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动详解|纷争系列古罗马角斗士套装·可动概况篇

103 3
samyo_leung楼主LV4.高级玩家

2025-07-04 16:50 发布于 广东

1楼

“纷争,就用双手解决”



角斗士(gladiator),又译“剑斗士”,是古罗马时代从事专门训练的奴隶、被解放的奴隶、自由人或是战俘的统称。他们手持短剑、盾牌或其他武器,更有甚者赤手空拳,彼此角斗,以博得观众的喝彩和奖赏。在大约两千年之前的罗马帝国,类似的娱乐项目备受欢迎。



纷争(strife)系列(下称系列)是 JOYTOY欢乐模玩 于2024年发售的1/18可动人形(Action Figure)产品。该系列以古罗马时代为背景,迄今推出了《古罗马共和国第十军团》、《古罗马共和国第四连队》、《古罗马角斗士》等三个子系列、合共20体的产品以及特别套装(扩展包、典藏版)。本次可动详解将对《古罗马角斗士》套装(下称套件或套装)进行关于可动性能概况及表现的测评。


系列素体采用“兵人专用V4.0素体”,与此前测评的暗源江湖悍北国重骑兵相比,无论是造型及可动性能皆有飞跃性的更新和优化。系列中所有的套件均可通过脱除附属的盔甲来最大限度地还原素体的形态(除《古罗马共和国第十军团》的百夫长外,系列其余套件的头部皆为面具或头盔样式)

※ 套件出厂均为着装状态,脱除部分盔甲时需要拔出该处的连接关节,在此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对套件造成损坏,请慎重操作。


以下是各体套件中相同附属的配件,包括:

□ 展示地台(仿木制样式) *1

□ 姿势底座 *1

□ 可替换造型手(握拳手、开掌手、握持手) 各*1 

※ 造型手根据各体套件素体的肤色进行配套

※ 握持手在套件出厂时已安装,故图中不再单独展示 

※ 追击斗士仅附赠右手样式的造型手


以下是各体套件间存在差异的配件:


