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C07大力神礼盒装把玩分享(盖楼)

大力金刚1979楼主LV7.铂金玩家

2018-03-28 21:13 发布于 未知

1楼
  作为死硬G1迷,最终经过激烈滴思想斗争,轻松选择了TOYWORLD(以下简称TW,不是湾湾滴意思)的G1配色礼盒装大力神,算是让“我”把死对头玩弄于掌股之中了。由于体积庞大、角色众多且还有合体形态,所以故而将这篇把玩分享截成7段,以免各位看官疲劳。另外,告诉各位一个秘密(不是咪咪),集齐7篇也是不能召唤神龙哒。

  于是乎就从传说中的指挥官铲土机开始吧,为毛是传说中的呢?因为有争议呗,G1动画中并未明确说明谁是挖地虎的指挥官,但是在剧情里指挥挖地虎和向老威报告的一般都是铲土机,所以一直以为是他,可是后来也是官方的《变形金刚机密档案》里说威总有意让铲土机代替吊钩出任挖地虎的首领,但铲土机谦辞不受等等……总之,不管后来的资料如何,就让本BOT本位一回,就认定他是挖地虎的头头好了。

  首先一如既往滴聊聊角色和玩具的文化背景,挖地虎的玩具脱胎于70年代TAKARA社滴DIACLONE系列,是正面角色哟,好基友则是6台火车头组成滴合体战士,没错,就是头领战士系列里的人气角色雷电的前身(话说,至今官方和第三方都没有重置雷电的计划咩?)


  到了变形金刚时代,这些变形成工程机械的机器人被赋予了新的名字和身份,在G1第一季最后一集也就是第16集“双雄大战”中第一次登场。由上译版台词得知他们的名字分别是:铲土机、清扫机、拖车、吊钩、碾压机和搅拌机,合体后的名字是大力神。而向威震天报告情况的,正是铲土机。

  那么现在来说说铲土机,众所周知变形金刚的中文译名有三个版本:上译版、港译版和谜一般的台译版。那么铲土机是上译的名字,港译叫废铁,而南海版的G1玩具挂卡右上角的名字是“刮刀”,台译版不知。就其本身的英文名Scrapper来看,本意是“拳击手,爱打架的人”的意思,在机械制造术语中确确实实是刮刀的意思,而Scrap才是废铁的意思。由此可见上译是根据其伪装形态偷懒而起、港译则可能带有误读、而南海版的玩具是直接用的原意。

  好了现在开始看看玩具,首先盒子正面是漂亮的盒绘,这画风刚劲有力,是本BOT的所爱,而且还把肋部的补件都画出来了,这种细致和自黑的精神应该点个赞。


  盒子的尺寸用MP29震荡波作为参照物一比可见端倪。


  盒子一侧是TW的提醒贴,传说TW并不是一家日本的公司,但是这满满的岛国文还是很有日范儿滴。


  盒子两侧是盒绘的背景延伸部分,而另外两面则没什么重要元素,故而就像岛国言情动作片的剧情对白部分一样,略过……


  打开盒盖,可见TW的销售及售后信息,里面依然是标志性滴黑色泡沫塑料的内包,对于玩具的保护是杠杠哒!


  去掉内包的上盖,6个角色和诸多配件分了两层摆放,还有一本厚厚的说明书,配件主要是7把枪(6个角色的配枪+1把大力神右耳朵的配枪)、肋部补件、拖车脚底补件、合体部件、以及螺丝孔洞的堵件等。


  比起来一张纸的那种,这特NIA的才叫说明“书”,的的确确是本书!20多页的书,铜版纸印刷的书!


  打开第一页和第二页,这10张通缉令不由得让人兴奋,希望飞虎队和战车队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和挖地虎会和,不过,TW是对汽车人有意见吗?


  说到这,插一个传闻(不要问我传闻是谁!),据说当今第三方的ZETATOYS是从TW分出去的,这一点本BOT已经发消息给ZETA的管理员询问,但截至发帖时还没有明确答复,但是,但是下面网传的两张图是ZETA发出的战车队的爆炸可以完美与TW大力神合体……在今天这个景甜和张继科认爱的日子,不由得让人浮想翩翩。总之不管是TW还是ZETA,能做出受广大迷友喜爱的玩具,就是好第三方!


