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皮筋式发射器】
【图片 1.5-01】精弩
皮筋式发射器,是NERF一些弓造型、弩造型、弹弓造型发射器的统称,这些发射器虽然有各种样式的弓臂弩臂,但实际上他们并不产生发射用的动力,真正推动软弹的是这些部件固定的皮筋,所以这一类发射器被称为皮筋式发射器。
关于【皮筋式发射器】的历史、简介与杂谈
【图片 1.5-02】弹弓(Slingshot·1992)转自外网
截止2022年9月,已知NERF历史上最早的皮筋式发射器,为1992年发表的无系列所属的弹弓。
弹弓也是NERF历史上第一款弹弓造型的皮筋式发射器,并且是最早的可以连发的皮筋式发射器。
弹弓采用弹仓载弹,载弹量3发,发射弹道球。
弹弓的弹仓可以装在三枚弹道球,允许玩家连续发射,玩家后拉撞锤,到达最大位置后松手,撞锤在皮筋的推动下高速前移,撞击处于待射点的最下侧的球弹使其发射,随后位于上层的球弹落下,为下一轮发射做准备。
弹弓的这种造型模式成了一种定式,日后的先锋弹弓(Striker Slingshot·2001)和所属于原子系列的粉碎器(Atomizer·Atom Blasters·2003)完美的继承了他的发射与载弹模式。
【图片 1.5-03】快拍(ZapSnaps·1993)转自外网
截止2022年9月,已知NERF历史上最早的燧发式的皮筋式发射器,为1993年发表的无系列归属的快拍。
快拍也是目前已知唯一的皮筋固定于发射物上而非发射器上的发射器。在发射时,玩家将卵形发射器尾部的皮筋勾在发射器的钩上,随后拉动发射物,到达最大位置后,松手发射。
快拍也是一把悲剧的发射器,因为其钩子有极高的伤人可能性,所以其在发表后很快的被撤下,这导致这把发射器和其他一样或是遭遇下架或是被召回的发射器一样稀有。
【图片 1.5-04】先锋弹弓
在快拍发表8年后,2001年,NERF发表了一款皮筋式发射器,即是无系列归属的先锋弹弓。
先锋弹弓可以认为是弹弓的升级版,其采用弹仓式载弹,载弹量3发,发射弹道球。
先锋弹弓的主要升级点在于外观,其优秀的外观即使放在现代的外来威胁系列(ALIEN MENCAE·2016-2017)之中,也毫无违和感。除此之外,先锋弹弓还在供弹上做了些文章。首先,将弹弓的钝角倾斜的弹仓改为锐角,这种设计很好的保证了外观的完整性。其次,从仅有的几张图来看,装入但舱内的球弹并不会立刻进入待射点,从图上判断,只有后拉皮筋使得撞锤后移后,球弹才会落入待射点内,随后,玩家松手,撞锤撞击球弹发射。
时隔8年才推出新的皮筋式发射器,笔者猜测可能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快拍的伤人事故,其二是没合适的发射物。尤其是后一点,很致命,纵观当时的发射物,除了弹道球之外,弓箭弹老式导弹无法用皮筋发射,老式外置沾粘弹老式MEGA弹虽然可以用皮筋进行燧发社发射,但这样得不偿失,而这两种软弹弹头都带有吸盘,无法使用弹仓或是弹匣连续稳定的供弹,在这面前,NERF只有弹道球一个选择,而弹道球体积太大,只能采用弹弓样式,而同样的弹弓样式发射器会造成玩家兴趣降低,库存挤压的风险增大,NERF只能间隔较长的时间来推出新的皮筋式发射器,也就是弹弓。
【图片 1.5-05】DX400(Slingfire DX400·Power Nerf(?)·2001(?))转自外网
DX400可能是2001年发表的另一款皮筋式发射器。
诚然,笔者无法确定其究竟是不是皮筋式发射器,盖因这款发射器实在是太稀有了,稀有到我们至今没有其盒照,稀有到我们甚至不知道其究竟有没有发表过。
从结构来看,DX400采用弹轮式载弹,根据资料网站的说法,在拉动皮筋时,弹轮自动旋转。
从外观来看,DX400采用弹弓造型,但很显然,弹弓是无法发射位于发射管内的老式外置沾粘弹的,这说明这把发射器可能采用了气缸,但奇怪的是,资料网站没有丝毫提及发射器的动力源是什么,并且从发射器的大小来看,也根本不可能设计有气缸,这使得发射器的动动力源模式,成了一个无解的迷。
