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战士Z高达机体

458 2
Freedom改件楼主LV4.高级玩家

2023-01-06 09:28 发布于 未知

1楼

奥古

MSRX-178 高达Mk-Ⅱ(Gundam Mark-Ⅱ)是泰坦斯作为次期专用主力战力而在格利普斯1号独立秘密开发的MS。其原型机是一年战争期间著名的RX-78-2高达二号机,具有很高的潜力。
高达Mk-Ⅱ是由泰坦斯开发,承袭RX-78 高达之名的旗帜机体。该机沿用了泰坦斯初期主力机体RGM-79Q镇暴型吉姆的最新技术,以宇宙殖民地内部的战斗为主要用途。该机的型式番号为RX-178,其中“17”为格利普斯基地的代号,“8”指该机为格利普斯基地开发序列第8号试作机。

对于泰坦斯而言,高达Mk-Ⅱ除了作为一般意义上的战术兵器以外,还兼具更为深远的影响。作为地球居民对宇宙移民示威的象征,泰坦斯将一年战争中名扬四方的高达进行“复活”,在地球联邦军内部乃至整个地球圈都将成为泰坦斯行动正当化的极佳宣传材料。为了保证其“联邦血统”的纯正,泰坦斯对机体的开发进行统括管理,排除所有吉恩系的技术者,使用纯粹的联邦系技术。

为此,泰坦斯破格征召大量在一年战争时代参与RX-78的技术人员。由于严格的情报管制,一切与开发相关的人员、资材都被泰坦斯移至Side7的2号殖民地“青之诺亚2(又称格利普斯)”的研发基地进行极为机密的开发。担任开发主管的富兰克林·维丹技术上尉是一年战争时期高达开发负责人提姆·雷的拥趸,他对RX-78的设计十分推崇。因此,该机以本身完成度很高的高达基础设计为蓝本,沿用和继承了许多来自RX-78的优秀技术。另一方面,由于机体在纯粹联邦设计理念下进行开发,框架设计并没有受到既成体系的桎梏,而得出了全新结构——可动框架(Movable Frame)的构想。

高达Mk-Ⅱ第一次采用了真正的可变式框架,显示出极为灵活的运动性能。自MS诞生以来,人形机动兵器的“拟人化”一直是MS开发的重大课题。一年战争时期,MS的基本构造以吉恩系的“外壳结构”和联邦系的“半壳结构”为主流。在此类结构下,MS以坚硬的装甲外壳为框架,通过有效活用壳内的空间添加各种部件来构成机体。这种应力外皮构造拥有较高的强度,但却如同中世纪重甲骑士那沉重的盔甲,对肢体的可动范围造成限制,影响机体运动性能。同时,由于光束武器的发展,光束步枪一两发精准的射击就足够摧毁一架MS而几乎无视于它的装甲。因此,从“取得更大的机动力和速度,降低被弹率”的指导思想出发,为实现更高水平的“人体动作追从性”,泰坦斯的技术者们在早期量产的镇暴型吉姆的手臂部位试验过一种全新的框架设计,并在该机的设计方案中将此种设计延展至机体全身。

在可动框架的构想下,高达Mk-Ⅱ的基本框架被设计为类似人类骨架的“内骨骼”形态,通过各种发动机技术和传动装置实现各个关节部位的可动,从而实现进一步拟人化的作动性能,同时还通过工学技术设置了大量可以吸收冲击力的缓冲结构。各类能源管线如同血管一般附着于框架之上,为机体各部提供能量,同时还装有检测传感器,用于分析数据,令机体以最合适的姿势来分散和化解冲击力。

而机体的基本框架与装甲、武装彻底独立开来,确保了框架本身的优先可动性。模块化的外装甲也并非直接固定框架之上,而可以通过滑动来配合框架的活动,在不限制可动性能的同时为框架提供保护。由此,高达Mk-Ⅱ的驱动效率更加提高,运动性能飞跃性上升,施加了外部装甲之后依然可以做出类似人类正常肢体运动的柔软动势。在整备和维护时装甲、武装的换装工序也极大简化。