  翻过中间20多页的变形步骤说明之后,可以见到镶嵌的7张人物卡,硬塑料材质,印刷精美。


  内包第一层左起分别是搅拌机、吊钩和清扫机,然后是大力神的头部、胸甲、两个手部替换钻头、补件包和纵贯第一二层的裆部合体部件。


  内包第二层左起分别是铲土机、拖车和碾压机,然后是大力神的两个前臂、两只手和大枪。


  请出本帖的主角铲土机本尊,整体显得比较瘦长,所以本BOT建议将肩关节拉出一点来,可以增加肩部的宽度,看起来更顺眼一点。


  侧面来看小腿过于粗大了,因此看起来有些不协调。


  背面来看,各种包裹和遮挡的还算是不错。


  人形的高度如果不算后背的铲斗,大约在21公分左右,算上铲斗就要达到23.5公分了。这个高度还是比MP震荡波略矮一点的,可以说比例与MP配合起来还算可以。


  头雕基本还原了G1的动画造型,因为本身就是口罩眼镜男,只要透视尺寸不出问题,一般是做崩不了滴。


  胸部的细节刻画也基本还原了G1玩具,只不过G1是通过贴纸来表达这些细节的,而TW直接给做上去了,而且有继承和发扬。


  这个系列除了清扫机和碾压机是履带推进以外,其他四个轮式驱动的角色轮胎一律采用了中空橡胶的设计,软硬度适中,既保持了真实轮胎的质感又不影响老汉党的推车需求。


  灰色部分的“水纹”一直是部分迷友诟病的槽点之一,这些所谓的水纹其实就是原料混合的时候不均匀造成的,不过这样也好,看起来又古代冷兵器使用的雪花镔铁的赶脚,只不过雪花镔铁分芝麻雪花和螺旋雪花两种,前者更好一些,而这个水纹类似后者。另外扯远一点,我国古代刀剑使用的雪花镔铁与大马士革钢、乌兹钢根本不是一回事,不要被忽悠了。总之,这个只不过是对水纹的一点自我安慰而已,不能简称自慰。


  手部的设计是五指根部分动的,第二三指节都不可动,但这已经非常不错了。只不过与MP不同的是持枪的卡笋是在掌心,而不是在枪柄,这样就会使得握持其他东西的时候多少受到点影响。


  头部360度旋转没有问题,抬头幅度偏小,低头可以配合变形关节略比抬头好一些。


  上肢的关节上举、两侧平举、前后平举都没有问题,肘关节的活动范围尚可,手腕可以360度旋转。


  腰部的屁帘儿(驾驶棚)会影响腰部旋转幅度,将其立起来,腰部就可以360度鬼畜旋转了。另外,因为合体形态是大力神的右脚,所以腰部的扭腰关节是用来达到大力神脚踝接地的需求,这个设计还能让铲土机轻松做出僵尸舞的POSE。


  髋关节横开和前开一字马都没有问题,不过腿部没有外翻关节,请注意腿部灰色和黑色过渡的部分并不是旋转关节,不可用力转动。


  膝关节正常情况下向后翻折接近90度(但是这么粗的小腿,屈不屈膝有神马区别吗?),如果把小腿后部的翻板打开,则可以翻折超过90度,毕竟是有变形的需要嘛。


  脚的关节逆天了!可以拉出来这么多,勾脚、绷脚、内翻、外翻……轻松自如驾轻就熟啊!


