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科普51期】风驰电掣的漆黑重战车 MS-09大魔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7-02-18 15:13 发布于 未知

1楼
本帖最后由 Captonblaed 于 2017-2-19 12:43 编辑




强袭型MS的先驱

依靠强大的火力和机动性,对敌方阵线进行强行直线突破、对敌方据点进行打击压制,随后迅速脱离战线——所谓的“强袭型MS”,与一般的泛用型MS差别,在于后者不具备前者强大的火力和高机动力。尤其是武装方面,强袭型MS的配备是非常强悍的。


不过,有其利必然有其弊。以最典型的强袭型MS京宝梵为例,虽然携带武装、姿势制御喷嘴数量极多,无论是灵活性还是移动速度都达到了极致。不过这种设计产生了三大问题:一是推进剂、弹药储备的剧烈消耗,续航能力大幅下降;二是对机体零件、引擎造成极大的负荷;三是追求高速度而削弱装甲的覆盖率,影响了机体的防御力。




所以说,强袭型机种虽然具备高火力、高机动力、高武器携带量,但由于续航短、消耗大、成本高昂、装甲防护差、整备性低等等缺点,非常不适合长时间持续作战,生产性也远低于泛用型MS。

相较于在大战末期才登场的准强袭型机体MS-18E京宝梵,实际上早在一年战争中期,公国军就已经出现了强袭型机种——或者说是呈现出强袭型特性的泛用型MS。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谈的MS-09 DOM(大魔)。



前一期已经说过了,由于地球侵攻作战的开始,在宇宙中所向披靡的MS来到存在各种复杂自然环的地球后,性能就大幅衰减了。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MS的移动能力不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国军推出了“第一期陆战用MS开发计划”。


上一期的主角,第一期陆战用MS开发竞标的赢家,YMS-07A老虎原型机


两大军事巨头吉翁尼克和茨玛德均参与了竞标,虽然最终由吉翁尼克拔得头筹,不过茨玛德退而求其次,通过揽下MS用重型火炮的研发、高机动推进系统的开发与改良、以及在MA领域的扎实发展,依然坚挺的活跃于非MS开发的第二线。


在当时,屡败于宿敌的茨玛德公司并不甘于吴下阿蒙的处境,迫切地想拿出一款能够有力还击吉翁尼克的量产型MS来。那么,如何将自身掌握的MA技术与量产型MS开发做到最完美的融合,成为了茨玛德最需要攻克的课题。


我们可以发现,在后来完成的MS-09大魔的身上,确确实实带有非常浓厚的“茨玛德式MA风格”:高火力,高机动性,高防御力。




而且有意思的一点,从大魔的身上已经隐约有了强袭型机种的影子(到后来的热带型大魔,武器携带量之大,几乎已经是强袭型MS了)。




大魔的诞生与气垫推进系统



在第一期陆战用MS开发计划中,公国军顺利得到了MS-07B老虎这么一款优秀的纯陆战型MS。在重力环境下运用的老虎,其优异的机动性凌驾于J型渣古Ⅱ之上,隐隐已有成为主力机种的趋势。





老虎虽然在运动性、机动性与格斗能力方面都交出令军方满意的答卷,但在另一个同样重要的方面却没有显著的建树,这也是困扰着老虎令其无法登上主力机种宝座的最后门槛。


那就是MS的陆上长距离移动能力。




这个问题吉翁尼克当然也是有想过的,并且也利用手头的资源进行了这一方面的尝试——不过吉翁尼克所提出的“让MS能够单体飞行”的想法,却未能令他们如愿以偿,反而重重地摔沟里去了。

仗着MS-07系列优秀的陆上性能,吉翁尼克以数台经过飞行化改装的老虎原型机,在弗拉特耐尔空军基地进行了反复的飞行试验。

试验机很快就暴露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临时改造的机械也故障频发。并且在试验进行到尾声的时候,4号机由于腿部引擎发生爆炸导致机体大破,试验驾驶员当场死亡,造成了极为严重的试验事故。试验活动因此也一度遭到中止,所有试验机一律封存入库。


MS单体飞行的构思算是搁浅了,吉翁尼克想在技术方面更进一步的愿望也就随之落空了。眼见报以最大希望的吉翁尼克公司不幸折戟沉沙,公国军高层也颇为意外。期间吉翁尼克虽然也提出了不少补救的方案,但无一例可行。