根据资料网站原引另一个网站的说法,本款发表于2003,这说明其并没有如计划的那样在2001年发表。并且这款发射器很可能只在英国小范围发表,甚至有极大可能在代工试模阶段,就被叫停流产了,这使得这把发射器成为了NERF历史上最稀有的发射器之一。
【图片 1.5-06】粉碎器
截止2022年9月,已知先驱者时代最后一把皮筋式发射器,为2003年发表属于原子系列的粉碎器。
粉碎器也是NERF历史上最后一把发射球弹的皮筋式发射器。
粉碎器采用弹仓式载弹,载弹量2发,发射弹道球。
粉碎器可以看作是为1992年发表的弹弓和2001年发表的强袭弹弓的继任者,相交于他的两位前辈,粉碎器最大变革是减少了一枚载弹量,除此之外仅有外观的差异,而以笔者来看,这款发射器的外观设计的功底有所降低,远不及先锋弹弓。
值得一提的是,资料网站给出了粉碎器的原型机的造型。其名为弹弓(Sling Shot),弹仓更长,这意味着其能装在3枚弹道球,同时还带有一个架在小臂上支架,用以稳定发射器。但遗憾的是,这些设计都没有在实际发售版本中应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会造成包装困难。
【图片 1.5-07】心之密探弓箭(AGENT BOW·心之密探弓箭发射器·REBELLE·Secrets & Spies·2014)
时隔11年,2014年NERF在木兰系列(REBELLE·木兰系列·2013-2018)旗下发表了4款皮筋式发射器,分别为心之密探弓箭(紫)、心之密探弓箭(蓝)、心之密探弓箭(代码红)(AGENT BOW·REBELLE·Code Red Collection·2014)和晶钻弩箭(DIAMONDISTA·晶钻弩箭发射器·REBELLE·Secrets & Spies·2014)。
心之密探弓箭是NERF历史上首款外观与现实中的弓在造型上无异的发射器,以标准弓弩箭为发射物,宣传射程高达85FT。
心之密探弓箭采用燧发式载弹,载弹量1发,发射弓弩箭,可通过装载载弹器额外装载3枚弓弩箭。
心之密探弓箭虽然采用弓为造型,但实际上与真正的弓相差甚远。心之密探弓箭提供发射动力的是作为“弓弦”的皮筋,而非弓臂。从这点来讲,心之弓箭本质是一款弓造型的弹弓。
笔者几经查询,却依然没有查到这款发射器的上弹方式,可能是因为年代较早,再加上受众群体为女孩子的原因。不过笔者并不认为这款弓只能从前发射口装入弓箭弹,以孩社设计师的设计能力,这是不可能的,消费者也不会接受如此笨拙的装弹方式。笔者猜测可能的装弹方式是,发射口后侧上后方开有一个天窗,玩家可以借此将弓弩箭的箭头深入,并从发射口伸出,随后将箭尾搭在弓弦上,随后玩家后拉弓弩箭与弓弦,松手发射。
虽然心之弓箭的弓弩箭的箭头与精英弹一样为NERF海绵+空心橡胶材质,但由于其有着较硬的箭杆,所以在初速过高之时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估计到这点,心之弓箭设计了一个箭台限位,这个限位通过限制弓弩箭剪头的最大后移位置,使得玩家在发射标准弓弩箭时无法过度拉伸弓弦,最终起到限制射程和保护结构的作用。
本发射器为中国最早的有行货的皮筋式发射器之一。
【图片 1.5-08】晶钻弩箭
截止2022年9月,发表于2014年的晶钻弩箭为NERF历史上最早的弩造型皮筋式发射器。同时本款也是笔者查询到的最早的发射通用软弹的皮筋式发射器。
晶钻弩箭采用燧发式载弹,载弹量1发,发射精英弹,弩臂可额外装在4枚精英弹。
晶钻弩箭作为一款弩造型的发射器,却十分的原始,由于没有任何上趟装置,玩家只能用手将弩弦勾到释放上,在手动装一枚软弹。这样看起就像是弓造型发射器加了一个扳机释放,诚然除此之外,以NERF设计师的风格,应该还会有一个空保。群友的讨论正式了笔者的猜测,晶钻弩箭确实设计有一个空保,并且运行效果非常差,经常性失灵。
本款发射器是国内第一款有行货的弩造型皮筋式发射器。
【图片 1.5-09】楚巴卡的弓弩爆能枪(Chewbacca Bowcaster·STAR WARS·2015)
2015年是皮筋式发射器的巅峰,当年推出了分属4个系列的8把皮筋式发射器。
