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科普59期】十方皆杀的苍蓝死神 HG新生苍蓝宿命1号机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7-08-12 00:22 发布于 未知

1楼
本帖最后由 Captonblaed 于 2017-8-12 00:31 编辑



(以下内容以旧版漫画小说为准)

EXAM系统

一年战争时期的弗拉纳冈机关,是一所设立在SIDE-6殖民地的NEWTYPE研究机构。名义上它一直是一个民间性质的团体机构,实际上却是受公国基西莉亚•萨比一派的控制。

因此,弗拉纳冈实际上也就成了公国军的NT战略研究所。



克尔斯特•摩卓斯其人,是弗拉纳冈的一名成员。

早年就致力于对NT战斗能力进行研究的克尔斯特,认为NT是一种有别于旧人类的高阶人种。通过不断的研究与了解,克尔斯特认为能力如此强大的NT终将取代旧人类,就好像智人淘汰掉尼安德特人一样。

为了避免“新人类假说”中旧人类末日的到来,克尔斯特决定开发一套反NT系统,起名为“EXAM”。

从现在来看,EXAM系统实际上是后来的生物感应系统、精神感应框架等技术的基础以及原理。也就是说,EXAM系统同样也是一种脑波增幅技术。



在大战初期,弗拉纳冈机关通过对一些特殊人群(是NT可能性极高的军人)的研究,发现他们能够以某种能力增幅脑波,来获知敌人的杀气,以这种方法来做到几近奇迹般的反应速度。

这种能力,就是克尔斯特口中的“NT能力”。

也就是说,NT可以看作是一台大功率脑波人肉发射/接收器。而通过对这种推论进行实际研发所得到的,就是后来的赛可缪系统。不过由于时代的局限,以当时的技术而言不足以将尺寸庞大的系统进行小型化搭载于MS上。



虽然之后勉强可以将实用化的早期赛可缪系统搭载在大型MA上,并且也发挥出了非常惊人的性能。不过,这毕竟与初衷有所偏差。而克尔斯特是为数不多坚持初衷信念的研究员,并且以他独到的见解与超乎常人的毅力完成了属于自己的赛可缪——

也就是EXAM。

实际上相比起广义的赛可缪,EXAM要简单得多。这是因为克尔斯特将原先对脑波既可以发射又能够接收的复杂设想进行了拆分与简化,省去了发射的部分,因此EXAM系统仅仅只有接收的功能了。

不过机械毕竟是机械,虽然克尔斯特计划未来以AI来辅助旧人类(OT)驾驶员进行操纵驾驶。不过一开始,必须由一个真正的NT所提供的战斗数据作为样本来培育AI。因此,克尔斯特从机关内挑选了一个名叫玛丽昂•韦尔奇的NT实验体,进行测试。



测试的过程可以说比较顺利,在对NT级别的对手时由于脑波信号较强,因此系统对脑波的探测能力较高。不过相对的,在面对OT等级的对手时,却常常因为对手的脑波信号太弱,导致系统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性能。

也就是说,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EXAM系统能够让OT驾驶的MS也能发挥出接近NT驾驶的战斗力。但是,战场上如果没有NT存在的话,这套系统就无法使用。

这简直就是个笑话。



克尔斯特随后还发现,虽然能通过提高对脑波的敏感度,能有助于系统探测到OT等级的脑波(杀气)。不过搭载系统的载体(也就是MS)如果性能不足的话,在面对较为复杂的敌人时(诸如MS)会发生系统与载体反应速度不匹配现象。简单来说就是低劣的机械运转跟不上系统的速度。

对兵器部的新型机征用诉求没有得到回应后,克尔斯特原本在加大魔、先行量产型勇士等机体上进行再实验的想法,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茨玛德公司开发的陆战用试作型重MSMS-08TX“伊夫里特”。



考虑到机体运转上限的问题,克尔斯特针对性的修改了EXAM系统,来影响核融合炉的脉冲信号,将其调整加大,将因此而获得的强大到过剩的出力输出以不考虑驾驶员承受极限的情况下,剧烈地提升MS的运动性。

