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の吉姆】设定系列(6):帝国之刃 —— TSF-TYPE94 Shiranui(しらぬい不知火)

763 28
闪光的吉姆楼主LV6.黄金玩家

2022-12-30 10:29 发布于 未知

1楼

建议1080p观看


世界观

知道MuvLuv世界观可跳至设定,本部分为搬运MuvLuv设定集翻译




战术机的前身——宇宙用MMU

Manned Maneuvering Units,机动载人装置。


      MuvLuv世界里,冷战的军备竞赛与外太空开发的工程作业,以及发达的材料学,使得这个世界的人类在大型的工程用装备的研发与使用上有着巨大的需求。美国在1957年投入使用的LMMU-1 就是这一需求的产物。由宇航员穿戴并进行出舱作业,在必要时可以额外安装辅助设备。


      此外,因为LMMU拥有腿部结构,使得它能够胜任低重力环境的地表作业。月球永久基地的建设就用到了这些设备。而这些MMU,就是日后战术机的技术基础。

这是日后用在战术机上的外骨骼,兼驾驶座




      这些外骨骼在无法打开驾驶舱时可以用它来强行破开驾驶舱。并且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行军和对Beta格斗战保障。


1958年,火星探测器“维京-1” 发送回了在火星地表拍摄的,明显带有有机体特征的构造物的照片。这是人类第一次确认到宇宙中不止有人类。


“-Plateau 1, 我们正遭到巨大生命体的攻击!重复一遍,正在遭到生命体攻击!!发回视频讯号,快点把卫星对准——” (1967年一月27日,萨克罗博斯科第二搜索队队长,V.Grissom.)



       1967年1月25日,永久月球基地Plateau 1 派往萨克罗博斯科环形山的多支地质勘探队全部失去联系,后续的搜索部队也全部失联。同月27日,第二支搜索队在发回了上述的通讯以及视频画面后也失去联系。


       最初,西方阵营的学者甚至怀疑这是苏联的生物武器在搞鬼,但是很快,他们就确认了,在火星表面发现的生物与袭击了月球的的是同一物种。它们的称呼也确定了下来:地外起源的、对人类有敌意的生物(Beings of Extra-Terrestrial origin and Adversaries of the human race),简称Beta。消息公布后,全球哗然。


       在充斥着地月通讯频道的求救和哀嚎中,人类放弃了和平接触外星生物的计划;联合国依据宪章第43条,组成了联合国宇宙军来防守月球上的基地。随着联合国宇宙军第一批部队抵达月球表面,第一次月面战争正式开始。




第一次月球战争


     “月球是地狱”

                                                                                                     —联合国宇宙军司令, J. Campbell


在月球表面进行战争是非常疯狂的事情,哪怕人类已经能够建造月球基地。


      环境上,昼夜300度的温差、低重力、无氧无大气、各种宇宙射线,磁场和浮尘,这些条件让生存都是难题,更不要说单兵战斗。


       装备上,更是困难。战前,因为宇宙开发条约的限制,各国被条约禁止明面上的宇宙武器开发。月面基地内除了安保用的小型火器外,只有工程用的MMU,根本没有军事力量对抗Beta。


       运输上,常态化的地月穿梭火箭发射非常困难,而且每次发射的火箭容量非常有限。所以对于弹药的使用很拮据。而且用于地月穿梭的火箭,只能搭载标准货仓与建材,无法安全得运输装甲车、坦克等 “特种设备”。所以宇宙军最初只有经历过低重力环境适应的美苏空天军和应急改装的宇宙步枪。


       只靠步兵无法阻挡Beta的进军,所以联合国宇宙军尝试过通过地月火箭进行的火力洗地,但是大量扬起的尘埃瘫痪了通讯与光学观测设备。这场月表的沙尘暴持续了数日,并导致了数座观察哨站被悄无声息得拔除,人类掌控的地区被大幅缩小。因此在月面战争中,重火力的支援是几乎不可能的。