分别为所属于星球大战系列(STAR WARS·?-?)的楚巴卡的弓弩爆能枪、所属于经典系列的烈焰弹弓;所属于精英系列的精弩(Crossbolt·十字弓发射器·N-STRIKE ELITE·2015);所属于经典系列的烈焰弹弓(SlingStrike·烈焰弹弓·N-STRIKE·2015);所属于木兰系列的奇幻弩(Fair Fortune Crossbow·REBELLE·2015)、变革弓(Arrow Revolution Bow·REBELLE·2015)、密码弩(Codebreaker Crossbow·REBELLE·2015)、勇气弩(Courage Crossbow·REBELLE·2015)、木兰弹弓(Slingback·REBELLE·2015)。
楚巴卡的弓弩爆能枪采用燧发式载弹,载弹量1发,发射精英弹,载弹夹可以额外装载4枚精英弹。
楚巴卡的弓弩爆能枪,可以认为是晶钻弩箭的外观修改版,两者有着一致的功能和操作方式,也同样简陋原始。
值得一提的是,楚巴卡的弓弩爆能枪的载弹器虽然需要自行组装,但却可以轻松拆解。
勇气弩采用燧发式载弹,载弹量1发,发射弓弩箭,弩臂可额外装载2枚弓弩箭。
勇气弩可以看作是晶钻弩箭的修改版,主要修改点,除了外观之外,即使将发射物替换为弓弩箭。同样,勇气弩有着阻止非标发射物的空保,并且与晶钻弩箭一样,经常性失灵。
勇气弩的弩臂除了可以装载两枚弓弩箭以外,其还带有一个箭台,这个箭台的作用有二,其一为阻止弓弩箭过度深入导致箭杆弯折,其二为定向,使得弓弩箭在插入和发射时不会偏移,起到保证发射和矫正精度的作用。
【图片 1.5-010】烈焰弹弓
截止2022年9月,发表于2015年的烈焰弹弓和木兰弹弓,为NERF已知最后的发射精英弹的弹弓造型的皮筋式发射器。
烈焰弹弓和木兰弹弓均采用燧发式载弹,载弹量1发,发射精英弹,可额外装载2枚精英弹。
两款发射器实际上仅仅在外观上有差异,采用一致的原理、功能和操作方式。
相对于老前辈们,这两款弹弓的点亮确实差了点,并且只能燧发是一个不小的遗憾。但新款却有老款所没有的功能,即是无法在未装入精英弹的前提下拉动皮筋,诚然,对于把玩玩家来说,这是个糟糕的设计,但对于发射器来说,笔者认为,这至关重要,因为这可以阻止非标发射物的发射。
诚然,玩家可以轻松的将这个实现这个功能的空保拆除。
【图片 1.5-011】精弩
【图片 1.5-012】精弩 内构 转自网络
截止2022年9月精弩是历史上唯一一款使用弹匣式载弹的皮筋式发射器。
截止2022年8月,精弩也是唯一一款采用无托式造型的手动弹匣式发射器,并且是唯一拥有两个卡弹处理仓的发射器。
精弩采用弹匣式载弹,载弹量12发,发射精英弹。
精弩的发射很简单,插入弹匣,后拉并复位滑块,扣扳机即可发射,发射器内部的复杂机构会在上膛中自动的将软弹推入待射点并拉伸皮筋直至软弹的后下方。由于待射点并非位于弹匣之内或之上,所以在上膛完成后,玩家可以随意的插拔弹匣,玩家借此可以使得发射器载弹量+1。
因为使用弹匣载弹,所以精弩设计了非常复杂的内部保险,虽然这些保险实现了避免空仓上膛等功能,但也会在一些情况下造成严重的卡弹,为此,孩社的设计师设计了NERF发射器界绝无仅有的两个卡弹处理仓。值得一提是,由于卡弹处理仓不与任何发射器的内部零件产生关系,所以在上膛完成后,即使将所有的卡弹处理都打开也可以发射。
精弩是一款在全球各各NERF圈子中都人气十足的皮筋式发射器,除了他是唯一的弹匣式连弩设计发射器以外,发射器不俗的改造性能与便利性也十分吸引玩家。纵然弩臂一旦安装轻易拆不下来,但玩家依然可以简单的将皮筋末端的盖板拆下来更换更强力的皮筋。
【图片 1.5-013】密码弩
密码弩采用弹轮式载弹,载弹量8发,发射精英弹。
密码弩采用泵动式上膛,弹轮在上膛时旋转。其独特之处在于其右侧有一个有三位数密码组成的扳机锁,在没有输入正确密码之前,玩家是无法扣动扳机的,诚然,真正控制锁死的是中间的那个数字,只要输入正确,既可以扣动扳机。
密码弩可能是除了精弩之外最受欢迎的弩造型发射器,因起采用8发弹轮载弹,下拉上趟的模式非常适合居家把玩或是下场。
奇幻弩采用弹轮式载弹,载弹量6发,发射精英弹。
奇幻弩采用上拉滑块式上膛,可以看作是密码弩的简化版本,弹轮同样在上膛时旋转。
【图片 1.5-014】变革弓
截止2022年9月,发表于2015年所属于木兰系列的变革弓,是NERF历史上唯一可以连续发射弓弩箭的弓造型发射器。
