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のmuv】 蜂の后代们——F-18 HMRV“粉碎蜂”& F-18 AX“怒蜂”

2259 5
闪光的吉姆楼主LV6.黄金玩家

2023-02-21 22:52 发布于 未知

1楼


澳大利亚——F-18 HMRV粉碎蜂


F-18 HMRV

    F-18 HMRV(高机动性实验型载具),又称粉碎蜂(Smash Hornet)是一种第2.5代试验型战术机,由澳大利亚军方和波宁(Boening)公司共同基于F-18 E/F超级大黄蜂开发。

◼开发背景

    虽然澳大利亚的国土尚未被BETA染指,但在澳军积极提升防御能力的同时,与美国建立了密切的关系,澳大利亚得以保持其国际影响力,这对于南半球最大的经济强国来说是合适的。在战术机方面,为保持国际影响力,扩大海军装备是优先考虑的。此外,澳大利亚倾向于同时拥有陆军和海军规格的战术机。

01年时muv世界里除了北美洲和北非,北半球沦陷的差不多了,南半球的强国自然会引人关注,这就是所谓地缘政治立场上的风险管理

    然而,澳大利亚的国家安全建立在两个原则之上,其一是基于地缘政治立场的风险管理,其二是专注于维护与美国的盟友关系。此外,通过将东南亚和太平洋的防御视为自己的国防生命线,以及对最新最强和最昂贵的武器不感兴趣的态度,使澳大利亚在经济上保持着效率。其实,澳大利亚一直在努力将其军事力量控制在一个微妙的等级,使其在未来不被视为对美国的威胁。

◼发展历史

    1994年,澳大利亚军方停止进口F-18A大黄蜂转而进口F-18E/F超级大黄蜂。然后,澳方了解到,AAX计划在自己的主要行动区域之一,也就是在东南亚进行中。东南亚是澳大利亚维护自身安全的生命线,在风险管理方面,减少在该地区的存在感是不可接受的。因此澳大利亚政府寻求一种能够在该地区的地面战斗中展示出更强大的机动格斗能力的战术机。于是他们联系了正在AAX项目工作的McDaell Doglam(麦克道尔.道格兰,简称麦道)在波宁的前员工。


F-18E/F 超级大黄蜂

    尽管美国最新的对BETA战略预测未来对战术机的需求会下降,但两个F-18的翻新计划就这么接连出现。这让波宁公司的战术机部门喜形于色,并确保了他们会积极并专注地参与这两个F-18翻新项目。作为Project Prominence的一部分,1997年在育空基地开始了对F-18所需规格的研究和开发。1999年,在AAX计划之前,第一架演示试验机完成。从2000年开始,为量产准备的测试机的操作试验将继续在同一基地进行。

◼战术机概述

    在所有方面,澳大利亚陆军对F-18 HMRV都没有很严格的要求。当然,这架战术机需要能够以航母等船只为基地的情况下进行越洋作战,而且澳方也需要这架战术机降低燃料消耗并增加作战半径。这一目标是通过结合一种新的装甲材料来实现的,这种材料在保持强度的同时重量更轻,同时新的跳跃单位主机效率也变高了。伴随着更大的作战范围,她的通信能力和传感器的探测范围也需要增加。

    最后,似乎是为了炫耀澳大利亚军方的决心,这架战术机优先考虑在近距离战斗中的高生存率与压制敌方的能力,即使她的机动性和远程攻击能力不得不放在一边。她的绰号“粉碎蜂”源于她的主要要求规范:能够从遥远的巢飞过来,把敌人打得粉碎。

    然而,澳大利亚国防部的官方立场是,该飞机的采购成本必须低于当时正在开发的任何F-18大黄蜂变种。从这一点上,很明显,她要“粉碎”的目标是AAX计划中的F-18AX。

◼主要改进

・安装了新的传感器桅杆

传感器桅杆

・改装了航电

正脸

・跳跃单元主机的工作效率提高

与超级大黄蜂相同形状的跳跃单元,但主机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工作效率

・采用新的轻质装甲材料

◼数据

    型号:F-18 HMRV

    世代:2.5代

    部署年份:计划在2003-2004年

    制造商:波宁公司

    跳跃单元主机:FE424-GE-400

    高度:21.3米



东亚联合——F-18AX怒蜂


    F-18AX怒蜂(Raging Hornet)是一架实验型战术机,是东亚联合(COSEAN)掌握独立开发第三代战术机计划的一部分。她是通过改造F-18E超级大黄蜂制造而成。

F-18AX一号机(单座,二号机为双座)

◼发展历史

    在1980年代,东亚联合的个别成员国独立采购常规武器,这大大妨碍了东亚联合部队制定战略的能力。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设备规范和标准,这造成了物流方面的问题。设备种类的增加使阻碍了供给,并使再供应过程复杂化。维持这些后勤所需的资金对每个国家的财政构成了沉重负担。

