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曝光一学就会——数码相机曝光的秘诀(转贴)
你是否曾经被曝光补偿的概念搞晕过?你是不是经常为不知道补偿多少曝光量而苦恼?也许你已经学会了使用包围曝光,也许你已经知道了“亮加暗减”的规则,像使用胶片的摄影师那样操控相机。这篇文章告诉你一个非常使用、立竿见影而且一学就会的技术,让你从“胶片摄影师”苦练曝光的境遇中解脱出来。因为,你有一部数码相机,它可以让你非常准确地实现曝光。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31677upebpdi7iq7d8c.jpg-w1200h1200)
(图1)
我建议你养成“只要条件允许就看一眼回放照片”的习惯。那么,你看回放的影像时,主要看的是什么?使用肉眼去判读拍摄的内容,还是查看拍摄数据,或是将图像放大了看细节? 数码相机的液晶屏幕回放的影像并不准确,所以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相机上看着漂亮的照片,等到在电脑上看或冲出来的时候却令人失望。成熟的摄影师在端起相机之前就预见了照片的样子,如果他不想在后期过多的调整的话,他所要确认的是曝光是否达到了他的要求。那么,就从判读曝光开始吧。
一、用什么来判断曝光?
答案是——直方图。所以,我建议你在回放照片时,首先查看直方图,就像那些专业摄影师所作的一样。那么,你买的相机就必须符合这样的条件,一个是刚才提到的“调整曝光量”的功能——有手动曝光或者有曝光补偿,另一个就是必须具有判断曝光的功能——直方图。
直方图的横坐标代表像素的亮度,左暗右亮。很多相机厂商将直方图从左到右分成“很暗”、“较暗”、“较亮”、“很亮”四个区域,也有的相机厂商将直方图分为五个区域。这些分区与直方图本身并没有关系,也不会影响到直方图的形成。无论四个分区还是五个分区,它们不过是为了观看方便而已。我们可以把“较暗”和“较亮”的区域看成中灰影调的区域,把“很暗”看成画面的暗影区,把“很亮”看成画面的高光区。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317kw4b3bvrl4bw4t0v.jpg-w1200h1200)
(图2)
二、怎么判断曝光和调整曝光?
判断胶片的曝光时,我们需要看密度。所以,在冲印店里我们时常会听到老摄影师对修图师说“我想这里加点儿密度,那里减点儿密度”之类的话。因为他们习惯了查看胶片的密度和反差。而且,这样听起来更专业些。数码相机时代,我们听到更多的是“这儿亮点儿”、“那儿暗点儿”之类的言语。
前面我们看到的照片,曝光属于正常。那么,如果减少或增加曝光量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减少曝光量的时候,直方图会向左移动,很可能在直方图最左侧已经超出的边界,左侧的“山根”看不见了,就会曝光不足;增加曝光量的时候,直方图会向右移动,很可能在直方图最右侧已经超出的边界,同样,右侧的“山根”看不见了,就会曝光过度;
记住下面的口诀(修改于08年3月)你就会轻松地利用直方图判断和调整曝光:
○ 左边山脚见不到,暗部细节被丢失;
○ 右边山脚见不到,亮部细节被丢失;
○ 两边山脚见不到,加减曝光断分明;
○ 山峰靠右亮区大,山峰靠左暗影多;
○ 山谷如果在中间,中间影调少细节。
左边山脚见不到,暗部细节被丢失
顾名思义,直方图的左边看不见末端,也就是“暗影溢出”,这表明景物的暗部细节没有被数码相机完全记录下来,溢出的部分在照片里表现为“死黑”,这些像素的记录值为0。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514a88n8882av6fzanq.jpg-w1200h1200)
(图3)
右边山脚见不到,亮部细节被丢失