简单来说当EXAM启动却因为一些原因(比如侦测到的脑波强度较低)而无法为载体提供反应速度的补足提升时,系统就会对动力炉脉冲信号进行调整,使得核裂变能量以井喷的级别输出,机体呈现出一种MAX或暴走的状态。

然而,暴走的不只是机体。



在这种种不合理的非人道测试下,实验体玛丽昂承受不住导致精神崩溃,最终失去意识陷入了深度昏迷(当然也有另一种说法是玛丽昂发现尊敬如父亲的克尔斯特博士实则是利用她达到目的的卑鄙小人,内心激荡不能自已,才发生了事故)。

实验体虽然发生事故,但所幸通过记录玛丽昂的操作数据,AI顺利地将其模拟,并能发挥出不逊于玛丽昂的反应速度,这样的话EXAM系统总算是完成了。
EXAM在克尔斯特充满信心的坚持下完成了。但是,弗拉纳冈机关和军方的看法与克尔斯特截然相反,系统诞生的代价是实验体陷入了永眠,这让他们认定系统本生也是不完全不成功的。

实际上在EXAM完成之时,这个计划本身也划上了中止符。

军方消极的态度,弗拉纳冈的同僚也在逐渐远离自己,克尔斯特并不是天然呆,这一切他都察觉到了。看着兵器部随意搪塞自己的YMS-08伊夫里特,虽然在“TX改”的这条道路上已经初具成效,但距离他本人心目中理想的“EXAM搭载机”还相距甚远。



克尔斯特本人并不是吉翁主义的狂热拥簇者,因此在感到被军方与机关辜负的情况下,绝不甘于自己与EXAM永驻冷宫雪藏发霉。在这种心理下,克尔斯特带着EXAM的所有一切离开了弗拉纳冈,离开了吉翁公国,开始了亡命之旅。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只能投八路。

博士心中早就挑选好了目的地,那就是吉翁公国的敌对势力地球联邦。
在当时,联邦正好已经自主研发出了磁气覆膜技术与次时代大型背包推进器技术,完全可以满足克尔斯特对载体的运动性、机动性的要求。

当时,克尔斯特投奔的是联邦陆军,而军方一开始提供给他的“玩具”,就是陆军自主研发的RGM-79[G]陆战用先行量产型吉姆(以下简称陆战型吉姆)。



以陆战型吉姆为素体完成的RGM-79BD-0苍蓝宿命零号机,虽然基础性能不俗,但吉姆毕竟是吉姆,制式量产机的性能同样达不到EXAM的搭载条件,测试的结果让人笑不出来。

克尔斯特不满意,并提出了抗议。

为了安抚博士,陆军承诺提供性能更好的MS,而当时陆军能拿得出手的上等好货,也只剩下86年的拉菲陆高了。



不同于吉姆,由于零件稀少,因此陆战型高达的产量极低,配备全靠抢(就好像拿不到更多骁龙835的MI6一样),黄牛一般的远东方面军机械化混成小岛大队又一下子拉走了12台,剩下的部分也要尽可能满足各大一线战区。在这种情况下,军方依然为EXAM计划争取到了3台陆战型高达(另一说是2台,建造BD-3用的是1与2的备用零件),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

由于之前EXAM系统植入工作进展得很成功(从这点看来,陆战型吉姆全身上下符合EXAM要求的也就脑袋而已23333),因此在改用陆战型高达的素体时,保留了前一个素体的“吉姆头”。



苍蓝宿命一号机的外观形象(这年头主要是看脸2333)会让人误以为是吉姆,但它骨子里其实是高达。

克尔斯特在进行测试时发现本机所表现出来的性能,比YMS-08、RGM-79[G]都要来得高,1350kw的高出力核融合炉配合磁气覆膜技术、次时代背包推进器所展现出来的瞬间爆发力,几乎达到了旧式EXAM搭载机的两倍,这令他大为欣喜。

当然了,这其中也有博士的助手,联邦技术官僚阿尔夫•卡姆莱上尉鼎力协助的功劳在内。



不过尽管如此,即便本机与EXAM系统完美融合且测试效果良好,克尔斯特依然保留了“高脉冲信号调整”这一手。

对于这一点,卡姆莱上尉是反对的。当然这主要是针对安全性方面的考虑,而之后发生的“事故”也证明了上尉的这种担忧不是没道理的。但,对于只重视性能与战果的克尔斯特来说,周围的建议他是听不进去的。否则,当初也就不会发生NT实验体昏迷事故了。

