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示着不三入不行的封绘~
A1板,老陆战的深蓝色180大炮和背包支架改成了黑成型色
半新半旧板,头部结构和BD3类似,但是修成了帅哥脸
和老陆战完全一样的背包
因为采用了BD的头部分件,因此眼睛是透明件,贴纸没有预先给贴在内部反光的形状,只能自己切了
头部由于脖子较短且用了单球关节,因此可动范围不是很大
转到90度的时候下巴会卡住,当然一用力也就180了
腰部虽然比较短,但得益于水平布置的球头,前倾侧倾表现很好
上腰部零件是悬空的状态,根据具体腰的位置浮动,因此喷涂的会刮得很痛苦
由于零件设计了前倾露出的补偿部分,因此后仰基本是不存在的
转动方面凑合可用
由于肩膀连接件不是竖直安装的,因此上抬远不如BD系列
建议肩膀内部的软胶接合处加(sai)固(zhi)否则很松
弯曲180,妥。
水平安装的肩膀连接件让肩膀前移效果很好,适合陆战这种双手持械机体
脚部上下都不错,前脚掌可单独上抬但没法下摆
接地略显不足
胯和膝盖表现很好,膝盖是真180
背包的挂架也是全新设计的,上端不像老的需要拆下来替换位置,而是直接旋转
包内180加农的布置也有区别,老的是枪杆放中间,现在是枪身放中间
拆解方式类似,但是连接有所加固。另外由于是软PLA,结合不会像老版磨得花白
小腿侧面的光剑还是那样的收纳,盾牌支地
这次套件很好还原了陆战的造型,脸部也重新修过,因此完全无改素组,眼睛P亮了一下
补色明显的在胸口的倒三角,小圆,腰下的黄V字,小腿正面风栅的灰色和周围黄色,盾牌上把手的灰色等
不(mei)明(bu)显(se)的比如背包支架上的黄色倒三角,喷口内部的红色等
模型不够,PS来凑
总结:
1、整体来说,新生陆战素质爆炸,分色上进一步细化,造型也比较符合现代的审美
2、肩膀的球头和连接孔没有采用PC件,连接非常牢靠,以至于要拆下手臂还拔了半天…
3、面向没有沿用BD,而是重新开模帅哥脸,十分欣喜
4、缺点主要是腰部球头,把玩比BD更容易掉(BD平均2-3个照片掉一回,这个每次都掉233)
虽然老陆战素质已经很厉害,新的依然更胜一筹,个人而言是极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