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科普番外7】钢铁孤狼 SR超合金PTX-003-C“古铁”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8-03-08 10:45 发布于 未知

1楼
本帖最后由 Captonblaed 于 2018-3-8 10:49 编辑



独行骑兵


Personal Troope,简称PT,是由地球联邦军主导开发,毛氏重工负责具体研发的对异星人用人形机动兵器的总称。



新西历179年,在“流星3号”事件发生后,以毛氏重工为首的各大军用重型机械开发商从陨石中解析了异星机动兵器的资料,反馈到与之对抗的机动兵器开发方案中。


为了对抗异星人的人形机动兵器,地球也必须拥有自己的人形机动兵器。


PT最初的设计理念,是拥有近似于人类的肢体,可以根据作战需要以机械手臂使用不同的武器,且不必依赖外接能源供给而使用内藏式动力源进行长时间作战、拥有足够坚固的装甲和耐弹能力来实现高强度的机体耐久性,尺寸在20米左右、重量不超过80吨的人形机动兵器。

这是异星人形机动兵器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是地球联邦军所需开发的人形机动兵器。由于满足这些条件的人形机动兵器具备传统兵器所无法比拟的高泛用性,通过最低限度的代价换取最大程度的战果。



而在当时,为了角逐军方的订单,毛氏重工以高效率为最优先考量,重金招揽了机器人工程学博士卡库·米哈尔,和驱动能源权威玛莉翁·拉德姆。有意思的是,这两人曾是夫妻。


PT开发的第一项课题,就是动力源。关于这方面,毛氏重工列出了两种目前来说技术水平已然成熟的能源种类,分别是燃料电池与大容量电池:

燃料电池虽然在民间作业机械领域表现出了充足的出力以及便利性,不过其所能提供的出力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军用兵器的需求;
大容量电池在最大出力上相比起燃料电池来,性能更接近军用。不过遗憾的是其运作时间不尽理想。普通出力下只能运作30分钟,最大出力持续运作的话5分钟就是极限了,似乎也不太可能成为值得信赖的军用兵器动力源。



而相对于这两种已经在作业机械领域运用纯熟、但军用化欠佳的传统动力技术,第三种提案“核融合发动机”则显得更为先进,但在稳定性方面相比之前两种来说,有所欠缺。


原本广泛用于大型发电设施、舰艇等的核融合发动机,虽然性能出众出力可观,但碍于目前来说小型化改良尚未有所突破,以目前的大小来说,想要内置于20米级别的PT内部,实在是难以想象。




如果以牺牲出力为代价强行小型化发动机,则必然会影响其性能,无法达到最初的要求,本末倒置了。因此,毛氏重工认为重新开发新式的小型高出力核融合发动机势在必行了,并且将这一项目定为和PT的开发同步进行的重要项目来重视。



新西历180年末,实力雄厚的毛氏重工仅花费了1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史上第一台PT:亡灵(亡灵)。并且在多次失败之后,新式小型核融合发动机也终于完成了,经过验证确实能够运用在PT之上。


亡灵完成后,为实现能够适应宇宙、地上等领域的高性能泛用性,毛氏重工又相继制造了3台试作机,分别进行了性能区分:PTX-001是同时适应宇宙与地上环境的全天候型,PTX-002是侧重于无重力环境的宇宙用型,PTX-003则是更适合地上战斗的陆战型。




结果是很明显的,经过数百次不同条件的模拟测试,军方认定各方面性能均衡的PTX-001最为理想,满足作为泛用性兵器的开发理念。而毛氏重工也凭借亡灵系列的成功,获得了联邦军主力PT的制造订单,而亡灵也成为了PT家族的第一大系。




在此之后,毛氏重工不敢松懈,继续对3台试作机进行进一步的针对改良,并将3台试作机的编号分别改为R、S、T,并以不同的方案对其进行大幅修改。




而本次我们要聊的PTX-003-C古铁,正是以3台试作机中的3号机PTX-003亡灵T(Test)型为基础进行改造、升华而诞生的。


ATX计划





地球联邦军远东支部伊豆基地,尚未完成的试作机PTX-006“云迪拉普(猛禽)”在汉斯·韦帕中校强行要求(基地司令雷卡准将不在)进行试飞测试的过程中,由于变形程序中段导致试作机失速坠毁于海港外900米的海域。