本机完成后即被分配到测试部队,主要进行数据收集的任务。不过由于MAX模式下的本机一旦暴走就会不分敌我的进行无差别攻击,对敌人构成威胁,对友军也构成威胁。

在见识到本机暴走状态的可怕后,卡姆莱上尉虽然没有违逆克尔斯特的意志取消掉MAX模式,而是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法子:在在系统中植入一个限制程序,令MAX模式有数分钟的时间限制。




苍蓝之结构

本机是地球联邦军在吉翁公国叛逃的科尔斯特博士的协力下开发的EXAM系统实验机。说是协力,实际上上面也说了,这项技术本身就是科尔斯特在弗拉纳冈时期开发的改良移植版。



一号机一开始采用RGM-79[G]作为改造素体,不过由于RGM的硬件不达标,在EXAM搭载完成后,将系统所在的头部转移到RX-79[G]之上。所以,一号机的正式编号才是RX-79,而并不因为它长了吉姆头而非得是RGM-79。

在此基础上,技术团队将作为素体的陆战型高达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强化。首先,由于EXAM系统的尺寸问题,这使得技术团队必须对陆战型吉姆的头部进行大幅改造,主要是将头部进行大型化处理,从而能够容纳下整个系统。



与原型相比较,一号机的头部取消了两颊的散热槽,加长了“下颚”火控雷达,并且增加了原本陆战系并不重视的头部火神炮,用以保护内置重要的EXAM系统的头部。



由于头部使用的是陆战型吉姆的版本,所以眼的部位与其相同——不过采用的是带护目镜式的双眼光学传感器。当EXAM启动时,光学传感器会呈现醒目的赤红状。


另外,为了彻底地强化上半身的火力,科尔斯特团队将素体右胸的吸气/排气口、左胸的多目发射器摘除,改为嵌入一对60毫米火神炮。



至于被移除的吸气/排气口则移往到腹部,在腋下部分设置了一基有线式飞弹发射器。

先行量产陆战型的一大特色,就是驾驶舱的设计。相比起RX-78、RGM-79来,先行量产型陆战系的设计考虑驾驶员进出的便利性,即使机体仰卧或是俯卧都能无障碍进出。

因为没有核心战机区块,因此将驾驶舱区块移位到了胸前,舱盖采用半包式高强度装甲覆盖,增加了驾驶舱的安全系数。

这一点也被本机所继承,并且将右胸的吸排气口转移到原本纯装甲覆盖的腹部位置,将这一块区域有效利用起来。


背包



本机废除了原先RX-79[G]功能性极高的挂架系统。科尔斯特团队认为实验机的1号机并不需要携带大量的武装或者维修更换零件,反而是因为需要进行高强度的作战,必然要改变素体推进剂容量不多的设计弊端。

于是,技术团队在拆除废弃了陆战型背包之后,重新为本机设计了一款新型大气层内专用的背包推进器。

将原先向外呈放射形布置的大推力主喷口修改为平行向下的双发火箭发动机的布置,这一点反而是与最初的素体RGM-79[G]颇为相似。

统一了喷射方向后更有利于机体进行短途跳跃或者战术冲锋,而改良后的本机推重比确实也远高于其素体RX-79[G]。

而且,本机的背包推进器预留了加挂空间战用次时代推进背包的可能,这一点可以从二、三号机上可以看出来。


腿部



有鉴于素体的腿部设计完全是为了重力下的徒步行走所服务,科尔斯特团队为了追求整体推进提升的最大化,在一号机小腿外侧追加了一组辅助推进器。

这在当时的联邦陆军中是极为少见,不过由于为追求重力下运用的便利性而取消了燃料槽等宇宙空间用相关组件(实际上陆战型机种在重力下必须承受40吨+负荷,早期受限于技术落后经常发生故障,所以腿部内置燃料箱副发电机推进器等原先是被否定的,因为复杂的结构会降低腿部结构的强度性,加速金属疲劳),所以科尔斯特团队将内置推进器改为直接外挂于小腿外侧,紧邻光束军刀收纳匣,彼此并不冲突。



