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科普98期】奥古的赤色急先锋 ROBOT魂 力奇戴亞斯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20-03-27 22:06 发布于 未知

1楼
本帖最后由 Captonblaed 于 2020-3-27 22:27 编辑



阿普利&洛贝特


要说格里普斯时期作为RMS-099力奇·戴亚斯最知名的驾驶员,除了科瓦特罗·巴吉纳上尉以外,就得是他的两位得力干将左膀右臂,奥古初期双壁阿普利和洛贝特了。



阿普利和洛贝特两人都是在奥古成立初期,就加盟插旗的元老级成员。原本是旧公国军士兵的他们,在一年战争中幸存了下来,跟随当时的吉翁残党一起退到了阿克西斯,蛰伏了下来。

阿克西斯实质领导者马哈拉哲·卡恩去世后,夏亚·阿兹纳布尔决定另起炉灶,为阿克西斯的回归预先返回地球圈做准备。作为能够信赖的部下,阿普利和洛贝特受邀加入了计划,跟随夏亚一同返回地球圈,加入奥古。



一年战争时期,他们为了吉翁的独立而战。格里普斯战役时期,他们又为改革联邦正攵府的体制而战。

在战争初期,奥古在战力方面处于绝对的劣势,因为存在像阿普利、洛贝特这样实战经验丰富的老兵坐镇前线,才能苦撑不倒。



可惜的是由于战事越发的激烈残酷,两人分别在甘乃迪宇宙港之战和色当之门攻防战中逐一陨落。与诸多甘愿为了奥古的理想而奋战的士兵一样,为了他们所信赖的人而托付生命,为改变这个世界而奉献牺牲。



可以说这些改革志士所托付生命的对象,既是奥古这个组织,又可以说是柯瓦特罗·巴吉纳这个人。

Gundarium的前世今生


高达尼姆合金,这是一种在刚性、发射线阻断性和耐腐蚀性等方面有着极优良素质的合金。而谈到高达尼姆合金,就得先说说它的前身、原型“月神钛合金”了。

众所周知,钛是一种有着轻量性、高度耐腐蚀性、高强度、低毒性和高熔点等优秀特质,堪称近乎完美的金属。



进入宇宙世纪后,大规模的宇宙移民开始使得钛的需求量不断增长。除了民用意外,钛还广泛运用于宇宙舰艇、殖民地外壁、宇宙工程机械等,可以说涵盖了整个宇宙开发领域。

在这种时期,钛也和不断适应新环境的人类一样,进化并获得了全新的形态,这就是月神钛合金了。

据信最早的月神钛合金是在0064年被开发出来的。由于最早的月神钛只能在月球等低重力环境下才能冶炼,因此得名。

主要由钛、铝、稀土构成的月神钛,具有能阻断α、β射线等几乎所有放射线的能力。因此当时核融合炉的构造材料,最初是选定为了月神钛。但是,月神钛的生产性太低加工难度太高,在当时尚未能达到实用化的程度。

40年代,一款被称之为米诺夫斯基·伊奥雷斯科型核融合炉就采用了月神钛合金作为构造材料,在业界名声大噪。

这款新式核融合炉,利用米诺夫斯基粒子来大幅衰减几乎所有波长的电磁波。不过,阻断核融合时产生的热量和放射线,却不是米诺夫斯基粒子的专长。

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核融合炉势必得采用坚固厚实的材料进行制作。那么,炉子的体积迈向大型化也就无法避免了。

这时,月神钛横空出世了。这种特殊合金的放射线阻断性、刚性、耐腐蚀性、轻量性等特质,一举解决了米诺夫斯基·伊奥雷斯科型核融合炉的构造问题。使得这种新式核融合炉比起过往的炉子来,不但更安全,尺寸也更小了。