环境恶劣,补给稀缺,装备匮乏,没有重火力。月球战场无愧于地狱的称呼。

人类有限的宇宙力量





NCAF-X计划

       从基地受到攻击开始,地球上的研究机构就开始紧急研制低重力宇宙环境的作战装备,比如月球用自行火炮,车载火箭弹巢,低空飞行平台。但是这些武器在面对月球的恶劣环境、Beta的数量以及补给限制等问题时,都无法全面解决。

“飞毯”与月球用自行火炮

月球用火箭弹巢,PF,以及战术机原型:NCAF-X1

       唯一凸显成效的,是1970年部署的,名为哈迪曼的反馈保护具(Feedback Protector,简称FP),也就是外骨骼。FP的使用让步兵能够装备更大口径的火炮,获得远超车辆载具的三次元机动性,以及能够做到“跳起来一枪打头”的高效的弹药使用方法,使得士兵的生存和战斗效能显著提升。



(题外话,哈迪曼外骨骼是现实世界1965-1971年间,由通用电力负责的外骨骼项目。因为当时的人机交互过于糟糕,无法控制细微操作,所以项目失败了)

       FP在对Beta作战中出众的表现使得美国军方决定以此为基础,继续开发对Beta武器。由MacDaell(捏他麦克唐纳飞行制造公司)主导的NCAF-X计划就是众多发展计划之一,旨在开发0-1G环境下使用的大型外骨骼。


       在武器及弹药搭载、格斗战的需求等综合考虑后,下一阶段的机体大小被确定为18米级。这个世界独有的超级碳纤维材料使得机体本身的支撑并无大碍。(我个人觉得,在面对以4米高的战车级为主的Beta集群时,全金属狂潮的AS其实更便捷(嘿嘿嘿),但是在面对14米和18米级时,甚至40米的要塞级时,就不太管用了。所以就当这个18米级很必要吧。) 


      但是,工程师们累死累活也解决不了如此大型的机体的关节、驱动、以及对于人体动作的模仿等问题。后来,发达的假肢技术提供了解决思路:用电磁驱动的伸缩肌肉束来代替马达以及液压传感等传统驱动方式。在替换了全身的关节后,机体重量和零部件的数量都大幅下降。


      控制方面,大型外骨骼虽然依旧是外骨骼,但是巨大的比例会使得操作人员的感官以及控制失去协调。像穿戴型的外骨骼那样体感操作明显不可能,而光凭纯粹的操作杆以及按钮完成机体控制也不可能。(想象一下,用ps4手柄玩手部模拟器装子弹……)工程师们为了应对操作难题,又沿用了假肢技术中的神经传感(脑机交互技术NB)。驾驶员首先在脑中想象出将要做出的动作;机体在读取后,提供可能的动作模式选择;驾驶员通过操作杆和按钮作最终选择;机体实施这些动作,就是最终呈现的机体控制方式。


      材料、驱动、控制,三个问题相继解决后,原型机NCAF-X1就此诞生。数台机体被送往月面前行进行测试,并且战果不错。






从宇宙到地球,全新的盾与矛


只靠PF和NCAF几乎不可能扭转月球上的劣势,所以美国高层给出了新的甲方要求:地球环境下的运用。新的计划改名为“NCSF-X”。


在地球上,宇宙用的维生系统可以被移除,空出更多空间和重量,但是如何在6倍于月球重力以及更加密集的大气环境下获得相同的机动性又让工程师们掉了一波头发。最初设计师们尝试使用火箭引擎来确保推力,但是剧烈的燃料消耗根本无法维持飞行,甚至飞抵战场都有问题(拜亚兰觉得很淦)。所以,喷气式引擎也被用到机体上。最终,二合一的FE79型引擎被确认为机体用的推进器。

FE79型引擎在机体起飞时会用到火箭引擎,同时喷气引擎开始发动。等到喷气引擎出力足够后,火箭引擎会关闭以节约燃料,进入巡航模式。战斗时,火箭引擎以及喷气引擎同时开启来确保足够的推力维持机动性,同时喷口的调节阀会进行开启以及关闭等操作,来获取远超传统飞机的瞬间减速以及转向。