另一方面,由于可动内骨骼框架的存在,反过来也推动了装甲和武装的设计自由度。另一方面,为了达到装甲轻量化和模块化的目的,该机没有选用月神钛合金装甲,转而选取强度不及但重量更轻的新型陶瓷/钛合金混合装甲,这一改动让该机的重量与RX-78相比减轻了约20%。

此外,其动力炉是泰坦斯强行征召了善于制造MS动力炉的联邦军需企业塔基姆社的高级工程师对核融合炉进行再设计,令该机的核融合炉出力较之RX-78提高了近40%。与发动机直连的背部矢量推进背包也采用全新设计,在使用4枚主推进喷口提供足够推力的同时,还搭载有可作为光束剑支架的可活动调节支推进器。这种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调整喷射角度的支推进器,在姿势调整机动时可以成为远离重心点的新作用点,令AMBAC机能的效率更加提高。

然而,全新的框架设计也并非完美无瑕。由于框架材质的问题,部分关节可动轴的损耗会逐步积累,在全身可动框架的应用之下,机体各部的可动轴数量极多,主处理器对整体磨损情况处理的迟滞使得OS系统无法对机师的操控进行合理的补正,最终导致机体的不安定并引起事故。0087年初,高达Mk-Ⅱ四号机在进行高速机动试验时发生坠机事故,机毁人亡。另外,由于本身设计需要照顾柔软的可动性,部分部位的可动框架(尤其是脚部)对抗瞬发外力的刚性不足。为此,机体的框架设计曾六易其稿,却依然未能完全解决,该机的量产计划也遭到延迟,泰坦斯的开发重心开始向可变MS方向转移。

当然,高达Mk-Ⅱ的高可塑性也在服役中得到验证,它可以加装各种原生设计以外的附加设备来加强性能或针对不同作战环境,例子包括后述的飞行装甲及G-防卫者。

此外,高达Mk-Ⅱ还配备了标准的360度全视野驾驶舱。武装方面,该机则基本参考RX-78,采取了泛用性优先的标准配置,标准配备有一支采用新型能量弹夹E-Pack的光束步枪、两柄高出力的光束剑、外挂式火神炮以及伸缩式设计的专用盾牌,盾牌内部可搭载预备用E-Pack以及小型飞弹发射器。

0087年3月2日,潜入青之诺亚1的柯特罗·巴吉纳(即夏亚·阿兹纳布尔)上尉率领MSA-099利克·迪亚斯小队在维丹上尉之子卡缪·维丹的帮助下成功夺取正在进行运用实验的Mk-Ⅱ三号机以及二号机。稍后,驾驶一号机前往奥古阿伽玛进行交涉的爱玛·辛中尉又被奥古策反,维丹夫妇在随后的战斗中双双死亡。由此,仅存的三台高达Mk-Ⅱ全部为奥古所有,其中两机被送至月面的阿纳海姆电子公司(1机被用于研究,1机作为后备部件解体),余下的三号机被配属到阿伽玛号,并将机体的颜色由原来的泰坦斯标志色黑色,改为了白色。原本由泰坦斯所开发的象征泰坦斯的该机,结果却为对手的奥古所用,作为高达的正统后继者活跃在对泰坦斯作战的第一线,具有十足的讽刺意味。

若论单机性能,高达Mk-Ⅱ可能不及泰坦斯的可变式MS,但直至格利普斯战争结束为止,仍不断地战斗在最前线。其驾驶员最初是卡缪,而在他搭乘了MSZ-006Z高达之后,高达Mk-Ⅱ转交给了爱玛·辛中尉驾驶,直到她在格利普斯战役中牺牲为止。而在TV版的平行时空漫画机动战士Z高达Define中,本机被MRX-009精神感应高达严重破损,卡缪成功脱出并换乘MSZ-006Z高达。本机被回收修复并进行了一些改造,交由重伤痊愈的爱玛•辛中尉驾驶。

