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是HGUC寒带型吉姆+指挥官型吉姆的相关内容,标题不够了23333)
时代背景:
不列颠作战,悉尼的末日


UC 0079年1月15日,一年战争最大规模的一场舰队战在SIDE-5的舞台上爆发。不过在这个大舰巨炮已成过去的时代,令联邦醒悟到决定胜败的不是舰队,而是MS。
格瓦金、契贝、姆赛、麦哲伦、萨拉米斯。在当时吉翁公国舰队里能够和联邦军麦哲伦级火力相当的,只有格瓦金(GTO里鲁姆会战只有一艘格瓦金,还是迪金公王的座舰,在后方督战)





在这场战役中,联邦、公国投入了自身半数以上的兵力,整场战役规模堪称史无前例。同时,公国军投入了在米诺夫斯基粒子散布环境下运用的MS。虽然在鲁姆之前的一周战争公国军也使用过MS,不过在鲁姆会战之后,联邦军才真正清楚地认识到MS的可怕。
公国军依靠三千台不到的MS部队,将原本在舰队战占据优势的联邦宇宙舰队逼入绝境。鲁姆会战最终是公国军获得压倒性的胜利。
在鲁姆之后,地球联邦为了对抗公国军的MS,启动了著名的“V作战”。这项计划的最终成果,就是诞生了RGM-79吉姆这款泛用型量产MS。
标准型




吉姆(以下为了区分改称为标准型吉姆)继承了RX-78的基础设计和运用资料,在实现了高度泛用能力的同时,也取消了量产化完全不需要的部分复杂的功能,借此实现压低成本造价,也提高了生产性。



极端重视生产性的标准型吉姆,被称为“高达的廉价版”、“战时应急品”。不过标准型吉姆最重要的并非是性能,而是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大批量生产所建立起来的体系。地球联邦军为什么可以在一年战争后期迅速发起大规模的反击,它靠得就是RGM-79优异生产性。基本上在“V作战”计划启动半年时间里,标准型吉姆就进入了预备生产作业。花了两个月就开始大规模投入了实战,这是非常可怕的速度。为了追求“究极的生产性”,不得不降低零件的品质,排除其带来的诸多不便与弊端,RGM-79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不可思议的大量生产配备,这绝对是一项惊人的成就。
RGM-79衍生系统

在一年战争中后期,在大规模的物理量堆积下成功赢得了第一场战役的胜利,也就是奥迪沙攻防战。在收回了几已成空穴的奥迪沙之后,推进的步伐稍停的联邦军把注意力放在了主力量产的标准型吉姆上了。
早在标准型吉姆生产之时,其衍生机型的开发也一直在同步进行中,在标准型投入实战后,也有少一部分的衍生型号也加入了战局。之前也提过,标准型吉姆是基于原型机大刀阔斧简化而来,所以它就相当于一张白纸,虽然基础性能非常低,但改良扩展空间极大,这就给了各个开发部足够的发挥余地。
(之前我说过好多次宇宙用初期型吉姆E,所以这里不提了,有兴趣的可以搜一下我发的吉姆改、陆战高达篇2333)
针对极地开发的衍生型吉姆



在旧世纪(也就是我们的时代),曾经以欧洲大陆霸者自居的法兰西名将拿破仑·波拿巴,以及二战时期肆虐欧洲大陆的德国都在远征俄罗斯时被一个强大的敌人给击败了,这个对手的就是俄国特有的严寒气候。人类在面对大自然力量之时,显得无力与渺小(所以人定胜天这句话是不完全正确的,地震海啸你给我胜一个看看2333)。不过人类又是一种渴望征服的奇特生物,到了宇宙世纪发展出终极的泛用兵器MS后,以人类对抗大自然的意志为动力,开发出了RGM-79D寒带型吉姆这款MS。

