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科普77期】驰骋战场的奥古急先锋 HCM-pro Z3白色独角兽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8-09-22 22:14 发布于 未知

1楼
本帖最后由 Captonblaed 于 2018-9-22 22:43 编辑



时代背景
UC 0083年11月12日0时13分,燃烧着的“星尘作战”具象化产物掠过南美洲的上空。21分钟后,殖民地卫星“伊兹”坠落于北美堪萨斯州与内布拉斯加州交界处。


作为艾裘·迪拉兹口中“大义”的化身,“星尘作战”将北美谷仓地带轰成了不毛之地,与曾受过同样苦难的澳洲遥遥相望。




吉翁残党对地球圈带来的苦难罄竹难书。讽刺的是,迪拉兹在揭露了地球联邦违反“南极条约”的行为后,扭头就使用了核武器与殖民地炸弹这种同样违背《南极条约》的行为。即使以结果来看,迪拉兹舰队推动的“星尘作战”也难以强曰之正义。




在此之后,认为战后太过纵容宇宙居民的联邦**,开始向所有人清算总账:凡是在“星尘”中勾结迪拉兹舰队的团体或个人都付出了代价,凡是阻止“星尘”不利、违反军纪的军官士兵,无论动机如何,一律都受到了严惩(西纳普斯上校被判处死刑。浦木宏中尉徒刑两年,后撤销)。




地球圈对“吉翁幽灵”吉翁残党的恐惧所造成的后遗症,并未因为事件结束后,正攵府与军队所做的安抚与补救而有所平复。




事实上,当时民众确实渴望出现一个强有力的维和组织,成为这个风云飘摇的年代中一剂有力的强心针。




提坦斯就是顺应这个需求所诞生的产物。不过,日后提坦斯在贾米托夫·海曼的经营下坐大,成为联邦军中第一大军阀并最终失控,却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




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化。提坦斯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就由于获取了太多权力与执行上的便利,而逐渐失控。




开发背景


在一年战争时期,在重力环境下基本依靠双腿步行的MS,在行动半径上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在当时唯一实用的解决办法,是另外开发辅助行动用的大型飞行载具。




一年战争结束以后,随着战后军事科技的迅猛发展,地球联邦军率先完成了称得上真正意义的史上首台可变机,“钢铁始祖鸟”NRX-44“阿斯玛”。




阿斯玛可谓是第一台不需依赖飞行载具就能独立飞行的机体,它的成功得益于当时已趋于成熟的鼓形骨架技术,以及高规格核融合炉的实用化。


不过,像阿斯玛这种TMA(可变式MA)更多地是将其当做机动装甲来运用。这从其超过20米的尺寸、搭载大功率光束兵器以及重装甲的特性上,就不难看出了。




阿斯玛通常都是以MA形态进行中近距离的巡航飞行,作为MS特性并不明显,且MS格斗战能力相比起之后出现的TMS要差得多。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TMA高昂的运用成本让普通部队承受不起,超过20米的规格以及复杂的可变骨架又会增加整备维护的难度。这些难言之隐也是后来TMA为何会被奥古所抛弃的主要原因(有钱谁不想用好的23333)。



时间上差不多是0084年前后吧,从联邦军中崛起、但尚未成气候的另一军阀势力A.E.U.G.(奥古),与提坦斯的对立也在趋于明朗化。虽然背后有诸如阿纳海姆、罗氏商会这些大财阀的暗中相助,以及部分殖民地的支持与金援,但与打着**旗号的提坦斯不同,奥古可利用的资源较为有限。


在渴望得到高性能兵器的同时,奥古在资金上却依然捉襟见肘。原本对奥古这样性质的组织来说,作战领域广、火力大、大气层内飞行能力俱佳的TMA无疑是最佳选择。可惜,根据种种原因这种设想无法成行。




时间到了0086年。


由奥古委托,阿纳海姆电子公司负责开发的MSA-003“雷姆”与MSA-099“力奇·戴亚斯”先后完成。这时,奥古与提坦斯已势如水火,于0087年3月的“青之诺亚”事件中,正式爆发了武力对抗。




通过实战,对雷姆和力奇·戴亚斯两款泛用型主力MS相当满意的奥古,决定与阿纳海姆继续合作,并且拿出了己方推敲已久了的高性能旗舰级TMS项目。




项目的全称是Variable Mobile-suitAnd Wave-Rider System,通称VMsAWrs计划。不过,更广为人知的则是另外一个通称。


Z计划。




曾在GP系列上吃大亏的阿纳海姆,自然是不可能放弃任何一个能东山再起的机会。就这样,组织起了最优秀技术团队的阿纳海姆,以让业界人士惊愕的高效率迅速制订了Z计划方案。不过,作为Z计划的第一套方案,被后世称为“δ高达”的试作MSN-001却是以失败而告终。