     在经过了无数次机体改型、补强、修改、以及遥控试验后,试验机6号迎来了有人驾驶测试。空军上校Paul Johns担任试飞员(他有工学与气动学的学位,参军目标就是登上月球)。在经历了地面滑行、激烈跳跃、以及飞行试验后,他爬下机体并表示“这就是我们重返月球、赶走那些怪物所需的了。” 军方验收并且正式采用了该计划的产物,并且赋予它全新的名称“战术步行战斗机”(Tactical Surface Fighter, 简称TSF);而这台飞行测试机获名YSFH4-1。

“总有一天人类会回到月球上把它们赶出去,那时候一定会用上这家伙。”——测试驾驶员Paul Johnson 驾驶完NCSF-X后说道。

      而机体的武装开发也与机体的开发一同进行。为了应对大型种,大口径火炮是必要的,但是巨大的后坐力又会影响机体的平衡。所以短管的无后座力炮是首选。但是较慢的炮口初速又会影响威力,所以弹头又加装了火箭助推结构。除了大口径外,小口径的持续火力也是必要的。最终,试验机使用的WS16A是由105mm滑膛炮和20mm自动火炮组成的。(就是个超级M16突击炮

(这些全都在1972年之前完成)


      1973年4月19日,Beta降落地球,联合国宇宙军认定维持宇宙前线已经没有意义了,于是从月球全面撤退。而在几周后,光线级的出现使得战术机取代了传统航空力量。


      但是,地面兵败如山倒的颓势并没有因为战术机的导入而缓解。毕竟这是一种全新的兵器,没有训练教程、没有运用积累、没有战术储备。最初的战术机驾驶员就是由空军飞行员以及航空兵赶鸭子上架组成的。(直升机驾驶员和战斗机驾驶员是不同的,是不同的!)死亡8分钟(战术机驾驶员首次驾驶度过8分钟便有希望安全)的经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以上,就是MuvLuv战争世界里战术机的开发历史了。


战术机划代


 第一世代

PS:虽然大部分相同,战术机设定并不对应现实战斗机。


      NCSF-X在研发成功后投入到了月面战场,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但是这并没有改变月面战场不断恶化的战局。考虑到月球沦陷和地球战争的未来,美国开始了对NCSF-X在1G环境下作战的改造。1974年,即BETA入侵地球的第二年,人类的第一架战术步行战斗机(Tactical Surface Fighter 以下简称TSF) F-4“鬼怪”诞生了。(我不是来专门写战术机的啊!想看各位可以去b站)


第二世代

一切的源头——巴列奥略作战

        随着1973年“红旗作战”(中苏联合对beta作战)的惨败,BETA不断发动西进,并在1976年在苏联明斯克建设H05:明斯克巢穴。使得以苏联一欧洲主要联络线莫斯科市区为中心的欧洲人口密集地区暴露在BETA直接威胁下。对于这一危机,北约和华约两军司令部为了稳定东欧战线,于是计划以排除明斯克巢穴为目标的反攻作战。经过约半年准备时间,撤退到西欧洲、乌拉尔以东的兵力被再次配置,然后开始攻击。


       1978年6月22日,在波兰领土华沙所展开的北约、华约联合军和防守莫斯科的苏军同时开始攻击。根据到当时为止的战斗教训,北约、华约联合军司令部以地面战力优秀的华约军为主力,北约军助攻兼佯动,从东西两个方向以明斯克巢穴为中心夹击该突出部,通过包围BETA并攻略明斯克巢穴以确保莫斯科一的安全。作战代号“巴列奥略”。


