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科普69期】引领吉翁崛起的原始巨人 合金版 MS-06A 渣古Ⅱ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8-01-12 11:13 发布于 未知

1楼
本帖最后由 Captonblaed 于 2018-1-12 11:58 编辑



(以下内容以正史为准)
(其次以MSV-R为准)

开发背景



UC 0069年,吉翁公国开始对地球联邦**采取敌对姿态。在这“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动荡时期,MS开发计划得到了落实。



由于米诺夫斯基粒子的影响,作战重新回归到肉眼可视的范围内进行。正是由于米诺夫斯基粒子的发现与运用,瘫痪了制导兵器与雷达,人形机动兵器才有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同年,以米诺夫斯基博士为核心的技术团队完成了可用于MS的小型化核融合炉。次年(0070),米诺夫斯基粒子进入实用化阶段,军方开始将其运用于军事。



0074年2月,在MS-04的基础上进行实战化修改而得到的(Y)MS-05完成了。



MS如果全力运作一个小时以上,通常装甲板表面温度就能达到将近200℃。而不能完全转化成机械能的热能,必然会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积蓄下废热。



而在宇宙空间中又缺少空气这种良好的传导介质,在当时以舰艇为例,主流还是依靠辐射或者喷射来进行散热。



而YMS-05散热系统的运作原理,是由动力炉周边的管线导入低温状态的燃料,吸收能量的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废热,再通过主推进器喷射时将废热一并带出,以此方式进行散热降温。




YMS-05的核融合炉也采用了最新型的版本,由M&Y公社与吉翁尼克公司合作开发的MYFG-M-ES型核融合炉。不过由于这一时期的动力传输管线采用的是内置化设计,散热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动力炉的输出(05内部空间不足抹杀了换装更高出力动力炉的可能)。



同时,散热不力也会令加重操作的危险系数,严重的话可能发生诱爆。这就要求在母舰上必须配置高规格的冷却设备,此举不但占用了母舰内本就不宽裕的空间,也让整备难度增高了。



除了核融合炉外,背包部分还装设了两组双发式喷射引擎,以化学燃料作为推进剂,用于进行无重力环境下的飞行。不过燃料量的消耗非常巨大,只能进行短程飞行。



在这一时期,驾驶舱正式确定装设在机体的重心位置附近,且取消了简易的观察窗口。通过装设外部大口径独眼取景系统(其余还有十多台辅助取景器)和内部显示屏,来实现对外部情况的及时掌握。



不过这一时期的MS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一直到MS-06A的完成,标准驾驶座舱依然只见雏形,尚未完全。



YMS-05使用的是105毫米机关枪,以及280毫米(一说是240)火箭筒。



这两款兵器几乎就是人类使用的放大版(实际上并不只是单纯放大那么简单),通过MS灵活的手部对这些兵器进行分解、组装和弹药补充等动作。



YMS-05旧渣古的测试很顺利。而后,进行了小改的实战型旧渣古(编号取消了试作的Y)于同年7月确定进行量产。



由于军部非常重视这一款里程碑式的MS,工厂加班加点,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下线了27台实战型MS-05A,而MS教导团机动大队也在这时正式成立。



在此之后,基本测试结束并改进了移动性能的A型旧渣古,迈入了更为成熟的B型阶段。而B型也正是旧渣古生产数量最多的一个型号,下线了793台。



而为了配合MS的开发,可运载MS的姆赛级轻巡洋舰也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好了准备。



浩瀚的宇宙世纪,正式迈入了巨大人形兵器的时代。




对旧渣古的实战评价试验较为满意的公国军部,确定了将MS作为将来主力兵器的打算,决意并下达了开发性能更高的后继机种的指示。

军方对MS寄予厚望,希望次期机种能与假想敌的联邦军形成决定性的战力差。

MS-06A就是这样开发出来的。


MS-06A的开发,几乎是在旧渣古进行机体测试与驾驶员培养的同时进行的。

一开始,吉翁尼克公司技术部拿出了MS-05C的试作方案来当做MS-06A的开发蓝本,顺便也可以测试一下新型冷却系统是否可行。



由于换装了976kW出力的新型ZAS-MI11核融合炉,本机的冷却系统也必然发生了变革。在此时,旧式的冷却方式不再采用,改为效率更高的新式冷却系统。

而正是由于更换了新的冷却系统,机体腹部和背部增加了大型管线。这部分的管线被归纳入动力管体系,实际上并不完全正确。



追加外露的冷却管线将动力炉产生的废热扩散到各部位的装甲表面,然后以热辐射的形式来加以排放,称之为装甲蓄热式冷却系统。

由于不再依赖低温燃料来进行散热,机体的续航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这方面本机大幅度地领先了旧渣古。