变革弓采用弹轮式载弹,载弹量6发,发射弓弩箭。
变革弓最大特点在于其右侧有一个载弹量6发的弓弩箭弹轮,扣动弓柄上的扳机,弹轮即逆时针旋转,同时将一枚弓弩箭掉落于箭台之上,随后玩家既可以将箭搭在弦上,发射。
变革弓的这种设计使得我们无需从箭袋中取箭并经过一系列繁琐的操作后才能发射,而且这使得弓箭造型的发射器的连续发射成为可能。
不过从资料网站的说发来看,变革弓的弹轮、弓弩箭的装载,以及供弹都有问题。在极少的情况下啊,玩家发射时,位于弹轮上的弓弩箭甚至是弹轮本身有可能脱离。而当玩家扣动扳机供弹,箭台上有时会落下两枚弓弩箭。
2015年是皮筋式发射器最辉煌的一年,2015年过后,皮筋式发射器的数量断崖式下降。笔者推测其原因可能在于,皮筋式发射器虽然可以通过皮筋的弹力来控制原装发射器的性能,但也正因为采用的是皮筋,而使得这些发射器比气缸式发射器更容易改造,并且可以轻松获得强力效果。考虑到近年来孩社接连实行的数项防改措施,那么容易改造又效果非凡的皮筋式发射器,在安全问题面前,即使可以补充发射器的多彩性,也必须取消新款发表。
另一个原因,可能在于,皮筋式发射器主要的发射物弓弩箭被逐渐淘汰,而软弹使用气缸发射效果更好,弓弩弹弓也完全可以塞入气缸内构,在性价比更高的情况下,皮筋式当然会被淘汰。
除此之外,2015年的8把发射器几乎将皮筋式可以推出的造型、供弹模式和上膛模式出了个遍,而这种模式并不像气缸那样有着极高的外形适应力,没有合适的外观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图片 1.5-015】翼速(Wingspeed·REBELLE·2016)
截止2022年9月,已知NERF历史上最后的弓造型发射器,为2016年发表于木兰系列旗下的翼速。
翼速采用燧发式载弹,载弹量1发,发射弓弩箭,弓柄可额外装载2枚弓弩箭。
翼速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无使用状态下,其弓臂处于折叠状态。当玩家搭箭并向后拉动时,弓臂会被皮筋拉动展开,发射后重新恢复折叠状态。
这种优秀的偏向把玩的设计的初衷,笔者认为有二,其一,这可以减小包装大小,其二这可以缩短弓弦的长度。
【图片 1.5-016】恐怖闪电(Dreadbolt·ZOMBIE STRIKE·2017)
【图片 1.5-017】恐怖闪电 内构 转自外网
截止2022年9月,NERF最后一把大型皮筋式发射器为2017年发表的所属于僵尸系列的恐怖闪电。
恐怖闪电采用燧发式载弹,载弹量1发,发射弓弩箭,待射点上方可额外装载5枚弓弩箭。
恐怖闪电是唯一不采用手拉的方式进行上膛的燧发式载弹的皮筋式发射器。其前下方设计了一个巨大的杠杆,玩家通过拉动杠杆来使得发射器完成上膛,随后装入一枚弓弩箭。与大多数弓弩箭发射器一样,恐怖闪电也带有兼顾限位和校准的箭台。
恐怖闪电是皮筋式发射器最后的挣扎,起攒劲的外观即为吸引玩家。作为一款燧发式发射弓弩箭的皮筋式发射器,其创造性的使用杠杆上膛的方式将皮筋自动勾在释放上,避免了玩家徒手勾皮筋的尴尬。但遗憾的是,对于性能至上的专业玩家,和容易造成意外伤害的的普通玩家,弓弩箭都不是一个好的发射物,而不是用弓弩箭有使得皮筋式发射器的存在毫无意义,这可能是为什么在恐怖闪电之后,NERF仅仅推出了两款皮筋式发射器的原因。
【图片 1.5-018】震怒闪电(Wrathbolt·ZOMBIE STRIKE·2018)
截止2022年9月,NERF历史上最后一把发射弓弩箭的皮筋式发射器,为2018年发表的属于僵尸系列的震怒闪电。
震怒闪电采用燧发式载弹,载弹量1发,发射弓弩箭,底部可额外装载两枚弓弩箭。
震怒弓箭可以看作是前辈的外观改良版本,或者是恐怖闪电的减配版本。玩家需要手动将弩弦后拉至释放之后,将一枚弓弩箭装入其内,随后发射。与前辈一样,震怒闪电也有空保和箭台设计。
【图片 1.5-019】风暴球腕部火箭(Storm Ball Wrist Rocket·SUPER SOAKER·2022)
截止2022年9月,已知最后的皮筋式发射器,为发表于2022年所属于水龙系列得风暴球腕部火箭和风暴球弹弓(Storm Ball Sling n' Soak·SUPER SOAKER·2022)。其也是最后的弩造型和弹弓造型的皮筋式发射器。