      激战2个月后,虽然遭受了重大损失,但联军终于达到了可以目视明斯克巢穴地表构造物的位置,并在明斯克巢穴南方完成会师。联合军转入了对巢穴本身的攻击,首先尝试用普通炮击来破坏巢穴,但地表构造物非常坚固,常规攻击几乎没给它造成什么伤害之后,随着地面压制排除了巢穴周边的光线属种,这使得能暂时投入航空机进行轰炸,以及用苏联空降军进行强袭空降等等,虽然用了各种方法尝试破坏巢穴,但每一个都以失败而告终。


       1978年9月1日,由装备有F-4R以及MiG-21的战术机甲联队“沃克”和各兵种部队构成主力的苏军第43战术机甲师团果断执行了人类史上首次巢穴地下茎构造突入行动。朝主纵坑攻击前进,然而超过人类常识的地下茎构造以及与渐渐出现的BETA群交战下,突入后经过约3个半小时内,师团全灭,仅有14台战术机带着数据生还(每半小时会有2台战术机飞回传递数据)。几乎与此同时,似乎是被亵渎了圣地一般,东欧战线全境BETA活跃化,无穷无尽的BETA从地底涌出,联军最终被反包围,“巴列奥略”作战以人类的惨败而告终。


      “巴列奥略”作战对人类的影响有很多,这里只提及战术机方面。 “巴列奥略”作战中战术机证明了自身的价值,成为了BETA战争中的重要一环,完成了如光线级猎杀等战术的实践。此战之后所得的战斗教训成了重新审视第1代战术机特征所在的重装甲思想的契机,人类彻底转向了重视机动和重点防护的第2代战术机。

左:第一世代F4 右:第二世代F15

       1978年巴列奥略惨败后,美国根据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公开的由莫斯科军区第43机甲空降师"沃克"所带回的沃克数据、14名幸存卫士报告和前线欧盟、华约、中国的实战数据反馈开发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对beta战争规格"的战术机F-15。 

因为此次介绍的不知火是第三世代战术机,这里就不介绍第二世代了


第三世代


       日本帝国:TSF-X(次时代战术机)(第二世代转变为第三世代)计划

      在对美军的F14,F15,F16进行了考察后,一群“国粹派”官员站了出来,将原TSF-X计划从开发二代机直接改成了不依靠美国,自主研发三代机(世界都快毁灭了,还在这窝里斗)

       而TSF计划的最终结果就是本期的主角——TYPE94 不知火

      上文既然提到了TSF-X计划因为某些官员的作死结果变成了一个致力于纯国产(根本就没成功!)的第三世代机体开发计划(要知道当不知火投产时其他各国第三世代机体速度最快的还是原型机或者试制量产阶段。),TSF-X最终结果就是该机体



型号


TSF-TYPE94


世代


第三世代


研发国


日本帝国


高度


19.7米


武器



      河崎、富岳和光菱被迫接下了这个计划后遇到了巨大的阻碍,开发时他们三家勉强摸透了第一世代机体F-4幽灵的构造推出了82式战术步行战斗机"瑞鹤",但是在讨论思路时军队又掺和进来提出了"必须在各方面与国际主流的第二世代机体性能有所超越"、"开发一种次时代机体防护装甲,使其轻量化的同时机体激光防护措施拥有10秒的预照射抵抗能力"、"利用空气动力节约燃料消耗"、"战斗单位之间的情报共享能力"(这个后面引进了国际上通用的战术数据链系统和IFF解决了)(“引进”)等等这些在后世由美国才独立完善的技术指标。


      而国防省的国粹派官员步步紧逼的催交原型机的背景下(还逼人家),光菱选择引进了F-15C的生产技术许可作为缓兵之计拖延时间。

      但是河崎、富岳和光菱三家公司依然遇到了巨大的技术阻力,私底下还同包括中国和欧盟在内的各国开发部交流了许多的技术和设计思路。(666万国牌啊

      最终,他们吸收完F-15C的技术后,通过牺牲机体后续升级空间的情况下无脑堆砌高性能部件的行为勉强在1994年拼凑出了一台试制量产机交付测试部队,正式量产的94式型唯一相较于猛禽、武御雷、金雕、台风这些传统第三世代机体优秀的地方只有"整备性"和"生产速度"仅此而已,过度灵敏的怪癖导致如果不经过97式高级步教吹雪的试运行训练更是无法适应。以至于该机体分成了两个极端,无论什么身份的卫士,你只有会玩和不会玩两种极端没有居中。

