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基神”啊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 o ⊙ )

2566 32
◇◇JUSTICE楼主LV8.钻石玩家

2013-07-23 22:33 发布于 未知

1楼
本帖最后由 ◇◇JUSTICE 于 2013-7-26 19:15 编辑

如题 具体请看图



没错 这不是P的 !!! 今天 在网上 搜索“兔儿神”突然看到的
下面是影视作品里面的“兔儿神”形象

(兔儿神 度娘详细介绍→ →→→→→→→ http://baike.baidu.com/view/550125.htm

大天朝古往今来真是无奇不有 一切皆有可能啊啊啊 !! 对此我只能说




所以各位基佬不要有所顾虑了 你们会受到神灵庇佑的




32

点个赞吧~(0)

◇◇JUSTICE楼主LV8.钻石玩家

2013-07-26 19:11 发布于

2楼
eddh9901 发表于 2013-7-25 21:44 我的兔儿神啊。。。'太牛掰了
呵呵 是啊 就是怎么回事 当然 不是《天天有喜》里面的兔儿神哦
◇◇JUSTICE楼主LV8.钻石玩家

2013-07-26 19:16 发布于

3楼
欧阳梓彦 发表于 2013-7-24 16:12 这个风格的话 你的真身是来去吗?
没错 就系啦 呵呵呵
eddh9901LV8.钻石玩家

2013-07-26 19:16 发布于

4楼
◇◇JUSTICE 发表于 2013-7-26 19:11 呵呵 是啊 就是怎么回事 当然 不是《天天有喜》里面的兔儿神哦
嗯嗯。。这个我知道
◇◇JUSTICE楼主LV8.钻石玩家

2013-07-26 19:29 发布于

5楼
eddh9901 发表于 2013-7-26 19:16 嗯嗯。。这个我知道


不过那个兔儿神的形象 倒是很像
独角LV8.钻石玩家

2013-07-26 23:22 发布于

6楼
给跪了,长见识了
流のCLV11.传奇

2013-07-27 08:38 发布于

7楼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JUSTICE楼主LV8.钻石玩家

2013-07-27 15:40 发布于

8楼
独角 发表于 2013-7-26 23:22 给跪了,长见识了
好吧 这是可以有的
◇◇JUSTICE楼主LV8.钻石玩家

2013-07-27 15:40 发布于

9楼
流のC 发表于 2013-7-27 08:38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怎么跟欧阳酱一样的回复呢?
cygundamLV9.大佬