风暴球腕部火箭和风暴球弹弓是首款非NERF的皮筋式发射器。
风暴球腕部火箭采用燧发式载弹,载弹量1发,发射风暴球。
风暴球是一种有趣的发射物,其可能类似于水龙先驱者时代的喷水球(Wacky Soaker Sprinkler Ball·Aqua Squirtz·2004)或是三重侵略者(Triple Aggressor·SoakerTag·2004)随附带的不知名的球,这些球的共同特点是布质外皮,内瓤可吸水。这种结构说明其内瓤为海绵材质,由于外侧的布层的阻碍,玩家在吸水时需要挤压风暴球,在吸满水后,风暴球会有一定的自重,并因为布制外皮而不会轻易将水漏出,在撞击到物体时,风暴球才会飞溅出水。
风暴球腕部火箭的发射器部分采用的是带有导轨的弹弓造型设计。值得一提的是,这是NERF首款带有导轨的弹弓造型发射器。这种导轨是得玩家只能将弹射器拉至固定的距离,很好的起到了杜绝改造,和保护发射器结构的作用。
风暴球腕部火箭设计了一个手持的把手,并在玩家小臂位置设计了一个支架。后一处不设绑带这点令笔者很是迷惑,因为只有一半的支架无法有效的卡住小臂,而固定的大小使得一些手比较粗的玩家会无法使用,同时这种支架的设计究竟能否起到稳定发射的作用,笔者表示怀疑。
风暴球弹弓采用燧发式载弹,载弹量1发,发射风暴球。
风暴球弹弓非常的简洁,几乎可以认为是最简介的NERF皮筋式发射器,简洁到没有任何防止非标发射物的设计。诚然,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设计师极大的限制了发射器的原始射程,最终的效果是,官方射程仅仅为7.6M,实际射程可能还会更低。
诚然,笔者并不看好这两款发射器。首先风暴球这种发射物本身就有着较大的弊端,因为在近距离下这种发射物无论系不吸水都会对对面玩家的造成强烈的痛觉,集中面部甚至有致伤风险。其次,由于发射器过于简陋,所以没有,至少笔者没有发现任何阻止非标发射物的设计,所以水气球或是泥丸也是允许发射的,这位发射器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因素,因为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有人使用这些发射器发射一些奇怪的物品。
图解【皮筋式发射器】的各部位名称与功能
本图解以结构极为简单的恐怖闪电为基础来介绍皮筋式发射器的各部位名称与原理。
没有选用弓造型发射器的原因是这类发射器少了释放。
没有选用最著名的精弩为原型的原因是,笔者没有详细研究过精弩的内购运行原理,而其复杂的内购无法通过网络的内购图片来模拟运行,所以笔者无法判断在绘制图解时哪些零部件是要画上的,哪些是无需画上的。故此笔者没有选择精弩为原型。
【图片 1.5-020】图解皮筋式发射器的各部位名称与功能(一)
本图解出场零部件包括:弩臂、皮筋(分为上膛状态和未上膛状态)、释放(分为俯视图、侧视图和后视图,从左至右顺序)和弓弩箭。未绘制出的各种保护和上膛零部件,请自行脑部。
【图片 1.5-021】图解皮筋式发射器的各部位名称与功能(二)
【1】弩臂
弩臂在弩造型的皮筋式发射器中主要起到的是固定皮筋,辅助发射的作用。
区别于现实中的弩,NERF的弓臂弩臂是不提供发射动力的,他主要是为了固定弩弦,小部分是为了还原造型美化整体。
【2】箭台
箭台起到支撑定位弓弩箭的作用,直到将弓弩箭发射出去为止。
NERF发射器的箭台处一般会有一个契合箭头的凹槽,此设计可以使得NERF所采用的箭头非常大的弓弩箭在装入发射器时呈水平状态。
诚然,箭台也是一个被动限位设计,警告玩家不要将弓弩箭插入发射器太深,恰好将箭头放在箭台上即可,避免过多深入会导致箭杆弯曲形变或是折断。
【3】皮筋连接处
弩臂的左右两侧(图中为上下)各有一个与皮筋连接点。
皮筋通过此处固定在发射器上,依此,在上膛时皮筋才能被拉动型变。
【图片 1.5-022】图解皮筋式发射器的各部位名称与功能(三)
【4】未上膛状态皮筋
此状态下,皮筋为未上膛状态,笔直无形变,皮筋内的高分子链呈卷曲状态,构象数目大,熵值大。