格利普斯战役之后,高达Mk-Ⅱ继续被配备在阿伽玛号和新阿伽玛号上,驾驶员起初捷多·亚西塔,后为和捷多一同从第一殖民卫星“香格里拉”而来的少女艾露·比安诺。在第一次新吉恩战争的最后战斗中,艾露驾驶该机突入被葛雷米·托托控制的阿克西斯内,遭到NZ-000昆曼沙的攻击而大破,而后由于阿克西斯的爆炸而被彻底摧毁,爱露则搭乘MSZ-010ZZ高达逃出。

U.C.0092年,地球联邦再次制造出数台该型号的机体,在联邦调查局新吉翁地球联邦之间围绕桑吉巴尔级MS制造工厂舰“宣礼塔”的三方争夺中,回归地球联邦并成为升任地球联邦议长的库普麾下骑士猎手队队长的亚赞·盖博便有一台其专用的RX-178高达Mk-Ⅱ(婆苏吉机)

在U.C.0096年末,有一台右臂被改装并持有RX-0独角兽高达所装备的光束马格南步枪的该型机被目击,相信驾驶员为前独角兽高达驾驶员巴纳吉·林克斯。由于除了RX-0系列以外的机体使用光束马格南步枪会导致手臂故障,因此巴纳吉机通过将持枪的右臂改装为AMX-014飙狼的强化手臂解决了这个问题。

RX-178高达Mk-Ⅱ虽属高性能机体,但装甲材料陈旧,同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为此,为了加强其火力及装甲,延长续航时间,开发出了新机型——FXA-05D G-防卫者。
G-防卫者的设计前提是与高达Mk-Ⅱ合并使用的。不过单独作为宇宙战斗机,性能也十分优秀。与高达Mk-Ⅱ合并后,若作为MS使用,操纵舱便会分离,成为小型宇宙战斗机“核心战斗机”,独立飞行。 

高达Mk-Ⅱ与G-防卫者的合并机体通称为RX-178+FXA-05D 超级高达(Super Gundam),而装载高达Mk-Ⅱ时的航行形态称为“G装备”。合并后高达Mk-Ⅱ就能使用14连装的导弹发射器和大功率高能光束步枪,大幅度增强了火力。“G装备”也充分显示了装甲坚固、助推器推力大等优势。 

G-防卫者由小林隼人的养子小林卡兹驾驶。在格利普斯战争后期的战斗中,在被RX-139汉布拉比的攻击中屡次暴露出耐电性不强的弱点,因此后来便对机体的耐电性进行了强化。

U.C.0083年发生的迪拉兹事件,让阿纳海姆电子公司的MS开发部门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但是靠着私下接触那些反对以地球圈治安维持名目结成的泰坦斯专横行为的势力,阿纳海姆公司也总算是获利不少。在帮助奥古开发出MSA-003雷姆MSA-099利克·迪亚斯两款MS后,0087年3月,奥古要求开发更高性能的可变形MS作为旗舰机的计划,即VMSAWRS(Variable Mobile-Suit And Wave-Rider System——战术可变MS与WR系统)计划,这个计划通称“Zeta计划”,开发代号为“ζガンダム”。
奥古所要求的可变MS的必备机能是:MS形态时要在20公尺以下,以及不管是太空还是地上都能发挥的全领域运用能力,阿纳海姆为了达成这要求而结成专案团队。这就是之后诞生许多名机的“Z计划”的起源。

但是在计划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预想要在20公尺级MS上组入变形机构在技术面上的许多困难,如果是像NRX-044亚希玛这样机体容积大的可变MA的话,变形机构与机体强度、动力炉出力等也容易取得平衡,但是一般尺寸的MS要在维持必要性能的情况下并没有加入变形机构的余力。