另外,也在小腿后部末端也设置了小型辅助推进器。

腿部追加高机动推进器这创意,与公国军MS机动力强化主在背包、其次小腿的理念不谋而合,恐怕也是科尔斯特博士对老东家的一种借鉴与致敬吧。


装甲



本机在素体的基础上,进行了足以称得上翻天覆地的修改,其中对重要部位、关节的防护能力作进一步的再强化。

本机在采用RGM-79[G]、RX-79[G]作为素体,也继承了这两款机型优越的装甲材质:在当时众多装甲材质中傲视群雄的月神钛合金(高达尼姆合金α)。

由于素体陆战型高达在上半身的防护力已经登峰造极(重力环境下的MS重视上半身防护),所以本机主要在腰、腿部分下功夫。

原本设置于膝盖,实用性极高的刺钉装甲在此时被废除。吸排气口也一并取消,改为加装护甲。对于重力下运用MS很重要、活动频繁的脚踝关节在原本加装护甲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增加护甲覆盖面。

对于腿部的装甲追加改造仰仗于推进系统的强化带来了推力的大幅提升,因此并没有因为重量的增加而降低机动性,依然保证了本机在重力下的高机动与高速的陆上移动力。



主武装
YF-100型机枪



战时非常流行畅销的一款陆战用实弹机枪。口径为100毫米的这款火器设计有折叠式的前握把和枪托。枪身较短,而方形弹匣设置悬挂于枪身下方,枪身上方有传统的准心、照门,不过实际上的光学瞄准依然是交给MS火控来处理。



YF-100型在设计上是可以拆卸装入武装货柜中,与FX-180加农炮一样。不过由于BD一号机取消了武装货柜搭载能力,所以这块设计就形同作废了。



如果拿人来打比方的话,相当于冲锋枪的这款实弹机枪,是一款近距离战斗用的武装。



光束军刀



联邦军制式MS的标准格斗战武装。共有两把,0.38MW的战时标准出力,光束军刀展开时光刃长度可达11520毫米。



平时收纳在小腿外侧,需要使用时外甲打开,收纳固定基座会向上展开,露出光束军刀的握柄以供取出。




YHIRGM-S-Sh-WF型MS用多功能护盾



长度只有7056毫米的小型盾,通常配置在机体左腕外侧,固定座上连接着简易机械臂,能够根据机械臂抬起放下自动改变盾的朝向。

比起纯粹作为护盾来设计使用的003、007型大盾来,比之小得多的WF型盾的设计考量是实用性和机能性。在重力下障碍较多的地区不会阻碍机体的活动。

不过反过来说,由于盾的体积变小,导致防护面积降低,作为一款防护用具来说WF型的效率或许颇为不足。不过这个问题在BD一号机彻底性的强化自身防御力之后,也变得微不足道了。

由于防护不足,在实战中曾经有过将盾插入地面来抵挡敌方炮火,或者以盾为脚架以稳定大型火炮进行精准射击的例子。




胸部火神炮/胸部二连装有线式飞弹



这两款可以称得上是BD一号机的原创武装。不过实际上作为素体的RX-79[G]在左胸就设置了一门60毫米火神炮,而科尔斯特团队如法炮制,依葫芦画瓢地在右胸再增加一门,总共两门火神炮分置驾驶舱两侧,这样一来胸部区块的火力倍增,对驾驶舱的防卫力也大为增强。



另外上面也提过了,在胸部火神炮下方、腋下的位置设置了两具有线式飞弹发射器。由于飞弹虽然较之60毫米机炮来说威力更大,但由于射速不高的缘故,以及受到米氏粒子环境的影响,所以基本上还是作为一款近距离战武装来选择使用。

69

点个赞吧~(4)