      会开的卫士又是两个极端,强如纱雾尚哉、驹木咲代子、神宫司麻理茉这些人,菜的如同125里阻击叛军的日本第602、604中队一个照面就被劈了,而在富士教导队手中却能直接做到和美军搭载了第一代隐身系统的F-22达成1比1的交换比

富士教导队(假想敌涂装)

      为了满足上文提到的"利用空气动力节约燃料的行为"(其实是无脑堆砌高性能日产零件导致的无意义能耗加剧),94式的机体跳跃组件接合部、矢量喷口、尾翼都可以进行一系列的独立动作。(第二世代的机体普遍都在2000km左右航程,而莉莉娅的大黄蜂E/F能做到2200km起步)

       这一个设计在紧急情况下帮到了速濑水月和白银武二人,在横滨基地保卫战的时候二人在使用总坑道极速下降时通过蹬踏井壁和细微转换矢量喷口角度方向等方式极快速度到达了最下层的反应炉,而换成横滨基地联合国军持有的击震、F-15C、F-15E是不可能做到的。

       由于巴列奥略里沃克师团的米格21型因为后勤不足而被全歼的情况,河崎、富岳和光菱通过利用空气动力来辅助机体机动等等以"最小动作达成最大效果"的节约推进剂设计思路,相对于欧盟台风和苏联金雕选择的简单粗暴的通过机体大型化和使用特制背部推进剂油箱的行为来减少推进剂的影响属于一种在国际上极其独特的风格。(虽然最终日本军队依旧引进了背部推进剂油箱用于提高机体在母巢作战中的续航能力)


       虽然说该机体脱胎于F-15鹰式,实际上125事件里叛军刻意的避开中远炮战,不以正常的机动炮战和美军的F-15E打击鹰对射(TV帝都守备师团那种无脑猪突的就是扯淡,早被打击鹰通过火控雷达锁定射下来了)表明不知火的火控系统应该有严重缺陷让熟知其长短板的叛军不采取和美军炮战的行为。实战中除去A-01伊隅女武神、帝都守备师团、富士教导团和篁唯依所在的"白牙"测试部队外基本都是前卫不知火、后卫击震这样的高低档编制出击战斗(炮击烂到极点被迫用block214标准的击震作为火力支援小组提高整体部队战斗力)。

       虽然通过引进了美国海军的大黄蜂所配备的战术导弹发射仓予以部分弥补,但整体依旧逊色于打击鹰



       而125事件中叛军为了弥补94式不知火对于F-15E打击鹰的炮击劣势,选择了将击震部队作为盾牌的战术迫使美军优先点杀,自己利用94式不知火比对方灵敏的优势通过雷达盲区打多机配合执行钳形包夹的战术报废了美军阿尔法中队的F-15E打击鹰



       而面对同为不知火的A-01伊隅女武神和日本帝国602、604等同僚部队就没这么多花花肠子了,驹木咲代子为首的帝都警备师团的卫士非常清楚不知火的弱点在哪里,再加上他们帝都警备师团卫士们都是各前线部队精挑细选的卫士,直接刺刀见红的方式击溃对方,不过打A-01的时候她们吃了OS的亏,XM3系统首次实战就帮助了整体实战经验弱于对方的伊隅女武神们夺回了主动权(A-01当时相对有近身实战经验的就君季组的伊隅和君望组的速濑水月两位。)



      而香月夕呼博士因alternative4计划而申请的重新组建A-01部队的请求,迫于面子问题日军将本就保有量不多的94式不知火抽调了一个联队刷为UN蓝的识别涂装交付于横滨基地。但是因为其在实战中老练卫士驾驶其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日本帝国联合开发部一直在致力于根本上解决其升级困难和性能底下的原因,使其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世代不知火,也就是路人比较熟知晓的那个ate正片的XFJ日饵计划立项的目的。