  可以向武大靖发起挑战……


  也可以向大师致敬……


  甚至可以蔑视黑猩猩队长的冲浪板……


  下面开始变形(不是下体开始变形!),被BOT是按照自己的变法操作的,没有完全按照说明书的步骤来。第一步,手部的收纳,请参看下图,打开前臂上面的盖板,把手翻折进去。本BOT建议将手翻转到右手的状态再进行收纳,这样不容易在翻转的时候卡碰到拇指,左手的情况搞不好就会磨损拇指甚至碰掉。


  然后注意下图两肋的黑色部分,是要向后推的,这样双肩就可以滑下来了,而逆变的时候则要拉出来,将双肩关节卡住,有不少迷友会忘记这一步。


  双肩滑下来以后把前胸甲打开,头部就翻折收纳在这里了。


  将双臂上举待用,再将背部的驾驶棚立起来,上半身的变形就告一段落了。


  下半身的变形要先将脚部完全拉出来,然后把小腿后面、脚后跟的所有盖板都翻出来。


  然后必须将双腿按照岛国片著名的M字开脚姿势分开(不知道啥叫M字开脚的自行补课,本BOT怕查水表呢),如果不分开双腿,小腿是无法翻折过去的。将小腿翻折到底以后,将各种盖板盖好,唯独两侧的两侧的绿色盖板不能直接盖行,要翻折向上折叠起来。


  将后轮向后拉,把原来膝盖位置的黑色盖板放下来遮住车后部。


  最后,双臂翻转到身体两侧,将卡笋插好,就变形完毕了。


  车形的正面、侧面、背面和底盘,可以看得出整体造型比较还原G1,并增加的细节刻画,有种工业时代的粗犷范儿。


  关于铲土机的伪装形态,不管铲土机还是铲车,都是非正式叫法,正式名称应该叫做装载机,铲斗只是这种机械的一个配置终端,可以更换成抓钩、抓草斗等多种配备。加装铲斗是最常用的状态,主要用于铲装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状物料,也可对矿石、硬土等作轻度铲挖作业。换装不同的辅助工作装置还可进行推土、起重和其他物料如木材的装卸作业。但是由于平行运动马力不足,因此推平作业的时候对作业场土质硬度有限制,如果硬度较高或沼泽湿地作者,就需要推土机来完成。


  记得有些迷友抨击TW太过于还原G1,尤其是车形的驾驶棚太过简陋,在这里本BOT只能一笑予以“洗地”,请持此观点的迷友醒目:铲土机的伪装形态是装载机,而且外形低矮、配重靠后、敞开式驾驶棚,这都是矿山装载机的特点,并不是简陋。矿山装载机是装载机的一个特殊机种,主要用于大型坑道的井下作业,因此又叫井下装载机或井下铲车。之所以使用敞开的驾驶棚而不是封闭的驾驶室,原因有二:一是井下作业光线偏暗,驾驶室的ABCD四柱会对驾驶员的视野产生影响,因此要求使用能够阻挡落石的硬质驾驶棚即可;二是如果井下发生塌方,驾驶室容易被落石砸变形,困住驾驶员,因此使用驾驶棚更易于驾驶员逃生。


  另外,车形对于顶棚的照明灯、尾部的照明灯刻画还是比较贴近现实的。


  还有一个比较普遍的槽点就是车尾部的这两个凸起,主要是用于将大力神的飞翼型胸甲插在这里还原G1的飞行装载机形态,很多迷友抨击这个设置不如换成两个插孔,殊不知这其实还原了实际中矿山装载机的后警示灯,根据作业规程规定矿山装载机的尾部要加装一到两盏黄色警示灯,并在作业过程中开启,以提醒周围作业人员注意保持安全距离。


  比较写意的武器搭载形态,除了向G1致敬之外,个人感觉比较鸡肋。


  用MP10的私拍客与车形进行一下对比,可见比例还是不错的,只不过驾驶棚的位置没能遮住驾驶员有些让人崩溃。


  转换成合体形态的步骤很简单,首先把双臂翻折向车形的前方,双臂内侧与身体两侧有卡笋,卡好即可。


  然后将驾驶棚两侧的原本折叠起来的绿色凸起打直贴在车形两侧,变形就完成了。


  大力神右脚的形态,高度在20公分左右。


  这大腿,咋抱?