不过,用来做炉子对于月神钛来说,只是打打边炉、小试牛刀罢了。真正让这种合金成为时代宠儿的,是70年代末的MS出现。

众所皆知,MS作为一种机动兵器,其战斗主要是肉眼可视距离内的射击、格斗为主。格斗肉搏攻击,就难免与敌机发生冲撞,因此装甲外壳就必须十分坚固才行。



最早开始MS研究与开发的是SIDE-3吉翁公国,但当时由于生产性方面的问题,公国军MS并未采用月神钛,而是以性价比更高的超高张力钢来打造外壳装甲。

而后来的联邦军主力MS也大多采用普通钛合金陶瓷复合材料制作装甲,原因同上,这些大家也都是知道的(我都唠唠叨叨多少期了23333)。



眼看着月神钛似乎要远离主流舞台越走越远了,地球联邦军的MS开发计划“V作战”一把将其拉了回来。

与因为贫穷限制了想象力的吉翁公国不同,财大气粗的地球联邦认为月神钛的特性非常适合用于MS。

前面也提到了,月神钛的刚性和轻量性极佳,这能够直接为MS带来优秀的耐弹性和运动性,耐腐蚀性和耐酸性又能延长机体的寿命——即便生产性较低,也不能否定月神钛作为MS装甲材料的有效性。



RX-75钢坦克和RX-77钢加农,被认为是史上最早以月神钛为装甲的MS。然后,比以上两款MS更能诠释“MS即格斗兵器”这一理念的RX-78-2高达,也被赋予了最强之铠。

而正是因为被RX-78-2“高达”所采用,并在战场上表现出能够弹开120毫米机枪炮弹的惊人防御力,月神钛合金在那以后便被人称作“高达尼姆合金”。



而一直到0083年第二代高达尼姆合金被开发出来以前,地球圈所运用的初代高达尼姆合金,则被统称为“高达尼姆合金α”。

高达尼姆合金α由于性能优秀,在战时被列为了军事机密。再加上其生产性差的问题,即便是到了战后也依然没有普及到民间。

又硬又贵又难造,这就是高达尼姆合金α的主要特点。

0083年9月,小行星阿克西斯成功研发出了第二代高达尼姆合金,也就是高达尼姆合金γ。



高达尼姆合金γ的出现,一举解决了α的各种难题:生产性低,冶炼难度高,柔性不足……原本必需的稀有元素,现在也能以镁、硅等相对成本低廉的元素来替代,冶炼难度可以通过提高加工机械的性能以及柔性的改善来降低或消除,而高达尼姆合金γ本身自带柔性特质,岂不美哉。

宇宙世纪第一台真正意义上引入高达尼姆合金γ的MS,便是RMS-099“力奇·戴亚斯”(Rick Dias),也是我们这次要重新讨论一下的主角。

遥看好望角的俊杰


力奇·戴亚斯作为一款采用了大量革新技术的MS,其给后世留下的影响远大于作为武器存在的价值。

一年战争后到格里普斯时期前后,这段时间可以说是MS发展的黄金期。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了所谓的“第二世代MS”,而在此之前的MS则自然被归类为第一世代MS了。



所谓的第二世代MS,有着数种大同小异的归类标准。其中得到大众认可最多的标准便是同时拥有“小型高出力核融合炉、360°全天周驾驶舱、可动骨架、高达尼姆合金γ”。

本机是0085年,由反地球联邦组织奥古委托阿纳海姆电子公司(以下简称AE)开发的攻击型MS。

当时的AE正值0083年以后的低迷期,因此高层对于这款意义重大的MS非常重视,会长梅拉尼·休·卡拜因甚至亲自挂名了本机的开发项目。



在当时由于几种重要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普及,因此并不存在所谓的“第二世代MS”概念。值得注意的是,第二世代MS的切入点,正是本机与提坦斯开发的高达MK-Ⅱ。但有意思的是,这两台MS都拥有对方没有的关键性技术(马克兔有可动骨架没高达合金,力奇戴亚斯有高达合金没可动骨架),以至于是否能将这二者归入第二世代MS,必须好好的推敲。



我在前面已经简单解释过高达尼姆合金γ了。采用了这种高性能合金的本机,并不仅仅局限于将其应用在外壳装甲上就满足了——实际上还涉及到了内部骨架和构造材料。

因此本机才能装备比吉姆型更厚实的装甲,但重量更轻,骨架横断面积更小,还不容易发生金属疲劳,更轻快的运动性和更久的续航能力,重武装和优秀的耐弹性……种种的优势,高达尼姆合金γ可谓功不可没。



也正因为采用了高达尼姆合金γ的缘故,奥古的最高领导者布列克斯·佛拉准将曾爱称本机为“γ高达”(柯瓦特罗上尉反对,“γ高达”是本机的一种美誉,而并非正式名称或者所谓的“真名”)。