寒带型吉姆是以标准型吉姆为蓝本(后期生产的版本)修改而得,顾名思义,主要的目的就为了收集MS在极低温环境下的运用数据(因为当时联邦系MS出于黎明期,很多衍生机种兼测试用途的实用+试验型)。一年战争末期虽然主战场已经由地球变成为宇宙,但对于MS运用还存在很多空白的区域,所以新型机的开发依然在进行。
可以说寒带型吉姆在开发完成,进行了有限的运用后,一年战争就打完了。所以就产量而言是较为稀少的,一般都配备在联邦北极基地(0080开头那座遭到独眼巨人小队袭击的基地)。寒带型吉姆本来也打算批量生产配发给前线部队使用,不过恰逢星一号作战,主战场转移向宇宙,所以这个设想也就不了了之了。
一年战争后期,辅助开发RGM-79的各项实战数据基本上都来自于木马。不过有意思的是,里头并没有极地寒带低温地区作战的记录数据,所以联邦军也就没有这方面的MS运用资料来做参考。为了弥补这块技术的空白,寒带型吉姆作为测试实验机而诞生。
这不禁让人发问,这么一台18米高的巨大人形兵器在冰天雪地里使用时会发生什么样的问题呢?

弗特和艾加这俩货长得太像了2333

首先,为了在低温环境下正常运作,寒带型吉姆预想到了能够想到的一切防寒措施。因为一般的传统兵器不存在“关节”的概念,以及MS特有的复杂驱动系统,这两者在低温下非常容易发生结冰,因此发生故障。所以寒带型吉姆在这些部分都进行了严密的防水、防寒处理。


由于有预料到进气口可能结冰,进而对开闭功能造成故障,在寒带型吉姆的胸部和肩膀都设计了换气口。在极地,MS最大的敌人就是低温,低温会导致结霜和结冰,依靠这些增加的换气口希望能够最大限度的缓解(事实证明是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关节部分,寒带型吉姆在这些活动部位都加装了防结冰和防冰雪堆积的措施,比如配备避免湿气凝结成水滴的防冷凝装置等多种防寒设备。
不过比起更早就致力于水陆两用MS开发的公国军来,联邦这方面的技术与经验就完全不能看了。
在当时,地球圈的MS运用方面遇到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电波混乱造成的通讯障碍。尤其是在经常会有暴风雪等恶劣天气的极地,通讯将会变得更差。所以寒带型吉姆装备了性能强大的长距离通讯系统,因为增加了了强化通讯装备,所以在外观上寒带型吉姆比标准型多出一根棒状的大型天线,这种外置式强化通讯设计后来也被RGM-79C所借鉴(寒带型在头部后右侧,吉姆改则在左侧)。不过因为增加的器材占去了头部不少空间,所以寒带型吉姆的头部火神炮是否有采取完整的防寒措施,就不得而知了。

结果就是,寒带型吉姆在较为彻底的防寒处理、追加高性能的通讯能力后,在低温环境下表现出极为优秀的作战能力(不过虽然经过完善的防寒处理了,不过依然不能长时间暴露在户外,否则依然会寿终正寝2333)。以寒带型的性能而言,要对应当时联邦军的基本战术(MS集团战法),已经是绰绰有余的了。
寒带地区所配备的武装
低温环境下精密机械容易冻结,这是个对MS武装来说非常严重的致命伤。所以寒带型吉姆采用了专用的火炮来解决这个问题。


吉姆系火炮少有的追加枪榴弹

寒带型配备的实弹机枪,是在寒带地区依然可以顺畅操作的一款特殊火器。由于光束兵器在大气层内有威力下降的缺点,尤其在经常会有暴风雪等降雨降雪天气的极地,配备实弹武装才是正确之举。这也就是以牺牲火力为代价,换取武器的稳定性。
这把机枪枪身细长,尾端有射击时固定托架,驱动方面采用的是电力。寒带型吉姆的发电机绝大部分的电力都要提供给防寒装置,所以不适合使用高耗能的光束兵器。而且在极地环境下作战,不能奢望有更多的火力支援之类的辅助,所以要求机体单体就保有较高的丰富火力。所以这款机枪枪管下方能够悬挂加装大型榴弹发射器。
和小型化比较成功的犊牛式机枪相比,这款寒带型机枪的外形、弹夹和枪机更大,可以看做是吉姆版的120毫米渣古机枪。在联邦系MS用火器之中,在枪管下方追加榴弹发射器很少见,毕竟这种设计会增加火器的重量,而且因为本体重量、体积都↑,使用时需要双手握持,枪机左边的弹夹就兼具了握把的功能。