  OK,铲土机的把玩分享至此告一段落,下一篇搅拌机篇将后续登场,欲知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27

点个赞吧~(0)

阿蒙123LV7.铂金玩家

2018-03-28 21:21 发布于

2楼
不错,顶一个
塞伯坦的情怀LV7.铂金玩家

2018-03-28 21:23 发布于

3楼
看完居然想买一套哈哈
akikoyadaLV4.高级玩家

2018-03-28 21:25 发布于

4楼
不用怀疑,以前TW的设计是ZT负责,后来ZT私自低价出货,TW才跟ZT分手,ZT干脆自己出来直接面对玩家。
akikoyadaLV4.高级玩家

2018-03-28 21:27 发布于

5楼
另,大甜甜和张继科公布恋情跟这玩意有啥关系?没想通啊,谜之逻辑啊,求解啊
非典型小贝LV4.高级玩家

2018-03-28 21:34 发布于

6楼
兄弟 把黄大力的新头雕 出给我吧
装甲橘子LV7.铂金玩家

2018-03-28 21:55 发布于

7楼
援铲土机!


不舍大师LV6.黄金玩家

2018-03-28 22:54 发布于

8楼
TW设计的的小腿从侧面看普遍有比较粗的毛病,看ZETA的大无畏出的两个都有这个小缺点,不过MP比例加比较还原G1,感觉还是不错
雁门紫塞LV6.黄金玩家

2018-03-28 23:13 发布于

9楼
我记得没有叫碾压机的 应该是叫推土机

大脚变滑板好评~
大力金刚1979楼主LV7.铂金玩家

2018-03-28 23:16 发布于

10楼
rhinox 发表于 2018-3-28 23:13 我记得没有叫碾压机的 应该是叫推土机

大脚变滑板好评~


可以重温一下上译版国语变形金刚G1动画第一季第16集《双雄大战》。
sw2003xLV6.黄金玩家

2018-03-28 23:44 发布于

11楼
很棒的评测。楼主加油!援几张透明的。



大力金刚1979楼主LV7.铂金玩家

2018-03-29 00:25 发布于

12楼
sw2003x 发表于 2018-3-28 23:44 很棒的评测。楼主加油!援几张透明的。
谢援,看起来很美味滴样纸
童年回忆LV9.大佬

2018-03-29 00:38 发布于

13楼
脑袋略小,身形比例不大对,人形小腿侧面略宽,除此还是很动画的,队长设计相对平庸,TW的推土机与挖土机的真履带还有搅拌机的发条滚筒是亮点
捍天尊行书LV11.传奇

2018-03-29 19:22 发布于

14楼
不论是G1动画,DW漫画还是IDW漫画中,挖地虎的老大都是铲土机,吊钩只是团队中的智囊而已
17365299562LV7.铂金玩家

2018-03-29 21:30 发布于

15楼
帮顶~~
PsycheLV8.钻石玩家

2018-03-30 15:57 发布于

16楼
木有tw,援个mt的吧

568263374LV6.黄金玩家

2018-03-30 18:26 发布于

17楼
tw:玩具是用来出品的,哪里是用来卖的
装甲橘子LV7.铂金玩家

2018-03-30 20:00 发布于

18楼
援TW大力神!

死神游戏LV6.黄金玩家

2018-03-30 22:43 发布于

19楼
本来很期待这款大力神,但是组合起来感觉整体很别扭!tw太过于追求每一个成员都尺寸一样!结果连上配件包大力神还是有些说不出来的不协调!身子太小,小腿太细,手臂过长!可惜了!就单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所以我都没入!还有一点,是设计过于方正,线条太直太硬了,这点也是我个人不太满意的地方!大力神我入手了最初的两款,mt的跟tfc的!后面两款就没追了!
大力金刚1979楼主LV7.铂金玩家

2018-04-03 01:53 发布于

20楼
本帖最后由 大力金刚1979 于 2018-4-3 02:20 编辑

  本帖的主角是搅拌机,这也是上译的名字,港译叫搅拌器,而南海版的G1玩具挂卡右上角的名字是“万能胶”,以及一个近几年才不知出处的名字“搅拌大师”。就其本身的英文名Mixmaster来看,本意是“电动食品加工机”的意思,所以除了南海版挂卡的名字之外,都是根据其伪装形态而起的。