各体套件的产品说明书,为中/英双语、带角色简介的四折页,包含对应套件的所有部件一览。


鱼盔斗士专属配件一览

■ 套件本体(含盔甲) *1

■ 格拉迪乌斯单手剑 *1

■ 罗马大盾 *1

■ 角色收藏卡 *1

■ 带角色简介的说明书(中英双语) *1


重装斗士专属配件一览

■ 套件本体(含盔甲) *1

■ 重型标枪 *1

■ 匕首(小) *1

■ 角色收藏卡 *1

■ 带角色简介的说明书(中英双语) *1


巨镰斗士专属配件一览

■ 套件本体(含盔甲) *1

■ 达契亚巨镰 *1

■ 罗马单手方盾 *1

■ 角色收藏卡 *1

■ 带角色简介的说明书(中英双语) *1


镰刀斗士专属配件一览

■ 套件本体(含盔甲) *1

■ 达契亚镰刀 *1

■ 长矛 *1

■ 角色收藏卡 *1

■ 带角色简介的说明书(中英双语) *1


狮鹫斗士专属配件一览

■ 套件本体(含盔甲) *1

■ 格拉迪乌斯单手剑 *1

■ 达契亚镰刀 *1

■ 角色收藏卡 *1

■ 带角色简介的说明书(中英双语) *1


长矛斗士专属配件一览

■ 套件本体(含盔甲) *1

■ 重型标枪 *1

■ 罗马大盾 *1

■ 角色收藏卡 *1

■ 带角色简介的说明书(中英双语) *1


双剑斗士专属配件一览

■ 套件本体(含盔甲) *1

■ 格拉迪乌斯单手剑 *2

■ 角色收藏卡 *1

■ 带角色简介的说明书(中英双语) *1


色雷斯斗士专属配件一览

■ 套件本体(含盔甲) *1

■ 罗马标枪 *1

■ 罗马单手方盾 *1

■ 角色收藏卡 *1

■ 带角色简介的说明书(中英双语) *1


渔网斗士专属配件一览

■ 套件本体(含盔甲) *1

■ 三叉戟 *1

■ 渔网 *1

■ 角色收藏卡 *1

■ 带角色简介的说明书(中英双语) *1


追击斗士专属配件一览

■ 套件本体(含盔甲) *1

■ 匕首 *1

■ 十字镐 *1

■ 手斧 *1

■ 流星锤 *1

■ 替换用义手(左手) *1

■ 角色收藏卡 *1

■ 带角色简介的说明书(中英双语) *1



< 基础可动概况 >


系列素体较之于以往产品相比,可动关节的总数量有所增加,并且新规了肩胛和腋窝及部分胸肌为一体的肩部引出关节(下称蝴蝶肩),使素体的肩部不仅大幅增加可动范围外,还避免了因大范围活动而造成的穿帮发生。除此以外系列素体的胸腹部亦修改了设计,使躯干的动作表现更为生动。


由于套件的形态不尽相同,特挑选以下三体作为测评样本:头盔尺寸最接近人形头部原比例的狮鹫斗士(下称素体)作为没有干涉的代表;盔甲覆盖面积较全面的双剑斗士(下称白着装)作为满载的代表;介于前两者之间且腰部盔甲形态有别的渔网斗士(下称黑着装)作为轻装的代表。


-可动关节的位置及其类型-

〇球形关节8处

〇插栓/单轴类型关节11处

※ 无特别说明的对侧同关节按1处合算


-头颈部可动呈现-

〇头部旋转范围为360度

〇左右侧倾范围各约25度

〇素体与黑着装呈现效果相当,低头约12度、抬头约8度;白着装低头约8度、抬头约12度。


脖子与胸膛为一体式部件,不具备可动性能,头部与脖子间通过双头球型关节相接,使头部具备一定幅度的平移性能。

※ 各体套件的头部造型存在个体差异,故本段关于头部的活动幅度亦不尽相同,仅供参考

 

-肩部可动呈现-

〇素体和白着装呈现效果相当,肩部向上活动约20度、向下活动约10度、前后均约20度

〇不旋转肩膀,双臂从并拢至打开的幅度,素体约150度、黑着装约125度

 

图中通过测量可知,位于肩部的“球型关节及转轴关节”组合才是该范围可动性能的核心部件,而蝴蝶肩在此处并无起到“肩部引出”的功能,其作用仅起到该范围活动时减少穿帮的功能,两者配搭之下能有效实现可动性能增强与减少破坏美观的平衡。


在穿脱胸部盔甲时需要连根拔出肩部关节组合,若此时顺势拿掉蝴蝶肩则可实现更大幅度的肩部活动范围,但此举势必影响套件的整体美观度,笔者并不建议这种操作。

 

-躯干可动呈现-

〇套件躯干左右侧倾情况,素体和黑着装呈现效果相当,皆为约20度(仅胸部)、约25度(腹部)+约55度(胸部);白着装受躯干盔甲造型影响,腰腹独立活动性能受限,左右侧倾仅约25度左右的幅度。

〇套件前倾及后仰的情况三者各有差异:

·素体前倾约75度(仅胸部)、约18度(腹部)+约105度(胸部);后仰约20度(仅胸部)、约18度(腹部)+38度(胸部)。

·白着装受躯干盔甲造型影响,腰腹独立活动性能受限,前倾约18度(腹部)+约45度(胸部)、后仰约18度(腹部)+约40度(胸部)。

·黑着装前倾约28度(仅胸部)、约18度(腹部)+约53度(胸部);后仰约5度(仅胸部)、约18度(腹部)+约45度(胸部)。

〇三者皆能腹胸独立360度旋转

 