在此事件测试驾驶员南部响介负伤并被迫背上了“令试验机全毁”的责任,在从上士特别晋升为少尉后,被汉斯·韦帕中校踢到了联邦军北美支部兰利基地。而“云迪拉普”的开发也因此遭到了中止。




作为地球圈防卫计划中的一环,ATX计划是兰利基地司令葛瑞格·帕斯托·特劳少将指挥下的一项强袭用人形兵器开发计划(Advansd Trooper X,简称ATX计划)。


计划具体由玛莉翁·拉德姆博士负责,也正是遵循了拉德姆博士的个人意愿,在并没有采用任何EOT技术(Extra Over Technology,自新西历179年坠落到南太平洋的陨石“流星3号”中所发现的超技术总称)的情况下(拉德姆讨厌EOT,所以古铁即便平衡性欠佳也无法通过超科技来弥补),计划设想是在面对复数敌机威胁的这种战况下,以“拥有绝对性的强大火力,能够正面突破敌阵”这种理念进行新锐机的开发。




为此,以拉德姆博士为核心的开发团队,挪用了测试用的PTX-003作为母体,以上述理念为宗旨进行大胆的改造与强化。不过,由于拉德姆博士本人的脑袋回路与一般人不太一样,其设计往往追求机体在但一方面最大限度的发挥,导致其它方面的性能短板屡屡发生。




可以这么说,拉德姆博士的开发理念非常极端,无论是操纵还是生产方面都有着不小的困难。就结果而言,ATX计划的产物虽然名为PT,但实际上已经无限接近特机了。因此没能被军方的次时代主力机种计划所采用,也就不足为奇了。


古老的钢铁




被博士称呼为“亡灵MK-Ⅲ”(亡灵MK-Ⅲ)的本机,在设计上为了贯彻落实“强袭”理念,片(bing)面(tai)地进行装甲防护的强化。这令本机周身都被极为厚重的装甲所覆盖,以牺牲运动性为代价,获得了极为可观的高防御力。




本机曾在和DC第7机动部队的交战中,正面被“利昂”三连装飞弹(其中一枚)直击亦几乎毫发无损,本机的防御力因此可见一斑。




除此以外,本机所装备的武器也全部都是为近、中距离接近战服务的特化武装。这种极端的设计导致本机的远程攻击力非常贫弱,再加上过度强化装甲覆盖,导致机体的武装分配与重量分配不平衡,令操纵难度也提升到了一个普通人难以驾驭的高度。




本机为更便于进行突击作战,追求极致的高速推进力,于背部装备了大功率的主推进装置。推进装置采用了4发式主推布局,由4枚大口径可动喷嘴提供了无与伦比的高推进力。




配合后腰裙甲上的辅助推进装置,本机在作战中能够发挥出普通PT所没有的压倒性机动性与直线加速力,极大地展现了作为强袭型PT的压倒性速度。




本机在大气层内的空战能力较为有限,并没有长时间独立飞行的能力。虽然空中机动能力较为有限,不过本机凭借强悍的推进力与加速力,在跳起后利用推进器进行短程的滑翔,以此方式甚至能够以纯地面用为主的武装去和空战型机体抗衡,且不落下风。




主武装

3-roundMachine Cannon/三连装机关加农炮




作为一款重视近接战重型陆战PT,覆盖了多层重型装甲,由此获得了绝佳的防护能力。不过相对的,重装甲的代价必然会导致机体重量的飙升。


而拉德姆博士的解决方案,就是尽可能提升本机的机动性与推进力,以此来弥补重量增加所带来的机动性下降问题。因此本机看似笨重迟钝的外表下,隐藏着霸道绝伦的瞬间爆发力。




而相比起那强悍到过剩的机动力,本机的武装基本还是以实弹火炮为主。其中,作为本机为数不多的近、中距离射击武器的,就是沿用自亡灵系列的三连装机关加农炮了。


这款固定式机关加农炮采用了三管连装式设计,发射129毫米口径炮弹,由于装设在左前臂上的缘故,射角理想威力可观,但射程不够长。




一般来说,这款三连装机关加农炮的价值主要是在强袭作战中,凭借极大的射速使其能用于肉眼可视距离内的火力压制。三炮管倾泻而出的弹幕能够对有效范围内的所有目标造成有效的伤害。


