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5: 固执的改模
MP35吊车可谓是迄今为止MP历史上改模幅度最大的一款作品了。在最初MP33消防车公布的时候,大家便猜测MP吊车一定会以改模重涂的方式出现。然而,MP35的出现却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说这款作品确实是MP33改模而成,但意料之外的是没想到为什么改动幅度会这么大。之前官方的说法是MP35的改模程度要超过50%。仔细一看确实如此。从人形角度来看,和MP33对比起来,除了胸口基本没有怎么改之外,身体的其他部位基本都改了。

具体来看,首先为了还原动画设定,MP35的头雕自然做了一些改动。

然而,我个人感觉,虽然是还原动画头雕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对比起来,由于没有类似MP33头雕旁边的两个小翅膀的构造,整个MP35的上半身结构正三角的视觉效果更加明显,因此看起来也显得比MP33更“胖”一些。

其次,MP35和MP33腰部侧面轮子的位置有所不同。MP35要更靠下靠前一些。

另外,由于吊臂收纳的方式的改变,导致了两款玩具背包也有所不同。

MP35的背包有一个类似小屁帘的结构。这个结构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腿后踢的可动。

同样是由于变形结构的原因,MP35的小腿后侧多出了一块,显得比较累赘。

这么看来,单从人形来看,我个人感觉MP35是不入MP33的。如果说人形曲线略显肥胖是由于动画设定造成的,那么较差的可动和累赘的小腿则完完全全是改模造成的后遗症了。
很多朋友一直在说MP35的诚意改模。确实,从变形结构来看,MP35吊臂的收纳方式和MP33云梯的收纳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把玩体验。然而,由于改模的存在,也使得MP35在变形上比MP33要繁琐不少,而且把玩感受也没有那么流畅(特别是人形到车形变形时)。或许从改模重涂的角度来说,较大幅度的改动确实令人欣喜,但是从玩具单体比较,我个人觉得MP35还是没有MP33做得那么完美。
其实,这背后也有一个问题:MP35如此幅度大的改模的原因是什么?真的只是为了体现诚意么?我个人认为,改模的原因还在于载具。将MP35变成载具后,粗略看确实和MP33差不太多。

但是仔细对比,MP35吊臂的下方其实是多了一个液压杆的。也就是因为这个液压杆,导致了吊车整个吊臂收纳方式的改变。其实液压杆可以采取简单一点的收纳方式,比如往上折到吊钩下方,或者往下收纳到人形背部。然而,MP35却采用了一种更加复杂的方式。或许由于液压杆往上收纳会影响吊钩收缩,往下会影响人形美观,总之如果不采用这两种简单的方式就不可能做到和MP33类似的折叠式收纳;更进一步,如果不采取MP33那种收纳方式,车尾吊钩基座那一大块就收纳无法收纳到人形肚子里,因此将吊钩一分为二也成了自然而然的选择。而MP35就是这么处理的,前半部分连同液压杆收纳到人形上半身,后半部分吊钩基座折叠在了人形小腿后侧。这样处理下来,确实液压杆被完美收纳了,但是造成的结果是变形繁琐了很多,小腿后的累赘也无法消除。我不知道这种改模是否算是真正的诚意,但是我隐约感觉到了设计师为了完美收纳液压杆而做出的一些强迫症般的固执改动——而这些改动并非是没有牺牲的。

总的说来,作为一款MP玩具史上少有的大幅度改模作品,其实这或许只是一根液压杆引发的故事。这根液压杆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把玩体验,但是在美型度、流畅度上也做出了一些妥协。这种固执的改模,让我感觉MP这个系列的强迫症风格也变得越来越浓。这种风格在MP将来的作品上可能还会延续——至少在即将到来的MP36威震天的身上,已经略看到了一些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