【5】上膛状态皮筋
此状态下,皮筋为上膛状态,此时皮筋钩在释放上。
皮筋内部的高分子链伸直,构象数目减少,熵减小,整体产生张力。
通常情况下,皮筋内部的高分子链的热运动使得链段在下范围内绕某链轴作旋转运动,也就是说,在未拉伸皮筋时,其内部的高分子链为卷曲状态。当我们拉伸皮筋时,我们实际上是把其内部的卷曲的高分子链给拉直了,拉伸的高分子链由于构象数减少,因而熵减小,从而产生了张力。当我们解除拉伸皮筋的外力时,熵增大的同时使得高分子链重新恢复卷曲状态,产生弹性恢复,皮筋恢复原始未拉伸时的长度。
举个简单比喻,皮筋内部的就像有无数个卷尺,我们拉伸皮筋时就是在将无数个卷尺拉出,当我们解除外力时,卷尺收缩恢复卷曲状态,在恢复的同使得皮筋恢复原有长度。
当然要注意的是,虽然两者极为相似,但是让卷尺复卷的弹簧的能弹性和使得皮筋恢复原始长度的熵弹性是不一样的两种弹性,不要混淆。
皮筋式发射器正是利用皮筋的这种长度变化性来发射弓弩箭,在发射时,皮筋在恢复原有长度的同时,被释放勾住的部位向前移动,推动搭在其上的弓弩箭加速,使其脱离皮筋式能有一定的初速度。
【6、7、8】释放(俯视)(侧视)(后视)
此为释放零件的三视图。
黑色的点和线为皮筋。
在上膛完成后,释放勾住皮筋,使其保持形变状态。
在扣扳机发射时,释放会向前倒下(图中往左),皮筋会因为内部高分子链复卷而恢复正常长度,同时推动弓弩箭使其加速。
【图片 1.5-023】图解皮筋式发射器的各部位名称与功能(四)
【9】箭头
NERF的弓弩箭的箭头头材质与一般的软弹弹头一样,为类似于橡胶的材质,其采用中空设计,并开有哨音孔,这使得弓弩箭在命中目标时发生性变,起到卸力减少打击力度的效果,同时在弓弩箭飞行过程中产生哨音。
【10】箭杆
NERF弓弩箭的箭杆材质不明,推测为有一定弹性的塑料。
值得注意的是,NERF的弓弩箭要注意储存方式,如果长期存放不当,可能会导致箭杆出现弯曲现象,甚至发生永久性形变,影响发射。
【11】箭羽
NERF弓弩箭的箭羽只有对称的两片。
箭羽能通过空气阻力来修正惯性,使得弓弩箭在飞行过程中保持平衡和固定方向。通常箭羽的外形轮廓都是流线形的,这种形状有着很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NERF弓弩箭的箭羽确实算是流线型的,所以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这些功能。不过考虑到NERF发射器发射的弓弩箭并不会有太大的初速,所以箭羽起到的作用可能非常之低,从实际来看,其更有可能起到的是识别发射物、装饰和美化的作用。
一般来讲,箭羽越多精准越好,箭羽越少射程越好。通常的箭羽的数量是3枚,这种可以很好的平衡射程与精准。
【12、13】箭尾(俯视)(侧视)
箭尾从官图上目测,材质与箭羽一样的,并开有与箭羽平行凹槽。
这个凹槽可以使得弓弩箭稳稳的搭在皮筋上,避免在推动加速时皮筋与箭脱轨,造成发射失败。
图解【皮筋式发射器】的运行原理
【图片 1.5-024】图解皮筋式发射器的运行原理(一)
【步骤一】未上膛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恐怖闪电只有在上膛完成后,才允许玩家装入一枚弓弩箭。
【图片 1.5-025】图解皮筋式发射器的运行原理(二)
【步骤二】上膛完成状态
上膛,皮筋的中部被上膛钩勾住拉动,使其形变,并最终被勾到释放上,被释放卡住。
由于皮筋的两端被固定在弩臂两端,所以当我们上膛拉动皮筋中部时,皮筋从中间被拉长。在拉长时其内部的高分子链被拉长形成了张力。
【图片 1.5-026】图解皮筋式发射器的运行原理(三)
【步骤三】装箭
装箭,将一枚弓弩箭插入发射器内,使箭尾搭在被释放卡住的皮筋的中部。
要注意的是,恐怖闪电必须上膛完成再装箭,先装箭非但不能完成上膛,还有可能造成箭的损坏。同时,依照笔者的记忆,恐怖闪电在上膛完成后,需要插箭才能击发,反之不行。
【图片 1.5-027】图解皮筋式发射器的运行原理(四)
【步骤四】扣动扳机
扳机扣动后,释放联动向前倒下(图中为向左),此时释放无法继续勾住皮筋,皮筋受到的外力解除,在其内部高分子链卷曲的作用下恢复原始长度,同时开始推动搭载其上的弓弩箭加速。
