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这个选题之后最早考虑做GBD的胶警,但是后期没啥兴趣+发售过晚,当时正好在MG铁球的兴头上,说到杂兵的话没有比铁球更杂的了,于是入了一盒HGUC的铁球。刚好一套两个,可以一个直做一个改着玩。
之前做过三个MG铁球了(K型正在制作中),对这个机体也有比较深的理解了,铁球最大的优点是体积小、灵活,缺点则是单体攻击力过低,因此这次的改造思路就是如何让一只铁球最大化的发挥战斗力,制作重点也自然是武装的增设上了。
主要材料用了HGBF的Gunpla Battle Arm Arms,原本想用羊毛衫吉姆那套机械臂但是发现被炒上天,自己的存货也不足以完成这一个模型了,再三比较下还是觉得这款要合适一些。
考虑到新增武器数量众多,原机的融合炉显然满足不了出力需求,因此自制了一个大背包,设想是一个高出力融合炉,其上再挂载武器和增设喷口。另外在铁球原来机械臂的根部新增了两个外拓部分,连接小机械臂~
颜色方面考虑过切割迷彩,最后还是用了偏浅色系的涂装搭配Ka风的水贴增加精密度和细节量,消光喷涂后完成~






HGUC驾驶舱周围一圈是分件的,好评!舱门用透明蓝喷涂,内部做了一些色差涂装。上方的横杆是用流道自制,左右埋了四个火神炮。

侧面贴了EFSF标识,原本想贴上个人号但是家里的数字水贴不够了只能作罢。上方加了四个寿屋的挂环补品。

头顶的炮也做了一个180mm的,不过个人还是觉得双炮更配。

背包主体用胶板自己搭建,与本体采用插榫连接,更牢靠。两边连接机械臂的结构取自小熊霸里的连接件,省了大事了。后向的主喷口取自HGUC ZZ高达。

使用了HGBF的Gunpla Battle Arm Arms机械臂,效果好像要比羊毛衫吉姆里的还要好一点~导弹仓也是同套件里的,但是把表面多余的细节都磨平了。

新增的两个射击武器设想左边是实弹机枪、右边是光束枪。左边的以《反叛的鲁鲁修》亚历山大的甩棍为基础制作,右边的根部是现有模型(然而已经想不起来了)其余部分是自己搭建的。















铁球大合影

下载附件 (276.67 KB)
最后感谢不愿透露姓名的群主提供的钥匙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