吉翁尼克此时的心情真可谓是“秋风秋雨愁煞人”。


而此时,在默默投身于幕后研发工作,不断地吸收经验技术的茨玛德公司,在老冤家吉翁尼克的开发陷入死胡同一筹莫展之时,提交了一份相对于“让MS单体飞行”而言退而求其次的设计方案,成功受到了军方高层的重视。


茨玛德的设计理念说白了其实很简单,通过在MS最主要的移动工具——腿部加装气垫引擎,借此获得悬浮能力,再配合背包推进器来进行高速移动。这个方案比起让MS单体独立飞行来,算是降低了难度,相对来说更容易实现。


并且这种看似打破常规、实则可行性极高的构思也获得了开发当局的大力支持,因此茨玛德公司提出调拨MS-07C-3作为研发素体的要求当局也爽快的同意了。


MS-07C-3


MS-07C-3,又称老虎重装型,是从B型衍生而来的重火力化衍生机种。由于设计理念侧重于火力的强化,重装型的双手都换装为了85毫米口径五指机关炮,威力更强,但彻底牺牲了机械手的功能,护盾也无法携带,只能放弃。由此产生的防御力下降问题,则通过强化装甲来弥补。




老虎重装型,胖虎无疑。


重装化的MS-07C-3表现出的火力之高、机动性之差让茨玛德的技术人员愕然。与其说它是一台老虎,倒更接近一台人形MA。


不过技术人员并未对此嗤之以鼻,而是对这种看似极端、隐含可塑性的设计留了心眼。因为在他们看来,高火力、重装甲与高机动性并不是水火不容、调和不能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技术人员通过对老虎重装型的彻底解析,转而对征调的另一台MS-07B老虎进行了大改造:拆除了双腕的固定式武装,对腿部推进系统、动力系统、头部的电子系统也一并修改更换。


MS-07C-5,已限定R魂化http://acg.78dm.net/ct/103565.html


如此改造完成的也就是著名的MS-07C-5。该机虽然名为“老虎试作实验机”,但外形已然脱离了老虎的范畴(但除了脑袋也不像大魔,可以看做是这两种MS的过渡型)。


老虎试作实验机是纯数据收集用的赶工品,因此没有量产的可能和必要,所以只有一台。值得注意的是,日后作为大魔的主格斗武装热能剑(Heat Saber),在这时已具雏形。


完成后的MS-07C-5老虎试作实验机运抵北美试验场进行测试,凭借由此获得的实验数据所提供的助力,茨玛德开发团队的研发进度堪称神速(同时横向参考MS-07H-4的气垫技术)。


0079年6月初,两台刚下线还热乎的YMS-09大魔原型机立即被投入了实地测试。其中的一号机首度采用了厚重感极强的黑色涂装,这种基调后来也被正式量产型所继承。


YMS-09


施加了沙漠战特化的YMS-09D


开发团队为了突出不同于以往的新概念MS(特别是吉翁尼克的渣古Ⅱ),也为彰显其对于MS射击武装的独到见解,为大魔原型机设计的武器装备也是极尽其能事:威力惊人的360毫米“巨魔”(巨人)火箭炮,与接近战新型热能剑(热能剑实则在老虎试作实验机就已经装备了)。


在当时,两大陆上用机种都是依靠双腿步行移动。其中渣古Ⅱ马力全开也只能达到每小时八十公里的速度,移动能力更高的老虎则能达到近百的速度。



而运用了气垫推进技术的大魔原型机以最高时速240km/h把前两者远远甩到了九霄云外。

这成绩也让包括军方在内的所有人瞠目结舌。因此在测试结束的数周后,YMS-09稍加改动就开始投入生产了:
改动的方面主要是进一步加大装甲的覆盖面积,通过让装甲面变得弯曲圆滑来提升耐弹性;
外露的头部动力管收纳入机身内部,各部位的推进器也一律收纳入内侧。虽然这么改动会带低散热性,但相对的防御性与防尘性却大幅提升了(有落总有起);
背部武器挂架则取消了巨魔式火箭炮的悬挂插销(这一设计倒是被日后的京宝梵再度启用),热能剑也由水平改为斜插的方式继续固定在背部,更易于抽拔,且不会妨碍到机体的移动;
最后一点,正式量产型在左胸的位置搭载了扩散型米加粒子炮。这是公国军量产型MS首度搭载小型光束武器,不过由于技术所限,实际上只是一款软杀伤性的武器,从现在来看这差不多就是一款概念型装备。