直方图的右边看不见末端,也就是“高光溢出”,这表明景物的亮部细节没有被数码相机完全记录下来,溢出的部分在照片里表现为“死白”,这些像素的记录值为255。
如果你拍摄的照片像 图4 左边的照片一样,直方图“右边没头儿”、“左侧空余”,那么减少曝光量就会使直方图整个向左移动,从而使景物的亮部细节能够记录在数码相机里。这就是“向左曝光”。图4左边的照片“向左曝光”两档,就可以得到右边的照片。看一看直方图,差别很大。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321bffpbfntvzlg6orv.jpg-w1200h1200)
(图4)
两边山脚见不到,加减曝光断分明
如果直方图的两端都看不见末端,也就是“高光和暗影都溢出”,这表明场景中的光影动态范围大于数码相机所能记录的动态范围。这时候,我们就必须有权衡利弊,根据要表现的主题,找到重点突出的地方。如果要重点表现亮部细节,就舍弃暗部细节,向左减少曝光;如果希望突出暗部细节,那么就舍弃亮部细节,向右增加曝光。
不过,通常情况下,“晃眼的白色”要比“低沉的黑色”更可能成为视觉干扰。所以,如果没有特殊的理由,如果溢出的高光没有在画面中起到辅助作用。我会建议你向左减少曝光,记住这是在“直方图两边都看不到头”的情况下。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328yazjegzqzj70uci1.jpg-w1200h1200)
(图5)
这时候你一定要问:按照前面所讲的,从右边照片的直方图看,这张照片是不是应该向右增加曝光呢?研究一下你数码相机中的直方图是“亮度直方图”还是“RGB直方图”很有必要。
很多数码相机对于红色比较敏感,景物中红色的物体往往容易产生“红色溢出”,而致使红色的部分没有糊涂一片没有细节。如果是像上面的相机一样是“亮度直方图”,那么建议你做一些针对红色物体调整曝光和调整饱和度的试验,得出自己的结论。
两边都看不到头的直方图,说明影像的动态范围已经超出了数码相机所能记录的极限。这个时候直方图左右两个末端相聚最远。那么,如果直方图两个末端相距很近,这表明所拍摄的景物反差很小,你的数码相机完全可以记录下来景物的动态范围,甚至还绰绰有余。
当场景反差比较低,左右曝光都可以的情况下,是向左减少曝光呢,是还向右增加曝光呢,或是什么也不改变?
三、数码相机的曝光原则
这些曝光原则建立在直方图确实有参考意义的基础上,如果相机内的直方图本身误差很大,那么建议你将相机送回维修部维修。
原则一:不溢出原则
这一原则适用于任何数码相机的拍摄。在景物的动态范围大于数码相机所能表现的动态范围时,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大光比场景的拍摄,比如夜景拍摄、冰灯拍摄等,你至少应该让一个方向上不溢出。你还可以想办法使光比减小,比如对暗部补光,这样我们的相机就可以记录场景中的等多细节。
我们总会觉得夜景拍摄要增加曝光时间,甚至要半小时、一小时的曝光。事实上,如果是灯火辉煌城市夜景并不需要这么做。正如你所看到的下边这张外滩夜景的照片(图6),曝光时间是1/15秒,感光度的ISO200,并没有用什么特殊的拍摄手法。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517fth5zrqdxxthx5er.jpg-w1200h1200)
(图6)
再来看看暗部的细节,几乎没有溢出。我们在暗影中还能隐隐约约看到远处高楼大厦的身影。见鬼!也许你会喜欢横着拍,因为很多都市夜景照片都是横着拍的。而且被灯光照亮的天空会让远处暗影中的楼房看起来更加扑朔。
原则二:亮加黑减
你可能在网络上看到了一些数码相机“向右曝光”的原则。这个原则要求我们在右侧不溢出的情况下尽量向右曝光。这么做的理由是:如果在后期把暗部提亮会产生很多噪点,而后期针对高光部压暗却不存在这个问题。不过,既然你知道煤炭是黑的,为什么还要“过曝”后再把它压暗呢?