技术人员发现,如果不解决可变式骨架的强度问题,那么在高G力情况下变形,就难免会因为压力过度集中而造成骨架变形,尤其是躯干、肩膀等承重区域非常堪忧。


这个失败的方案被称作“δ计划”,遭到了废弃处理。不过从δ计划中得到的部分技术,则反馈到了MSN-100“百式”之上,而“计划”本身则不得不搁置。




转机发生在0087年3月2日。

奥古的实战部队在L3的殖民地“青之诺亚Ⅰ”,因缘际会夺得了提坦斯秘密开发完成的RX-178“高达MK-Ⅱ”,前后总计3台(第三台是由原提坦斯成员爱玛·辛中尉提供),并将其中一台转交给了阿纳海姆,进行技术解析。




马克兔的到手令阿纳海姆如获至宝,通过对其解析而获得的可动骨架,以及某天才少年的独到见解,令技术团队下定决心大幅修改原本的方案,继续在技术验证机的开发之路上奋勇前进。




能解决的困难就不是问题。很快,几乎与百式的下线时间同步,正统Z计划的可变验证机MSA-005“密达斯”也完成了。密达斯的成功,是整个Z计划所迈出的重要一步。密达斯的完成,意味着将可动骨架技术Z计划化是可行无误的。




不过,此时的Z计划虽然通过了可变验证的阶段,但所得到的数台试验机均不具备重力环境下的巡航飞行能力。如不尽快解决的话,Z计划最后完成的旗舰机,其作战领域将只局限于宇宙空间而已。


时间悄无声息地流逝,两个月又过去了。此时,奥古的主力部队在轨道上空集结,针对提坦斯地球方面最大的据点、位于南美洲的加布罗基地进行大规模空降作战。




对这场奥古铆足全力、倾尽家当来实施的作战,阿纳海姆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的支持。因为加布罗攻略战一旦成功,必然会动摇提坦斯的根基,战局势必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到那时,恐怕Z计划在成功屌丝逆袭的奥古心目中,也就不那么重要了;作战如果失败,那么奥古必然元气大伤,势必再也无力对抗提坦斯,Z计划即便成功也难以帮助奥古咸鱼翻身了。


硬币的正反面似乎都对阿纳海姆不利,老天爷似乎又开了个不小的玩笑。难道GP系列的滑铁卢又要重演了吗?


所幸的是,由于加布罗攻略战最终以一场闹剧而收场,奥古与提坦斯双方虽都略有折损,却没伤筋动骨。没有达成战略目标的奥古,无法兑现“短期结束战争”的预期。




看到布雷克斯准将闷闷不乐,麦拉尼也就放心了23333。阿纳海姆技术团队也就能心安理得地继续完成Z计划了。


实际上,在Z计划真正成功之前,相对于TMA的“TMS”(可变式MS)这个概念,在业界还处于一个天方夜谭的尴尬处境。FXA-00“飞行装甲”在从宇宙到地球的整场战斗中所表现出来的卓越性能,让Z计划技术团队发现了突破口。




Z高达


Z计划可谓是一波三折的难产儿,其开发目标是开发出高性能的泛用MS,而在计划中被列为第4台试作机,同时也是该计划最佳的成果,正是后来的MSZ-006 Zeta Gundam。


由于本机是以泛用型MS加以高性能化为主要课题,重点以单机作战能力进行了针对性设计。TMS的最大特质,在于能够自由切换MA、MS形态。能够发挥出MS的泛用性与MA的特化性,兼具两者之长,是TMS的最大价值。




当变为MA时,由于该形态的特性能够提供极高的移动速度,本机也就因此具备了战略运用的价值。此时,TMS也凭借打破“人形”的限制,而取得了超越人形兵器的特殊性能。




由于本机预定能够独立突入大气层,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因此如何将实现这一能力的关键性装备“飞行装甲”植到本体上,技术人员着实头脑风暴了一番。



Wave Rider(冲浪者)


如何将移动能力成问题的MS火速送上前线,这是自一年战争时期以来,最让军方头疼困扰的难题之一了。具备高机动性的TMS,不但克服了这个难题,还在战术领域上创造出了更多的优势。