大魔的构造与气垫推进系统



从外观来看,原型YMS-09隐约还能看出渣古的残留形象,而正式量产的MS-09则彻底摆脱了“渣古风”,成为了一款全新的MS。


本机的十字形独眼轨道可以说是在吉翁制量产型MS中也相当特殊的存在。实际上早在EMS-04旧兹达时期,茨玛德公司就已经尝试过这种特殊的设计。



相比起普通的独眼轨道,这种十字形轨道不但在重力环境下能保证良好的视野,在宇宙空间中也凭借扫描范围得到了大幅的扩展而确保了极佳的效果。


本机的身躯之所以如此厚(yong)重(zhong),不仅仅只是装甲太厚的缘故,很大一部分原因应该归“功”于将所有动力管、推进器都包裹入了机身内部的茨玛德独家设计。




相比起内置化不完全的渣古、老虎,本机完全的内置化为整体带来了更为全面的防御。而考虑到高速滑行时会产生空气抵抗力(这一点可以加以利用)。在重装甲化的同时采用大量曲面构造,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这种效果。


以陆上运用为前提的本机,一开始就设想用来对抗当时欧洲大陆上的联邦军战车部队。因此,在设计时采用了绝妙的曲面构造来构筑这层复合装甲外壳。而实际运用也证实了这种曲面化设计确实令本机获得了凌驾渣古与老虎的防御效能。




与老虎一样,优化内部构造的好处就是驾驶舱可以配置在腹部,而本机相比之于老虎,驾驶舱的设计又发生了巨大的变更,进行了彻底的翻新——甚至于,让人感觉更像联邦制MS的直线紧凑设计。


巧合的是,不久以后的统合整备计划中,推广的第二期生产性驾驶舱与这时本机采用的规格就非常接近。也许,茨玛德在这时依然考虑到与统合整备计划衔接,也不无可能。




本机的驾驶舱以渣古版为基础,不过相比起渣古,大魔版就显得略狭窄了,有种“出入不便”的感觉2333。驾驶舱内采用了平面分割型的显示荧幕,这面主荧幕同时也是升降式舱门。


也许对于习惯于传统的一体成型曲面荧幕的公国军驾驶员们而言,这种新型荧幕也许需要时间适应——不过,在主荧幕上方还设置有辅助荧幕,所以整体视野实际上是变得更开阔了。然后,在主荧幕下方设置有原型荧幕,主要是显示金属探测器等等的资讯。




本机的推进背包,其实称之为背包推进器更为合理。那是因为它的背包并没有走传统的设计方式,而是直接在背部加挂推进器的装备形态,然后以整流罩将基部覆盖包裹——也就是说,不存在所谓的“背包”了——这是在公国军制MS中也极为少见的纯推进化的配置。




重量超过60吨,由茨玛德开发的重型MS“大魔”,从裙甲下散发出推进火光,在戈壁、沙漠中不断的向前疾驰的身姿,对于身为敌人的联邦军官兵来说,确实是宛如风暴中的魔鬼一样可怕。




本机最大的优势,同时也是它击败渣古与老虎,夺得陆战用主力机种地位的杀手锏,就是它首创的气垫推进系统了。


在本机出现以前,过去的公国军制MS需要依靠大水牛级空母、德戴YS等载具,才能进行长距离移动。为了追求比传统步行移动方式更高效、稳定的高速移动方式,同时也能够大幅提高战时机动性,革命性的新型推进系统也就因此因运而生了。

大水牛


德戴YS


盖洛普


从外观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本机的裙甲、小腿装甲均显得非常肥大——尤其是腰部装甲是真真正正的“裙甲”,以至于常常被两军官兵吐槽为“处女”、“穿裙子的”。




这是由于茨玛德的技术人员为其在装甲内部搭载了热核喷射引擎,这是过去的MS所没有尝试过的设计。而本机凭借这些内置引擎,即使不靠背包推进器也能获得足够的推进力了。


不过也因此,使得、后腰、小腿变成了非常奇特的“吊钟”形状(后来的勇士也继承了这种设计)。而正是由于内藏了体积不小的热核喷射引擎,外装甲必须大幅延伸形成了现在的这副臃肿样。在放弃外观美感之后,收获了极大的实际好处,并且这覆盖面积可观的外壳对脆弱的引擎与关节部分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

而为了配合钟形的小腿,脚部也进行了大型化,这也是技术人员为追求气垫效应最佳化的考虑,所做的针对性特化。大型化后的脚底设置了压缩空气喷口,气垫推力从这里喷射而出,看似笨重无比的大魔才能轻飘飘地悬浮起来。


