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turtlemark 于 2019-6-10 11:00 编辑
OscarFan2014 发表于 2019-6-10 09:49
个人认为镜面就是平整平整再平整,要平整就要分子间紧密的相互结合产生一定的硬度后平整的表面才有可能生 ...
你说的那个促进粒子排列的添加剂叫“架桥剂”,属于成膜助剂的一种。快干水漆都得加这东西,否则常温下固化极其困难。
乳胶漆开发时已经考虑到涂布后乳液粒子排列远不如溶液型涂料中树脂分子排列整齐,成膜助剂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修整”乳液粒子排列的,一种直观的现象就是涂布后漆膜呈膏泥状尚未完全固化之前,如果不慎按上了不太深的指纹,固化后指纹会消失。
但成膜助剂的“修整”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涂布时乳液粒子排列过于混乱,或者干燥过快以致无法充分熔融,最终也得不到光泽漆面。
涂料这个东西,虽然材质可能千差万别,但设计思路有一个共通点:可以统一按特定方法涂布。具体来说,不论油漆水漆,都遵从涂布成连续湿膜的原则,就没问题,并不需要搞太复杂的操作。
你说的那个光油中添加染料的方法,我早就试过,不过实现方法不太一样。我是用透明红绿蓝勾兑的“透明黑”再混和光油,理论上这种“透明黑”不受炭黑颜料影响,光泽度与光油是基本相同的。但这个方法只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亦即涂布手法恰当时它比实色光泽黑略微光泽一些,“百尺竿头”没爬上去还是白搭。而且涂过实色光泽黑之后再涂一遍光油也没有很麻烦,模型用水漆只要涂布后吹冷风很快就能再次施工,甚至一拨零件涂完就可以从最开始那个施工了。
油土鳖上涂光泽黑的,我见过的全是油漆,油漆比水漆容易涂得多。其实我现在已经找到了能像油漆那样喷涂且获得像油漆那样光泽涂层的水漆喷涂方法,也很简单,像油漆那样多加稀释剂,开高压,用小口径喷笔(用大口径也可以但控制略困难)。喷涂出连续湿膜,涂布后被涂物上的涂液呈水样光泽,触及会发现是膏泥状的,完全不会流挂,这样涂完不论是吹冷风还是常温晾干都没问题。实验发现走气量(或者说供气功率)基本一致的情况下,高压小口径喷笔放开出漆量比低压大口径喷笔极力控制出漆量效果好,这可能是因为前者能在喷嘴处提供更大的剪切速率,从而使涂料在喷嘴处粘度降得更低容易雾化。你有兴趣可以看看关于剪切速率和涂料粘度的资料,不论喷涂还是刷涂都和这个密切相关。
有句俗话是“三分涂料,七分涂装”。我也是个胶佬,早先迷信涂料,后来明白了涂装才是关键。常见涂料其实都没有什么硬伤,如何涂才是大问题。胶佬之间流传的涂法,对于油漆而言是恰当的,但胶佬通常并不知道为何这种涂法对于油漆而言是恰当的,甚至意识不到这种方法只是对油漆而言恰当,而是觉得所有涂料都可以用一种涂法搞定;如果这种涂法搞不定,那就换涂料。当然搞不定就换涂料对于胶佬而言是个合理的选择,因为胶佬就是涂装的外行人,有何必要钻研涂装手法?有这工夫还不如多做俩模型。所以关于水漆涂装,我以后不会再专门开帖讲了。有人问我就说说,不懂我也没辙,图省事就换油漆。我琢磨水漆涂装纯属各种机缘巧合,普通玩家最好别这么折腾。
我听说过比你说的那个涂法更讲究的:两只喷笔,一只装光泽色涂料,另一只装界面活性剂;涂一层光泽色,涂一层界面活性剂,比你那个刷光油还狠。但这就属于穷讲究了。事实上水漆中颜料颗粒的“散乱程度”远不如乳液粒子的“散乱程度”高,水漆光泽涂装困难根本不是胶佬们所谓的颜料颗粒大,而是喷出去的液滴太大且干得太快。
水性乳胶漆的体系(乳浊液)已经超出一般人的理解范围了(一般人物理化学就学到高中程度,高中对乳液仅有少量定性描述,而油漆那种溶液是学了很多的),有些东西根本没法讲明白。比如涂料厂宣称水漆无法溶解下层,要尽可能避免重涂,对于脑子里只有溶液的人来说这就是对的。但这对于更专业的人而言根本不对,一是涂布后完全可以让涂膜保持开放状态以便短期接续重涂,二是水漆稀释剂有“增溶”能力可以和一定状态的下层完全咬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