HeavyClaymore×2/方阵扫荡炮




本机最具特色的一款广域投射武装。


上面也提到了,由于本机的作战范围设(xian)定(zhi)在近、中距离以内,作战深度较为有限。因此,主要武装的设计也全都围绕这一要求来构建。


当然,也包括了这款方阵扫荡炮。




与装设在腕部的机关加农炮不同,方阵扫荡炮设置在肩甲正面,左右各装设一门,由厚重的装甲提供严密的防护。使用时舱盖依靠内藏的滑轨上下张开,投射出一片高速高密度的霰弹式炸弹群。


方阵扫荡炮能在近、中距离的战斗中实现对复数目标实现饱和攻击,或是掩护僚机、守卫母舰时负责驱散敌人。尤其是在近接战中,甚至可将靠近的敌机瞬间打成蜂窝,弥补了本机欠缺广域压制型武装的缺憾。


HeatHorn/雷刃角




本机的一大充满“近战蛮风”的武器,就是这具独角状的大型近接白刃战武器。


本机的头部除了继承自亡灵、位于左右两耳处的大鳍型天线外,于前额的位置还装设有大型角状近接战武器,“雷刃角”。


上述也提到了,由于本机的火力相对较低,远程射击能力不足。实战中往往会选择贴近目标发动肉搏战,因此格斗武器的威力就变得格外重要了。




而作为一种人形兵器,近身格斗战可谓是PT有别于战斗机、战车等传统兵器的一大特点与优势。甚至于在一些特定的战斗中,格斗战显然是效率最高的攻击方式。


本机的动力绝大多数都用在机动性的补强上,因此无法搭载光束类格斗武器。本机所采用的雷刃角本身即是威力不俗的实体切割刃,再通过对刃部通电加热的方式获得高热熔断力,进一步加强雷刃角的破坏力。




这根巨大的雷刃角借由从本体提供的电力转化为热能,令刃部变热产生高温,借此产生极强的熔断力,对目标给予致命一击。而在不使用时,雷刃角也能作为一种大型装饰,使本机的整体造型看上去更为犀利,对敌起到震慑夸耀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雷刃角虽然相对于光束类切割武器来,破坏力、攻击范围都有所差距。不过胜在性能稳定、耗能较低,是性能短板严重的本机重要的一款进阶格斗战武器。


RevolvingStake/左轮打桩机




本机的代表性格斗战武装。


左轮打桩机是一种利用炸药产生的推力,将桩钉贯入目标体内的零距离格斗武器。之所以取名为“左轮打桩机”,则是因为在武器内部搭载有一具转鼓式弹仓,因为酷似左轮枪而得名。




左轮打桩机的运作原理也很简单,桩钉命中目标后,打桩机会击发内藏的炸药(类似空包弹)产生冲击力,推动桩钉进一步突破目标装甲进入内部(或对穿而出),对其造成贯穿性伤害(关键是必须击中,否则伤害有限)。




本款武器所具备的特殊打桩攻击,对各式各样的装甲都有着超强的破坏性,特别适合对抗重甲型目标,相当于是一种特种零距离破甲弹。事实上,被击穿的机体创伤也与被大口径穿甲弹命中的现象非常酷似。




不过由于左轮弹仓里的弹药一次只能装填6发,因此打桩攻击的次数也非常有限。但即便在耗尽弹药之后,锐利的巨型桩钉本身也是一种不容小觑的强力肉搏战武器。






本机是由兰利基地主导的ATX计划中的重要一环,由玛莉翁·拉德姆博士的技术团队负责开发,旨在击败毛氏重工的亡灵MK-Ⅱ。由于地球圈防卫计划同时也肩负了次世代主力机种开发竞标测试的任务,因此ATX计划也与远东支部的SRX计划一同堪称地球圈防卫计划的“双壁”。




本机采用了红色与白色为主色调,一些诸如关节、装甲强化部位则涂成了黑色。由于是以3台试作机之一的亡灵T型改造强化而得到的,因此本机又被称为亡灵MK-Ⅲ(正式定名要等到通过军方测试被采用后,所以好像也只有拉德姆博士这么称呼古铁)。




为了实现拉德姆博士极端的理念,贯彻落实强化强袭的设计初衷,本机全身都被厚重的装甲包裹着,装载着各式各样的格斗武装,以这种方式片面地强化防御与近战能力,而导致本机远程火力非常贫弱。