    这就导致了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家之间的分歧,因为每个国家可部署的战术机数量与国家部署在哪个战斗区域大有不同。随着战争的继续,这些分歧愈演愈烈。这种情况动摇了东亚联合宪章的基础(该宪章呼吁通过在联合内部应公正地分配风险来实现平等)。最终,成员国的军队开始互不信任,东亚联合的合作行动陷入危险。

    已经将其欧亚战略从“消除”转变为“遏制”的联合国(UN),担心东亚联合内部冲突会导致东亚和东南亚前线的军事力量削弱。他们派遣了快速部署部队并提供了经济援助,以便更容易地将自己定位为冲突的仲裁人。

    在得到这一援助后,成员国领导人同意在印度尼西亚的联合总部解决他们的问题,他们在那里通过了《雅加达宣言》,该宣言将在几个阶段采购同一战术机。在这一动荡时期,支持前线的是来自各国的战术机部队。尽管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常规武器,但他们都进口了F-4鬼怪或F-5自由战士,所以在与战术机的联合行动中没有出现问题。

F-4鬼怪,老朋友了F-5 自由战士

    然而,在几乎没有炮兵支援或装甲部队支援的情况下,作战会非常激烈,战术机部队的损耗率会增加一倍以上。与此同时,联合所使用的战术机的寿命问题也显示了出来,但最终,联合国捐赠的备用战术机毫无问题地解决了问题。虽然联军对联合国有着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但他们也无法引进新的战术机。如同乞丐不能挑肥拣瘦一般,他们不得不增加对联合国派遣部队的依赖。

F-16 战隼

    随着90年代后半的接近,这些战术机最终被第二代战术机取代,如F-16战隼和F-18大黄蜂。然而,联军领导层被他们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巨大差异激怒了,因为这些国家已经部署了三代机。麦道的前雇员在合并后为波宁公司工作,他们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利用他们在联合国Project Prominence中的地位,向东亚联合提出了独立的第三代开发计划。

    1996年,作为AAX计划,基于F- 18E/F的基础研究与开发开始,并在1998年,演示用实验机推出。开发由东亚联合的“迦楼罗”(Garuda)试飞组在育空基地进行。2001年,机体的批量生产进入操作试验阶段。(其实迦楼罗队就是蓝旗军演中勇爷他们对付的第一组,不过戏份被砍掉了,直接对阵第二组—崔亦非的暴风小队)

    然而,考虑到东亚联合最初的立场,即使与联合国合作,还是与其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一旦战术机完成,他们很可能会继续进行自己的独立研发。

◼战术机概述

    为了符合东亚联合各成员国的作战目标和国家事务,F-18AX正被开发为一种多用途战术机,具有优秀的中程、移动轰炸和近距离格斗能力,同时比其他的三代战术机要相对便宜。该战术机的目标是达到其作战需求,并超过二代机的标杆——F-15E“打击鹰”。

F-15沉默鹰:同样是二代改三代,敢不敢和我比划比划


◼主要改进

    ・通过安装新的传感器,头部模块的形状改变。

F-18AX 头部模块

    ・改装了航电设备

    ・肩部装甲模块的推进器被放大

    ・腰部护甲添加矢量喷嘴

其他的F-18的腰甲看起来没有这种设计

◼数据

    型号:F-18AX1 / X2

    世代:第三代

    部署年份:计划在2005年服役

    生产厂家:UAAS/Boening

    跳跃单元主机:FE424-GE-400


THE END

5

点个赞吧~(27)

无尽的小李子LV6.黄金玩家

2023-02-21 22:59 发布于

2楼

ELSGNXLV9.大佬

2023-02-21 23:53 发布于

3楼
侧裙甲可以参考su27和37还有不知火系了,也是加不加反向推进的区别
ELSGNXLV9.大佬

2023-02-21 23:54 发布于

4楼
东亚这边只求性能普普通通就行也别太贵,所以就用f18了,乳虫了
闪光的吉姆楼主LV6.黄金玩家

2023-02-22 12:11 发布于

5楼
ELSGNX 发表于 2023-2-21 23:54 东亚这边只求性能普普通通就行也别太贵,所以就用f18了,乳虫了
但后期18已经快赶上三代了应该
ELSGNXLV9.大佬

2023-02-22 12:31 发布于

6楼
闪光的吉姆 发表于 2023-2-22 12:11 但后期18已经快赶上三代了应该
记得已经过线了还是准三代,不过我意思是东亚要求省钱和性能不需要太强于是选了18当底子经济型

图片选择

努力修改中₍₍ (ง ˙ω˙)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