由于新型冷却系统效果显著,吉翁尼克技术部开始专心设计机体的下半部分。在机体的大腿、小腿侧面,均装设了驱动装置,并连接有大型管线。



在当时,MS-04和05在设计上都无一例外的秉持动力管线内置化的优先原则。而在本机出现后,部分动力管的布局被改成了外露式。



这种改动的好处,是能够增加机体各单元的动力输出,增大了表面积也对散热效率的提升有所帮助——至少,整备人员是欢迎这种外露式设计的。

不过,缺点是暴露在外的管线得不到任何的保护,容易遭到炮弹、光束甚至破片的攻击而受损。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管线内并没有冷却剂,包含的是流体脉冲管。也就是说,这部分才是真正的“动力管”。



不过,这部的流体脉冲管只是作动力辅助之用,主要的驱动装置被完全的收纳于内部。实际运用中,也有腿部动力管破损断掉的机体依然能正常步行移动被确认的例子,并不在少数。



在旧渣古时期,测试与实战中均暴露了其装甲防护的不足,因此吉翁尼克公司在设计本机的时候,着重强调了装甲防护的重要性。

由于机体换装了高出力的核融合炉,因此相比起旧渣古来,本机可以装备更为厚实的装甲,且不会对运动性、机动性造成影响,本机也成为了将防护力与机动力完美结合的典范。

由于流体脉冲系统提升了各部分的出力,本机无论是运动性还是反应速度都得到了改善。在1G环境下的步行速度和无重力环境下的姿势制御数值都远超了曾经的杰作,B型旧渣古。



甚至于很多最早参加MS-05测试且评价不高的测试驾驶员,都对本机倍加推崇。据说吉翁尼克的设计室墙壁上还贴着教导团大队送来的感谢信等等……


(伪·感谢信



在那之后,吉翁尼克继续对本机进行配合内部机构更改的装甲形状、传感器和光学无线通讯等的少许调整。



已然成型的量产式样基本定案了。同时,编号也正式定为MS-06A。

机体的外形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试作机被命名为“渣古Ⅱ”。

尚处于零实战经验阶段的试验机,在0077年8月下线并完成了一系列的测试。由于测试成绩良好,很快就决定将试验机进行批量生产。



本机的生产由吉翁尼克设立于兹姆市的工厂负责,所完成的零部件被火速运送至SIDE-3宙域进行组装、测试。

测试场所被选择在地球观测死角的月球背面。姆赛级轻巡洋舰航行至指定地点后,作为此次模拟战主角的3台MS-06A离舰并以战斗速度侵入战斗宙域。



参与模拟战的3台本机均施加了实验色彩浓厚的蓝绿双色迷彩涂装,其中一机作为指挥官机而装设了头部角状天线。

很多军部高层人士乘坐舰艇全程视察了新兵器的测试。吉翁尼克设置这个观测点的目的,也是希望创造一个让军方亲眼见证MS-06A优异性能的机会。

通过本次的模拟测试,充分证实了本机的基础性能很高,泛用性极佳,且存在发展出大量衍生机种的潜力。



本机的产量并不多,与之后军方大量配备的F型在外形上基本相同。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双肩的装甲形状与广义上的渣古Ⅱ有所差异。

当初公国军因为采用了以与联邦的短期决战来终结战争的战略与战术,所以没有考虑与联邦军所开发的MS的格斗战。



而后来追加圆锥刺钉的设计,是考虑到将来爆发MS战的可能。听上去似乎自相矛盾,但也正是出现了这种构思理念,才有了日后MS-07老虎的开发。
(值得注意的是,本机的双肩甲是后来C、F、J型等通用带刺肩甲的起源,而并非是直接沿用外形接近的MS-05肩甲。)



另外由于MS装备扩充的需要,紧接着又开发了可进行核打击的C型,本机的生产昙花一现,很快就中止了。

按照基西莉亚机关提供的情报,公国军确定了联邦军启动了MS开发计划。因此,由基西莉亚·萨比上校(当时)下令,已下线的本机也大多被改修成C型或其它的型号,继续于第一线服役。