  请出本帖的主角铲土机本尊,整体也是显得比较瘦长,小臂内侧的卡笋使得双臂无法贴紧身体,这个设计多多少少有点减分。


  头顶的插槽可以插入两枚类似RPG火箭弹的配件,不过本BOT部建议不要长期插着这两枚火箭弹,一是变形时会误触发射机关,搞不好会打伤眼睛;二是时间长了会造成弹簧疲劳,失去弹射的乐趣。


  侧面来看小腿也是过于粗大了,因此看起来有些不协调。


  背面来看,各种包裹和遮挡的还算是不错。


  人形的高度如果不算后背的盖板,大约在20公分左右,算上盖板就要达到23公分了。这个高度也是比MP震荡波略矮一点的,配大部分MP的比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头雕采取了一个很魔性的奸笑,G1的动画造型比较简单,而且主要镜头也不多,所以还原度可以说在80%以上吧。


  胸部的细节刻画也基本还原了G1玩具,透明的胸部配件很有范儿。


  轮胎也是采用了中空橡胶的设计,软硬度适中,既保持了真实轮胎的质感又不影响老汉党的推车需求。


  灰色部分的“水纹”一直是似乎比铲土机多了一些。


  手部的设计也是五指根部分动的,第二三指节都不可动,持枪的卡笋也是在掌心。搅拌机的枪后端的退膛机构看起来有些像臭名昭著的二战日军配枪南部十四式,也就是俗称的王八盒子或鸡腿撸子。


  头部360度旋转没有问题,抬头和低头幅度都比铲土机强的多。


  上肢的关节上举、两侧平举、前后平举都没有问题,但是要注意上臂后端的轮胎组件会影响到活动,需要调整才能完成肩部的一些动作。肘关节的活动范围适中,不过肘关节可以向后翻转这一点有点鬼畜了,手腕可以360度旋转。


  腰部的旋转关节与大多数变形金刚玩具不同,并不在传统意思的腹部和髋部的连接处,而是在图中红色圈里的,也就是丁丁的上端,每次拧的时候都让人不免感觉蛋疼……


  腰部也有一个屁帘儿(车形的供水箱)会影响腰部旋转幅度,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一是将下图中红色圈里的部件整个拔出来,腰部就可以360度旋转了,但是拔出的部件会因为没有固定而在后面像丁丁一样丁零当啷的晃悠着……


  第二种方法是只将下图中红色圈里的部件翻转出来,这样虽然整个滚筒的部件可以有一个固定支点,但是红圈中的部件拔出来容易,插回去则需要一些技巧和力量,所以慎用。


  因为合体形态是大力神的左脚,所以腰部的扭腰关节是用来达到大力神脚踝接地的需求,也可以跳僵尸舞,如果配合上反转的肘关节,可以更加鬼畜。


  髋关节横开和前开一字马都没有问题,腿部也没有外翻关节,转动腿部要依靠髋关节的位置。


  膝关节正常情况下向后翻折接近90度,如果把小腿后部的翻板打开,则可以翻折超过90度。


  脚的关节勾脚、绷脚幅度很小。


  但是内翻、外翻幅度尚可。


  不过360度旋转的小脚……还能更鬼畜一些吗?


  铲土机的冲浪板和搅拌机效法达摩老祖的一苇渡江比起来,简直弱爆几条街了……


  下面开始变形(下面不是下体的意思!),本BOT是按照自己的变法操作的,没有完全按照说明书的步骤来。第一步,手部的收纳,请参看下图,打开前臂下面的盖板,把手翻折进去,还是建议将手翻转到掌心与旋转轴承平行状态时进行收纳。


  双手收纳以后将前胸甲打开,头部的收纳不是翻转,而是直接按进去,但是,但是,但是既然是按进去的设计,为毛不把头顶的四个角设计的钝一点?是为了让玩家练习铁指神功咩?