PS:本机并不只是以高达尼姆合金γ打造外壳,事实上还采用了蜂巢结构三层复合装甲,兼具了乔巴姆装甲、间隙装甲、爆炸反应装甲的功能。

基本结构


头部(驾驶舱) 本机的研发工作是由梅拉尼·休·卡拜因担任总指挥,具体是由大部分都是旧吉翁公国出身的技术骨干组成的研发团队操作,而这一研发团队正是80年代初参与GP系列的原班人马。



因此,本机是以联邦军MS的基本框架作为基础,采用了AE现成的既有技术(据信是RX-78GP02A的框架设计),但完成后却成为了与既有联邦军MS截然不同的、充满浓厚吉翁风的全新MS。同时,在迪拉兹之乱后被抹黑埋葬了的AE新技术新构想,也在本机身上得到了重生。



在当时,MS技术领域正处于第一世代到第二世代的过渡期,很多在日后确立为标准配置的技术装备也都积极地进行搭载运用——其中就有全天周驾驶舱、线形座椅和球形逃生舱的应用。

本机的驾驶舱采用了以往联邦军MS从未尝试过的置顶式设计,将取景系统、驾驶舱、逃生舱、头部固定式武装一股脑全都汇总到了这一区域。



本机的主取景器乍看之下依然是吉翁军MS的独眼式样,但实际上并非是过往那种可滑式动轨道球,而是一种全新的复合式广角取景系统。

这种新型的光学取景系统能够在不需要辅助和转动的情况下,进行上下110°、左右200°的最大取景,探测半径达到了11500米,就性能而言在当时属于第一流的顶级水准。



由于头部区域搭载了取景系统和固定式武装,这些装备在运作过程中会产生影响到驾驶舱的废热。为了提高该区域的整体散热能力,研发人员采用了大型的散热管,并设计为半外露式,进一步强化头部的冷却排热效率。

本机的主装甲和骨架采用的是刚柔并济的高达尼姆合金γ,并采用了多重叠加设计,防御力可说是相当靠谱了。如果放在一年战争时期,很难想象能有什么武器能将其摧毁。

但,现在是格里普斯时期,是光束兵器开始普及化的80年代初叶。即便是最强的高达尼姆合金,也难以抵挡光束兵器的威力。



因此,为了保护重要的驾驶员,本机采用了紧急弹射逃生舱(球形逃生舱)。一旦遭到致命打击,驾驶员启动逃生装置,内置的炸药便会将头部装甲炸飞,让球形逃生舱能够成功弹射出去。

由于逃生舱设置在了头部区域的下方,因此弹射角度不会受到限制。不过由于球形逃生舱不同于一年战争时期的核心区块系统,本身是不具备任何动力的。如果是在宇宙空间的话,必须由僚机进行回收救援才行。



外挂推进翼 本机背部设置的外挂推进翼,是一种将可动是推进系统与AMBAC系统整合到一起的装备。这种装备最初的构想,据信是来自于GP02A的可动式推进器。



可以说是本机最具象征意义的装备,就是背部的多功能挂架,而其中最为重要的组件就是外挂推进翼。

这款推进翼与本体的AMBAC系统相融合,与分置在四肢各处的推进喷口配合使用,能够令本机做到一般MS难以实现的高难度姿势制御。



并且,由于内部框架采用了极初期可动骨架技术(与马克兔版可动骨架不同,属于黎明期技术),能够自由变换推进方向。因此可动推进翼也被看作是一种二维向量喷口。



在本机上实现实用化的外挂推进翼技术,后来再改良后又运用到了百式、Z高达上,成为了这一型装备的鼻祖。



外形 上面也提到了,本机的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几乎都是旧吉翁公国的出身。因此本机的造型偏厚重,尤其是群甲的构造以及吊钟形的胫部轮廓,让人情不自禁联想起旧公国军的重型机种MS-09大魔。



但本机的内部结构以及控制系统则是联邦与吉翁两种既有技术体系,再加入新技术的融合版本。因此,如果将本机草率的归类为公国军MS的后继机种,或是大魔的后继机种,这种看法严格来说是错误的(最直观的一点,喇叭裤里面没有推进喷口)。

武装系统
55mm Vulcan Pnalanx System/方阵火神炮


方阵快炮多见于旧世纪海上舰艇的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原本是一种以反制导弹为主要用途的近距离防御武器。