所以,我更愿意推荐你使用“亮加黑减”的原则。当画面中亮的部分占很大面积时,我们需要增加一些曝光,也就是向右曝光:比如拍摄大面积的雪景,你可以适当向右增加曝光,注意不要让高光溢出,并且还要保证雪的纹理和细节;同样,当画面中暗的部分占很大面积时,我们需要减一些曝光,也就是“向左曝光”:比如当你在拍摄大面积的煤炭时,可以适当向左减少曝光,注意不要让暗影溢出,并且还要保证煤炭的纹理和细节。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331v7cgta9hsvzfvbnv.jpg-w1200h1200)
(图7)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3347rr2gb7wmpzexabw.jpg-w1200h1200)
(图8)
人物摄影构图 突出人物的取景方法(上-转载)
相机被发明后的初期,照片神奇的再现能力曾经感动了人类。之后人们就开始研究照片的无限潜力,希望由此能够代替肖像画。这是因为早先的照片感光度过低,还满足不了人物摄影的要求。与此相比,如今的数码相机可以说是拍摄人物的最完美的相机系统。人物照片的画面布局中除了遵守黄金分割的规则外,最重要的还是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本部分提出了人物照片的多种可行取景方式和人物摄影时经常使用的构图方法。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335gz2z77nif1y2yi3m.jpg-w1200h1200)
虽然摄影的主对象是人物,但为了表现皇宫的雄伟建筑,使用望远镜头强调了瓦片和墙体颜色并利用画面右侧的树木塑造了远近感。在树枝中摄影时,接近镜头的部分显得较为模糊,从而演绎梦幻般的气氛。人物置于画面右侧的布局不仅强化了背景,还突出了人物形象。
突出人物的取景(Framing)方法:
所谓取景(Framing)是指利用照相机的取景器(Finder)构成画面,这是探知作者摄影意图的艺术行为。摄影师通过取景设计艺术照片。非人物摄影和人工卫星所拍的照片都不会看做是艺术照,这是因为没有反映出作者的意图,即没有涉及到取景行为。取景是摄影师固有的权限,也是赋予艺术性的重要条件。
人物照片的取景过程离不开瞬间产生的感觉。按下快门的瞬间先要观察人物是否闭上了眼睛,人物的视线和手的位置是否得当等细节。另外,还要调整背景的深度突出表现人物形象。人物照片的关键在于摄影师,因此摄影师的意图直接决定照片的主题及效果。
所谓抓拍是指利用高速快门捕捉运动中的被摄物,因此需要培养瞬间的感觉和观察被摄物整体移动过程的习惯。不少人忽略摄影过程,反而对照片的后期修整抱有希望,但这不是可取的方法。这不仅会降低照片的画质,也很可能成为失去取景感觉的原因。
<照片2-1>中红色的标记部分往往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人物周围散乱的加亮区(红色标记部分)分散视线的现象,取景的散漫感。摄影人的经验不足时往往会忽略背景,只关注摄影主体,即人物,这也是初学者共同的特点。忽略背景效果的照片会表现出散乱、失调的感觉。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307jaz6065jc310f5cj.jpg-w1200h1200)
照片2-1
“取景的核心是稳定性和协调性”
取景的关键在于不分散视线,使视线集中到主被摄体上,而且协调主被摄体和周围背景。如<照片2-1>的彩色标记区域,以垂直线或水平线构图果断切除多余的区域后形成了下面4种取景结果。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336o0w0wb0zbibw00hc.jpg-w1200h1200)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339628ut2tm4g6hu600.jpg-w1200h1200)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340vgvvvhb3260o5855.jpg-w1200h1200)
3、人物全景,表现清爽感。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341bbz13h811ob131ig.jpg-w1200h1200)
4、切断腿部区域的取景方式,缺乏稳定感。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342h3pkqv7j9pvvk9ho.jpg-w1200h1200)
人物摄影构图 突出人物的取景方法(中-转载)
竖拍照片的取景:
人物的单人照多数是竖拍照片。竖拍照片在人物的头顶保留空间,使得图像清爽、精致。下面介绍人物竖拍照片中适合使用的取景方式。
1、背景不佳时
在单调的背景空间中摄影时,可适当缩小取景时的背景比率。<照片2-2>包含了人物头顶的预留区域和左侧加亮区域,结果使照片失色。没有特别的背景时可以采取<照片2-3>的取景方式。该作品在四周预留了空间(红色标记)后,使人物填满画面,并突出三角形线条,从而表现出了画面的稳定感。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34491srsyiis91idy1i.jpg-w1200h1200)
2、较好的背景
