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aa444aax 发表于 2016-2-15 23:04
以前很纳闷那样的多层布局是不是可以多级起飞战机...不知道从哪里看来的一艘美军空母貌似是支持的,后来 ...
那种三级甲板设计的初衷就是能够同时起降多架战机。因为战前的轰炸机还有鱼雷机的引擎动力不足,气动外形也在摸索中,所以大多需要非常长的滑跑距离去起飞,起飞速度也很慢,相对而言,轻的多的截击机就不需要那么长的跑道,时间也短的多。而那时候航母的运用也在摸索中,怎么起飞,怎么降落,怎么指挥都是问题。如果只有最简单的单层甲板,那么甲板长度就必须要保证能满足滑跑距离最长的鱼雷机与轰炸机,同时还要有足够的空位用于降落。多次惨痛实践之后发现这种布置方法效率很低,每次只能起飞一架战机,而且由于战前截击机的航程都很可怜,如果截击机提前起飞,等轰炸机都飞起来之后,剩余航程也都会很有限。可是如果等轰炸机先起飞,那将会是个漫长的过程,而且一旦这时遭遇敌方机群,我方轰炸机会和火鸡没啥区别。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三层甲板这种天才设计应运而生。下层长甲板起飞轰炸机与鱼雷机,中层甲板起飞截击机,上层甲板用于降落,这样轰炸机和截击机的起飞互不干涉,而且提前起飞的截击机也可以很方便的降落进行补给。根据预期,这种结构的航母的效率至少是普通平顶甲板航母的两倍。听起来很棒吧?但是实际使用时却发现这种方法指挥起来很混乱,起飞的轰炸机和截击机必须要错开,不然还是会撞在一起,飞行员也要算好时间拉起飞机,否则会撞天花板,降落甲板太短,控制不好就会飞过头,如果那时候还有别的飞机起飞的话就会撞在一起。而且战损飞机再破降时也很容易滑过头,直接摔到下层。用于运送飞机还有补给的升降台根本忙不过来,而且因为结构复杂容易故障。过高的舰体也导致在较差海况时难以完成起降,甚至根本不能出海。而三层结构也使舰体甲板非常不结实,只要一枚重磅炸弹命中甲板,基本上整艘航母就需要退场。加之航空科技的发展速度长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很快战机与轰炸机的航程和引擎推力都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进,轰炸机与鱼雷机的起飞距离更短,而截击机的航程也让他们不再介意多盘旋一会。因此三层甲板这种累赘的结构就退出了历史。不过接下来,该把指挥塔放在哪里呢?左边还是右边?还有烟囱该摆哪?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