【图片 1.5-028】图解皮筋式发射器的运行原理(五)
【步骤五】发射
两臂伸长的皮筋在恢复原始长度时会使得中部向前移动,同时会推动箭尾搭在皮筋中部的弓弩箭,使弓弩箭被持续加速,当弩弦达到最前位置时,弓弩箭脱离弩弦以初速度形成的惯性继续飞行,直至落地。
【图片 1.5-029】图解皮筋式发射器的运行原理(六)
【步骤六】未上膛状态
松开扳机,释放复位,为下一轮发射做准备。
关于皮筋式发射器的杂谈
在我们详细研究过皮筋式发射器后,会明显的发现,NERF采用皮筋式为原理的弓弩,与采用气缸式的弓弩一样,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弓弩。
终其原因,是因为皮筋式发射器的动力源是皮筋,而并非弓臂弩臂。这就使得这些皮筋式发射器,实际上都属于弹弓一类的玩具。
从安全角度来说,这是一个简单而又正确的做法。
如果NERF的非气缸式弓弩造型发射器采用传统的材质制造弓臂弩臂并由其产生动力的话,就出现无法控制发射性能,而导致无法上市的情况,上市则会造成安全问题的出现。而使用塑料来制造产生动力的弓臂弩臂的话,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限制发射器的性能,但却会带来新的,诸如成本、耐久度和损坏造成的安全隐患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弹弓所采用的通过皮筋产生动力做法为弓弩造型发射器的发射动力源难题获得了答案。
皮筋优点众多,最主要的是他有大量的型号可以选择,这使得皮筋式发射器可以很容易的通过更换不同型号的皮筋来通过不同国家的安全审查,孩社可以随意削弱或加强皮筋式发射器的性能,同时这种动力源在短期内不会出现耐久问题,可以说弓臂弩臂所带来的的问题都由皮筋所完美解决。
第六节【手动飞轮式发射器】
【图片 1.6-01】裂变(RevReaper·裂变发射器·ZOMBIE STRIKE·2018)
虽然手动飞轮发射器在历史上总计出现过4把,但属于新时代的只有裂变这1把发射器,在综合实际入手率的情况下,这种模式的发射器是我们国内最冷门的发射器,比僵尸吹管有过这而无不及。
手动飞轮发射器人如其名,发射器采用旋转的飞轮为软弹提供动力,但使飞轮旋转的并非电池所驱动的电机,而是人力通过齿轮将力传导给飞轮,使其旋转,软弹进入飞轮仓后被旋转的飞轮抓住并被其加速,使得软弹在飞出飞轮仓后获得一定的初速度,并以此初速度形成的惯性继续飞行,直至落地。
虽然手动飞轮发射器看起来是简化版的电动飞轮式发射器,但实际的历史确实手动飞轮式发射器早于电动飞轮式发射器出现。
关于【手动飞轮式发射器】的历史、简介与杂谈
【图片 1.6-02】齿锯(Ripsaw·Nerf Action·1995)
截止2022年9月,NERF历史上最早的手动飞轮式发射器为1995年发表的属于NERF行动系列的齿锯。
齿锯也是NERF历史上最早的以飞轮为动力的发射器。
齿锯采用弹仓式载弹,载弹量3发,发射弹道球。
齿锯仅有一个巨大的位于发射底部并外露于发射器的飞轮,通过拉动发射器尾部的加速把手启动并加速飞轮。从理论来讲,这把通过扳机控制发射的发射器允许玩家快速多次拉动加速把手来使得飞轮旋转速度达到最大,最终实现较远的射程。
从某种程度来说,锯齿算是一款名副其实的发射器,因为其加速飞轮时会产生令人崩溃的噪音,就如同用齿锯据木头一样。并且即使玩家将飞轮的转速加速至最大,发射器的射程依然惨不忍睹,这可能与发射器无法为弹道球施加一个想对的力,使得其能够在空中稳定飞行有关。最终齿锯另一种臭名昭著的形式被铭记于NERF发射器历史中。
【图片 1.6-03】陀螺仪(Gyro Strike·2001)
NERF历史上第二把手动飞轮式发射器,为2001年发表的无系列归属的陀螺仪。
陀螺仪采用弹仓式载弹,载弹量4发,发射陀螺仪导弹,可额外装在2枚陀螺仪导弹。
陀螺仪是NERF历史上首个采用双飞轮的手动飞轮式发射器,这种不同于前辈的改变,可能的原因时,陀螺仪发射时柱状软弹,而这种软弹无法用单飞轮加速,并且单飞轮无法为发射物施加一个相对的力
