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白杨盾 于 2009-5-5 18:59 编辑
首日晚上的进度(5月1日,晚8时)

制作时,因打磨和削汤口,都是粉尘,也没好好拍..补一个到现在初步整形完的
大腿护甲,切汤口前后比较,基本上GK翻件的所有零件都或多或少带点大块的汤口,所以假组前切掉这些,也是一样很大的工作,顺便初步磨下,有些不明显的线条加深

小腿部分,带护甲一体

腰部,

手臂,海皇算是比较简单的一个五星,许多构造都采用了这种整体构造,这个也算是内构了...

大腿支撑骨架,也是一体化,组装起来很方便,上色起来很痛苦
----------------------------------------------------------------------------------------------分割
一上午,下体站立
胯部,直接打了贯穿桩,拿粘土先粘了看看。到时候还要加小桩和整形
高跟鞋,拍的不太好。。。。。脚尖还没仔细削,怕不小心断了。。。。哎
和上月开工的合个照。。。原先打算用那个参赛的,无奈没开盒什么的。。。只能新做了;
-----------------------------------------------------------------------------------------------------5月3日的分割线

决定先做头部,根据图纸上把相对应的部件找到

头部的后脑勺,3个突兀的方块就是水口

动力管,也是带一块水口

切割后粗磨一下,后脑勺怕切太多切错,中间的部分暂时先留着

头盖,2只角。。。。个人最不喜欢切这种,有过不小心断过的经历

0.8MM的转头,GK打桩的好伙伴,对应1.0MM的回行针,效果很好(这里说一下,转头最好要比打桩材料略细,粗细一样的话,多插入几次就会松。。这个和那个道理是一样的~~~哇哈哈哈,纯YY)

打桩以后,打桩就是指把2个零件通过铜枝,连接起来(现在也流行用磁棒)
打桩一般垂直于所要打桩的那个面就可以。一般都会有桩位的标识,所以角度正确,就没什么问题
遇到连着水口的,切了以后看不到桩位的,可以用10字交叉定位(画对角线,取交叉点),如果不是很有把握的,可以根据零件,适当的把其中一个零件的桩打的略大,到时候可以进行微调。

连接起来看一看

头部边上的护甲,因为是连接于头盖骨和脖子之间的东西,也不是太厚,就直接打了贯穿桩,
贯穿桩的好处:无视零件原有的打桩位(上、下打桩位可能是不对称的)
坏处:假如用比较粗的桩。。。这个用的是2.0MM,打坏了可能修复起来比较麻烦,另外就是铜枝用起来比较费。

把几个部件连上看看,2只角因为翻模的关系,弯曲的角度不对称。。到时候估计要去烫下开水了

这个。。算是耳朵吧,可以看到模本身附带的桩位,和上面一张头盖骨2边的突起物是对应的

把假组了一下的头部,放上去看看
身体因为有个气泡,拿牙膏补了,所以还没打桩,重心有点偏右

换个角度,差不多肋骨这位置,牙膏补过的地方,因为直接放放上去,所以还有缝留着
-----------------------------------------------------------------------------------------------5月5日

添加了肩甲,左边角度还有问题。。。还要修正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