看到数码效果的时候,我感到十分震惊,原来还能做出这样的效果,就忍不住想要夸别人,现在回想起来,想要提醒大家,现在大家还年轻,在十几二十年后,大家可能会看到更加不可思议的画面,我想请大家到时候不要太过于夸奖这些画面。

7.对富野导演的作品传达文艺和其依托乡土的说法表示感动,但是困惑于现代人交流由于科技的发展,仿佛在宇宙里一样用无线说话,感觉已经离乡土太远了,如何看待者个问题呢?
这个可以在我的作品中得到回答,
为什么要设计接触回路这个设定呢,从理论上来讲,宇宙实在太旷阔了,而且其中是真空,而接触之后就可以传递声音。但是实际上是想表现出人与人通过身体的亲密接触(肌と肌の触れ合い)就能传达内心的想法。也希望大家能够多与他人接触进行交流。
在理解这个基础之上,请你们要注意不要从亲密接触变成了性骚扰(笑
58

点个赞吧~(0)

杏最高楼主LV9.大佬

2018-06-04 11:09 发布于

2楼
turtlemark 发表于 2018-6-4 00:23 文奈,靠你了
万代,卒
杏最高楼主LV9.大佬

2018-06-04 11:11 发布于

3楼
brotherpeng2017 发表于 2018-6-4 07:51 的确,近几年广告牌萎靡不振主要还是故事创作不行。
一方面要写好故事,另一方面,又受到来自各方(比如万代)种种限制,被强行变更剧情,确实不易
看看肛自己换了多少个背包
杏最高楼主LV9.大佬

2018-06-04 11:14 发布于

4楼
AssassinRye 发表于 2018-6-4 11:00 昨天刚看完G复国,也把访谈节目和访谈文章仔细研读了一遍,才发现G复国咋眼一看感觉是一部挺烂的作品,背后 ...
一方面富野想写一部他想写的机器人动画,另一方面,又受到来自各方种种限制,又受制于篇幅
最后就变成了个不知所谓的东西。。。。
他去后院补墙了_LV6.黄金玩家

2018-06-04 12:01 发布于

5楼
意思是不是 ,让玩家别只守着那些万代不出的怨念等着买啊, 要勇敢去买其他系列的玩具
AssassinRyeLV4.高级玩家

2018-06-04 12:18 发布于

6楼
杏最高 发表于 2018-6-4 11:14 一方面富野想写一部他想写的机器人动画,另一方面,又受到来自各方种种限制,又受制于篇幅
最后就变成了 ...


简单来说确实是受制于篇幅所限,不过实际上还有很多他对目前日本动画界的工作人员的失望,很多G复国里的表述方式并不是他想要的,但是因为太赶,没有办法,只能强行上映了。
澄空学园LV7.铂金玩家

2018-06-04 12:54 发布于

7楼
杏最高 发表于 2018-6-4 11:08 这个IP还能再坑几十年内呢,万代怎么会不做
再坑几十年的前提是高达的低幼向市场开辟成功,我们这种老不死最多给万代当个收入保底
可是你看最近高达那些用来拓展下一代市场的作品,有哪个是非常成功的?
杏最高楼主LV9.大佬

2018-06-04 13:12 发布于

8楼
他去后院补墙了_ 发表于 2018-6-4 12:01 意思是不是 ,让玩家别只守着那些万代不出的怨念等着买啊, 要勇敢去买其他系列的玩具
...



杏最高楼主LV9.大佬

2018-06-04 13:14 发布于

9楼
AssassinRye 发表于 2018-6-4 12:18 简单来说确实是受制于篇幅所限,不过实际上还有很多他对目前日本动画界的工作人员的失望,很多G复国里的 ...
他说的后续的5部剧场版很可能也会一样的结果。。。
杏最高楼主LV9.大佬

2018-06-04 13:14 发布于

10楼
澄空学园 发表于 2018-6-4 12:54 再坑几十年的前提是高达的低幼向市场开辟成功,我们这种老不死最多给万代当个收入保底
可是你看 ...