<照片2-4>的背景非常精美,但是由于没有协调好人物与背景,反而表现了沉闷感。该照片的失误在于人物上身段红色区域和下身段的比例过于接近,使整个画面更加沉闷,且看不到人物的表情。<照片2-5>的背景中增添了美丽的白云。通过预留更大的天空背景并捕捉白云,把人物塑造成童话中的公主。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3479fa570e2aitzy219.jpg-w1200h1200)
下面介绍了适合横拍人物照片的几种取景方法。
1、没有背景
<照片2-6>中把木质栏杆① 置于画面的中央,从而增加了多余的空间③。墙面纹理② 倾斜,给人不安的感觉,多余的空间④ 的面积也过大。头部上切除的位置⑤ 也不当,形成了沉闷感。这些都是取景过程中犯下的错误。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3484bqo4564m3bg8zu4.jpg-w1200h1200)
<照片2-7>是在同一地点拍摄同一人物的另一个成功取景实例。如① 红色标记区域,木栏杆通过了画面的左下角。虽然人物偏向画面的右侧,但是画面看起来更加稳定。墙面纹理② 形成了水平线,且果断切除了头部③,比起<照片2-6>强化了整个图像的稳定感。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349q5eh35xmzqhmxm6x.jpg-w1200h1200)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3514gggwvv6p6p72nvk.jpg-w1200h1200)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307tddgn5d4q54anf6r.jpg-w1200h1200)
2、较好的背景
<照片2-8>中树林背景和人物的脸部形成了平行结构。结果不能突出人物的脸部表情。另外,画面下侧多余空间的比例也过大。红线标记的水平线向右倾斜,整体上表现了不稳和沉闷感,该图是典型的取景失败的实例。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354kdz3jkg56yk2snzz.jpg-w1200h1200)
<照片2-9>塑造了稳定感。就如红线所分割的区域,画面的分配基本一致。照片把广阔的蓝天作为了主背景,而脚底的黄色草坪与人物的高度又接近,这使得整体上突出了色彩的搭配及画面等份分割的效果。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358brabzb73ehnau43a.jpg-w1200h1200)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359q5z4ymtnjo48ztyy.jpg-w1200h1200)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400jhimjb1z1miun1bl.jpg-w1200h1200)
户外人物摄影中最重要的是“怎么处理背景和人物的画面构成?”。单独强调人物形象时,可以使人物充满整个画面;结合背景效果时,要分析、判断每一个可作为背景的对象。
人物摄影构图 突出人物的取景方法(下-转载)
实战摄影1
摄影地点:铁原麦田
摄影重点:绿色麦田作为背景,色彩和构图为摄影重点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401nowbeo9eaxvhe9ih.jpg-w1200h1200)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402iff6kp9q77q6kgp9.jpg-w1200h1200)
实战摄影2
摄影地点:釜山海云台
摄影关键:利用分配空间的方式表达“亲善”的感觉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403o86vq08g9pranuvz.jpg-w1200h1200)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405747eezzeuke34n7u.jpg-w1200h1200)
实战摄影3
摄影地点:铁原DMZ
摄影关键:以表现分离感的长长的公路和路旁的树木为背景,塑造回忆过去的效果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407wk33izibjxv3gvgi.jpg-w1200h1200)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408nscnl3cfffkgsg3k.jpg-w1200h1200)
实战摄影4
摄影地点:直沼瀑布
摄影关键:以人物为中心表现了瀑布的雄威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409p1efhuuuhinrlnte.jpg-w1200h1200)
![[转]教程--关于曝光与构图](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102/09/2014139qyqxga36x6zy3qp.jpg-w1200h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