同时,也因为本机个性十足的近战强袭风格,导致必须由近战技术娴熟的驾驶员才能适应并驾驭。反过来讲,如果是擅长近战格斗的驾驶员搭乘本机,必然会得到预想以上的成果。


可叹的是,这些特性同时也是本机的设计理念根本不适合成为主力量产机体的最有力证明。如果不是遇到了南部响介这个同样剑走偏锋的男人,本机极有可能会被军方封存雪藏,在机库里慢慢地生锈,真正成为一堆废铁。


29

点个赞吧~(5)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8-03-08 10:45 发布于

2楼
本帖最后由 Captonblaed 于 2018-3-8 10:59 编辑

不赌不知时运高




出生于卫星殖民地的南部响介,从士官学校毕业后就被调到了联邦军远东支部伊豆基地,以测试驾驶员的身份在军队里服役。




值得一提的是,南部这个日本姓氏的由来典故,是二战后配备于日本警方的第一支日产转轮手枪“新南部M60”,同时也与本机相呼应(而响介则是一只喵星人的名字)。


22岁的响介是一个沉默寡言惜字如金不苟言笑沉着冷静的酷男。不过,认识并与他熟络了以后会发现,在响介那冰山一般的冷酷外表之下,存在着一团正在静静燃烧的烈火。


可以说,热血才是响介的性能本质。只不过作为一名军人,甚至是后来的小队指挥官,他必须时刻抑制自己的冲动,以完成任务为最优先考量。


除此以外,响介的强运和好赌也是常为人所津津乐道的。


在从士官学校毕业后调到伊豆基地前,响介就遭遇过一场穿梭机坠毁事件,并奇迹生还,他的强运也由此开始。在此之后,于伊豆基地最后一次担任测试驾驶员试飞PTX-006“猛禽”时,因为变形故障而坠毁,响介本人再次大难不死。


响介的强度还体现在另一方面,那就是他好赌,不管什么东西什么事情都能被他拿来赌。而且他还喜欢把赌注全都押在赔率最高的一方,这在作战中具体体现在嗜好采用高风险高回报的危险战术与对手较量。


对此,曾任他上司的曾伽·宗博尔特评价那是优秀的直觉与判断力的结果。不过有趣的是,看似好赌的响介,实际赌桌上的赌运却非常差劲。


响介相比起不擅长的射击来,在接近战方面有着出类拔萃的才能。由于热衷于正面突破的强袭作战,因此他的机体损耗得总是特别快。


察觉到这一点的拉德姆博士,表面上疾言厉色地训斥不爱护机体的响介,暗中分析认定这不是他的驾驶技术差,而是量产型亡灵MK-Ⅱ的性能跟不上他。




正愁自己的作品找不到合适的骑手,超常规的响介自己就送上门来,一下子就被拉德姆博士看中,成为了PTX-003C“古铁”的驾驶员。


不过实际上,古铁虽然是一台突破力优秀、爆发力强悍的PT,但同时也存在过重、性能不平衡、远程差等问题,以及设计者个人的偏执(无法用EOT技术弥补),令其几乎被外界认定是台缺陷机。




云从龙风从虎,如果古铁没有遇到响介,可能就如上面所说的,真的成为无用的废铁了。从这一点来看,无论是古铁还是南部响介亦或是拉德姆博士,似乎都要感谢汉斯·韦帕的刻薄寡恩,以及毛氏重工提供的缺陷品。



==========================================================



机战其实我不是太熟23333。




因为我没耐心玩回合制策略战棋游戏,所以当年劈石板君在掌机PC上玩机战时,我在做别的事。


虽然这么说,但高中大学时期每个月追电击Hobby上的OG漫画连载的岁月,还是历历在目的。八房龙之助的《OG·圣战·Record of ATX》差不多就是当时看的。


说起来,我都快一年没买Hobby Japan了。没啥动力,确实在停刊前电击hobby的素质也在每况日下,对我而言最失望的是看不到高质量的带图小说和漫画。而且纸媒上的新闻往往要落后网络一个月时间,就连新品速递也都食之无味了。




说白了,就连钢普拉本身也对我吸引力减弱的现在,只剩Hobby Japan这么一本月刊,我就更没动力每个月跑一次模型店了(啥,网购更省力?情怀情怀)。


记得当年电击上有一模型场景范例,SRX的R-1模拟战对阵古铁。大概意思是R-1念动拳打飞古铁胳膊的同时半身被方阵扫荡炮打成蜂窝,是个两败俱伤的结局(似乎是广播剧来的)。