冲浪者形态下的本机,具备在1G环境下的飞行、单机执行大气层突入的能力,因此被赋予了能在宇宙空间与重力环境下连续运用无阻力的高度泛用性。




本机成功的变形机构得惠于从马克兔上解析得到的可动骨架技术,以及采用了轻量化极佳的高达尼姆合金γ。即便是在交战状态下,本机也能保证快速的0.5秒瞬间变形。




“冲浪者”这个名称并非是技术团队的临时起意。在这一形态下的本机,机腹翼面形成了一个倒V字形,在突入大气层或是在大气层内飞行时能够产生冲击波,并将其转化为了升力。于是,这种乘着冲击波的飞行理念,就是“冲浪者”这一名称的由来了。


本机参考了飞行装甲的设计,同时要保证WR、MS两种形态切换前后的表面整体性,飞行装甲的基本外貌和采用的特殊材质也尽可能维持原样。




上面也提到了,奥古的王牌、16岁发飙开山祖师爷突发奇想,将整块飞行装甲左右分开,摘除整流罩部分。由于变形机构主要集中在这一块上,因此为二分化的飞行装甲被设计了能做到诸多复杂可动的变形机构。


在变形过程中,本机会通过移位、折叠等方式将部分组件收纳。本身位于背后的飞行装甲通过数次角度不等的水平、垂直翻转后,从原本MS形态的“腋下”再度合并。




同时,垂直长尾稳定翼展开并移往机尾位置。这时,缺失的“整流罩”会由护盾来代替构成,并且在变形过程中推进系统相关组件的喷射方向会集中统一化,以提供WR形态下所需的足够推进力。




因此,在变形为WR形态后,本机的腿部为统一推进系统、并融入整个飞行装甲系统成为其一部分。不过,腿部不但是本机主要的推进组件,而且还承担了动力输出的重要职责。




本机通过加入了飞行装甲的机能,在突入大气层时仍能保有一定程度的机动性,在低空飞行时的性能也十分优异。实战中本机就曾与数台TMA展开过激烈的空战。




Z之结构


本机虽然继承了“高达”之名,不过在头部造型上比起RX-78-2来要修长尖锐得多。这是因为本机在头部外形设计上更多的参考了MSN-00100和MSZ-006X 1号机的缘故。


由于内部空间局促,头部装备的2门火神炮是AE社新开发的紧凑型号。60毫米口径的实弹火炮主要是近接防御、牵制用的定位,在冲浪者形态下是无法使用的。




本机的头部感测器依然采用了双目式的结构,搭配头冠前后一对主取景器均为高达型MS的标配。另外除了大型V形天线外,另外还设置了一对小V天线,形成了双V的外观效果。



驾驶舱


本机与其它奥古配置的MS一样,也装设了自第二世代以来成为标配的全天周驾驶舱和线性座椅。不过,由于本机是具备变形机构的第三世代MS,驾驶舱也由此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本机驾驶舱区块位于躯干部位的中央。当变形为WR形态时,会与胸部组件一同转移到机首位置。这时,由于下方隐藏在护盾内,驾驶舱能得到了确实的保护。



躯干


一般来讲,MS的主动力炉设置在躯干的比较多。但是,由于本机的特殊性,躯干区域的可动范围、强度较大,是全身可动部位最多的地方,因此不再适合内置核融合炉。因此,技术团队只在本机的胸部设置了小型辅助动力炉。


可动骨架采用了高达尼姆合金γ作为材质,再进行了磁气覆膜化处理,因此这片区域可动部位的机械运动速度非常理想。




为了加强MS/WR形态下的推进力,技术团队在本机的后裙甲设置了两组双发式热核火箭推进器。而左右侧裙甲则兼具了武器基座的机能。



四肢


本机的肩部区块除了设置最基本的防御装甲外,还装设有辅助用的高机动喷射口。为求提高整体的平衡性,一共装设了3个。本机的手臂也进行了可动骨架化设计,在手臂骨架上固定驱动系统,再在其上覆盖装甲与武器。




在腕部位置装设有固定式的二连装榴弹发射器,容弹量是4发,如果追加外挂弹匣的话可以增加至19发。腕部发射器除了一般榴弹外,还可以发射钢索弹。本机曾在实战中使用过这种特殊弹头,用来牵制高机动目标的行动。




腿部,对本机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步行系统、AMBAC系统、输出推力的矢量推进器以及主动力炉配置区域。除此以外,腿部还装设着各部位的统合制御系统、燃料槽供给系统和大气层内运作必不可缺的空冷系统。