最初阿纳海姆制造出来的成品便是编号为MSN-001的“δ 高达”,但因为其传统的半可动半硬壳结构强度不足,致使胎死腹中,开发工作便因此一度搁浅。而正当开发工作遇到瓶颈之时,奥古成功从泰坦斯处夺取了RX-178高达Mk-Ⅱ。得益于高达Mk-Ⅱ的可变式框架以及高达Mk-Ⅱ机师卡缪·维丹的设计建议,阿纳海姆的技术人员改变了原先的设计方案,最终令开发计划顺利完成。而成品则是日后成为一代名机的MSZ-006 Z高达(Zeta Gundam)。

Z高达的头部采用了和MSN-100百式相近外形设计,为了让空间结构最大化地利用,所以头部设计得相当紧凑,装备了紧凑型的60mm转管炮,头部还内装机体用的管制系统、高达型的特征双目取景器,头冠式前后主感测器和一对可折叠式的双V字形天线。

整个躯干骨架配置上高度模块化,又因为使用了轻质的高达尼姆γ合金和磁气覆膜技术,令躯干上可动部位的机械运动速度便达到了理想的地步。驾驶舱采用全天周观瞄和可脱出配置,并使用多层装甲施与保护,腰部的裙甲也是直连躯干骨架的,后裙甲两边均内置2发热核火箭引擎,而侧裙甲则为光束剑/光束炮收纳匣。

Z高达的变型机构的主要部件是背部飞行装甲,在上面装备有长尾燃烧器式自稳器,提高了逆向动作时的安定性。Z高达在突入大气圈时的MA形态之所以被称做“冲浪者(WaveRider)”,是因为在飞行时机体下方形成了一种被压缩的冲击波,而机体就是依靠这种被压缩的冲击波而产生出升力的。若Z高达以WR形态起飞,机体顶面还可以安装可抛弃式的附加引擎组件,以提高WR形态的推进性能。

即使变成MS形态,该机也具有很优良的运动性能,机体在肩部安装总计3个喷口,以此作为RCS(Reaction Control System——反应控制系统),前臂附带有挂架,挂点上能选择默认挂载榴弹发射器,可以更换为光束炮甚至乎是有线制御炮等等。

Z高达在两条腿部里配置了主动力炉、防侧翻系统及相关的燃料槽。出于全领域作战的需要,主动力炉在功率上也是超越了以往MS的高。特别是变形后,双腿后部露出的热核火箭式引擎提供了主要的推力,双推进配置的优势也正是在一边的推进设备停车后依然能靠另一边保持推进/机动,降下到大气圈内后,可使用小腿两则的热核喷气引擎以增加推力。另一方面,双腿在变形后,成为飞行装甲的一部分,其在大气圈降下时其表面温度较高,因此此处的装甲跟背部飞行装甲一样,可以说是全身最厚的部位。

而Z高达最为重要最为突出的能力即变形能力,由MS形态开始变型,瞬间就能完成(变形动作要求在0.5s内完成)。此外,由于喷嘴是可动式的,故比其他可变MS/MA的机动性更高,不仅在突入大气圈时性能优良,就是作为航空/航宇战斗机,其性能也颇为满意,真正实现了权领域的作战。此外,在突入大气圈时,也可以充当飞行装甲携带MS一同突入。

Z高达的主武装为BOWA公司新研发的XBR-M-87A2型光束步枪,加装了自带激光指向的箱式镜头,提供Mega粒子的E-PACK也是可与高达Mk-Ⅱ通用的型号。步枪的光束输出功率更达到了5.7MW,有效彻甲距离约为8km,最大射程超过20km!并且枪口还可生成光束刃,原理上等同于炮剑两用的光束剑。

在侧裙甲的收纳匣中收纳着光束剑,在基座充电时更能当作光束炮使用。经过驾驶员的实战使用,被投掷出作回旋运动的光束剑加上一下光束步枪的攻击,便能生成一个有一定威力的光束扰乱膜。这并非原设计上的功能,而是驾驶员活用了他的专业知识,从而作出的一个大胆举动。理所当然地,这成为了Z高达的一个特色能力。