本机所搭载的方阵火神炮,在功能上与前者大同小异,主要是用来牵制敌机和近接防御。这种55毫米口径可动式二联装机炮平时被头顶装甲所遮盖,发射时必须让该处装甲向上掀起才能露出炮管进行射击。



可以说,头部的方阵火神炮的存在,说明本机虽然在外观上极富吉翁风,但内在骨子里确确实实深受联邦军MS的影响(后面会说的光束军刀同理)。



Beam Saber/光束军刀


本机配备的光束军刀,与百式、雷姆的属于同一型号版本,都是采用了刀刃吞口处呈伞状扩张的外形设计,在格里普斯战役时期无疑是相当具有特色的。



作为一种以I力场固定带电荷MEGA粒子来形成可视的高热刀刃(原理简单形象来说就是“塑料袋套开水”)的格斗武器,光束军刀在破坏性上要远胜过过往的格斗武器,轻轻松松就能达到千度高温,不出一秒就可以熔断300毫米厚的钛合金装甲。



本机的光束军刀出力为0.4MW,达到了格里普斯战役时期的一流标准。光束军刀的刀刃较长,本身虽然也是由质量的,不过比起电热武器来要轻便的多了,平时收纳在背部武器挂架下端位置。



本机凭借优异的机动性和坚固的高达尼姆合金γ,看似臃肿笨拙实则非常擅长近距离格斗战,在实战中曾经以光束军刀在肉搏战中击破了布朗的亚斯曼(我觉得阿姆罗就算开吉姆2也能打赢…)。



BOWA BP-L-86 Beam Pisto/光束手枪


如果把BP-L-86型光束手枪看作是固定式武装也未尝不可,就是这么一款神奇的装备。



与同期的大明星XBR-87-C型光束步枪一样,本款光束手枪也采用了新式替换式能源匣。由于能源匣形似蜗牛壳,因此俗称蜗型能源匣。



光束手枪作为一款尺寸小巧的光束兵器,平时收纳在背部武器挂架上,在挂载状态下也可以直接朝敌人开火,因此作为一款固定式武装来看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当然了,这款小型光束手枪也是可以以手持来使用射击的。



2.2MW的出力,强身结构小巧,不会妨碍活动,作为一款优越的辅助性武器,其威力已经超过了寻常的牵制用途武器的范畴了,这么一看它又不能完全当作固定式武装来看了(当然了,固定式武装也有大功率的,比如ZZ的头炮)。



AE/ZIM.C-BAZ-531 Clay Bazooka/黏土火箭筒


从番号上能够看出,这是一款由AE和茨玛德(战后被收购)共同研发的新式大口径实弹火炮。



作为本机的首选主武器,黏土火箭筒顾名思义是发射特殊的黏着榴弹弹头,在接触目标后会黏着在装甲表面上,然后引爆摧毁内部的重要组件。



从外观上来,黏土火箭筒的导弹道长而平直,炮管上方设置了挂载用的扣具,炮身末端是大型弹舱,容弹数是7+1发。虽然理论上可以根据任务需要装填多种不同的弹种,不过使用最多的还是黏着榴弹弹头。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黏土火箭筒并非是以击毁目标为目的设计的。格里普斯战役初期的奥古战力严重不足,资源装备需要各个SIDE、对宇宙移民报以同情的联邦军处获得。



因此如果能在战场上俘获轻度损伤甚至是无伤状态的敌方MS,那就可以收编成为己方的贵重战力(毕竟是联邦内战,大家都在用规格差不多的武器)。



因此黏着榴弹的作用就非常可观了,虽说相比起光束兵器来初速较低,但一旦被这种弹头击中的话,破片爆炸前会均匀贴在敌机表面上,通过这种方式进行非致命的针对性破坏,令敌机陷入机能瘫痪的硬直状态,从而在战斗结束后将其俘虏。



(实际上在剧场版中多次出现黏土火箭筒射出了光束,只能理解为是选择装填了光束弹匣,大概是嫌弃实弹榴弹的速度太低了……)



总结


虽然本机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夸张武装,但凭借着高机动性和耐弹性获得了整体战力的提升,作为奥古的主力MS可谓是绰绰有余了。