出于全领域作战强度的考虑,本机配置的核融合炉在总功率上凌驾了当时所有的MS。内置了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各式组件,腿胫部的尺寸势必大型化,形成了一个吊钟状的外形。而在冲浪者形态下,腿部以膝盖为轴心朝后方进行折叠变形。同时,将腿部与躯干相连接的股关节也分别向左右两侧展开。


此时,腿后大幅露出的热核火箭推进器成为了该形态最主要的推力输出单位。而成为了主推进器的双腿则暂时失去了AMBAC机能,成为了纯粹的双推进系统。另外,变形后的腿部也纳入了飞行装甲系统之中。这也造成了在大气层突入时,腿部表面的温度上升得会很快,因此除了上面提到的搭载空冷系统外,还针对性的加厚了这部位的装甲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冲浪者形态下的双推进系统具备仅凭一侧推进器也能维持推进状态。而胫部两侧的热核喷射器则能在大气层内提供所需的推力,进一步加强本机在1G环境下单独飞行的能力。


能够让MS形态下的高性能与完成度极高的变形机构兼容并蓄,最大的功臣当属柔韧性极佳的可动骨架,以及各部位的区块化设计所带来的高效率。


31

点个赞吧~(7)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8-09-22 22:14 发布于

2楼
本帖最后由 Captonblaed 于 2018-9-22 22:41 编辑

主武装


虽然本机是采用了变形机构的特殊MS,但基本的设计理念依然还是强调泛用性这一点的。所以,如果大量配备了运用性相对局限的固定式武装的话,必然会对原本的设计初衷产生偏差。

因此,本机的武装依然选择常见的携行式武器标配。不过,即便如此本机的武装在格里普斯战役时期也都是拥有顶级性能的存在。
BOWA XBR-M87A2 Beam Rifle/大型光束步枪


在格里普斯战役时期,各式各样的TMA、TMS被开发出来。而TMA与TMS的区分方式,主要还是视其以哪种形态为基本为准。

比如TMA大多以MA形态进行战斗,武器装备也多采用以主动力炉供能的固定式MEGA粒子炮为主。而TMS则是更多使用携行式光束兵器,来保证MS形态下的泛用性发挥。



本机的携行式主武器,也就是BOWA XBR-M87A2型光束步枪的设计非常巧妙,无论是MS还是冲浪者形态下都能正常使用。简单来说,就是在冲浪者形态下光束步枪依然能够射击。

原本在试作阶段的原型机(MSZ-006X),预定将采用与百式接近的BR-M-87型光束步枪。但考虑到未来高强度的作战需求,在完全体的本机定型后,则是改为了更为大型的XBR-M87A2型光束步枪,也就是本款了。



本款光束步枪的最大输出达到了5.7MW,有效破坏(彻甲)距离达到8公里,其威力足以击穿任何战术等级目标。由于最大射程已经达到了20km甚至更多,配合高精度的瞄准装置所展现出来的傲人性能,将其与特化的狙击枪相媲美也不为过。甚至某些战略级领域支配型TMA的装甲,在BOWA XBR-M87A2型面前也难以幸免。



不过也因为太过重视收束而导致身管过长,过大的尺寸在冲浪者形态下会对飞行造成影响。因此,技术团队为身管追加了伸缩机能,包括枪管前端、握柄和感测器都可以进行一定的收纳。

BOWA XBR-M87A2型采用了新式的激光指向型箱式瞄准镜,为武器供给能量的能源匣也采用了容量更大的可替换式弹匣,安装在枪身后方的位置,而备用能源匣则收纳在护盾内侧。在进入冲浪者形态时,通过收纳了这些部分来让枪身整体变得更为紧凑,也令其在两种形态下都能充分维持卓越的战斗能力。



本机相对来说,内藏的固定式武器种类并不多,因此必须依靠高泛用性的携行式武器来解决火力问题。不论单看本机射击战的表现,本机的专用光束步枪不但是在当代MS用光束步枪里不但是相当大只的了,威力也是绝对的一流,5.7MW的出力几乎是普通光束步枪的2倍之多。

另外,本款光束步枪还被试装了名为“Jutte(十手)”的简易光束军刀系统,在紧急时能够发挥格斗武器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在光束步枪增加生成光束刃的功能,令枪口产生出光束刀刃。



此时,枪口不再是负责射出的I力场发射管,而是产生束缚MEGA粒子束形成刃状的I力场刀鞘。而产生的光束刃长度比起普通的光束军刀来,也要更长。



这种特殊机能的追加,为本机在高速战斗中省去了抽拔光束军刀的时间,直接将光束步枪当做光束军刀来使用。而在此形态下,也可拿来当成光束标枪进行投掷。光束步枪的光束军刀化,对于本机来说是一大优势。这种弹性化的运用设计,也是本机的一大独特理念所在。