此外,阿纳海姆还为Z高达设计了一支比百式的超级MEGA粒子炮更为小型化的高功率光束武器,输出功率达到8.3MW,且自带推进系统,看似不适合格斗,但同样能在枪口形成光束刃,挥舞起来更能称之为光束长枪。

Z高达的防盾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却能配合好飞行装甲,维持整机特别是机腹的流线型。防盾的挂钩能接上前臂的挂点,因此可以省出机体的左手作他用。

而更重要的是,该机在MS形态时使用的武器,在变成MA后,绝大部分不需改变样式就能使用。

Z高达在0088年初下线,由奥古的王牌机师卡缪·维丹驾驶,后来又在机体上搭载了生物传感器,能感应出驾驶员的脑电波,辅助机体的控制,增加机体的机动力,按照传言,也能形成物理性的抗光束层,甚至乎增强光束武器的功率,令作为NT的机师发挥出更大的实战功效。

卡缪驾驶该机在格利普斯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在最终决战中击破了泰坦斯由帕普迪马斯·西洛克上尉驾驶的PMX-003铁奥,为格利普斯战争打下了终止符。

但是卡缪·维丹却因此受到帕普迪马斯·西洛克NT能力的影响而失去了心智。也正是为了替卡缪治疗,Z高达所属的阿伽玛号战舰前往了第一殖民卫星香格里拉,在那里遇到了回收宇宙垃圾的NT少年捷多·亚西塔和他的伙伴们。最初原本打算夺取Z高达来卖钱的捷多最终却成为了Z高达的预备机师而加入了亚迦玛号,参与到第一次新吉翁战争中来。

而在捷多得到MSZ-010ZZ高达后,Z高达便交给了奥古的少女机师露·卢卡驾驶,而在某次遭遇战中由于头部被击毁而替换上了临时用来应急的MS-06F扎古Ⅱ的头部,由伊诺·阿帕夫临时驾驶援护捷多。在第一次新吉翁战争最后的战斗中,露驾驶Z高达突入了被葛雷米·托托控制的阿克西斯内,遭到NZ-000昆曼沙攻击而大破,在最后时刻由于璞露兹的离开,Z高达将昆曼莎连同葛雷米·托托一同击毁,Z高达则随着阿古西斯的爆炸而彻底被摧毁,露则搭乘ZZ高达成功逃出。但也有传言说该机被联邦高层回收,理据为预防NewType的叛乱。同样,其他高达系机体也会在战后失踪,因此其被隐藏起来的可能性很大。

MSN-100 百式(Hyaku Shiki)是“Z计划”中作为MSZ-006Z高达的候补设计方案之一而试制出的金色MS,是阿纳海姆电子公司奥古共同开发的高达系MS,是继编号为“γ高达(伽玛高达)”的MSA-099利克·迪亚斯之后的第二架阿纳海姆的高达系MS,开发编号为“δ高达(德尔塔高达)”。“MSN-100”这个编号中的“100”,表示该机为利克·迪亚斯后继机(取99之后是100的意思),而该机原番号为MSN-001(永野博士构想的“第一架”MS),后来开发者永野护博士提议改为MSN-100,“百式”这个名字也是希望它成为100年后也能战斗的MS。而“MSN”中的“N”是取自永野博士的英文姓氏“Nagano”的第一个字母。
百式开发之初,便打算替该机安装上可变机构,然而当时奥古尚未抢到RX-178高达Mk-Ⅱ,可变式框架的技术还不成熟,变形机构系统过份复杂,令过程中产生过大G力,致使装甲及骨架有过大的金属疲劳,结果不得不放弃了将复杂的变形机构搭载于该机上的计划。但是即使不能变形,该机的基本性能也保持在很高的水平,所以将它重新设计成了非变形机体。

而当奥古成功抢夺高达Mk-Ⅱ后,便将可变式框架的技术导入百式,可变式框架、背部吸附翼、脚部的独立式的双层浮动装甲等设计,令该机的运动性堪称最高水准。而由于可变式框架的的导入,也使得百式的能量利用率得到了提高,躯干消耗的燃料非常少,各个部位发生的惯性力矩被极小化,虽然由于驾驶舱的移动使得核融合炉的容积率减小,但确能够使出力却保持不变。