陈rmsLV7.铂金玩家

2017-08-14 20:14 发布于

2楼
王牌吉姆也
sdgundamfansLV4.高级玩家

2017-08-14 20:55 发布于

3楼
为什么我看不到图片啊,QQ截图都显示不出来
lllovelyqLV6.黄金玩家

2017-08-14 21:36 发布于

4楼
难道只有我看不到图?
爱雅晓悦LV2.初级玩家

2017-08-14 22:12 发布于

5楼
还是喜欢旧封绘那种看着迎面冲来的压迫感,而且不太喜欢NAOKI的风格。。。感觉把衣服改和BD1的霸气给改没了。。。
blackstigLV6.黄金玩家

2017-08-14 23:51 发布于

6楼
感觉Haids的坑会一年接着一年填完
吾乃诚也LV7.铂金玩家

2017-08-15 00:25 发布于

7楼
TORCHWOODLV5.白银玩家

2017-08-15 03:13 发布于

8楼
MS-15(EXAM) Gyan被楼主落下了明明伊芙利特都提了
弹簧rickLV5.白银玩家

2017-08-15 04:03 发布于

9楼
顶科普!
1000三代LV9.大佬

2017-08-15 09:20 发布于

10楼
正在做这款,学习一下背景设定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7-08-15 09:28 发布于

11楼
炸天小田田 发表于 2017-8-12 01:08 终于等来了苍蓝宿命的科普!
话说小时候第一次接触bd1是用的“苍蓝宿命”的翻译,后来再看“蓝色命运”总感 ...


蓝色命运气势弱+1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7-08-15 09:29 发布于

12楼
allbluedream 发表于 2017-8-12 00:46 科普辛苦!原来EXAM系统是这么来的啊。

新的PS关节确实有点不爽,财团的PS越来越软,跟以前的套件比起来完 ...


有些关节部位就别指望二次开启啦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7-08-15 09:29 发布于

13楼
无言谈心 发表于 2017-8-12 00:44 相关机体
同系列0号、2号、3号、3号吉姆头



多谢提供资料
少女が見た流星LV2.初级玩家

2017-08-15 09:34 发布于

14楼
CC科普,每期必看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7-08-15 10:06 发布于

15楼
少女が見た流星 发表于 2017-8-15 09:34 CC科普,每期必看
谢谢支持~每次都能看见辣么多喜欢这系列的朋友留言,很开心
bender117LV3.中级玩家

2017-08-15 10:29 发布于

16楼
又有科普了 CC最帅!CC辛苦!
KamilleBidenLV9.大佬

2017-08-15 11:25 发布于

17楼
苍蓝的故事我是以前上学时候,地摊上买的盗版漫画看的没想到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
红雷猪头LV7.铂金玩家

2017-08-15 14:33 发布于

18楼
纳尼 这款有两个头???看来买一个就够了 嗯嗯
oskerLV4.高级玩家

2017-08-15 15:18 发布于

19楼
Captonblaed 发表于 2017-8-12 11:19 蟹鼎~~感觉没啥必要了吧EXAM部分复制黏贴会被打吧……其它的更改大致就是背包武器和高达头了… ...
那你就在一个帖子里发完嘛 标题改下 BD的系谱XD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7-08-15 16:37 发布于

20楼
红雷猪头 发表于 2017-8-15 14:33 纳尼 这款有两个头???看来买一个就够了 嗯嗯
是的2333虽然是不同版本的,但可以假装是替换头,这样就不用换贴纸了233333
whsanLV6.黄金玩家

2017-08-15 16:49 发布于

21楼
老实说对于EXAM的描述我有点看不太懂。上面说 通过感应杀气来启动 指的是感应敌人的杀气吧?那这样和驾驶员是不是NT有什么关系?EXAM是接受驾驶员对某个敌人的杀气然后来启动进而强化机体反应速度以完成 干掉对方 这样吗?这样的话NTD和EXAM就是完全不同的系统了:NTD是这个设备感应到敌人是NT然后发动。而EXAM则是感应到自己的驾驶员的杀气然后来启动的。
顺便,那句“劳资就爱把敏感度调得那么高!”笑尿我。哈哈哈哈哈哈!多谢大大科普。是不是可以说,机体强化用系统(EXAM,Z年代的生物传感器,牛高的精神骨架,91的生物电脑等系统)起源就是EXAM?然后哈迪斯就是EXAM的分支发展并且没有后续这样?话说苍白骑士原来有这么多台吗?正史中都到哪去了?

图片选择

努力修改中₍₍ (ง ˙ω˙)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