横滨基地的A-01不知火

       虽然说在the day after里面对欧洲七英带出来开着阵风的精锐们不知火毫无招架之力就是了(小声)

顶着A-6J和防空火力突进的龙浪响

type-94-1C不知火一型丙 (国防军所属,斯卫仅“白牙”测试部队装备)

同时也是日珥计划第一阶段


      由于94式不知火设计之时已经将F-15J骨架的机体拓展空间发掘殆尽,面对前线部队的改进反馈开发部举步维艰。




       最终在1998年通过勉强修改了机体容量扩大化、骨架强度强化和修改各超碳素伸缩带的反馈以此换来更佳的反应能力,这些修改提高了整体综合力,格斗性能也大幅度提高,但是该对策导致了一型丙的整体机体运转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其功耗在94式原有的高度上又被增加了,导致其续航甚至远不如94式不知火,而对beta作战中对TSF部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能耗比和续航长,导致部队拒绝批量列装该改进型,对于新服役的卫士而言操纵这种机体甚至不如让其去开击震,只有善于控制油耗的老兵才会发挥出该机体的全部水平,但随着形势紧急,同年7月beta登录日本本土,导致军方不得不下达100台去掉专用OS操纵系统的订单交付给部队用于应急。

篁唯依在岚山军校的教官便是这100位不知火的驾驶员之一

      明星作战后,以篁唯依为首的由绝大部分国防省和少量城内省所组成的务实派官员委托开发部进行了"日珥计划"。


       在利用了篁家此前引进F-4幽灵时所遗留在美国的人脉搭上了美国TSF开发公司之一的波音公司。

      篁唯依和波音公司提出的第一步就是利用美制零件测试中所展现的低能耗高性能的特性替换原日产零件到机体上来克服不知火一型丙的高能耗和难操控毛病,在这之前还在"白牙"测试部队时还进行了测试其对92式多目导弹发射系统的兼容性和由alternative4计划负责人香月夕呼博士提供控制核心为基础所生产的99式电磁炮的兼容测试,之后携带白牙中队的测试机体(包含一台Type-94-1C不知火一型丙、Type-00F武御雷、Type-97式高级教练步行战术机吹雪在内)飞往美国阿拉斯加"育空"进行日珥计划。最终在换装了波音公司提供的美制零件下,不知火一型丙的出力、能耗、续航等一系列水平在前美国陆军教导团测试部队卫士勇哉少尉的测试下发挥中,各种测试数据对比(模拟母巢极速突袭、长距离奔袭、密集格斗生存和模拟对人格斗战)表明修改后远超于使用原日本(666)制零件的时期,并且摘掉了油老虎的帽子。

因为机体OS导致的多动症和本身火控不佳,高空射击项目勇哉是垫底的

(日珥计划第一阶段那会对不知火的火控系统属于是破罐子破摔躺平摆烂了,没有进行任何的实质性改进,所以才这样)

      在勘察加测试中不知火一型丙成功的将勇哉、篁唯依二人从包含了大量突击级和战车级的集群中脱离,99式电磁炮在勘察加的表现远超过在日本"白牙测试中队"时期模拟母巢中所展现的威力要强大。

ate流程中斯卫军的白牙中队在模拟hive环境内测试99式电磁炮以及不知火一型丙


不知火二型下次再做

Muv-Luv老版中文设定集 https://pan.baidu.com/s/1VxY4CuEgiFligYIi1mGOqA 提取码:a788


The End

下次预告:



本帖最后由 闪光的吉姆 于 2022-12-30 18:23 编辑
28

点个赞吧~(18)