百式最大特征便是他那闪闪发光的金黄色装甲,其实其装甲还是高达尼姆合金,但不同的是,他的装甲在高达尼姆合金的外层还涂上了一种称为“抗光束覆膜”的镀层,能在被光束武器击中时,瞬间蒸发以带走光束热能来保护机体,在百式的装甲上有多层此种镀层来防御光束。虽然这种技术对于光束的防御能力比不上I力场,但是却可以让MS不必装备体积巨大的I力场发生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光束攻击。而此镀层除了能防御光束武器之外,也让百式能够拥有单体穿越大气层的耐热能力,只是这种涂装价格昂贵且制造工艺复杂,所以在装当时没有办法普及至奥古其他量产机体上。

另外,百式的主摄录镜为了支援机体强大的情报分析系统,装备了名为“画像管理型符号化装置”(Image Directive Encode,简称“IDE”)的镭射摄像机,在进行精密瞄准侦察时,摄录镜会发出红色光芒。

该机的武装与MSA-003雷姆等机型通用,有头部60mm火神炮、光束步枪、光束剑,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原先专为Z高达试制的超级MEGA粒子炮。

超级MEGA粒子炮是百式的特征武装,是有着与机体高度相若的长度、体积巨大、威力极强的长距离兵器,能一击将战舰及巨大建筑物击沉。但由于耗电量惊人,无法连射之外,每次发炮前,需要汇集百式以及另一部MS的电源进行集能。当机师需要使用时,要先向母舰提出要求,再自MS弹射跑道上,将变成巡航型态的大型米加粒子炮射出。百式连接巨炮后,炮身便会进行变形,伸出固定架与百式上身接合、炮底拉出脚架,让该机以左脚踏稳,同时推进器会一分为二成为发炮把手。此外,该机亦可以手腕握着巡航型态时的脚架,借助米加粒子炮的推进器进入战场。

阿克西斯军介入格利普斯战争后,该机的机师柯特罗·巴吉纳上尉曾以米加粒子炮将阿克西斯的先头部队一击全灭,令阿克西斯损失大量为数甚少的老练军人,最后被哈曼·卡恩将炮击毁。

后来奥古逐步解决大型米加粒子炮的耗电量及尺寸,先后制成Z高达的大型米加光束炮、MS移动载具“米加战车”以及MSZ-010ZZ高达的双管镭射枪。

百式的初代驾驶员为奥古的柯特罗·巴吉纳上尉,也就是改名换姓后的“赤色彗星”夏亚·阿兹纳布尔,他的活跃表现使得格利普斯战争期间泰坦斯的驾驶员闻“金色MS”而丧胆。但在格利普斯最终决战中,该机被哈曼·卡恩所驾驶的AMX-004卡碧尼击破,后被奥古回收后修复,于第一次新吉恩战争中配备在阿伽玛号上继续服役,由第一殖民卫星上的少年比加·奥雷格驾驶。

MSA-099 利克·迪亚斯(Rick Dias)是阿纳海姆电子公司RX-098试作型利克·迪亚斯的基础上为奥古秘密开发的史上最早的次世代MS,分类为攻击用量产机,也是第一台使用了高达尼姆γ合金作为装甲材料的量产型MS,从而成功地大幅降低了机体的重量,增加了推进剂的装载量,使作战半径更为延长。而这项合金的提炼技术是由后来加入了奥古的、化名为柯特罗·巴吉纳上尉的夏亚·阿兹纳布尔,卖给奥古的。
由于该机的开发者是以原吉翁公国的技术人员为中心组成的,所以该机有着MS-09大魔型的影子,其正式番号为MSA-099(有些资料上记载为MSA-009),但为了欺瞒联邦军,奥古将该机的番号改成联邦式的番号——RMS-099(高达尼姆γ合金本是重要的军事机密,而该机本身也是联邦军内部反抗势力的奥古的最重要军事机密,为防止作为正规军的泰坦斯得到这类泄漏的机密,同时也为了使其收集的情报混乱的目的,因此采用了双番号)。