作为一款高阶量产型MS,在设计阶段就预留了十分可观的扩充潜力,因此不乏有实战部队“我流式”强化改装的案例记录(比如魔改达人、不重装不舒服的加百列·佐拉)。



本机堪称第二世代MS的先驱,同时也是“Z计划”的技术先驱。不过虽然对其它机种影响深远,但本机的直系后继机种却鲜少有高知名度的存在(除了迪杰和狂飙迪亚斯,我想不出有别的了)。



注:本机的名字取自旧时代十五世纪葡萄牙贵族航海家巴尔托洛梅乌·缪·迪亚斯,此人本着寻找印度的目标,最后找到了好望角(看到此处乱石惊涛风暴肆虐,简直像到了地狱一般,迪亚斯便将其命名为“风暴角”,然后就怂了返航,后葡萄牙国王将其改名为“好望角”)。



柯瓦特罗以此来命名本机,可谓是极富深意的。

49

点个赞吧~(10)

酱油君黑色纯种LV2.初级玩家

2020-03-28 17:53 发布于

2楼
一开始是玩游戏夏亚小队去抢黑兔认识的机体,对机体跟夏亚的那两个属下印象很深刻,78对这两个角色也没什么科普,现在了解了。
幻月晓LV2.初级玩家

2020-03-28 18:07 发布于

3楼
好帖 收藏了
redboxer1LV5.白银玩家

2020-03-28 19:09 发布于

4楼
想用新的PB套件加老HG的背包喷涂还原,还是直接入R魂的?在造型和可动方面孰优孰劣
狼牙LYLV10.至尊

2020-03-28 19:39 发布于

5楼
一颗大白菜
巴纳德.维兹曼LV4.高级玩家

2020-03-28 19:49 发布于

6楼
好帖!
夏亚子LV5.白银玩家

2020-03-28 20:23 发布于

7楼
用心做科普 i了i了
ziodaiLV7.铂金玩家

2020-03-28 20:52 发布于

8楼
利克迪亚斯还是很不错的 感谢科普
流のCLV11.传奇

2020-03-28 21:05 发布于

9楼
脑洞够大的话 推进翼还是挺好玩的
熙曚NTLV6.黄金玩家

2020-03-28 21:21 发布于

10楼
顶cc大佬科普

另外斗胆更正一下:利克迪亚斯的原型机是ms-09ss夏亚专用德瓦兹,这台机体之后被移交给AE然后在其基础上开发出了rms099里克迪亚斯。德瓦兹最早在老模型说明书上被提到,后来在ALL里成功转正并成为了利克迪亚斯的祖宗。(图1)

而利克迪亚斯祖宗是gp02的剧情出自zdefine,zdefine算是z的平行世界。(图2、3)

Dark佬LV7.铂金玩家

2020-03-29 02:24 发布于

11楼
一说力克迪亚斯,就让我想起09年填hcmpro坑时,淘宝哪里都找不到红色机的遗憾
Ray.ZLV2.初级玩家

2020-03-29 02:27 发布于

12楼
我刚出炉的创制伽马也是真的爽
红雷猪头LV7.铂金玩家

2020-03-29 09:18 发布于

13楼
CC科普,先顶后看!!!
Titans快递小哥LV6.黄金玩家

2020-03-29 11:17 发布于

14楼
量产机也有量产机的魅力啊(确信)
萨沙利斯LV4.高级玩家

2020-03-29 18:02 发布于

15楼
写的太棒了
abyss1323LV3.中级玩家

2020-03-29 22:08 发布于

16楼
后弹夹结构一直是个诟病的设计
秋来雁去孤城闭LV7.铂金玩家

2020-03-30 07:47 发布于

17楼
科普要顶的
南风君LV3.中级玩家

2020-03-30 08:35 发布于

18楼
支持!
芳骑弧枪龙LV4.高级玩家

2020-03-30 15:13 发布于

19楼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这好像不是第一个力奇戴亚斯了。但是感谢科普,支持!加油!
97jsALV7.铂金玩家

2020-03-30 22:44 发布于

20楼
可以说Z高达动画里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Z高达也不是马克兔跟百式,就是里克迪亚斯,拼装什么时候能新生啊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20-03-31 09:01 发布于

21楼
NT月歌 发表于 2020-3-30 15:13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这好像不是第一个力奇戴亚斯了。但是感谢科普,支持!加油! ...
这是我第三次发力奇戴亚斯了hahahah…………

图片选择

努力修改中₍₍ (ง ˙ω˙)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