  把头顶的盖板向后翻折插好。


  头部缩进去之后将胸甲盖回去,上半身的变形就完毕了。下半身的变形首先将小腿的盖板打开……


  然后将小腿前部也就是车形的驾驶室顶棚翻开,准备进行腿部的第一次翻转,注意下图中要翻转的关节在绿色圈中,暂时先不要翻转红色圈中的关节。


  翻转关节的同时将隐藏在内部的驾驶室前挡风玻璃翻到前方。


  然后将脚后跟向前翻折扣住前脚掌,再整体翻转进驾驶室中,盖上驾驶室顶棚。


  接着进行一个倒U形翻转,大腿就藏进驾驶室中了。


  再将车头并拢,驾驶室底盘的盖板翻折盖好,同时把前保险杠和散热栅格也翻折盖好,这样下半身就变形完毕。


  下面进行一步非常精(nuè)妙(xīn)滴步骤,请注意面三张连续图中两个红色圈中的合页,要进行不可描述(想歪的去面壁)的同步翻折……


  然后是更精(nuè)妙(xīn)滴一步,就是上臂后端的轮胎组件,只打开下图红色圈中靠近肘关节一侧的卡笋,如果不慎将靠近肩关节的卡笋一起打开了,就照原样按回去,否则一旦旋转错了位置,就将无法完成变形,而且此处卡笋非常紧,又有角度要求,按不好就会杯具。


  将轮胎组件进行180旋转,翻转到下图的状态。


  双肩上翻90度在车后部对齐,然后双前臂也在车后对齐插好,接着双肘向上翻折对好与搅拌桶的进料斗扣合好。


  然后将轮胎组件向外翻折,插好卡笋,后半部的变形也就完毕了。


  将人形裤衩两侧的甲片与大腿外侧的卡笋插好。


  最后,将车头顶部贴标志的的五边形翻转180度,至单尖角向前,变形就完毕了。
  

  车形的正面、侧面、背面和底盘,可以看得出整体造型比较还原G1,并增加的细节刻画,有种工业时代的粗犷范儿。


  搅拌机的伪装形态,正式名称应该叫做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因为外形也常被称为田螺车,车体后部装置圆筒型的搅拌筒以运载混合后的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会始终保持搅拌筒转动,以保证所运载的混凝土不会凝固。但是这款TW的搅拌机的伪装形态,搅拌筒的尺寸有些略小,一般搅拌筒的长度要达到甚至超过车体一半的长度。


  除此之外车形的还原度还是比较高的,比如进料斗、出料口、出料斗以及用于搅拌的供水箱,都有比较真实的刻画。


  比较写意的武器搭载形态,后边插着两枚火箭弹,发射出去除了炸自己别的也没什么用处了,最大的用处大概就是向G1致敬了。


  再用MP10的私拍客与车形进行一下对比,可见比例还是不错的,因为封闭的驾驶室坐不进去,所以只能用橡皮借位展示一下比例,看起来可以说是相当不错的。


  转换成合体形态的步骤很简单,首先把前保险杠和散热栅格连同驾驶室底盘盖板、驾驶室顶棚一并打开。


  然后用U形翻转把大腿转出来。



  把前轮胎翻转进去。


  将大腿与驾驶室翻折成90度夹角,把卡笋插好。再将驾驶室顶棚、底盘盖板以及前保险杠和散热栅格盖回车形的样子,就完成了。


  大力神左脚的形态,高度在20公分左右。


  准备再次抱大腿的波哥还是面瘫般地无奈。


  很多迷友抱怨玩个玩具都练出了麒麟臂,好吧,那个跟本BOT玩个玩具练出的龙爪手比起来简直弱爆了。


  OK,搅拌你的把玩分享至此告一段落,下一篇拖车篇将后续登场,欲知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大力金刚1979楼主LV7.铂金玩家

2018-04-04 16:51 发布于

21楼
  根据上译版G1动画第一季第16集《双雄大战》中挖地虎部队首次登场时,铲土机向威震天报告时说的名字,这个角色应该叫做“拖车”,而不是“拖斗”。港译“载泥机”,南海版挂卡右上角的名字是“小可”。就其英文名字Long Haul来说,本意有“长久,长时间”的意思,如果拆开Long是“长”的意思,而Haul则是“拖”的意思,总之无论拖车、拖斗还是载泥机,都还是基本贴近原意与功能,只是“小可”这个略显萌萌哒的名字让人不禁想起了《魔卡小樱》上的那货。另外,在《水浒传》原著中也是吴侬软语用于自称的谦辞,而且是像宋江、吴用和柴进这样的知识分子使用,并不是像鲁智深、武松这样的粗犷汉子自称“洒家”、“俺”,也是略带书卷气。因此,这个名字用在这个五大三粗的反派身上,确实鬼畜。