最终只有用作驾驶员养成用途,配备于教导团机动大队的本机同型款被保留了下来。据说驾驶过本机的学员,在学成之时会惯例性质的在坐席上签下大名。

这一行为虽然不清楚是谁开的头,不过似乎已成为当时教导团默许的传统了。而由于本机数量稀少,因此每一台本机的驾驶坐席上都会积攒下相当多的签(tu)名(ya)。



有种半开玩笑似的说法,想要区分某台渣古Ⅱ是否是改自A型,看座椅上的涂鸦就一清二楚了。后来活跃于鲁姆会战的诸多公国军的王牌们中,就有不少是本机培养出来的。


武装


ZMP-47D Zaku Machinegun/渣古机枪

ZMP-47D初期型渣古机枪是第一款被实战用MS所使用的主武器,是公国军自主研发的首款MS用携行火炮。

由于是没有任何可借鉴之先例,面对全新的挑战,一切都得从零开始的公国军技术人员所能设想到的,是保证武器能在宇宙空间中正常运用的全部因素。



一开始,初期型采用的是105毫米口径的弹药。为追求容弹量的极致,令MS的战斗时间更长久,技术人员为这款机枪设计了形状独特的鼓形弹匣。

单个弹匣的容弹量达到了100发,并且为了在无重力环境下正常运用而将弹匣垂直悬挂于枪身侧面,为枪身给弹,是一种非常奇特的装配方式,除此以外几乎找不到第二款弹匣横向装配的MS携行火炮。

随着战事的演变,一部分初期型机枪的口径被扩大到了120毫米。



不过随着地球侵攻作战的启动,大量部队降下到地球,在重力环境下作战。由于弹匣横向装备的设计在重力环境下经常发生给弹不良等问题,严重影响前线部队的作战效率。



而随着MS-05旧渣古、MS-06A先行量产型渣古Ⅱ退出历史舞台,初期型机枪也伴随着诸多性能上的缺陷,一同淡出了视野。



不过毕竟是首款MS携行火炮,为后来以其为基础发展而出的ZMC38Ⅲ型等新一代火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Initial Type Bazooka/初期型火箭筒



MS的火炮与MS本身的开发向来是同步进行的。作为高泛用性的机动兵器,吉翁尼克公司的武器开发部一开始就拟定了数款为MS服务的携行式火炮。

诚然,以战斗机、突击艇等中小型目标为对手的话,105/120毫米机枪就足够应对了。不过,MS也有以舰艇、要塞等大型目标为对手的时候。这时,就需要一种口径更大、威力更强的大型火炮了。

对于18公尺级别的MS来说,即使是120毫米渣古机枪,充其量也不过是“枪”而已。因此吉翁尼克技术人员断定,大型火力支援武器必然是口径更大的实弹火炮才对。

不过对于当时的科技而言,要凭空搞出如此夸张的大型武器,不光是难以想象,研发制造也很成问题。因此,技术人员将目光锁定了现实中步兵常会用到的火箭筒。

火箭筒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技术成熟,发射时后坐力较低,使用起来更便利。如此,作为MS用火箭筒的先驱,初期型火箭筒就诞生了。

与47D型机枪一样,作为业界的先行者,初期型火箭筒的口径被设定为了渣古机枪的2倍多一些,也就是280毫米。

与人类步兵使用的火箭筒一样,初期型火箭筒发射完一枚火箭弹后也必须再装填,并且是前装式。由于需要MS的机械手进行一连串的动作,整个装填过程建议在一个机体行动与运动都相对安定的环境下操作。

而往往新手菜鸟驾驶员经常会无视教官的敦促,在激烈的战斗机动和方向转换时强行进行装填,亦或是在急需火力支援的僚机一再催促下冒险进行装填, 造成失误的现象比比皆是。



初期型火箭筒集中装备于MS-05旧渣古和本机两种公国军的早期机种,可以发射穿甲弹、成型炸药弹、核弹、黏土榴弹等各色弹头,在大战正式爆发的前后有所突出表现。

然而,随着性能更稳定的SB25K型火箭筒的完成,这款构造简陋、相对落伍的前装式初期型火箭筒,与它的主人一起,很快就退出了第一线了。




(根据MSV-R相关作品的设定, 06A出厂服役之时还没有开发完成电热斧。这种开发延迟似乎是对MS战重视度不足导致的。
不过按照更早期的设定来看,旧渣古时期就已经配备电热斧,而此时电热斧并不是对MS战开发而是反要塞设施用,比旧渣古稍晚的06A没道理来不及配备。
前后发生矛盾,这里以个人愚见,暂定以最新的MSV-R为准,暂不将电热斧归纳入06A之中,特此说明



测试配色

不管怎么说,从本机开始,以MS-05为基础的MS-06系列,从骨到皮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进化。

作为公国军的一大杰作MS,本机是基于对MS-05旧渣古的再度改良而得到的全新机种:
将单肩球形装甲增加为双肩;
更换了出力更高的ZAS-MI11型核融合炉;
将腰部、腿部的大型冷却管线外露化处理,借此加强散热性;