FXA-03M2 Hyper Mega Launcher/超绝MEGA巨炮

作为本机“Z计划”兄弟机存在的MSN-00100百式,其实战中曾经不止一次地运用过为其量身定制的FHA-03M1型超绝MEGA火箭炮。



以当时的MS用携行式武器而论,这一类的高能MEGA光束发射器无疑是“顶级盛宴”了。有鉴于百式的运用反馈,AE的技术团队也为本机设计了一款实用性更强的高能MEGA光束发射器,也就是这款FXA-03M2型超绝MEGA巨炮了。

在过去的TMA,高能MEGA粒子炮作为固定式武装,无一例外的必须从本体动力炉获取能量。而FXA-03M2型则是一款完全自主供能的大型光束炮,无需外部电源供给就可以进行连续射击。



就其外观而言,相比起炮台化的超绝MEGA火箭炮,超绝MEGA巨炮则更接近本机配备的M87A2型光束步枪,看上去简直就是后者的放大版。而且,在炮口部位能产生光束刀刃这一点上,也与M87A2型光束步枪一致,并且破坏力也更高。

与M87A2型一样,超绝MEGA巨炮也使用能源匣作为动力来源,不过尺寸更大,出力更高(8.3MW)。由于炮身相对更为巨大,发射时必须双手握持方能正常操作。为求单机使用更便利,在炮身下方、两侧均设置了可折叠收纳式的主握柄与副握柄。



超绝MEGA巨炮的火力无疑十分惊人,虽然尺寸已经尽量控制尺寸了,但体积依然过于庞大,因此在运用上依然局限在长距离狙击这种远程射击作战上,灵活度打了折扣。不过,射击型光束兵器大型化和大功率化石格里普斯战役时期的大势所趋,FXA-03M2型自然也不会例外。

不管怎么说,本机配备了这款威力凌驾战舰主炮等级的超性能MEGA发射器,替代了传统的实弹火箭筒的地位,令本机获得了匹敌炮战用MS的无与伦比的强大火力。


A.E.BLASH XB-G-35/Du.105 Beam Saber·Beam Gun/光束军刀·光束加农


光束军刀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课题,同时也是自一年战争以来MS用格斗武器的代表。顾名思义,这是一种以近身肉搏战为运用目的武器。



而本机将左右侧裙甲设置为收纳基座的光束军刀,还具备另外一种功能。在变形为冲浪者形态时,光束军刀处于收纳或是半收纳状态,此时可当做光束加农来使用,能源由腿部的主动力炉直接提供。



虽然相比起其它射击型武器来,威力略显不足,但胜在可以连射,对敌机目标可以起到相当可观的牵制作用。



(以其为蓝本,衍生机种MSZ-006A1/C1开发出了髋部光束加农,将加农与光束军刀分离并对威力进行了强化。)



值得一提的是,光束军刀本身作为手持式格斗武器外,在实战中有被投掷、作回旋运动时,补上一次光束步枪的射击,以此生成一个具有相当威力的光束扰乱膜的记录。当然,这并非原设计里的既有功能,包括与生物电脑让威力增幅在内,都是驾驶员智慧的火花一闪现临时作出的一个大胆尝试。



FF-XV-SH-609Z Shield/护盾

与众多泛用型MS一样,本机也同样配备了护盾作为防御武器。不过,相对于其的防御用途,这具护盾的真正价值其实是成为冲浪者形态下的机首,是拥有辅助飞行组件这一额外能力的多功能护盾。



也就是说,如果失去护盾,冲浪者形态的飞行性能便会大幅降低。这也就存在着一旦作战中护盾受损,就会影响变形机构的完整性,是一个需要重视的潜在问题。



不过,这款护盾的高防护力自不必说,具备高耐热性这一点也造就了其极佳的耐光束、冲击性。狭长的造型本身配合坚固度,也让护盾具备了相当程度的破坏力。实战中,本机在冲浪者形态下就曾用撞击的方式,以护盾尖端贯穿了PMX-003铁奥的正面装甲。


本机融合了当时诸多先进的技术以一身,具备可以单机突入大气层的能力,因此也成为了一台不受战场限制、同时具备极高战斗力的MS。



于0088年初完成的本机,刚一出厂即被送往奥古旗舰“阿伽马”号上使用。此后,本机还装备了被称之为生化感应器(Bio-Sensor)的特殊系统。

这是一种衍生自精神感应系统的发展产品,相当于精神感应系统的简易版。生化感应器能够通过感应驾驶员的脑波,来辅助机体的控制,借此可让本机发挥出超出原有性能以上的反应力。