其能够在空中稳定飞行,所以于1997年首次应用在遥控发球器(Remote Control Pitching Machine·NERF SPORTS·1997)上的双飞轮就派上了用场,这种飞轮能很好的抓住飞轮为其提供推力,同时能够为软弹提供一个相对的力,使其能够平稳的在空中飞行,不会立刻落地或是出现严重的布朗运动。
陀螺仪是一款比较完善的手动飞轮式发射器,其由拉拉米与孩社共同推出,发射独一无二的陀螺仪导弹。
陀螺仪由一个可拆卸的专用的开放式弹仓,采用重力供弹原理供弹。但由于没有证据显示两侧需要自行安装的载弹夹安装后可拆卸,所以弹夹的可拆卸设计显得十分的积累。
陀螺仪的加速把手被设计于前下方,对比锯齿来看,这是一个十足的进步,这使得玩家操作更舒适。从其带有扳机这点来看,其也可以允许玩家多次拉动把手来使得飞轮加速至最大转速再发射。
虽然陀螺仪对比齿锯在外观与功能等各方面做了大量的优化,但唯独没有优化声音问题,是的,陀螺仪与他的前辈一样有着令人暴躁的噪音,这让使得发射器的评价两极化严重。
【图片 1.6-04】旋转射击(Rev Shot·x-stream·?年)
有趣的事,兰纳德公司(lanard)曾在旗下发射器品牌X喷射(x-stream)中发表过一款名为旋转射击的发射器。虽然其所有零部件包括软弹均与陀螺仪不通用,甚至删除了两侧的载弹夹。但这些并不影响我们玩家看出其抄袭陀螺仪的事实。
【图片 1.6-05】电锯(Buzzsaw·2006)
NERF历史上第三把手动飞轮式发射器,为2006年发表的无系列归属的的电锯。
截止2022年9月,电锯为NERF历史上最后一把带有扳机的手动飞轮式发射器。
电锯采用弹仓式载弹,载弹量4发,发射弹道球。
无论笔者多么的不想承认,但事实就是电锯是齿锯的外观优化本,两者有着近似的名字,同样的功能,同样的结构,甚至发射的是同一种巨型球弹,只看这些论谁都会有一种科技倒退的感觉。诚然,电锯将载弹量升级为4发,这是唯一的有用的升级点。
除此之外,据资料网站的说法,电锯的大型飞轮对比齿锯有所优化,有效的降低了噪音,诚然,还是很大巨大,而且并没有证据显示电锯优化了射程,这说明他与11年前的初代版本一样有着残念的射程。
【图片 1.6-06】裂变
【图片 1.6-07】裂变 内构 转自外网
截止2022年9月,NERF历史上最后一把手动飞轮式发射,为所属于僵尸系列的裂变。
截止2022年9月,裂变是是第一把使用精英弹、采用模块化弹匣、没有扳机的手动飞轮式发射器。
裂变采用弹匣式载弹,载弹量10发,发射精英弹。
裂变是有史以来的最好的手动飞轮式发射器,没有之一,也是我们唯一能够接触到的手动飞轮式发射器。值得注意的是,裂变延续了他的前辈们的特点:上供弹和飞轮处的透明设计。
裂变的上供弹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缩小发射器的体积,并节约内部零件减少成本。发射的精英弹相对球弹可以实现更远的射程,因为精英弹被飞轮加速的时间更长,这也能很好的缓解裂变只能加速一次导致飞轮转速不足的问题。同时通用的精英弹使得玩家可以更方便的补充弹药,避免弹药不足的尴尬。模块化的弹匣使得玩家换弹匣更加便利,增加了大量的使用性。下拉样式的加速把手可以提高玩家把玩的舒适度,并且能更好的发力,使得只能加速一次的裂变的飞轮转速尽可能的大。飞轮储的透明壳体设计除了可以延续传统,还能够使得玩家看到齿轮传动的效果,并及时判断卡弹。
裂变是NERF历史上四把手动飞轮式发射器中唯一一把没有扳机的。从内构来看,裂变的加速把手拉至最后时触发推杆,推弹进入飞轮仓。如此来看,裂变应无法与它的前辈那样,通过多次拉动加速把手来使得飞轮转速达到最大,若果盲目的多次拉动,很可能会损坏齿轮组。正确的使用方式应为快速拉动把手至最后,一次发射一枚软弹。这一枚软弹的射程也直接有着拉动时的快慢所决定。
从理论来讲,裂变强制“拉动一次发射一枚”的做法虽然牺牲了射程,但却大幅提高了射速与稳定性,而且即使牺牲了理论射程,裂变的性能依然优于齿锯与电锯,综合来看,称裂变为历史上最好的手动飞轮式发射器,并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