虽然当年还没有后来那妖孽的Alphamax 1/6大V泳装艾克瑟莲·白朗宁(当年看HK的后遗症,事实上我之前是打算用击修柏特来替代亡灵的2333),不过当年同厂的兔女郎装黑色网袜版艾克瑟莲还是着实震惊了当年的我23333。





太羡慕南部响介了。


第一次见到机战OG模型,是在当年常去的实体店里看到老板正在代工的一盒寿屋白骑士(定价3000円比例1/144)。也许是白色板件天生不占优势,一度误以为是国产盗版的……仔细看了一遍板件后我不禁嗟叹,好像财团B三孙子的素质都要比这强一些。


像我这种重度手残党根本就和寿屋的OG套件是绝缘的,而且相同价格在当年完全可以入手财团B的MG了(学生时代穷啊),因此打消了入OG坑的打算。




一直到去年财团B宣布凶鸟加入卡爹铁魂阵营,才激发了我尘封已久了的OG魂。


老实说我更喜欢“晓击霸”这个HK版译名23333,不过“凶鸟”确实更酷更霸气。


就好像之前R魂决定以魂限的方式成品化桑德兰,然后我就突发奇想去入了中古系列同款机体一样,铁魂凶鸟的启动似乎可以有所期待,那么如果问我最想要的OG成品模型是啥,答案肯定只有一个,或者不止一个,但这个肯定是排首位。




当然是艾迪臣(古铁)啦!


不过让铁魂化古铁就目前来看似乎是遥不可及的梦,满心渴望无法填满,我随手一搜“144”、“古铁”等关键词,跳出来的结果是BT黑骑士1/144拼装…………


这是什么啊?




虽然价格很诱人,比例也符合我的审美,不过我百度了一下后还是放弃了:宁缺毋滥(正版我都hold不住,别说祖国版了)。


然后是第二选择,就是这次我拍的SR超合金了。


我第一次听说这个系列,其实是从基友那儿。大概就是去年吧,在某次散步宵夜时,亲眼目睹基友拆封了一盒勇者王Gaofighgar。




拆模型包装盒在我眼里向来是一种会金光四射红光冲天的华丽景象,这对于玩家来说是一种享受,有时甚至超过了把玩模型本身。虽然我对这部作品知之甚少,但还是对光盘样的环形护盾印象深刻233333,就此也算认识了SR超合金了。


然后我就压根没再接触过SR了23333.


这个系列的机体,不管是大魔神、电童、天之志雷马、钢巴斯塔还是盖塔(三一万能侠,我又想用这个HK译名了),跟我基本就是绝缘的23333。


不过,随着年纪的增长,生活方式的改变,过去成为我消费主体的塑料套件,渐渐地开始与我越来越远了(实在是没时间做了)。上了年纪的大叔就该玩适合自己年纪的模型23333,不需要花费时间制作的成品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所以像我这样的玩家,渐渐的也就开始在诸如R魂、超合金这类的成品系列上烧钱了。不过,这次的古铁是个例外,想玩高质量的小比例古铁,似乎并没多少选择。




2010年的产品,说实在的我很担心。担心这种上了年纪的东西会因为技术的落伍,在一些地方出现无法忽视的巨大缺憾。


拆开快递包裹后发现,五千年的沧桑都刻在了外盒上23333。真的是上了年纪的产品,外盒各种钝角、蹭边,不过还好店家提前说明了,心里有了充足的准备。


拿出吸塑封壳的一瞬间,我误以为店家往里面塞了块铁。


好吧,山炮如我,第一次把玩高贵的SR超合金,在把本尊握在手里的一瞬间,就被其沉甸甸的手感深深的折服了。




好像塑料套件玩久了,摸哪种成品都会觉得手感十足23333。


由于之前看过多方评测,对SR古铁的可动性有了一定的了解——结果发现完全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如果自己YY的可动性是1的话,实际把玩就是7,甚至更高。


初步把玩后测量了一下,高度大致在15厘米上下,和R魂、HG等摆在一起不会有违和感,满足吾辈小比例党的审美。


古铁由于设定的原因,配件并不多。这对于我这种懒癌玩家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这款SR古铁里一共附带了两对造型手(握拳和开掌),一个支架连接件,还有俩攻击特效件。


造型手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素质其实并不算好:手甲的漆面略厚,手指细节略有粗糙。不过,更换比较方便,这也算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优点吧。




特效件主要用在打桩机和雷刃角上,没什么可以吐槽的瑕疵,安装也很简单。不过,我个人不太喜欢透明、半透明特效件,而对用在一些海洋堂特摄、EMIA上的低透明度特效件情有独钟。