  从人形来看,拖车的确够强壮,细腰乍背、肩宽腿粗,可以说是TW挖地虎中的身材担当。


  侧面看起来小腿比铲土机、搅拌机的比例要好的多,只不过短小的脚后跟不仅不协调而且容易造成后倾,槽点担当。


  背面除了几个螺丝孔,其他的遮盖还是不错的。


  为了弥补三寸金莲的尴尬,TW给拖车追加了一副脚板的部件,用法很简单,直接插在脚底,犹如一对增高……拖鞋。


  穿上拖鞋的拖车,整体身高在21公分左右。


  虽然身高比MP29震荡波还是差了一点,但是魁梧的身材却丝毫不逊,给挖地虎们赚回不少分数。


  头雕的还原度上,并没有按照G1动画的色调做成白头盔,而是采用G1玩具的黑头盔涂装,面部则是简单的眼镜口罩男,还原没多大的难度,只是这么大的眼镜,后脑勺的透光窗却小的可怜,因此透光性并不十分突出。


  胸部是车形的前脸,透明件的车灯、斜纹网状散热栅格的设计比较细腻写实,大赞。


  髋部的银色涂装部分略有粗糙,大腿粗壮,带有少少的水纹。


  手部是传统的五指分动关节,枪形没有采用G1玩具的绿色涂装,不过形状比较相似,也是一副粗笨造型,与人物的范儿很搭。


  中空橡胶轮胎,纹理非常写实。


  上肢可动性无障碍,加上变形需要又两种双臂侧平举方式,可以不同的要求摆POSE,肘关节正常活动范围在90度左右,也因为变形需要可以进行180度翻折,不过只能在需要扭转前臂到和大臂下方关节方向一致的情况下。


  腰部360度鬼畜旋转自由自在。


  髋部横开一字马能略略超过180度,侧开接近180度,需要注意裙甲会略碍事,得提前掰开。腿部依然按没有外翻关节,需要大腿根部完成这个动作。


  膝关节可以向后翻转90度,如果将后轮胎掰向侧面,则可以踢到自己的PP。


  绷脚、勾脚无压力。


  内翻很轻松而且幅度很大,外翻则无限约等于没有。


  开始变形,第一步还是手部的收纳,打开前臂后部的盖板,经典的翻转收纳。


  然后打开脑后的两块灰色立方体,将头部旋转180度,面部朝后翻折90度,再将两个灰色立方体盖在后脑勺上即可。


  接着将胸前两边疑似MIMI的车灯组件翻板向外翻开……


  将背部的这块平板拉出来……


  再把腰部灰色部分的两边从肋部翻转出来,就可以将双肩进行一个180度旋转,前面转到后面,后面转到前面,就可以看到驾驶室了。


  然后再把MIMI盖回去插好,后背的大平板翻折到驾驶室顶端扣好。


  接着双臂打平,翻转大臂和前臂到肘部双关节方向一致的状态,向内翻折并在一起,上半身的变形就告一段落了。


  下半身的变形首先是要把拖鞋脱掉……


  然后将两个后轮翻向外侧……


  注意:这一步仅需要翻折下图绿色圈中的关节即可,而红色圈中关节的绿色固定件是比较容易出现白痕和断裂的,因此用力的时候一定将着力点用在黑色的部件上,不要让绿色部件受力,如果不慎出现白痕,建议去烧一壶开水,对着白痕的地方轻轻的倒下去(注意别弄到自己身上,很烫滴),节奏是每倒5秒钟,就暂停3秒,一壶开水过让白痕部件在不受力的情况下静置30分钟以上,待温度与室温一致后,白痕的地方可以恢复部分机械强度;如果断裂了,也好办,找售后……