ComteDeRafaelLV8.钻石玩家

2022-12-30 10:46 发布于

2楼
闪光的吉姆楼主LV6.黄金玩家

2022-12-30 10:48 发布于

3楼
闪光的杰刚发表于 2022-12-30 10:29
写的真好~

来啦||ヽ(* ̄▽ ̄*)ノミ|Ю

前面起雾了LV7.铂金玩家

2022-12-30 11:14 发布于

4楼

做的真不错

闪光的吉姆楼主LV6.黄金玩家

2022-12-30 11:16 发布于

5楼
上课开上课发表于 2022-12-30 10:29

做的真不错

写俩小时

戴纸袋的UN之曈LV6.黄金玩家

2022-12-30 11:43 发布于

6楼

比之前看得舒服多了,哪怕是完全小白的我也能看懂

闪光的吉姆楼主LV6.黄金玩家

2022-12-30 11:55 发布于

7楼
微笑的UNKnow之瞳发表于 2022-12-30 10:29

比之前看得舒服多了,哪怕是完全小白的我也能看懂

嘿嘿,谢谢

ELSGNXLV9.大佬

2022-12-30 13:39 发布于

8楼
18米其实基本对的上后期战斗机,一般以为的战斗机大小jpg
肥虾米LV10.至尊

2022-12-31 00:23 发布于

9楼

闻声而来,果然是赞

闪光的吉姆楼主LV6.黄金玩家

2022-12-31 09:50 发布于

10楼
肥虾米 发表于 2022-12-31 00:23 闻声而来,果然是赞
嘿嘿嘿
superrocktLV5.白银玩家

2023-01-04 15:10 发布于

11楼

帅气

ELSGNXLV9.大佬

2023-01-20 01:58 发布于

12楼
因为有成品的二型白火所以144用来当99炮支架的火也想发挥可能的同模优势魔改下旧天线造型(虽然最近还没钱收灰火)结果最近发现官方设定就有给灰火装二型天线的设定
闪光的吉姆楼主LV6.黄金玩家

2023-01-20 09:23 发布于

13楼
ELSGNX 发表于 2023-1-20 01:58 因为有成品的二型白火所以144用来当99炮支架的火也想发挥可能的同模优势魔改下旧天线造型(虽然最近还没钱收灰火)结果最近发现官方设定就有给灰火装二型天线的设定[图片][图片]
woc战术机娘好想要
ELSGNXLV9.大佬

2023-01-20 09:33 发布于

14楼
闪光的吉姆 发表于 2023-1-20 09:23 woc战术机娘好想要
狗屋辉锤战术机娘官方同人还有几张我找找
闪光的吉姆楼主LV6.黄金玩家

2023-01-20 09:52 发布于

15楼
ELSGNX 发表于 2023-1-20 09:33 狗屋辉锤战术机娘官方同人还有几张我找找
谢谢谢谢
闪光的吉姆楼主LV6.黄金玩家

2023-01-20 09:59 发布于

16楼
ELSGNX 发表于 2023-1-20 09:33 狗屋辉锤战术机娘官方同人还有几张我找找
找到了一个阵风,和一个应该不是muv的歼十tvc
ELSGNXLV9.大佬

2023-01-20 10:12 发布于

17楼
还有几张在另一个爪机,找找
闪光的吉姆楼主LV6.黄金玩家

2023-01-20 10:16 发布于

18楼
ELSGNX发表于 2022-12-30 10:29
狗屋辉锤战术机娘官方同人还有几张我找找

诶嘿

闪光的吉姆楼主LV6.黄金玩家

2023-01-20 10:22 发布于

19楼
ELSGNX发表于 2022-12-30 10:29
还有几张在另一个爪机,找找[图片][图片][图片]

主任!你在干什么啊!主任!

闪光的吉姆楼主LV6.黄金玩家

2023-01-20 10:24 发布于

20楼
ELSGNX发表于 2022-12-30 10:29
还有几张在另一个爪机,找找[图片][图片][图片]

那你可以直接从b站给我

ELSGNXLV9.大佬

2023-01-20 10:44 发布于

21楼
找到了还有一张也是p站的紫雷,要找久点了,不过找的时候评论碰到个新鲜的愤青,真是晦气

图片选择

努力修改中₍₍ (ง ˙ω˙)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