系列素体的躯干由胸部及腹部组成,彼此通过双头球型关节连接,各部既可独立活动,亦能配合联动。三者之中素体的可动呈现效果最优,可做出媲美健美体操的超可动动作姿势;其次是黑着装,盔甲对躯干可动的干涉影响最少,其可动范围接近素体;最后白着装受躯干盔甲造型影响,对躯干可动的干涉最大,导致限制了腰腹的可动表现。

 

-手臂可动呈现-


〇上臂旋转范围360度


上臂有两处转轴关节,均可360度旋转。


〇套件通过球型关节和转轴关节来实现上臂平抬的动作呈现

〇上臂平抬范围分别对应以下情况:素体是“盔甲对可动范围没有造成干涉”、白着装是“盔甲对可动范围有一定程度的干涉”、黑着装是“盔甲对可动范围造成严重的干涉”,三者的情况如下:

·素体上臂平抬幅度为约95度(仅上臂)、约23度(肩膀)+约125度(上臂);

·白着装上臂平抬幅度为约73度(仅上臂)、约23度(肩膀)+约90度(上臂);

·黑着装上臂平抬幅度为约45度(仅上臂)、约23度(肩膀)+约65度(上臂)。

※ 黑着装右臂与素体情况相同,故上臂平抬范围仅测试左臂。

 

套件虽然都沿用相同的素体,但根据各体穿戴的盔甲形状差异,其干涉影响亦会反馈至上臂平抬的动作表现上。相较于盔甲形状最特殊的黑着装(左肩盔甲),白着装的上臂平抬范围属于系列套件中的平均水准,素体甚至已经达到人体可动的标准。



套件前臂与上臂通过插栓转轴关节相接,前臂、手腕,包括整条手臂均可360度旋转。


〇受手臂盔甲造型影响,三者的手臂弯曲可动范围分别是:素体约125度、黑着装约118度、白着装约110度


虽然套件各体手臂装甲的形状各异,但手臂弯曲幅度均超过90度。


〇手腕与前臂通过带转轴的插栓关节相接,三者的手腕可动范围各有差异:

·素体手腕向上活动约45度、向下约80度;

·白着装手腕向上活动约5度、向下约80度;

·黑着装手腕向上活动约10度、向下约40度。

 

套件的手腕活动情况各有差异,向上活动受盔甲造型影响较大,向下活动三者均表现良好。


-腿部可动呈现-

〇套件的大腿根部通过双头球型关节相接,在大腿根部稍往下的位置具有转轴关节,两者均可360度旋转

〇在不旋转大腿根、且膝盖及脚尖等部件均保持正面朝前的情况下,大腿侧抬幅度约45度


〇套件在不旋转大腿根,仅改变膝盖及脚尖朝向的情况下,其前后抬腿的可动范围如下:

·前抬腿约53度、前高抬腿约90度、极限前高抬腿约110度;

·后抬腿约32度、后高抬腿约38度、极限后高抬腿约90度。


大腿拥有两处可以360度旋转的设计,大腿根部使用了球型关节,用以调节腿部的大体可动;根部稍往下的位置使用了转轴关节,用以调节腿部的膝盖、脚尖等部件的朝向。

※ 套件各体的腰部盔甲造型对大腿的可动性能干涉影响较少,但为了更好地展示大腿的可动表现,故本段仅以素体进行展示。



大腿转轴关节周边使用了斜切的设计方式,该设计除了赋予大腿能360度旋转的可动性能外,还可以还原人体大腿肌肉的优美线段,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腿部活动时造成的视觉穿帮情况发生。


〇套件的膝盖使用了双转轴关节,即使在穿戴盔甲的情况下亦可拥有不俗的弯曲表现,三者小腿的弯曲可动范围各有差异,具体表现如下:

·素体仅使用下膝盖转轴时,小腿弯曲幅度约90度、使用双重转轴的情况下弯曲幅度可达约170度;

·白着装仅使用下膝盖转轴时,小腿弯曲幅度约90度、使用双重转轴的情况下弯曲幅度约150度;