UC时代的气垫移动技术,不再像旧世纪气垫登陆艇那样,会与坑洼不平的地面相互摩擦而颠簸跳起。这是因为大魔搭载的气垫推进系统能让机体浮起数米之高,完全可以避免与绝大部分障碍物碰撞摩擦。


本机凭借热核喷射引擎产生的气垫推进力来高速移动,并且在YMS-09原型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的燃料槽,提升了机体的续航能力。理论上本机马力全开的话可以达到时速381公里,实际运用的话虽然达不到这种速度,不过也能轻松跑出凌驾于原型机的成绩了。


49

点个赞吧~(7)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7-02-18 15:13 发布于

2楼
本帖最后由 Captonblaed 于 2017-2-18 17:06 编辑



特色武装
360mm GAINT BAZOOKA/360毫米“巨魔”(直译巨人、巨型,我个人更喜欢当年HJ的巨魔译名,见谅)火箭炮



宇宙世纪的MS用火箭炮,可以看做是反坦克火箭弹发射器的放大版。不过实际上,MS用火箭炮能摧毁的目标早已超出区区战车的级别(扎古机枪实际已能轻易击破战车了),上升到MS、战舰甚至要塞殖民地。



因此,公国军致力于开发口径更大的MS用火箭炮,目的是为了应对体积更大的舰艇、要塞甚至是殖民地。并且,最初的MS用火箭炮发射的,是威力远大于普通火箭弹的核弹。



开发当局通过加大核弹头的体积来进一步加强其破坏力(核弹在宇宙空间中威力不如地球上那么强),这导致了普通小口径机枪根本无法考虑这种特殊弹头,也令口径更大的火箭炮应运而生。



即使在一周战争后,南极条约明确禁止NBC武器的使用,为发射核弹而开发的火箭炮却没有因此而衰落,反而成了公国军重要的选择式MS武装被大量配备与运用。



可以说在MS用光束兵器出现以前,能够对MS一击必杀的武器,首选火箭炮。

随着战事的演变,联邦军也逐渐开发出了自军的MS,并且在装甲防护技术上俨然有赶超公国军的趋势。因此,不满足于280毫米渣古火箭炮威力的公国军高层,催促开发当局尽快研发一款威力更大的MS用火箭炮来。

而此时,茨玛德的MS-09的相关开发工作也进入了尾声,差不多是原型机完成的后半段。由于这是一款全新概念的MS,因此是否要继续沿用过去渣古系武器的这一点,茨玛德持保留态度。

等于说,为了响应中央的号召,渣古火箭炮以能够运用既有且威力更强的360毫米火箭弹为前提,进行了大型化改良,所得到的就是这款巨魔式火箭炮了。



巨魔式火箭炮可以称得上是一年战争时期威力最大的MS用携行手持式实弹火炮了,初试牛刀一发就击破了战舰级别的目标,一举成名。在往后的实际运用中,即使是装备了重装甲、携带护盾的联邦制MS,也难以抵挡巨魔式火箭炮的一击之力。而通过在炮身搭载光学瞄准镜,即便在米诺夫斯基粒子散布的环境、高速移动的状态下,亦能发挥出极佳的射击精度。



不过事事有利有弊。巨魔式火箭炮为求能运用360毫米弹头(虽然口径差1.3倍,但实际弹头的尺寸却足足大了两倍)而大型化了炮身,这无形中也就增加了携带的难度、抬高了使用的门槛。并且,尺寸庞大的弹头也注定无法一次性大量的装填,并且弹头的推进速度也因为个头太大的关系不甚理想。这就导致了虽然火箭炮的炮身越做越大,但装弹数量反而越来越少,这也成为了这一类重型武器无法回避的尴尬。



瑕不掩瑜,巨魔式火箭炮的攻击力明显优于同期其它的火箭炮这是毋庸置疑的。作为一款重型武器,即使是防弹性能极高的月神钛合金也难以与之抗衡。在公国军盘踞的远东战区,也出现过细节有所差异的衍生版本。而在非洲等气候严苛的地区,也有将巨魔式炮身的光学瞄准镜拆掉换上散热套筒、准星照门更换为烟雾弹发射器的局地改良型出现。而在大战中后期推动的“统合整备计划”中,一大批后期生产的巨魔式火箭炮大幅变更了设计(准星和瞄准镜拆掉换新型瞄准器,炮尾增加瓦斯排气口等),配发给了第二期生产型机种使用。

在设计上,主要降低了发射时的后坐力,在运用上也非常方便, 因此虽然是以MS-09的主力武器所开发,但很快就因为优秀的性能而普及,成为了公国军广泛运用的一款MS用火箭发射器。