在实际运用中,也凭借这套系统彻底挖掘出了卡缪·比丹的新人类能力。甚至在战斗中还引发了令光束兵器无效化的物理性防护罩、令光束军刀出力异常提升等规格上没有记载的功能。

本机在格里普斯战役中担任了奥古军急先锋和旗舰机的角色,参与了多次重要的大型战役,战果颇丰,可以称得上是奥古反抗提坦斯的精神象征。



而本机之所以被称赞为格里普斯战役期间最具代表性的杰作MS,原因之一就是本机既能发挥出凌驾一般MS的高战斗力,又具备MA级别的爆炸性加速力与行动力。

虽然没有装备TMA那么强大的火力,但本机可通过追加武装来强化自身的战斗力,又拥有兼具威力与连射性的光束步枪、光束加农,单机的战术价值可说是无可限量,称其为第三世代机的代表作绝对当之无愧。


相关延伸
普洛斯彼罗号事件与白色独角兽



UC 0087年12月,向低轨道空间站发进的民间宇宙船“普洛斯彼罗”,在遭到提坦斯部队突然袭击后,失控朝地球坠落。

提坦斯对平民的暴行历史由来已久,早在0085年就发生过极为恶劣的“30号地区事件”,以及0087年8月发生的殖民地坠落月面未遂事件。正是这种毫无理智的无差别攻击行为,导致格里普斯战役后期提坦斯成了政治上的失道者。



0087年11月,奥古、卡拉巴联军攻占了达卡的联邦议会,并且在会议现场直播揭露了提坦斯一直以来的暴行。受到舆论指责的提坦斯,开始放弃地球上的据点,转战宇宙进行反攻。

普洛斯彼罗号事件,也可以看做是提坦斯反攻计划的一个缩影。为了狙杀搭乘这艘宇宙船的某位联邦高官,提坦斯打算直接将整艘飞船击沉。此时的提坦斯,已然彻底无惧事后问责了,以类似的手段起到恐吓反对己方派系的效果。

MSZ-006-3 Z高达3号机就参与了这一营救作战。



0084年,由于“高达开发计划”的失利,阿纳海姆电子公司相关产业几乎都停滞了。一直到格里普斯战役时期,押对了宝的阿纳海姆推出了一系列高性能新型机,在这方绝佳的舞台上重新掌握了主导权。



Z高达就是阿纳海姆的翻身之作,而Z高达3号机则是以卡拉巴的立场检讨试验运用为目的而继续深挖的产物。不过实际上3号机出现过N台不同型号的实机,为了加以区分本次介绍的Z3“白色独角兽”,在编号末尾追加了一个象征专用驾驶员身份的“A”。



Z3从外观上与奥古投入作战第一线的Z高达并无区别,不过采用了以白色为主基调,其中掺入紫色线条的特殊配色。肩膀、尾翼部分也追加了酷似字母A的标记。因此,Z3的驾驶员相关资料信息虽然没有公开,但根据这么多蛛丝马迹也不难猜出驾驶员的真正身份。



Z系的WR形态机构在任何领域都可以行动,在“普洛斯彼罗事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发挥了积极的价值。



与其它3号机变种型号不同,Z3“白色独角兽”的修改理念主要侧重在强化机动性与泛用性上。而作为以地上为主要活动区域的卡拉巴的所属MS,Z3在运用上也可以装备大气圈脱离用推进器。



这是一种为了实现利用弹道轨道的短时间移动到地球任何地域的构想,而开发的专用大型推进装备。凭借这一强化装备,Z3“白色独角兽”成为了无论是地上还是宇宙都能正常运用企鹅活动范围相当之广的全领域对应机体。



————————————————————————————————————


时间是2018年9月。距离《星之继承者》上映已然过去了13年。



13年前,因为Z高达剧场版三部曲的上映(第一部),高达圈掀起了一阵猛烈的“Z风暴”。为了追随这股浪潮的涌动,财团B的拼装部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

HGUC从马拉赛起告别了捡漏的方孔手,海兹尔系列又赋予了144比例几近180°的肘关节弯曲度,阿斯玛和卡普斯利告诉我们小比例完全变形不再是梦……1/144因为Z风暴促使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



