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原型機RGM-79D相比,RGM-79G 指揮官用型吉姆的機體變化不大,防彈裝甲板的形狀都是一樣的,區別主要在動力和武器的改進上。此外,通訊天線改用了佈置在右肩膀的方案。實戰證明這種通訊天線還不如頭側的天線,後來就沒有再被採用。
新的機型一開始就明確分為陸戰用型號和宇宙戰用型號,分別是RGM-79G 陸戰指揮官用型吉姆(ジム‧コマンド(コロニー戦仕様)/GMCommand)和RGM-79GS 宇宙戰指揮官用型吉姆(ジム‧コマンド(宇宙戦仕様)/GM Command SpaceType),兩機種通過安裝不同的設備實現兩種用途。
從陸戰用的RGM-79D改進出來的首先是RGM-79G陸戰指揮官用型吉姆。RGM-79G採用了新型號噴射背包,只安裝兩組火箭發動機,但推力超過了早期的4噴口噴射背包。联邦军軍開發這一機型,也是考慮在配備到地球战场的同时也可在殖民衛星駐軍,用於殖民衛星內的戰鬥。联邦地球軍訂購了一批配發給精英小隊專門用來對抗吉翁地面攻擊軍的MS-09 大魔(ドム/Dom)系列MS。
以RGM-79G陸戰指揮官用型吉姆為基礎換裝高機動背包,增加姿態控制噴嘴的數量,就得到RGM-79GS宇宙戰指揮官用型吉姆。其中的高機動背包比普通背包增加了向後和向上的噴口,可以在空間做出更複雜的機動動作。联邦宇宙軍設想將這一機型用於MS編隊指揮和戰艦伴隨護航,為完成這兩種任務就需要有更長的續航時間。RGM-79GS搭載了數倍於RGM-79G的推進燃料,因此雖然推力比RGM-79G提高了10%,但加速度卻由1.19G下降到0.97G。
原型机RGM-79D寒带吉姆特写




本次猪脚RGM-79G指挥官型吉姆





兩種指揮官用型吉姆的武器是一樣的,除了固定的頭部火神炮和後裙板收容的2把光束軍刀以外,可選武器有新型的專用盾牌,標準的90mmGM機槍和新研製的光束槍(Beam Gun)。原則上在殖民衛星內和大氣層內的場合使用原有的90mmGM機槍,宇宙戰使用大威力的光束槍,但是因為新型光束槍充電時間長,射速低,喜歡它的駕駛員不多。例如在0079年12月18日,駐防在Side-6的聯邦宇宙軍RGM-79GS分隊與自護軍交戰的時候就仍然使用GM機槍。
從理論上說,RGM-79GS宇宙戰指揮官用型吉姆的火力和機動性與RX系列不相上下,但是一個明顯的敗筆是太過於複雜。全身共有14個姿態控制噴嘴,作為對比,9年後的量產MS吉姆Ⅲ全身的姿態控制噴嘴也不過8個。在0079年MS操控技術還不完善的情況下,RGM-79GS成了難以控制的MS。不過因為本身性能優越,一旦能熟練掌握,便可發揮出很高的作戰效能。在RGM-79GS的駕駛員當中湧現出不少王牌,例如大名鼎鼎的迪尼斯‧A‧容格少校和佛蘭克林‧諾波特尼中校,這兩人在聯邦軍擊墜王排行榜當中分別名列第一和第六。
但是能夠熟練掌握RGM-79GS的人終究還是太少了,因為熟練的駕駛員不足再加上由於列裝的時間太晚,RGM-79GS對戰局的影響很小。RGM-79G列裝的時間略早,宇宙軍裝備的RGM-79G沒有任何值得一提的戰果(SIDE6的悲剧),反而是地球軍的RGM-79G取得了一定的戰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