即使到了宇宙,巨魔式火箭炮依然是MS-09R加大魔的主武装。而加大魔的内容我们留到以后再说~




HEAT SABER TYPE 2/热能剑二型



公国军在制式MS用格斗武器的开发上,一直在努力推陈出新。从最早期的热能斧,到后来特别为MS战定制的热能军刀,可以看到MS用格斗武器在追求威力的同时,尺寸也在不断地增大。

而MS用格斗武器发展推进到MS-09大魔时期后,又出现了外形上更符合其名称的热能剑。

如果说渣古配备的是战斧,而老虎配备的是蛮刀的话,那大魔采用的热能剑则是一种形状酷似长剑(棍)的热能武器。这种棍棒状的设计相比之于前两者,实际上是变得更为简单化了。而热能剑的剑身长度也远超前两者,质量大的优势也为其劈砍时带来了额外的破坏力。



热能剑的运作原理基本与过去的热能武器相同,所采用的新型高耐性素材和革新的能量传导技术,增强了武器本身的威力,对超高张力钢、钛合金陶瓷复合装甲等都表现出极高的熔断力。武器本身可以重复加热使用,由于成本低廉,热损耗达到临界值后抛弃即可。



热能剑由于剑身细长,传统的腰挎、盾藏都不适用,因此非战斗状态下是收纳于背后的,这一点又和联邦制MS的格斗武器收纳方式比较接近。不过其长剑身的设计非常适合在高速移动中进行突刺攻击。



不过相比起通用性较高、极接地气的巨魔式火箭炮,热能剑却好似一位心高气傲的骑士,只为其认同的主人服务。除了本机以外,甚少看见有配备此类武器的不同型MS(尺寸过长质量过大,一般双足步行速度不快的MS使用不便)。




SCATTERING BEAM GUN/扩散光束炮



有人说,MS-09可能是公国军第一台搭载光束兵器的非水用型制式量产MS。这种说法虽然不太确切,但在本机左胸装甲上确确实实内藏了一门米加粒子炮。

实际上称其为“炮”也不确切,因为在当时公国军小型化米加粒子炮的收束技术尚不成熟,动力炉出力也存在问题,所以无论是射程、收束率、威力都远达不到攻击性武器的标准。



不过这款固定式的扩散光束炮之所以没有被冠以 “一无是处”评价,要归功于其发射的瞬间会产生刺目强光这一特点,不但能瘫痪取景器等光学侦测设备,对人、机都能做到致盲的效果。如果使用得当,还能做到让敌人的光束武器威力衰减的效果。属于在高速移动状态下非常好用的一款牵制性辅助武器。

175mm MAGELLA TOP GUN(RECOILLESS RIFLE)/175毫米马杰拉战车(无后坐力)炮



虽然并不是完全没有,但其实很少有见大魔有选择使用马杰拉战车炮。我在这里增加马杰拉战车炮这一经典的中、远距离射击武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致敬马姆陆克小队小队长阿尔·纳斯尔少尉(短篇小说《沙漠2》,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来看),在小说中少尉驾驶的大魔使用的就是接下来要讲的马杰拉战车炮。



众所周知,在一年战争时期的公国军制式量产MS开发竞赛中,茨玛德数度惜败于竞争对手吉翁尼克。不过,虽然无缘于主力机种,但茨玛德公司在MS用武器开发上却颇有建树。

在当时,生产、列装数量最多的主力MS用武器,是由吉翁尼克开发的渣古机关枪与渣古火箭炮。等于说,当时无论MS开发和MS用武器的开发,都被吉翁尼克所垄断,这是茨玛德无论如何不能容忍的。

因此,其武器开发部的技术人员决心拿出一款火力强于渣古机关枪、使用性又比渣古火箭炮更便利的新式武器来。



马杰拉战车炮——或者说茨玛德制175毫米无后坐力炮就是如此诞生的。不过,虽然茨玛德对自己这款武器十分满意,无奈当时吉翁尼克正受宠(渣古机关枪和渣古火箭炮基本可以对应近、中、远距离射击战),军方高层对茨玛德这姗姗来迟的作品并不感兴趣,并以“炮身过长影响使用”为由拒绝采用。

碰了一鼻子灰的茨玛德公司只得另行开发了一款支援型多功能战车,将175毫米无后坐力炮设置为了这款战车的主炮,起名为“马杰拉战车”。



等于是将MS用重武装充当主炮的马杰拉战车,恰巧适逢公国军发动地球侵攻作战、战事陷入白热胶着状态,由于困扰于物资不足武器产能低下的公国军,开始重视像马杰拉战车这种支援型武器。