相比起相当于超进化了的HGUC,MG的进化程度则有过之而无不及——首先是试水的OYW版78带入了五指独立可动等一系列新技术,紧接着马克兔2.0又将这一切抬上了一个新高度,Z高达2.0刷新了冲浪者的颜值,F91率领小型机实现了1/100的去PC化,将MG正式带入了辉煌的2.0时代。

至于成品部,虽然后来叱咤风云的R魂在这一时期尚未诞生,但MIA、HCM-pro依然还在,并且推出了一直到现在都让人们津津乐道的许多优秀成品。

相比起造型尺寸自成一格的MIA,HCM更喜欢与设定和拼装看齐(很多时候都在刻意走MG造型风格)。

HCM是个神奇的系列,1/200的尺寸明明小得不行,却偏偏要做涂装做细节,做可拆卸外甲以及机械内构(很勉强的强行向MG看齐23333)。



如今和MIA一样,HCM也已经成为了回忆成为了过去式,不过这个系列还是给玩家留下了不少经典优秀的产品,特别是SuperHCM系列创造了目前为止还没被超越的144比例渣古Ⅱ,实在是了不起(7800的定价,当然现在已经上天了)。

我最早接触HCM,是07年发售的福利蛋。当时财团B是把福利蛋和毁灭捆绑宣传的,两者又有互动配件。而后者又附带了圣剑配件,这样又能让脉冲与福利蛋互动,可谓乐趣无穷。

不过我的那只福利蛋脸涂成邪神了,感受不太好,所以HCM就再也没有考虑23333。一直到今年,我才想到要入手HCM的格鲁古古(R魂限定太伤我心),顺便也收了同系列的命运。

同人不同命,一样是主角机,命运却没像福利蛋那样赶上MG顺风车,早了MG命运两年就HCM化了,结果身材比例就成了HG那副短腿样。



格鲁古古相对幸运,当年MG 1.0的身材比例还是很修长美观的(2.0更粗壮敦厚),直接借鉴出来的效果也很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翻我上几期做的格鲁古古篇看看。

然后就是这次的Z3一角骡了23333。

为什么这么叫它呢,当然是因为Z3(正式编号MSZ-006-3A)外号是白色独角兽,驾驶员又是阿姆罗·雷的关系。

这台机体比较特殊,最早Z3登场于环幕电影《新体验0087》(这个古早CGI短篇没有资源,早期Z3的黑嘴设定就是这里来的)中,然后重新设计了一下又在《进化》里重磅出击,被提坦斯的宇宙魔方杰米努斯一巴掌从宇宙糊下地球23333。




不得不说卡拉巴真是宠阿姆罗,明明都穷死了,给他的专用机都能组小队了。

不过Z3也确实争气,周边出了一大堆,只要Z有新作必然限定Z3,同步率几乎看齐782和G3这对兄弟了2333。

R魂没有出Z3这倒是让我很意外,Z虽然好玩但不能变形实在是遗憾,不过总算是靠铁魂Z匹斯给补完了(最近旗舰店魂限预订好奇捡了一个,没错是捡不是抢,你们懂的233333)。

一直以来我都收不到比较满意的小比例完全可变Z,最早期的HGUC旧版Z需要更换零件,武器做得很一般;RG我也试过,变形一次骨架就泛白了(说好的可动骨架柔韧降低变形事故率的呢2333);R魂和SCM不能变形,只能PASS;之前的新生HG又因为贴纸的问题搞得很火大,做完直接扔抽屉里了,顺便也把科普拖到了现在23333。



跑题了,再来说说这次的HCM的Z3吧。

港真,我不太喜欢还需要剪件拼装的半成品。HCM材质上虽然要比MIA硬质不少,但关节上依然存在松弛的问题,特别是Z这种需要完全变形的机体。

不得不说小比例要完全变形还不用更换零件(就换了一个腹部),难度还蛮高的23333。附带的支架也是需要自行制作的,且实在太小了,所以摆拍时我用了别的支架。

怎么说呢,看得出来财团B当年还是很用心在设计这款小比例成品的。不过有限于年代技术以及尺寸,实物很难用完美来形容,但毫无疑问是一件优秀的成品。



HCM作为遗产,目前市面上的价格还算友善(除了SHCM),有喜欢超小比例的玩家可以试试~~那么这一期也到此结束了,科普是本命,番外是情怀,我们下一期再见~~~~


芥末红茶LV8.钻石玩家

2018-09-23 01:19 发布于

3楼
开篇就是宇宙垃圾作战啊,开口闭口都是大义,干的全都是断子绝孙的缺德事,洗脑洗的自己都信了,比传销都可怕,残党的嘴脸真是虚伪的可怜,当然去掉这些招魂的破事,0083还是很经典的
然后说到0087年,百花齐放的TMS、TMA真是让人眼花缭乱,Zeta一直是我最喜欢的高达之一
天理LV4.高级玩家

