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站很多年,一直只是看帖,第一次写这么多文字,趁着十五周年也回顾一下玩胶十五年都玩了啥,和其他人不一样,按照时间顺序来走
第一个回忆是万代的MG MK2 2.0,我的第一款MG
高中时期的作品,只看过seed的我第一款胶竟然是这个,学校附近的实体店入手的,想再来看做的好粗糙呀(笑)马克笔的痕迹,胶水裂开的痕迹,满满都是回忆,当时应该和zeta2.0一起入手的,两款的地台可以拼在一起做出击场景,可惜上大学以后离家太久,zeta在娘亲收拾柜子的时候跌落遗失了很多零件,只有马克兔还幸存,毕业以后尝试修复但是没有成功,我的Z就只能做备件扔在饼干盒里了
拼装体验和素质全忘光,现在再上手就感觉全身松垮垮的,能站住就已经很棒了
第二个回忆,是MG老海牛
也是在实体店入手的,当时看到封绘就走不动了,一起买的还有一盒MG 强袭IWSP,也是在大学期间在家里不知为何损坏了..... 整体素质很不错,也是第一个自己做渗线的产品,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浮游炮位置不好好调整的话就站不稳,盾牌安装位置很阴间很难摆出好看的姿势,摸了一下手感应该是喷了消光,但是喷的很稀薄,仔细看全是点状,再提醒一下各位模型的柜子架子一定要自己收拾,说多了都是眼泪...
第三个回忆,就到了独角兽时间(MG独角兽Ver.Ka)
此时独角兽热播,脑子一热就入了独角兽,新安洲和报丧女妖,独角兽也是被摧残的最厉害的,当时没有拼装过这么小块和复杂的产品,很多安装应该都没有到位,而且因为开始看电击Hobby之类的杂志开始使用喷罐进行制作,当时对外甲使用了珍珠白,精神力框架喷了金属红,现在再看真是一点都看不出来喷过,也是在这个时期让我对刮帖产生了强烈的厌恶情绪,真的好难贴,印象里不是碎一半就是沾不上(水贴yyds),现在这个状态不知道是否有修复价值,这段时间也一直想整个MGEX来替换,但是这个价格让我冷静了下来
第四个是同时期入手的MG 新安洲 Ver.Ka
这也是最魔怔的时期,喷罐,遮盖液,遮盖胶带都上了,费了很大劲做的黑金分色,但是不知道因为啥,最后的效果十分垃圾,可能是当时喷的太厚了,不少颜料顺着缝隙流到了里面,当时那个气呀.... 曾经一度放弃了,最后盾牌还是使用了自带的贴纸,同样因为刮帖放弃了警示标志的作业,不过最近有在进行修补,使用补色笔对金色部位重涂(当年为啥没这个好东西),也买了新的水贴准备再润色一下
第五位,也是很有意思的东西,HIRM 飞翼
掉毛机在胶佬心里的地位都是很特殊的,这个系列刚出的时候一下就被抄高了价格,我是等到后期价格回落的时候才入手的,屯了好久,趁着20年疫情大家都在隔离的时候拼的,当时第一感觉就是这东西太糙了,糙到我都怀疑这是不是正品,骨架到手就很多歪的地方以至于脖子那里的装甲都放不进去,全身外甲因为是做了那种光滑效果,导致胸部几块装甲的安装特别的松,松到从柜子里拿出来都会掉两个的程度,而且组合度很有问题,可以看到肩炮那里的缝隙非常大而且不齐,不是安装手法的问题,他本身就是这个样子,后背翅膀也非常难摆造型,而且由于滑溜溜的外甲,刻线渗线几乎等于不可能,总之是个不推荐任何人入手的系列,HIRM,别碰,别碰,别碰!
而且这个姿势已经不敢动了,一来是怎么调整都调不到好位置,二来碰碰就掉东西
第六位选手, MG 飞翼 Ver.ka
这款对我非常有意义,也是在他身上第一次尝试了刻线加深,发现走一遍以后让整体的立体感上了一个层次,也是从这里开始打磨水口,技术开始提升的阶段,这款没啥好说的,非常成熟的一套产品,非常推荐入手,但是最近这个价格有点吓人吼
第七个,画风突变,这一年开始接触成品,受苦之旅由此开始
MB 力天使R3
这款也没啥值得说的,也是从此开始知道原来千元级别的成品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瑕疵,属实是叫万代拿捏了(原套件不包含狙击枪,这把是从黑正妹哪顺的)
同期还入手了FIX的黑色三连星扎古,这款是真的满意,而且最近在想是不是搞两个MG在后边充数
然而对超级机器人的爱也不能停,CCS 魔神ZERO ,也是第一款接触到的国产
在机战里看到这台机体以后就一直在找对应的玩具,正好赶上了这款开定,手感扎实,关节松紧度很好,缺点就只有太占柜了
成品继续,DX超合金 YF-19
MCROSS系列是从F开始入坑的,不过最喜欢的还是19,在萌兔的视频研究了很久最后入手了万代的,也是从此开始了买飞机的大坑
成品继续,MB海牛
这款也是今年最难受的玩具,到货之前其他人开箱的各种画面历历在目,忐忑的不行,到货以后现货价格的大跌,也算是今年心情做复杂的一款玩具,我的评价是,分色很细致,除了浮游炮安装非常困难之外没什么大问题(除了漆面中奖),浮游炮装不上的可以找一下视频,可以改成滑槽就方便很多
最后是回归拼装,MG EX脉冲
也是在论坛里找范例进行模仿的时期,在大家的帖子里找到了很多灵感和技巧,终于在技术上有进步了,感谢大家,感谢论坛,祝:越办越好,胶佬都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