当时,公国军地面部队虽然以MS为主力,但也以马杰拉战车作为二线支援战力而大量配备,与MS协同作战。如此,运用战车提供必要的火力支援,才能让公国军的地面作战成型。

马杰拉战车的意外受宠让茨玛德又看到了希望,所幸主炮在设计时预留了拆卸、改装的余地,前线官兵稍加改动就将其还原为本来的MS用手持形态。



马杰拉战车炮作为一款MS用武器,无论是中距离火力压制、远程狙击(比起机枪和火箭炮,马杰拉战车炮是公国军中少有的适用于狙击的MS武器)均表现出极佳的性能,特别是反装甲能力优异,大获前线士兵的好评。



在当时,由于陷入了重力战线的泥沼之中不可自拔,公国军地面部队多有陷入补给受阻的困境,很多消耗极大的武器弹药都得不到及时的供给,最后只能瘫痪在仓库里成为一堆废铁。而过去鲜少有人问津、能够临阵改装为MS用武器的马杰拉战车炮,无疑是缓解这一囧况的一盏明灯。

虽然当初军方对其的评价“炮身过长”依然没有改变,操作起来也并不会比火箭炮更方便,不过凭借其利于整备维护的简单构造,不俗的火力输出,制式MS均能通用的高泛用性,对于已经山穷水尽的公国军来讲,仍然是一大宝贵的资源。

三次元激战中精准的狙击无力化了一台陆高(虽然对机体是否造成重大损伤无从得知),准确击中了Ez-8,虽然无法打穿坚固的月神钛,但足见其狙击能力也是相当不俗的。


MMP-80/90mm MACHINE GUN/MMP-80型90毫米机枪



一年战争后期,为对抗联邦制MS,公国军又投入了新式的MMP-80型实弹机枪。在当时,联邦军首先采用90~100毫米弹头,这种小口径弹初速高、威力大,穿甲能力尤佳。因此,公国军一方也迅速开始MMP-80型机枪的换装。

采用90毫米弹的这一新式机枪,除了小型化弹药增强穿甲能力以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枪身小型精简化的成功。虽然在战时生产的早期规格保留了加挂榴弹发射器的设计,在枪身大小方面尚未有显著的改变——一直到战后,MMP-80型机枪才进一步予以简化,在不影响枪支性能的前提下,变得更为轻便灵活。

可以看到战时生产型相比之战后出现的简化型来,尺寸要稍大一些。



就如同联邦制的YF-100、犊牛式一样,精简化的结果是MS单手握持就可以稳定射击,腾出的另一只手就可以握持其它武器或者防御护具了。这对于像MS-09大魔这样武器携带量较大、或是MS-14勇士这样配备护盾的MS来说,是非常实用便利的一种设计,在与联邦军交战时,都发挥了很大的贡献,因此作为一款大战后期才开始普及的实弹武器,一直到一直到战后游击活动的公国残党,都是经常见到的武器。




在实战中,本机凭借惊人的运动性高速突破敌阵后,多以威力巨大的中、远距离武器(巨魔火箭炮、马杰拉战车炮或者渣古火箭炮)击破高威胁度的目标,再以90毫米机枪、铁拳火箭弹等中、近距离武器压制残余的敌人。



当近、中、远距离射击武器倾泻一空后,仍能以热能剑进行近接格斗战。配合能致盲敌人肉眼、光学仪器的扩散光束炮,本机使用气垫推进高速滑行规避火力。

敌人虽然知道本机要发动突击,但已经没有时间和空间进行回避了,往往在一瞬间就被热能剑贯穿、或拦腰斩为两截了。



遭遇MS-09风驰电掣袭击的联邦军,即便能够躲开最初的火箭炮(火箭弹飞行速度不高)攻击,也难以在接下来的密集射击、贴身格斗中幸免。这些奔驰而过的黑色魔鬼,巨大的身躯本身就是最有力的武器,可以想象在联邦军官兵口中提到公国军“穿裙子的”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恐怕绝不是美好的洋装千金小姐。



擅长一击脱离战术的本机,配合号称“可以击毁一切”的巨魔式火箭炮、取代护盾具备极高防弹效果的重装甲、总重超过80吨的大质量化身躯、提供气垫推进力的热核喷射引擎,成为无论是火力、机动力、防御力水准都属一流的机体。