  接着两条小腿并拢,向后进行翻折,盖在大腿上面,脚板下面的两个插孔要与驾驶室后面的连个插杆连接好,本BOT的这只拖车的两个插杆有些过粗了,所以密合的不是很好,等到有机会的时候再进行打磨。


  翻折小腿的时候要注意下图两个红圈中的侧裙甲,要紧贴身体才能送入小腿与大腿之间的空隙中,否则小腿顶过来要么无法与驾驶室后面的插杆密合,要么就会对侧裙甲造成损伤,切记!建议变到此处时,要用手捏住两个裙甲的同时进行小腿的翻转密合,这样下半身的变形也就完毕了。


  回到上半身,将腰部的灰色部件向外翻转90度,前保险杠就出来了。


  然后双臂向内翻折。


  在将前轮胎向下调整,仔细看轮胎内部的与手臂的连接件之间是一个类似“︽”形状滑轨的部件,轮胎调整到位以后得成功卡进滑槽里才算成功,否则把车形往桌上一摆,车体会因为地心引力而把前轮又顶回上面去。


  拖车的伪装形态就是俗称的翻斗车,其实翻斗车分很多种,拖车的原型正式称呼应该是:非公路型短途自卸运输车,一般在大型土木工程现场和矿山料场使用。特点是载重量大、续航时间短,不可在公路行驶。可以看到正面、侧面、前后以及底盘的样子,总体还是不错的,但是、但是、但是!设计师忽略这种车的一个最大特点,即六轮载重模式,即后轮应该采用双并列轮,也就是说后轮应该是四个轮子,一边两个并在一起,而TW这款拖车的车形后轮只有两个单轮,减分了……


  枪可以插在驾驶室顶上盖板进行搭载。


  脚部补件可以变成盖板覆盖在后斗里,支持环保、防止扬尘(话说虎子还在乎这个?)


  TW这款大力神最受诟病的就是组合的裆部部件了,这个酷似央视大楼的东东,我个人认为既然是合体战士,单个成员有不足在所难免,合体之后的样子更重要一些,所以并不在意。


  央视大楼与拖车搭载的方式是将两条大腿向后翻折,大丁丁的下面会有一个很短小的灰色插杆,将它翻折出来……(为毛让我想起了最近很火的电影《水形物语》?)


  然后把这个大丁丁下的小丁丁插在车顶上就OK了,但是,这是个神马造型?有神马攻击性用途?拉个大裤衩子砸死你?


  用斯派克一对比就可以发现拖车的车形比例实际是做小了,小斯根本坐不进驾驶室中……但整体车形的细节刻画还是可以给高分的,这比例也是为了合体的需要不得已而为之吧。


  实际这种车的大小,可以参看成龙的电影《一个好人》最后,成龙驾驶这种车碾压劳斯劳斯时候的镜头。


  最后,是合体形态的变形,首先把前裙甲打开……


  将两个后轮打直,还是向上面说的,翻转黑色部件的是时候尽量不要让绿色部件受力,小心小心再小心……


  然后胯部关节旋转,让整个后斗翻折到与驾驶室几乎成90度的状态……


  再将驾驶室顶盖掀起来翻到后方……


  把两个脚板立起来,与顶盖结合在一起。


  将两个后轮向外翻折……


  再将双臂向外翻折待用。


  与大裤衩结合的时候,先将大裤衩顶端的两个梯台形状的插杆插进驾驶室下方的两个长方形插孔中……


  然后再向内翻转双臂的时候注意双臂内侧的两个插孔与大裤衩上的两侧的各两根插杆进行结合。


  为了美化TW初版大力神被一直诟病的水蛇腰,礼盒版也附送了连个肋部补件。


  补件分别插在两肋(这俩补件叫刀好呢?还是叫兄弟好呢?)以后,合体形态就完成了。


  波哥这回的身高就木有一分钱滴优势了。


  好啦,拖车的把玩分享至此告一段落,下一篇吊钩篇将后续登场,欲知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图片选择

努力修改中₍₍ (ง ˙ω˙)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