教导团配色


本机的泛用性、生产性相当之高,并且也能使用既有生产线进行生产制造。这样无疑降低了成本,也不会因为更换机种导致整备性降低,驾驶员换乘时也更容易上述,在实际运用上也有很多便利。

虽然在C型与F型这两大空间作战用型号出现后,本机的量产计划很快就搁浅了。生产线全都改为替C型服务后,已经实战化配置的本机改装为C型与F型。



在资料记录上的本机包含了试作机在内一共生产了91台。其中2台被吉翁尼克拿去用作衍生机种的测试,也就成为了日后MS-06J陆战型和MS-06S全天候指挥官型的起源。另外还有诸如提供给整备部队当教学机(没装真动力炉)等等……实际上军队实际收到的本机一共是84台。



值得注意的是,在0090年地球联邦调查机构FSS成功回收了一台当年教导团大队配备的本机,作为幻之机体进行了各种解析研究,并被当做珍贵的资料永久保存下去。

47

点个赞吧~(4)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8-01-12 14:56 发布于

2楼
红雷猪头 发表于 2018-1-12 14:31 支持支持啊!!!CC酱依然给力!!!
这款扎古 我差点3款全入 后来考虑到我作为官方狗的坚持 就放弃了{:6_1 ...

谢谢~~~
看看现在展会的消息,陆高新生了,飞虎也HGUC了,保不准财团B会让JC型渣古Ⅱ也套件化,虽然有点悬,我还是抱持希望
伊诗稻洋LV6.黄金玩家

2018-01-12 15:27 发布于

3楼
太喜欢老铁的这个节目,必须支持!
红雷猪头LV7.铂金玩家

2018-01-12 15:37 发布于

4楼
Captonblaed 发表于 2018-1-12 14:56 谢谢~~~
看看现在展会的消息,陆高新生了,飞虎也HGUC了,保不准财团B会让JC型渣古Ⅱ也套件化, ...


万一呢 要对生活报有希望
ayaguoLV7.铂金玩家

2018-01-12 16:39 发布于

5楼
感觉不错啊……那么厂家是叫啥呢,也想弄一个
神之小丑LV6.黄金玩家

2018-01-12 17:31 发布于

6楼
这个不错啊。
zealLV6.黄金玩家

2018-01-12 17:36 发布于

7楼
感谢大神科普
酱蝈蝈LV6.黄金玩家

2018-01-12 20:21 发布于

8楼
扎古必须顶啊~
芥末红茶LV8.钻石玩家

2018-01-12 20:24 发布于

9楼
很详细的科普,多谢
无言谈心LV7.铂金玩家

2018-01-12 21:22 发布于

10楼
没听说过的商品
啥时候有空帮我科普一下
小说《炽天使之影》插图、机设
http://bbs.78dm.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51061


扎古高级维修师LV5.白银玩家

2018-01-13 03:24 发布于

11楼
Captonblaed 发表于 2018-1-12 14:56 谢谢~~~
看看现在展会的消息,陆高新生了,飞虎也HGUC了,保不准财团B会让JC型渣古Ⅱ也套件化, ...


那成品还买不买呢? 毕竟还原了三喷嘴地球用火箭筒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8-01-13 09:45 发布于

12楼
无言谈心 发表于 2018-1-12 21:22 没听说过的商品
啥时候有空帮我科普一下
小说《炽天使之影》插图、机设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8-01-13 09:46 发布于

13楼
ayaguo 发表于 2018-1-12 16:39 感觉不错啊……那么厂家是叫啥呢,也想弄一个
我也不知道那家厂的名字………………
虚空魔神LV6.黄金玩家

2018-01-13 15:29 发布于

14楼
高产的科普帝
无言谈心LV7.铂金玩家

2018-01-13 16:53 发布于

15楼
Captonblaed 发表于 2018-1-13 09:45



NEWGPLAerLV2.初级玩家

2018-01-14 10:20 发布于

16楼
感谢科普
AshCrowLV6.黄金玩家

2018-01-14 22:19 发布于

17楼
可惜貌似外甲没有合金成分吧?不然就入了
silentyjLV4.高级玩家

2018-01-15 08:51 发布于

18楼
图三那种测试版扎古帅的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8-01-15 09:28 发布于

19楼
NEWGPLAer 发表于 2018-1-14 10:20 感谢科普
感谢支持~~
InfoWingLV7.铂金玩家

2018-01-15 10:19 发布于

20楼
很详尽,但FZ是在F2之后,F2不是从FZ来的
kira_kazLV4.高级玩家

2018-01-15 10:43 发布于

21楼
感谢科普

图片选择

努力修改中₍₍ (ง ˙ω˙)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