虽然相比起吉翁尼克开发的MS-07老虎,本机的接近战能力颇有不及,但极高的攻击力、防御力却远超老虎,并且在实战中表现出来的高机动性和移动能力获得了一线部队的认可,终于击败老虎取代渣古,成为了新一代的公国军陆战用主力MS。


——————————————————————————————————————————————————————

大魔在一年战争时期的量产型MS中,属于相当特殊的存在:没有带角机、没有高机动型试作机(加大魔2那另说,属于后继机种了)、没有太多的知名异色机……实际上大魔在公国军中的角色定位,更多的相当于联邦军中的钢加农、吉姆加农般的存在,属于火力支援型MS,但又因为陆上速度快、宇宙中推力高,又具备一线作战机种的能力,所以非常特别。

而在所有套件中,无论是MG还是HG,大魔都是相当特殊的存在。不过相比起设计有问题的1.0勇士,大魔是罕有的在1.0时期就已经非常成熟的存在。就算是当年遍地2.0化兴盛的时代,大魔依然坚挺在1.0阶段,顽固地不肯与时俱进。

这种情况,目前也出现在了HGUC系列里。由于06年HGUC化的大魔走了偏动画风的设计,虽然在“厚重感”上完美重现了设定,但偏短的四肢却不太讨喜(一样的比例,放在1/100可能不太明显,但144比例就很能看得出不够修长了)。

目前新生系列隐隐有Z系崛起的味道,也不知道财团B的HGAE系列只是一个噱头呢还是认认真真开山立派另起炉灶。个人更希望是后者,这样原本的新生系列能腾出精力继续重置一年战争,那么也许我们就能更早的看到新时代版大魔和勇士登场。

就我个人来说,概念中的大魔实际上更多的是MG时代角木肇大神重新设计的版本。从那时候起,大魔的形象就从人形兵器变成了长腿的重战车。所以我之前在老虎原型机篇中才吐槽说老虎更符合陆战型MS这一角色,而大魔更像人形战车23333。

如果说公国制MS中评选最严肃的MS,那么估计大魔没跑了2333。

所以对我来说,目前盛行的R魂一年战争动画版中,最不适应的就是大魔了。说白了就是习惯了十来年的人形战车,突然又改回了中规中矩的诙谐人形造型,导致我这样的大魔控一下子找不到感觉了。

不过R魂版的可动性设计还是让我瞠目结舌的(虽然一个没入过…),只是感觉每次看78官测就已经饱了,估计是年纪大了精力衰退,三分钟热度又冷得快(看完帖子差不多三分钟2333)有关。之前觉得像我这样已经工作成家的玩家,R魂是非常适合的存在。不过现在看来,那种“这是我的MS”的YY感,不亲手从一片片零件慢慢组合完成是获得不了的。



作为塑料玩具,R魂无疑是更成熟的。但就好比HGUC陆高与新生陆吉我更喜欢前者一样,技术虽然在不断进步,但也许我们的喜好依然停留在曾经给我们带来美好时光的那一刻,并没有走远(就好像随着年纪的增长,生命里走过许多妹子,但一生难忘的永远都是初恋)。

感谢大家看完了我的唠叨,那么这一期也到此结束了,仓促之作,请多指教,我们下期再见~
︶ㄣぷ尛敏敏LV9.大佬

2017-02-18 15:25 发布于

3楼
好帅气的大魔
联邦の吉姆LV11.传奇

2017-02-18 15:32 发布于

4楼
本帖最后由 联邦の吉姆 于 2017-2-18 22:47 编辑

虽然个人并不喜欢搭乘大魔而出名的黑色三连星,但并不妨碍对大魔的造型很中意,不过在使用气垫推进带来的速度优势的同时,其续航能力也是挺差的,所以说大魔并不适合作为持久战机体,而是进攻时的突击主力军(顺便吐槽胸部下方的光束炮除了致盲以外毫无建树,难怪之后的某雪地实验性索性直接给封住了23333)最后得夸一句MG大魔的开模设计,即使是今天也依然不过时,可以说是早期MG套件中的少有的常青树········
Unicorn_BansheeLV4.高级玩家

2017-02-18 15:54 发布于

5楼
来学习了
秀才LV5.白银玩家

2017-02-18 16:53 发布于

6楼
学习 学习 学习+1
无言谈心LV7.铂金玩家

2017-02-18 17:06 发布于

7楼
没什么用的粒子炮,到SEED真成为放粒子的了
因为BF刷了下时髦值
要不是白狼我还以为大猩猩只是个靠机体性能的笨蛋
Ultra通天晓LV6.黄金玩家

2017-02-18 21:42 发布于

8楼
lz的ms科普真的是帅到不行。老虎和大魔一直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机体。hg的都快买全了,哈哈。下一步该介绍勇士了吧。还有众水产们。
junyLV11.传奇