当然,寒带型也有配备这种烂大街的犊牛式机枪



光束军刀,这种近距离格斗用的武装配备了一把,装设在背包的左上方基座。背包本身是两组四喷口推进系统,这种继承自E型吉姆、后由吉姆改继承的设计在实战中表现出了优秀的推进能力。

借用一张标准型的光束军刀图,其实都是一样的东西

盾牌,和标准型吉姆一样,寒带型吉姆也采用了大型护盾,盾的款式是没有十字徽章的Sh-007型(带十字的是003型),固定在左前臂外侧。


主要战绩
上面也提过了,寒带型吉姆属于生不逢时的高素质产品,因为终战而只生产了不多的数量(或者说虽然有生产,但来不及出厂配发到实战部队,战场就移往宇宙,最后很快就结束了)。
在大战末期,联邦奥古斯塔基地开发出了RX-78NT-1“阿历克斯”,为了将其送往宇宙进行运用测试,借用了北极基地可以发射太空梭的发射场。得知这一情报的公国军派遣了特殊部队“独眼巨人”抵达地球,发动了名为“北极基地袭击事件”。


这座联邦军北极基地时直接建造在北极海的冰山之上,因为战略价值不高,所以也就没有想到区区一台实验机会招来灭顶之灾。而搭载“阿历克斯”的太空梭发射场是位于基地深处,隐藏在永久冰壁的后面。
在袭击伊始,由1台E型魔蟹(强化型魔蟹)、3台高战蟹组成的突袭部队对北极基地发动奇袭,联邦军则是派出寒带型吉姆迎战(驻扎这里的应该是布朗小队)。“独眼巨人”的策略是以两台高战蟹海面登陆进行佯攻——因为综合性能相差太大(防高血厚的水陆两用MS打吉姆还不跟玩似的),很快防卫本队就溃败了,囧rz——同时由E型战蟹和一台高战蟹从海底通道潜入基地内部,不过后者比较歹势,在狭窄的区域遇到了激烈的反抗,强大的火力一时无法完全施展,其中一台高战蟹在狙击太空梭时被一台寒带型吉姆击破。


最后“阿历克斯”成功发射上了宇宙,不过负责拖住“独眼巨人”小队的北极基地以惨败收场,驻军的寒带型吉姆基本全灭了(0080的惯例,仨次主要团战两次吉姆都是全灭的收场)。
北极基地的寒带型吉姆守备军的溃败,主要还是因为被奇袭的敌人占据了先机,“独眼巨人”又是公国军数一数二的特殊部队,清一色的高手高手高高手,北极基地又是长时间无战事的地方,这里的联邦驻军战斗经验低下可以说是肯定的,所以会出现这么重大的伤亡,一点也不意外。造成极地之战一面倒劣势的最大原因,更多的是“独眼巨人”小队更精通MS战,联邦方面与其的驾驶技术对比相差太大,而非机体的性能不够(一般情况下与厚重的水陆两用机对射是不明智的,毕竟对方甲厚血高,能耐住机枪点射,自身的米加粒子炮对吉姆来说又是枪枪洞穿,所以合理的战术应该是在没有高威力武器的情况下发动近战)。
水产能依赖水冷散热,所以能搭载大功率的发电机,不但动力强,最主要就是可以把大功率光束兵器作为固定武装了(以魔蟹为例,出力已经达到了远超当时普通型MS的2480kw,0087年的Z高达才2020kw
强化版的E型魔蟹

高战蟹

本帖最后由 lvkool 于 2021-04-20 14:40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