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站故事多,【蝙蝠侠】摄制组都来取景拍大电影喽,哈哈~
转载声明:此系列所涉及的全部LEGO积木MOC内容均为作者100%原创,78独家首发。转载不得用于任何集体或私人商业等以盈利为目的的行为,交流分享性质的转载请注明“78dm_BossLEGOs”字样,谢谢合作。
【小站轶事】系列第三弹——镜头外的蝙蝠侠
先来一组片场全景





哈哈,大家都在片场看到了什么呢?这里先普及两个概念吧,玩LEGO,肯定会玩DIY。而对于LEGO而言,DIY有两种,一种是MOC,另一种是MOD,简单说,前者是从零开始自己全新搭建,后者是对官方set里的成品进行个性化改造。比如这个片场里,小站基本算是MOC,为什么说基本呢,因为那个街灯和清洁箱差不多是直接使用了set里原始的搭建方法,所以有一定MOD成分。像蝙蝠战机和那辆装甲车,就是典型的MOD了,也就是说在set原始搭建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局部个性化改造。而那辆移动摄像车就属于100%的MOC了,完全是个人参考实物照片从零全新搭建的。
好啦,接下来就先让我们一起看看那辆“重金”打造的移动摄像车吧~

相信大家才知道,老詹姆士是【蝙蝠侠】大电影的导演吧,哈哈!

这辆移动摄像车的细节可以说诚意满满哦~导演工作区包括座椅、电脑(屏幕角度可调)以及话筒,老詹姆士身后右侧的部分是车载电瓶,提供整车的用电。

这个角度还可以看到老詹姆士的怀表,最右侧的电脑主机以及车载电瓶后部的散热片。

电脑主机外板。

这个角度可以看到两块车载电瓶其中的一块(灰色条纹砖)。

车尾部的旋转塔。包括散热片细节和指示灯。

旋转塔设计可360度自由旋转,HOME位置是车载电瓶顶部那两个黄色小柱子,悬臂回到HOME位置的时候可以卡进去得到固定。

悬臂可上下60度左右俯仰,连接轴为棘轮,可以定位。

整体悬臂的样子,最大追求了细节仿真。个人最满意的是那部摄像机以及电缆细节的还原。

近距离看看,摄像机细节加强了镜头、麦克风、以及电源线表现。整体通过四个可动关节与悬臂相连,可以实现真实状态下全部可动角度。

换个角度。

电缆通过悬臂连接到车体。

换个角度。

悬臂顶部。

摄像机电缆。
下面是另一个MOC部分——旋转摄像椅

座椅和踏台。

椅子有把手,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把手控制座椅旋转。
接下来,大反派——Bane(蝙蝠侠的电影我一部都没看过,这个老兄的中文名字我不知道。)

这辆车子——Tumbler,真心太棒了。D级TF车子的大小,但重量至少2倍左右,LEGO的ABS树脂质量真不是盖的。

另外一个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就是车子的橡胶轮胎。毫不掩饰,是我玩过的玩具中见过质量最好的橡胶轮胎,而且用料相当厚实,后轮的橡胶竟然有将近半个厘米厚。车子推起来那叫一个抓地力爽。

Tumbler的装甲够厚!!!

尾部是主要MOD部分,加了散热片和两个黑色扰流板。
下面终于到了“正题”啦,看看镜头外的蝙蝠侠在干什么呢吧~

哈哈,我拍个照啊!

相机加了个牛头,够给力吧?

大明星也有普通人的生活感哈~

再来一张。

我们的“临时”片场摄影师~
最后,我们再一起看看蝙蝠战机有多帅吧。

这架蝙蝠战机,造型、比例和细节都几乎完美还原了电影,个人相当满意。此外,这里LEGO带给了我另一个震撼——机甲类的可动关节。每个关节,就两片,咔的一声拼到一起,然后那种关节松紧度的美妙把控,太令人舒服了。另外,更加体现LEGO强大品质的一点是,所有关节装好以后,手感完全一致,什么一个松、一个紧的烦心事根本没有,简直不可思议!!!

换个角度。这款蝙蝠战机个人感觉非常适合以后MOC,基本一个可变形机器人的上半身已经成型了,需要做的只是设计一个下盘然后连接起来就OK啦。

强有力又灵活准确定位的LEGO关节,牛啊~

顶部。这是个人最爱的一个部分,机身顶部覆盖了两片可折叠式机翼,相当有层次感,非常好看。

个人对机翼细节进行了修饰,主要加装了一些2X2黑色光板,加强装甲效果。

机尾也进行了类似修饰。

驾驶舱打开,里面可乘坐两个LEGO人仔。

近距离看看。

机身中部的引擎设计,效果相当出彩。

个人尤其喜欢那左右两排散热片,可动哦。
以上,谢谢欣赏。
PS:个人已经算是玩了一段时间的LEGO了,到目前为止,所有的MOC和MOD都是靠set里自带的砖块完成的,一块散砖都没用补过。说说一点感受吧,以前看网上的LEGO老鸟们晒砖贴,总以为LEGO玩DIY必须要有几万块砖以上才可以,但实际体验下来,完全不是这样。平均手里只要有十来个中型set,总转数大概4000到5000,LEGO的DIY绝对就可以很hi地玩起来。个人最大最大的一个感受,做不出好的作品,与其抱怨砖不够,不如再坐下来好好想想怎么用手里的砖把想法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