2017-02-18 22:02 发布于

9楼
求MG2.0啊啊啊
联邦の吉姆LV11.传奇

2017-02-18 22:47 发布于

10楼
本帖最后由 联邦の吉姆 于 2017-2-18 23:03 编辑

虽然个人并不喜欢搭乘大魔而出名的黑色三连星,但并不妨碍对大魔的造型很中意,不过在使用气垫推进带来的速度优势的同时,其续航能力也是挺差的,所以说大魔并不适合作为持久战机体,而是进攻时的突击主力军(顺便吐槽胸部下方的光束炮除了致盲以外毫无建树,难怪之后的某雪地实验型索性直接给封住了23333)最后得夸一句MG大魔的开模设计,即使是今天也依然不过时,可以说是早期MG套件中的少有的常青树········
lichLV6.黄金玩家

2017-02-18 23:02 发布于

11楼
联邦の吉姆 发表于 2017-2-18 22:47 虽然个人并不喜欢搭乘大魔而出名的黑色三连星,但并不妨碍对大魔的造型很中意,不过在使用气垫推进带来的速 ...
其实这也算早期设定的不合理之处,只要背个“电吹风”或“电风扇”,陆战大魔完全可以做到无限巡航。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7-02-19 07:30 发布于

12楼
联邦の吉姆 发表于 2017-2-18 22:47 虽然个人并不喜欢搭乘大魔而出名的黑色三连星,但并不妨碍对大魔的造型很中意,不过在使用气垫推进带来的速 ...
毕竟格斗不是专长,所以近战可避则避(老司机阿当斯基就是玩格斗被菜鸟奇斯给废了),胸炮被废也就不奇怪了233333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7-02-19 07:31 发布于

13楼
Ultra通天晓 发表于 2017-2-18 21:42 lz的ms科普真的是帅到不行。老虎和大魔一直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机体。hg的都快买全了,哈哈。下一步该介绍勇士 ...
过奖了~勇士有现货http://bbs.78dm.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51628
LG201703LV5.白银玩家

2017-02-19 08:55 发布于

14楼
找错别字:敌方“针线”
蓝色小捣蛋LV8.钻石玩家

2017-02-19 09:20 发布于

15楼
槽点
处女大魔(舰长,阿姆罗投敌叛变了)
穿裙子的。(蓝白条小内裤)
M(妈)M(卖)P(批)机枪
闹鬼战线那个惨遭强袭钢塔克爆仓的大魔告诉我们,拔刀死。
高达ol里面,狙击之友大魔一家

mauskopfLV7.铂金玩家

2017-02-19 09:47 发布于

16楼
上述不少机体都在GTO 吉恩的开发谱系里,期待早日HG化,顺带MG PB MSV化。
澄空学园LV7.铂金玩家

2017-02-19 11:30 发布于

17楼
帮顶科普,不过虽说大魔相比MS更像人形战车,个人还是觉得大魔才是真正意义上成熟的陆战机种,毕竟让一个那么大的人形机甲用双腿去跑肯定不划算啊233,而且总有一种大魔是真的可以给“假如现实中要制造人形机甲的话”提供参考错觉……
GUNDAM0079SEEDGLV5.白银玩家

2017-02-19 11:31 发布于

18楼
然而所有的裙子系都有通病,那就是,额,,,,飞不起来
kaiveLV7.铂金玩家

2017-02-19 12:00 发布于

19楼
恩,科普好评,独眼很赞!
所以我选择墨镜
红雷猪头LV7.铂金玩家

2017-02-19 12:03 发布于

20楼
茨玛德公司的确有不少黑科技 想当初看重力战线第三集的时候 大魔强大的机动性真的是惊到我了 话说大魔这么重 气垫又能把它抬个几米高 那它的气垫的出力应该十分强劲吧 看来老德公司的技术储备赶得上现在老米的了
话说HGUC和MG的大魔小弟都有 虽然我是MG的死忠 不过HG的大魔倒是我最喜欢的 不论造型还是可动都挺不错 做好后拿着玩了一个星期才把他扔进橱柜站尸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7-02-19 12:44 发布于

21楼
LG201703 发表于 2017-2-19 08:55 找错别字:敌方“针线”
感谢指出错误

图片选择

努力修改中₍₍ (ง ˙ω˙)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