虽然如此,特效件的合理运用可以让一款静态的模型展现出活灵活现的动态感(简单来说,就是看上去好像在动),对于这款古铁来说也不例外。


支架连接件的话,可以兼容现在的大部分支架,没啥压力——但是由于古铁自重太大,建议选用强度较高的支架(我一肥姑妈支架直接断了,不过可能是时间久自然劳损也有关。后来摆拍时直接上了一款国产支架,强度是够了,但管子太粗了,败笔)。


就过重来说,还真是忠实还原设定呢23333。




最后,这款SR超合金无论是造型、细节的把控上应该都是当时的一流水准了。即便放在现在,也是非常出色的合金成品,毕竟只有15厘米的大小。


那么这一期也到此结束了,最近总是番外番外的可能会有朋友觉得我“不务正业”(毕竟高达才是“主业”嘛2333)。下一期应该就是高达了,希望早日出炉服务喜欢这个系列的各位。



感谢劈石板工人童鞋的翻译与资料搜集~


好,我们下一期再见~~!
lvkoolLV8.钻石玩家

2018-03-08 11:11 发布于

3楼
好久没拿出来...前段时间拿出来四肢都有不同程度的松动...
上官翊青LV4.高级玩家

2018-03-08 11:30 发布于

4楼
原色和夜战涂装我都入了,不过都已经扔回老家了
竖过来是hLV4.高级玩家

2018-03-08 12:10 发布于

5楼
重火力打桩机
btcnwxjLV9.大佬

2018-03-08 14:08 发布于

6楼
输了赌局赢了人生
pjxgundamLV8.钻石玩家

2018-03-08 16:08 发布于

7楼
Gespenst MKIII
锅贴城LV10.至尊

2018-03-08 16:36 发布于

8楼
最爱的og机体 可惜sr合金og只是走马观花的出了三个
无喱个人LV7.铂金玩家

2018-03-08 16:47 发布于

9楼
锅贴城 发表于 2018-3-8 16:36 最爱的og机体 可惜sr合金og只是走马观花的出了三个
是啊,明明当年展会上首发企划上就包括了大曾伽跟穴马的。
SR合金的蓝光人勇者也挺可惜的,出了加尔跟条子后,本身还盼着能补完泰丹……
CavsLV5.白银玩家

2018-03-08 17:02 发布于

10楼
sr超合金其实还是不错,刚到手很好玩,可惜放久了基本每一只都松。。
无喱个人LV7.铂金玩家

2018-03-08 17:16 发布于

11楼
本帖最后由 无喱个人 于 2018-3-8 17:20 编辑

应该说此款产品正赶上了好时代才是~
02~04年,因为海洋堂转轮的抢占低位市场,带起了成品玩具的关节设计革新潮(既要强度,也要活动范围,变形金刚也是这之后才正式告别僵尸式的直桶关节),而06~12年,则是某地代工业成本升涨前的最后一轮。
所以,这段时期的成品玩具,无论扭蛋食玩还中高端的超合金,均以关节耐扭,涂装大妈厚道,舍得堆料而著称——对比14年之后的产品线你会发觉,现今被很多玩友所怀念,认为UN不如它的高达突击王国食玩,质量其实更不如前身的300日圆扭蛋HMS(关节量相当,双面上色、有透明光剑、部分如Z更可变形,重要的是脚底实心无偷胶!!),创动假面骑士更不如MRS(300~500日圆,22关节起步,前后均有上色无须贴纸、多款手型与装备可称今天掌动的前辈、用料同样非常扎实耐操),SIC也出得比现在频密及配件多。
甚至美系当中,那时候的孩之宝是已知最舍得堆料,被日系可动人偶逼得要在漫威超英系列中加关节(铁人电影一3.75平均16关节,至电影三仅6关节),星战黑卡送多一对手型的难得佛心,厚道时期(12年之后孩之宝的主题就成了“如何更好地偷胶”,16年后更进化至“爐火純青的偷膠技術才是老變的賣點, 變形技術是其次”)。
可以说,很多坑党至今仍以后追这段时期的产品为告怀。


另,也看了CC你的另一篇科普,连你都找不到能天使那面盾“特殊合金”的专有名,看来00世界观里真的就E碳素一种叫得出名的装甲材质了(海老川这货跟头炮及高达合金有仇么),蛋蛋世界观GN光束武器威力历代最低的污名洗不掉了……
虚空魔神LV6.黄金玩家