由于使用了高达尼姆γ(伽玛)合金,开发人员都称之为“伽玛高达”,后因柯特罗上尉的提议而以发现好望角的葡萄牙人巴索罗缪·迪亚斯的姓氏命名为“利克·迪亚斯”,表示希望该机能够成为奥古活动的转折点之意。而该机在诞生开始就为奥古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同时该机体在开发时留下的数据对日后“Z计划”系列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量产机,虽然由于技术的提高用高达尼姆合金不再贵得离谱,但毕竟也是“贵族”出生的子弟,所以该机的造价还是比较高的,因此只配给了士官以上的机师使用。机型最初的涂装为黑色,唯有柯特罗上尉驾驶的机体为红色,而被对手认为是“红色彗星”的重现。后来该机则都统一涂成红色,其中多少可以反映出奥古战略政策的转变。

MSA-003 雷姆(Nemo)是RGM-179吉姆Ⅱ的后继发展机,最初的设计制造是由阿纳海姆电子公司完成的,其后就作为奥古的次世代主力量产型机体被大量投入到了格利普斯战争的战场上。
随着泰坦斯引发的“SIDE1·30号地区事件”等一系列暴行,奥古不得不考虑武力对抗泰坦斯。但是当时原本预定分配给奥古的RMS-108玛拉塞却被阿纳海姆出于政治考虑分配给了泰坦斯,而奥古初期使用的MSA-099利克·迪亚斯由于性能优异价格却一直略高,加上“Z计划”消耗了奥古大量的资金而无法真正大规模量产,因此奥古急需一款新的量产机体。

于是阿纳海姆便以先前作为警备用MS开发的机体作为蓝本制造了雷姆。虽然很多人认为雷姆无非是一款吉姆Ⅱ的发展型,外形上粗看也颇为相似,但是雷姆和吉姆Ⅱ却有着天壤之别,在各个细处都用上了阿纳海姆自行开发的东西,通过奥古对捕获的RX-178高达Mk-Ⅱ的技术解析,加上整个Z计划的技术积累,雷姆继承了大量优秀机体的宝贵设计经验,有着良好的泛用性。

雷姆以正在进行中的Z计划MS的数据以及参数设计了雷姆的躯干和四肢,推进背包的设计改进自RGM-79SP狙击型吉姆Ⅱ的背包,主要的武器一是沿用吉姆Ⅱ的BOWA·BR-S-85-C2型光束步枪,这支枪威力尚可、结构简单、容易维护,适合奥古舰队的骨干萨拉米斯载机巡洋舰搭载。而格斗武器则选用了两把利克·迪亚斯的光束剑,与利克·迪亚斯一样收容在后腰,而没有采用联邦军传统的背抽式光束剑。固定武器还包括了两门传统的头部60mm火神炮,但是新研制了专用盾牌,使用了当时流行的伸缩盾式样。

同时雷姆也可以使用当时地球圈内几乎所有的MS用武器,并且在不经过任何地域适应性改装的情况下,雷姆在宇宙、地面、沙漠甚至是寒地都有着活跃,这得益于Z计划而来的基本骨架的泛用性极其高的优点。另一方面,雷姆所采用的装甲材料是已经可以量产的高达尼姆γ合金,其让雷姆更一步高性能化并降低了价格。于是乎,雷姆得到了“格利普斯战争平衡性最好的MS”的美誉。

以上,让这款机体被大量生产,成为格利普斯战役期间奥古军中的骨干战力。战后,剩余的雷姆被分配到了殖民地军中担任警备。同时,地上的卡拉巴在合并入联邦地上军后,他们所拥有的雷姆也一并加入了进去。而即便是在格利普斯战役结束后的十几年,雷姆依然活跃在联邦的各个战线上,包括0096年联邦首都达喀尔和特林顿基地被袭击时的雷姆也参与了防卫。甚至在0100年左右,依然能够看到它的身影。