2018-09-23 01:50 发布于

4楼
好文辛苦啦,下期是不是该ZZ了(ಡωಡ)
junyLV11.传奇

2018-09-23 02:32 发布于

5楼
Z简直是我大爱啊,而且为毛你的设定图都这么好看~~~~~
永恒的刹那LV6.黄金玩家

2018-09-23 04:08 发布于

6楼
好贴,非常详细的介绍,感谢楼主
夏亚的野望LV4.高级玩家

2018-09-23 09:02 发布于

7楼
z系列的各种可变ms都很有意思,值得收藏
澄空学园LV7.铂金玩家

2018-09-23 09:12 发布于

8楼
这款还是把嘴涂白了吧233,个人一直觉得hcm的z高达很是有趣,一个小比例的玩意儿既不像hg那样变形是送的(r魂:我们不送),也不像rg那样骨折警告,如果不是这系列关节通病,算是我觉得把玩手感最佳的z高达了
873931275LV7.铂金玩家

2018-09-23 09:55 发布于

9楼
某天才少年笑尿
HCM和MIA实在是太可惜了。我想,如果这两个系列如果能与当时的拼装比例相同,也许现在就不会有R魂了
野熊出没LV4.高级玩家

2018-09-23 10:50 发布于

10楼
873931275 发表于 2018-9-23 09:55 某天才少年笑尿
HCM和MIA实在是太可惜了。我想,如果这两个系列如果能与当时的拼装比例相同,也许 ...


同感!+1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8-09-23 11:31 发布于

11楼
873931275 发表于 2018-9-23 09:55 某天才少年笑尿
HCM和MIA实在是太可惜了。我想,如果这两个系列如果能与当时的拼装比例相同,也许 ...


蟹鼎~~换个角度来说,也许R魂的出现正是因为玩家的这种愿望得到了具象化
大概意思:
(MIA+HCM)合体进化=ROBOT魂(撒花)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8-09-23 11:31 发布于

12楼
澄空学园 发表于 2018-9-23 09:12 这款还是把嘴涂白了吧233,个人一直觉得hcm的z高达很是有趣,一个小比例的玩意儿既不像hg那样变形是送的(r ...
蟹鼎~压根就不愿意玩人形了我
KrushLV7.铂金玩家

2018-09-23 15:06 发布于

13楼
科普好评
红雷猪头LV7.铂金玩家

2018-09-23 16:04 发布于

14楼
科普给力!!!
虽然我是吉翁党 不过对战后吉翁残党的所作所为感到羞耻(说的好像真的发生过一样)Z系列个人都喜欢。。不如说UC100年前的都喜欢
话说 看了科普 立马想开一盒RGZ来做了呢(然而正在做RG托一还有GTO重高达)
mauskopfLV7.铂金玩家

2018-09-23 20:50 发布于

15楼
期待KA叔把MG好好捣砌捣砌~~
chenwhite1978LV7.铂金玩家

2018-09-23 22:09 发布于

16楼
08MS小队,0080和0083进一步揭露了“大人世界”战争的残酷!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8-09-25 09:11 发布于

17楼
chenwhite1978 发表于 2018-9-23 22:09 08MS小队,0080和0083进一步揭露了“大人世界”战争的残酷!
最喜欢0083的格局,0080的音乐,08MS的女主
eio402LV6.黄金玩家

2018-09-25 09:44 发布于

18楼
红雷猪头 发表于 2018-9-23 16:04 科普给力!!!
虽然我是吉翁党 不过对战后吉翁残党的所作所为感到羞耻(说的好像真的发生过一 ...


那说明你是伪吉翁党。。。。
红雷猪头LV7.铂金玩家

2018-09-25 09:52 发布于

19楼
eio402 发表于 2018-9-25 09:44 那说明你是伪吉翁党。。。。
主要是这样的 前期我大吉翁搞独立 是因为联邦的压迫 但是后期完全就是恐怖分子 贼讨厌
DeKilLV5.白银玩家

2018-09-25 10:21 发布于

20楼
就等一手Z的MG 3.0了呀!虽然老B现在的节操存疑...
做的有点坑LV4.高级玩家

2018-09-25 17:00 发布于

21楼
感觉唯一的遗憾就是Mg 的阿姆罗专用Z是限定,而且是最难弄的会场限定

图片选择

努力修改中₍₍ (ง ˙ω˙)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