·黑着装受小腿盔甲影响,仅使用下膝盖转轴时,小腿弯曲幅度约60度、若使用上膝盖的转轴来弯曲,其幅度侧可达约90度、使用双重转轴的情况下弯曲幅度约150度。

 

得益于膝盖处的双转轴关节,使所有套件均拥有不俗的小腿弯曲表现。


〇三者的脚踝及脚掌可动范围大致相同:前接地约22度、后接地约60度

 

套件各体的小腿装甲并没有对脚踝及脚掌的前后活动造成干涉影响,但部分套件会因小腿盔甲造型的差异影响,而造成内外接地的呈现差异,差异程度视盔甲的造型而别。


|小结|

较之以往,本系列的素体大幅提升了可动性能,让套件能更轻松地做出大张力的动作。而且高度还原人体肌肉的结构及线条,即使不穿戴盔甲,亦能拥有不俗的外观。



< 常规动作呈现 >


〇素体和黑着装伸手躯干后仰(不含胯部)的动作比较自然,白着装受躯干盔甲造型影响,后仰幅度较之前两者略逊色。


〇躯干弯腰前倾(不含胯部)的动作呈现,由于素体并无盔甲束缚,故呈现效果最佳,黑着装次之,白着装受躯干盔甲造型影响,弯腰幅度甚少。系列套件所有的盔甲均为软胶材质,像白着装这种躯干全覆式的盔甲样式,其实亦能做到小幅度的极限可动,但保持力不足以抵消软胶的回弹。


〇弯腰双手模地下的动作,由于素体并无盔甲束缚,故呈现效果最佳,甚至能进一步做出弯腰双手抱大腿的动作。套件的腰胯盔甲均会对弯腰动作造成干涉影响,导致弯腰时重心与支撑腿贴合不足,使重心前倾从而无法自主站立,须使用姿势底座增加接地面积方能解决问题。


〇三者的“大”字型站立动作皆呈现得较为自然,但受腰胯盔甲造型影响,白着装两腿打开幅度较前两者略逊色。


〇如按图中的动作呈现标准来判别,可见三者的动作表现都符合标准,但碍于脚掌与小腿盔甲之间的干涉影响,黑、白着装的前腿弯曲幅度没有素体的表现来得自然。


〇如按图中的动作呈现标准来判别,可见三者的动作呈现都十分优异。


〇抱头深蹲分为“踮起脚尖”及“脚掌贴地”两种姿势,由于套件的脚掌不具备单独可动关节,因此采用“脚掌贴地”姿势进行测评。如按图中的动作呈现标准来判别,可见只有素体的动作呈现与姿势标准最接近,其余两者较之则未能达到动作呈现的标准。


〇如按图中的动作呈现标准来判别,可见受大腿部斜切设计影响,导致该动作呈现时双腿无法并拢,但除此以外的表现均符合标准。


〇如按图中的动作呈现标准来判别,可见素体的动作呈现符合标准,且表现十分自然。


〇如按图中的动作呈现标准来判别,可见白着装的动作呈现符合标准。



〇如按图中的动作呈现标准来判别,可见黑着装的动作呈现符合标准。


〇如按图中的动作呈现标准来判别,可见三者的脚跟都无法与臀部贴合,黑、白着装因受小腿盔甲影响,导致连坐下动作的呈现都吃力。


〇如按图中的动作呈现标准来判别,可见虽然盔甲的设计已经考虑到避让,但黑着装的腰部盔甲还是会对抬腿造成不少影响,导致抬腿幅度是三者中最低的。


〇如按图中的动作呈现标准来判别,可见受腰胯、小腿盔甲影响,黑、白着装在呈现压腿动作时,重心都偏高,导致呈现效果较为普通。


〇如按图中的动作呈现标准来判别,可见白着装因受躯干一体式盔甲影响,在呈现单膝跪地跪地动作时躯干会后仰,在某些角度下视觉效果略为逊色。


〇如按图中的动作呈现标准来判别,可见腰胯盔甲对单膝跪地系列动作造成的干涉影响较大,黑、白着装如要呈现单手探物的动作,腰部会因盔甲的关系无法前倾,便导致整个动作的呈现效果打折扣。