本机是由奥古提供技术、由地球上的反联邦组织卡拉巴以陆战用MSA-099利克·迪亚斯为原型机进行再设计所开发的大气圈内用试作型MS。和利克·迪亚斯的情况一样,本机开发者多为旧吉恩系的技术人员,所以本机的外貌也带有浓郁的吉恩系MS的色彩。
本机的装甲是完全新设计的,关节部分也经过了强化处理。另外为了解决散热问题,还特地在背部装了大型散热扇。可能是由于在地球上开发出来的原因,本机在大气圈内的机动性高人一筹。武器有:头部火神炮、光束长矛和光束枪(其光束枪等武器沿用了利克·迪亚斯和MSN-100百式的型号,这是因为卡拉巴的技术和资金都很匮乏,所以设计时尽量以能与奥古机体进行连携为目标)。本机由阿姆罗·雷驾驶,参与了乞力马扎罗突袭战等战斗。

值得一提的是,该机是阿姆罗驾驶过的众多机体中唯一一部“单眼”MS。而在同一时期,他的宿敌(当然那时是“战友”)夏亚·阿兹纳布尔驾驶的百式也是他驾驶的唯一一部“双眼”MS,不知道这点纯属巧合还是设计者们的“有意为之”呢?

MSA-005 梅塔斯(Methuss)是“Z计划”中试制的可变式MS之一,机体的形状还是计划初期时的样式,它其实是为了检验变形机构而特意试作的,但也是奥古的第一台可变式MS。虽然从是以变形机构试作机为目的开发的,但其为阿纳海姆开发出来的第一台可变MS的,存在意义也很重大。变为MA形态时,成为一架宇航战斗机。
虽然梅塔斯是阿纳海姆最早实用化的可变MS,该机的机构仍然拥有极高的可靠性,“Z计划”其中一环,作为MSZ-006Z高达的改良案而企划的MSZ-008ZⅡ也是打算采用梅塔斯变形机构的应用形。

但是,该机存在装甲覆盖率偏低的缺点,原因就是为了达到变形机构,机身主要的变形部位不得不将装甲除去,以至到在MS形态,机身的变形部位严重外露,造成空洞。而且由于该机是早期小型化的可变式MS,功率出力有限,为了达到机身平衡,不得不舍弃更多更大型的武器,缺乏武器的杀伤力,且其配备的光束军刀和光束枪的规格也都自成系统,性能和泛用性都不够完备。不过,各部件易生产,机体损伤时,修复也很简便。

该机型配置在阿伽玛的机体最初为蕾柯亚·朗特少尉驾驶,后由花园丽军曹担任驾驶员,一直战斗到格利普斯战争的最后。而第一次新吉恩战争爆发后,花园丽驾驶该机在第一殖民卫星香格里拉附近宇域战斗时,遭到玛修曼·塞罗率领的舰队攻击,机体损坏而飘浮回到香格里拉。

初级机动战士(Junior Mobile Suit)是阿纳海姆电子公司制造的一款作业用MS,在设计上与作战用MS有很大的不同,其驾驶舱为开放式,因此驾驶这款MS必须穿着太空服。虽然不是为了战斗而设计,但在必要时,这款MS也可以操作部分武器。

中型机动战士(Middle Mobile Suit)是用于民间建造用的作业机器人,它的操纵器配有手动插头,能够使用MSZ-006Z高达的光束剑,封闭式驾驶舱也允许它在太空中运行。


2

点个赞吧~(8)

ComteDeRafaelLV8.钻石玩家

2023-01-06 12:02 发布于

2楼
肥虾米LV10.至尊

2023-01-06 21:53 发布于

3楼

梅塔丝的腰,原来得两条液压杆

图片选择

努力修改中₍₍ (ง ˙ω˙)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