2013-07-29 14:47 发布于

10楼
把灵♂魂献给路西法已经不流行了
要献就献兔爷
jjx01LV4.高级玩家

2013-07-30 11:57 发布于

11楼
  在我们四千年历史中,正史和野史都有关于同性恋现象的大量记载。同性恋在我国最早出现于何时?传说是始于皇帝。清代学者纪昀(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说:「杂说称娈童始皇帝。」(卷12)但是根据潘光旦先生的考据,认为这一记载不尽可靠,因为就连皇帝本人是否确有其人还在探讨之中。
  另据考证,我国远在商代就有「比顽童」、「美男破产」、「美女破居」之类的说法,更有脍炙人口的「馀桃」(春秋)、「断袖」(汉代)、龙阳君(战国)、安陵君(战国)等历史人物和故事的记载。史载龙阳君为魏王「拂枕席」;弥子瑕与卫灵公「分桃而食」;汉哀帝与董贤共寝,董贤压住了皇帝的袖子,皇帝不忍惊醒他,「断袖而起」。后代于是以「龙阳」、「馀桃」、「断袖」等暗语指同性恋现象。
  潘光旦先生遍查史书,考出「前汉一代几乎每个皇帝都有个把同性恋对象」这一事实。汉文帝宠幸邓通,赐给他开采铜山自铸钱币的权力,邓通因此而富比王侯,成为中国历史上因「色」而获益最多的男人。
  汉时宫人中还有女同性恋现象,她们乔装打扮,配为夫妇,同寝同食。当时陈皇后无子,命宫人打扮成皇帝模样,同她共寝,武帝得知此事后,大怒废后,责其为「女而男淫」。
  在汉以前,「狎昵娈童」仅为君王贵族的特殊癖好,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渐渐普及于士大夫及社会民众,并且公然形诸歌咏。「晋朝和六朝是一个是否讲究品性的时代……各种品性之中,记载得最多的是姿容,是容仪,男子而亦讲究姿容,中外的历史里似乎只有两个时代,在西洋是希腊,在中国就是两晋南北朝了。」(葛理士、潘注,第531页)男子讲究姿容正史男子同性恋盛行的佐证。两晋六朝之后,正史不再记载有关同性恋的事情。
  唐朝与五代,男色之风渐衰,但是宋朝有兴盛起来。男子公然为娼,聚集成风月作坊,招揽生意。到了宋微宗时,不得不立法告捕:「男为娼,杖一百,告者赏钱五十贯」,可见当时男娼的鼎盛。
  元代男色之风又衰,到明代又复盛,上有「宠狎年少俊秀小内臣」的正德皇帝,中有「昼非金(男戏子)不食,夜非金不寝」的大官,下有「溺于男宠、不问妍媸老少」的儒生。
  清代继明代男色极盛之后,情势并不见逊色。明清两代法律皆禁止官吏狎女娼,这可能是不得不寻找「替代性出路」的原因之一。当时士大夫所狎男色,多半是梨园中的戏子,而一般人则到「相公堂子」中寻欢,相公堂子即男娼馆,其设备几乎与妓院一模一样。(唐纳西尔,第105 -106页)
  清代盛行「私寓」制度,官吏富商畜养相公成风。这些大户人家买来眉清目秀的小男孩供主人赏玩,称「男风」,小孩被称为,「相公」、「象姑」。据潘光旦先生考证,「相公」的称呼原先只适用于男伶而演旦角的人,后来则成为男伶而同时是同性恋的对象的人的一种称呼。再后,好事者认为「相公」之称不雅,又改为「象姑」,声音相近,而意义更切。当时北京通行的一种近乎指南性质的书,叫做《朝市业载》的,载有咏象姑车诗说:「斜街曲巷趋香车,隐约雏伶貌似花,应怕路人争看杀,垂帘一幅子儿纱。」到清末及明国初年,伶人如田际云(想九霄)辈始出而倡议废止所谓「私寓」制度。(荡理士,潘注,第322-323页)潘光旦先生指出,在男女伶不许合演的时候,男的必须当旦角,女的必须当生角,因此,伶人的职业成为同性恋者和易装癖者最好的一个出路。中国历史上不少小说中都有对同性恋现象的描写,如《红楼梦》《金瓶梅》等,更有「品花宝鉴」一书,完全是以描写梨园的同性恋为主题的。
  近代我国称同性恋风气为「男风」,又称「南风」,「闽广两越尤盛」。男同性恋者互称契哥契弟,女同性恋者则结拜金兰。据张心泰《粤游小志》云:「广州女子多以拜盟结姐妹,名为金兰会。女出嫁后,归宁恒不返夫家。至有未成夫妇理,必挨同盟姐妹嫁毕,然后返夫家。若促之过甚,则众姐妹相约自禁。」又云:「近十余年,风气又复一变,则竟以姊妹花为连理枝矣。且二女同居,必有一女,严若藁城者。然此风起自顺德村落,后传染至番禹、沙交一带,效之更甚,即省会中亦不能免。又谓之拜相知,凡妇女订交后,情好绸缪,逾于琴瑟,竟可终生不嫁。」(转引自孙晓,第219页)

--<他们的世界>

补充一下,"小兔崽子"是指男同性恋(or被男同性恋包养)的小孩,不是随便能用来骂人的
◇◇JUSTICE楼主LV8.钻石玩家

2013-07-30 14:04 发布于

12楼
jjx01 发表于 2013-7-30 11:57   在我们四千年历史中,正史和野史都有关于同性恋现象的大量记载。同性恋在我国最早出现于何时?传说是始 ...
神回复啊 !!!!!!!真是十分强大的的说
◇◇JUSTICE楼主LV8.钻石玩家

2013-07-30 14:05 发布于

13楼
cygundam 发表于 2013-7-29 14:47 把灵♂魂献给路西法已经不流行了
要献就献兔爷


呵呵 你说对了
  • 1
  • 2
  • >>
  • 到第

图片选择

努力修改中₍₍ (ง ˙ω˙)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