2018-03-08 17:47 发布于

12楼
作为一位珠三角的玩家我还是更喜爱HK的翻译
星尘擎天柱LV2.初级玩家

2018-03-08 22:24 发布于

13楼
当时毛氏的猛禽其实还没有开发完成。当初实验飞行是没有问题的,最后会出问题是因为汉斯要求变形。顺便,汉斯不是刻薄,他是叛徒所以想毁掉猛禽和响介。(猛禽起到了R1试验机的作用),以及,那个角严格卡字眼的话应该翻译成热气角。雷刃角是后面古铁巨人的装备,那是古铁的后继机种,设计更极端。
无喱个人LV7.铂金玩家

2018-03-08 22:49 发布于

14楼
虚空魔神 发表于 2018-3-8 17:47 作为一位珠三角的玩家我还是更喜爱HK的翻译
这其实反映出一种无奈,在珠三角玩家接触到这些作品的时候,理应掌握国人文宣强势的内陆地区却并无配套并已经发展起来的游戏宣传,只能机械地接受在此方面更早接触的HK译名——因同为华南区粤语文化圈,接受起来也相当容易,并获取感情认同。而且,所谓妾不如偷,当时很多香港杂志其流入渠道还是灰色的,更加强了这份珍重感。
在珠三角玩家适应HG译名后,内陆地区的玩家群也终于从被动流入发展为拥有需要自己一套的圈子氛围,凭着强大的人群基数,总会有想搞文宣的一代出头,那看着不符合语言习惯的HK翻译,不满并想取而代之也是人之常情,加之HK在进入网络时代后失去先进窗口优势,不再唯一之物被更强的同质事物竞争掉也只能说死得无话可说。
但个人而言,关我鬼事
小时候你没冒出头,今天也不过是人有你有,难不成还想大一统地限制大家只承认“新(避免地狱骑士,不敢用区域指代)”译名?
何况,早发展毕竟不会浪费,作为东亚玩具与动画文化除JP外最为发达的HK,做生意的发行方也不会让业已具民间基础的HK译名徒然,有机会,当然得把“高达(30多年从无官办电视台引进播放过动画,争个鬼的正宗)”换回来
作为经历过那段日子,某些译名已经成为其岁月记忆的华南区机战玩家,就请在自己仍混萝卜圈子的时候成为有尊严的时代眼泪吧~


另,“凶鸟”其实也是HK译名,不过是作为别名形式存在,因为早期“晓击霸”是专属机体名,“凶鸟”则仅是这款PT的系列机型名(无论模型还游戏杂志,HK都素两个译名混着用的),《OG2》里有一话MK-III出场,标题名就是“第三之凶鸟”。大软时期便沿用的内陆译名(其实台湾也用这个译名)是“修克拜因”,对应超级系主角机“古伦加斯特(HK名 轰格殊)”。
是否具统一华语圈的通用性,请大家见人见智。
至于某些玩友开玩笑的“晓击霸”在普语中音近某器官,“擎天柱”还国人通俗地可以扯上某功能性药物呢,要开玩笑官方又不是没“虎克别音”……


New鼻屎LV6.黄金玩家

2018-03-08 23:19 发布于

15楼
我的已经有点生锈的
kpsaLV3.中级玩家

2018-03-09 00:13 发布于

16楼
这款出的还是不错的,像现在sr都成了魔神生产线之后 再难看到其它新的东西
yuyulifeLV7.铂金玩家

2018-03-09 00:14 发布于

17楼
机战里古铁一直是我喜欢用的机体,相当好用。
hidakakenLV5.白银玩家

2018-03-09 00:23 发布于

18楼
早年的这只SR古铁多厚道 才4800日元
而且当出了白骑的时候 我还期待之后ASH救世主、百舌这几台自己喜欢的机体都有机会SR化
结果OG系列的机体从此没了下文
真希望MR魂能借着“小J8”这台重开OG系列坑
oskerLV4.高级玩家

2018-03-09 10:28 发布于

19楼
我有SR的前身 超可动的古铁XD

阿姆罗5式LV6.黄金玩家

2018-03-09 11:12 发布于

20楼
科普的很全面
cutejiaLV9.大佬

2018-03-09 11:27 发布于

21楼
这个颜色挺漂亮啊

图片选择

努力修改中₍₍ (ง ˙ω˙)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