还在摸索吧,BD这个新系列也是种尝试,虽然不太看好
AssassinRyeLV4.高级玩家

2018-06-04 13:16 发布于

11楼
杏最高 发表于 2018-6-4 13:14 他说的后续的5部剧场版很可能也会一样的结果。。。
很有可能,不过我还是蛮期待的,当然期望不大,失望也就不会有了。
澄空学园LV7.铂金玩家

2018-06-04 14:08 发布于

12楼
杏最高 发表于 2018-6-4 13:14 还在摸索吧,BD这个新系列也是种尝试,虽然不太看好
整个业界处于疲软状态,机器人动画更是愈加萎靡不振,这种情况下想要再让这个老IP发挥出足够的热度,除了多尝试也没别的办法了(何况还被冈某踹了一脚),干脆你别出动画了,出游戏吧
杏最高楼主LV9.大佬

2018-06-04 15:59 发布于

13楼
AssassinRye 发表于 2018-6-4 13:16 很有可能,不过我还是蛮期待的,当然期望不大,失望也就不会有了。
恩,差不多就是这样
杏最高楼主LV9.大佬

2018-06-04 16:00 发布于

14楼
澄空学园 发表于 2018-6-4 14:08 整个业界处于疲软状态,机器人动画更是愈加萎靡不振,这种情况下想要再让这个老IP发挥出足够的热度,除了 ...
之前也说后续高达模型会更多和游戏联动。。。
老IP机器人动画,最近全金这波还行
brightfirekingLV2.初级玩家

2018-06-04 16:54 发布于

15楼
星宿之神 发表于 2018-6-4 09:56 如果咱们错过了这个日漫衰落的时机,咱们的动漫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啧,感情只能指望着隔壁衰落才能有希望?
lichLV6.黄金玩家

2018-06-04 17:22 发布于

16楼
AssassinRye 发表于 2018-6-4 12:18 简单来说确实是受制于篇幅所限,不过实际上还有很多他对目前日本动画界的工作人员的失望,很多G复国里的 ...
赶。。。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看过几年前的《白箱》就知道,一多半的作品都是赶出来的,这根本不是理由;更何况G复国的画面也没有多精致。

《G复国》成烂片,最主要的原因就出在把握节奏的导演身上,富野难辞其咎。
澄空学园LV7.铂金玩家

2018-06-04 20:45 发布于

17楼
杏最高 发表于 2018-6-4 16:00 之前也说后续高达模型会更多和游戏联动。。。
老IP机器人动画,最近全金这波还行
...


全金跟刚大木还是很不一样的,前者本身就没那么机甲,在如今基本上都校园番的大环境下还算吃得开,我一个对高达只懂点皮毛的朋友每次听我提到高达,都说高达该转型了,甚至都改机娘算了……如今再搞这种气氛沉郁、场景宏大的机器人战争作品,我觉得还是游戏更适合一点(把高达做成带剧情的沙盒类游戏吼不吼啊
弦歌麒缘LV6.黄金玩家

2018-06-04 21:23 发布于

18楼
澄空学园 发表于 2018-6-4 20:45 全金跟刚大木还是很不一样的,前者本身就没那么机甲,在如今基本上都校园番的大环境下还算吃得开,我一个 ...
你是说尼尔机械纪元吗?
AssassinRyeLV4.高级玩家

2018-06-04 23:29 发布于

19楼
lich 发表于 2018-6-4 17:22 赶。。。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看过几年前的《白箱》就知道,一多半的作品都是赶出来的,这根本不是理由; ...
都有问题,但是富野所能提供的支持并不多,如果我没理解错误的话,整个G复国富野只参加了6天的制作,其中有一半以上时间还是记者见面会和作品访谈。他把整体脚本设定好后便抛给团队去做了。在后续的访谈记录中他所提到的大部分都是指演出家们导致目前日本国内的动画非常快餐化,也包括这次制作的G复国。
AssassinRyeLV4.高级玩家

2018-06-04 23:33 发布于

20楼
lich 发表于 2018-6-4 17:22 赶。。。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看过几年前的《白箱》就知道,一多半的作品都是赶出来的,这根本不是理由; ...
另外关于画面是否精致,这个我持保留意见。
高达是以机器人战争为题材的作品,精致的画面并不适合这种主题,其他的高达系列作品在画风上也是个性鲜明,没有统一的美度可言,G复国的画风设定,充斥着“芭蕾舞”的姿态。这点可以参考4月刚出的人气新番《Magalo Box》,2018年4月份新出的动画,却要用1980年代的画风去展现搏击的硬朗风格。
JrlaviLV3.中级玩家

2018-06-05 00:05 发布于

21楼
”现在通过数字技术直接捕捉有生命的东西转换成的「动画」根本不能叫动画!“ 醍醐灌顶。
也可说为什么要在动画中寻求所谓的“真实感”!
动画还是要看原创动画,而不是各种的改编动画。
不过,老前辈不多表扬下努力的新人可不合适啊(笑)

图片选择

努力修改中₍₍ (ง ˙ω˙)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