〇如按图中的动作呈现标准来判别,可见素体的动作呈现符合标准,且表现十分自然,但有三点若能解决,则呈现效果会更优:

·因颈部与躯干相连导致抬头幅度较小,故无法呈现起跑动作时的抬头目视前方的姿势;

·脚掌为一体式部件,故无法呈现预备和起跑动作时的蹬地动作;

·受大腿斜切设计影响,大腿的正面无法与躯干贴近,使呈现预备动作时不够神韵。

※ 该动作与盔甲之间的干涉影响较大,着装形态在呈现动作时表现效果较差,为了更好地展示动作的呈现标准,故本段仅以素体进行展示。


〇如按图中的动作呈现标准来判别,可见三者均符合动作呈现标准,相较之下素体的动作呈现更灵动。


〇如按图中的动作呈现标准来判别,可见素体对于两种极限冲刺的动作呈现都非常优秀。

※ 套件各体均能符合标准地呈现该姿势,为了更好地展示动作的呈现标准,故本段仅以素体进行展示。


〇如按图中的动作呈现标准来判别,可见三者对于该动作呈现标准之一“抱手”的表现较为普通。


〇如按图中的动作呈现标准来判别,可见三者都能符合标准地呈现动作,但只有素体的呈现效果最为优秀,黑、白着装都会受盔甲干涉影响,呈现效果普通。



< 总结 >


可动人形(PVC可动/Action Figure)人形(PF/PVC Figure)两者间最大的区别是可动性能。如何既完美地呈现产品的外观造型,又尽可能地赋予其接近于人体的可动性能,是现今众多品牌和厂商的目标。

 

素体是可动人形动作表现的根基,可以说素体的可动性能越强,其相应套件的动作表现也越优秀。JOYTOY纷争系列所采用的兵人专用V4.0素体,能够很好地呈现接近人体的可动表现,且造型上也很好地还原人体肌肉的优美线段,跟其以往发售的同级别产品相比,可谓脱胎换骨,有兴趣的朋友可翻阅笔者此前发表的可动详解系列文章《暗源江湖悍北国重骑兵》进行对比。

 

下一期我将以武打(武术&打击)动作来探究素体及套件的可动性能呈现。

 

感谢您的喜欢,我们下期见!



STAFF ———————

□ 编文:Samyo Leung

□ 美术:Samyo Leung

□ 摄影:Samyo Leung



往期精彩内容 ↓↓↓↓

第一期:RG艾比安高达    >>>>传送门

第二期:HG创制燃烧&绝斥高达    >>>>传送门

第三期:暗源江湖悍北国重装骑兵    >>>>传送门

第四期:MGSD自由高达·可动概况篇    >>>>传送门

第五期:MGSD自由高达·动作表现篇    >>>>传送门

索    引:《可动详解》详解目录(定期更新|更新至2025年3月4日)    >>>>传送门


© Samyo Leung/Channel ACTION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3

点个赞吧~(5)

Park603LV10.至尊

2025-07-04 21:55 发布于 上海

2楼
相当相当详细的优秀评测啊!真是辛苦了!
samyo_leung楼主LV4.高级玩家

2025-07-04 23:18 发布于 广东

3楼
Park603 发表于 2025-7-4 21:55 相当相当详细的优秀评测啊!真是辛苦了!
哇靠,竟然钓来了至尊级别的大佬,还称赞了我,转运了要!
Park603LV10.至尊

2025-07-05 22:50 发布于 上海

4楼
samyo_leung 发表于 2025-7-4 23:18 哇靠,竟然钓来了至尊级别的大佬,还称赞了我,转运了要!
哈哈哈哈哈老哥才是真正的大佬

图片选择

努力修改中₍₍ (ง ˙ω˙)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