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的坑迟早要填,所以从下次开始以【Z计划】标题开始连载Z计划各机体的模型评测和机体设定资料,偶尔也会掺杂些自己的理解。主要因为个人对Z计划的可变MS非常喜爱,最早可以追溯到2001年玩Game Boy平台的《第二次机器人大战》里的Zeta。转眼间都10年了。
本想等HG Delta开始,但是等到发售已经3月份了。想在去米国前尽量做完Z计划,所以就打乱顺序先从UC 90年代的机体开始了,请大家见谅。
===========================================================================
U.C0086年,奥古委托阿纳海姆(以下简称AE社)开发TMS.当时,作为第二世代MS代表的Rick Dias尚未完成.
奥古方面的要求是:
1. MS状态下全高不得超过20M
2.变形所需时间不超过0.5S
3.可在宇宙和地面上运用的可变MS,即全领域的泛用性.
4.拥有非选择性的单机突入大气层的能力.
......
奥古特别希望得到20M以下的MS.虽然奥古拥有"宇宙"这一资本,但与具有联邦军背景的泰坦斯相比,在资金上还是有天壤之别的.泰坦斯灵活运用其庞大的资金和背景,拥有可装载大型兵器的舰艇和设施.即使奥古拥有装备齐全的最新机型,但是缺乏泰坦斯那样的装备和设施,只能运用普通尺寸的MS.这也是开发原因之一. Z高达而且,于拥有众多地球据点的泰坦斯相比,除了要求适应宇宙战之外,奥古还必须拥有能够适应地上做战的机型。基于这些要求,AE社开始了可变形机体为核心的全新设计的TMS建造计划。在抽调的技术员中,选择了具有在一年战争中吉恩公国制MS制造经验的匹乌兹斯基博士(时年52岁),并决定变形系统和自动变形开发科的科员中挑选具有一定自动变形开发经验的吉尔哈特博士(时年30岁),和在热核飞翔机开发部中挑选具有3个博士称号的奥斯卡拉埃尔博士(时年34岁)。其他成员也都是AE社的尖端技术员。UC0086年1月正式开始了后来被称为“传奇”的Z计划(Plan Z)。
从UC.0087格林普斯战役到UC.0096拉普拉斯之盒事件这10年间,认识到Zeta GUNDAM优越性能的联邦政府开始着手开发Z系列量产型以及超越Zeta的次时代可变MS。前者的成功包括了Z Plus系列和RGZ系列,而后再则囊括了传奇的ZZ和S GUNDAM等。虽然作为Z计划第一机的百式因为技术原因舍弃了可变结构,但是自Delta GUNDAM始,Z计划的可变MS在UC纪元逐渐发扬光大,成为机动兵器史上一座难以超越的巅峰。
Z计划谱系(摘自电击Hobby 2010年12月,基本概括了Z计划的机体)
====================================================================
放张刚做完的MG Z Plus C1。妹纸圣诞节送的礼物,拿来是当做给Z Plus A1做零件备用机的就昨天花一下午速组了。
简单评价下:
1. 套件总体质量还不错,主要是3000Yen的价格算是相当实惠了!(那个HG Delta的价格我就不吐槽了)板件量足,比A1的盒子都大上一圈。
2. 零件成色主要为黑色和灰色,灰色比MG Delta Plus的感觉不太一样,水口也比Delta Plus好处理一点,没那么容易泛白。
3. 但是毕竟是10年前的老套件,有极少数零件有非常轻微的溢胶;也有几个地方闭合不拢有留缝;个别零件组装偏紧。
4. 变形机构和Zeta 1.0相比已经很成熟了,变形过程比较流畅,没传说中的那么困难。
5. 可动性可能是Z计划里最好的机体了。没有群甲束缚腿部,肩甲也很灵活。每条腿关节都要拧2个螺丝,防关节磨损过度,类似的设计在MG 陆高上也有。
6. 精灵炮的体积相当霸气...自己看吧。
7. 细节也到位,液压管(如下图,挺有意思的)、腰部插在光束炮里的光束剑、驾驶舱、腿部内构(也就腿部才有内构了,Z 2.0都这样没办法)都得到还原。
老规矩,上福利:(P.S. 别再问我福利是谁了= =,都不是云哥的GF啊。)
祝大家新年快乐,龙年大吉大利!祝我早点拿到offer,78越办越好!
下集预告:Z计划第一弹:RGZ-91 Re-G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