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aptonblaed 于 2018-9-22 22:41 编辑
主武装

虽然本机是采用了变形机构的特殊MS,但基本的设计理念依然还是强调泛用性这一点的。所以,如果大量配备了运用性相对局限的固定式武装的话,必然会对原本的设计初衷产生偏差。
因此,本机的武装依然选择常见的携行式武器标配。不过,即便如此本机的武装在格里普斯战役时期也都是拥有顶级性能的存在。
BOWA XBR-M87A2 Beam Rifle/大型光束步枪

在格里普斯战役时期,各式各样的TMA、TMS被开发出来。而TMA与TMS的区分方式,主要还是视其以哪种形态为基本为准。
比如TMA大多以MA形态进行战斗,武器装备也多采用以主动力炉供能的固定式MEGA粒子炮为主。而TMS则是更多使用携行式光束兵器,来保证MS形态下的泛用性发挥。

本机的携行式主武器,也就是BOWA XBR-M87A2型光束步枪的设计非常巧妙,无论是MS还是冲浪者形态下都能正常使用。简单来说,就是在冲浪者形态下光束步枪依然能够射击。
原本在试作阶段的原型机(MSZ-006X),预定将采用与百式接近的BR-M-87型光束步枪。但考虑到未来高强度的作战需求,在完全体的本机定型后,则是改为了更为大型的XBR-M87A2型光束步枪,也就是本款了。

本款光束步枪的最大输出达到了5.7MW,有效破坏(彻甲)距离达到8公里,其威力足以击穿任何战术等级目标。由于最大射程已经达到了20km甚至更多,配合高精度的瞄准装置所展现出来的傲人性能,将其与特化的狙击枪相媲美也不为过。甚至某些战略级领域支配型TMA的装甲,在BOWA XBR-M87A2型面前也难以幸免。

不过也因为太过重视收束而导致身管过长,过大的尺寸在冲浪者形态下会对飞行造成影响。因此,技术团队为身管追加了伸缩机能,包括枪管前端、握柄和感测器都可以进行一定的收纳。
BOWA XBR-M87A2型采用了新式的激光指向型箱式瞄准镜,为武器供给能量的能源匣也采用了容量更大的可替换式弹匣,安装在枪身后方的位置,而备用能源匣则收纳在护盾内侧。在进入冲浪者形态时,通过收纳了这些部分来让枪身整体变得更为紧凑,也令其在两种形态下都能充分维持卓越的战斗能力。

本机相对来说,内藏的固定式武器种类并不多,因此必须依靠高泛用性的携行式武器来解决火力问题。不论单看本机射击战的表现,本机的专用光束步枪不但是在当代MS用光束步枪里不但是相当大只的了,威力也是绝对的一流,5.7MW的出力几乎是普通光束步枪的2倍之多。
另外,本款光束步枪还被试装了名为“Jutte(十手)”的简易光束军刀系统,在紧急时能够发挥格斗武器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在光束步枪增加生成光束刃的功能,令枪口产生出光束刀刃。

此时,枪口不再是负责射出的I力场发射管,而是产生束缚MEGA粒子束形成刃状的I力场刀鞘。而产生的光束刃长度比起普通的光束军刀来,也要更长。

这种特殊机能的追加,为本机在高速战斗中省去了抽拔光束军刀的时间,直接将光束步枪当做光束军刀来使用。而在此形态下,也可拿来当成光束标枪进行投掷。光束步枪的光束军刀化,对于本机来说是一大优势。这种弹性化的运用设计,也是本机的一大独特理念所在。
FXA-03M2 Hyper Mega Launcher/超绝MEGA巨炮
作为本机“Z计划”兄弟机存在的MSN-00100百式,其实战中曾经不止一次地运用过为其量身定制的FHA-03M1型超绝MEGA火箭炮。

以当时的MS用携行式武器而论,这一类的高能MEGA光束发射器无疑是“顶级盛宴”了。有鉴于百式的运用反馈,AE的技术团队也为本机设计了一款实用性更强的高能MEGA光束发射器,也就是这款FXA-03M2型超绝MEGA巨炮了。
在过去的TMA,高能MEGA粒子炮作为固定式武装,无一例外的必须从本体动力炉获取能量。而FXA-03M2型则是一款完全自主供能的大型光束炮,无需外部电源供给就可以进行连续射击。

就其外观而言,相比起炮台化的超绝MEGA火箭炮,超绝MEGA巨炮则更接近本机配备的M87A2型光束步枪,看上去简直就是后者的放大版。而且,在炮口部位能产生光束刀刃这一点上,也与M87A2型光束步枪一致,并且破坏力也更高。
与M87A2型一样,超绝MEGA巨炮也使用能源匣作为动力来源,不过尺寸更大,出力更高(8.3MW)。由于炮身相对更为巨大,发射时必须双手握持方能正常操作。为求单机使用更便利,在炮身下方、两侧均设置了可折叠收纳式的主握柄与副握柄。

超绝MEGA巨炮的火力无疑十分惊人,虽然尺寸已经尽量控制尺寸了,但体积依然过于庞大,因此在运用上依然局限在长距离狙击这种远程射击作战上,灵活度打了折扣。不过,射击型光束兵器大型化和大功率化石格里普斯战役时期的大势所趋,FXA-03M2型自然也不会例外。
不管怎么说,本机配备了这款威力凌驾战舰主炮等级的超性能MEGA发射器,替代了传统的实弹火箭筒的地位,令本机获得了匹敌炮战用MS的无与伦比的强大火力。
A.E.BLASH XB-G-35/Du.105 Beam Saber·Beam Gun/光束军刀·光束加农

光束军刀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课题,同时也是自一年战争以来MS用格斗武器的代表。顾名思义,这是一种以近身肉搏战为运用目的武器。

而本机将左右侧裙甲设置为收纳基座的光束军刀,还具备另外一种功能。在变形为冲浪者形态时,光束军刀处于收纳或是半收纳状态,此时可当做光束加农来使用,能源由腿部的主动力炉直接提供。

虽然相比起其它射击型武器来,威力略显不足,但胜在可以连射,对敌机目标可以起到相当可观的牵制作用。

(以其为蓝本,衍生机种MSZ-006A1/C1开发出了髋部光束加农,将加农与光束军刀分离并对威力进行了强化。)

值得一提的是,光束军刀本身作为手持式格斗武器外,在实战中有被投掷、作回旋运动时,补上一次光束步枪的射击,以此生成一个具有相当威力的光束扰乱膜的记录。当然,这并非原设计里的既有功能,包括与生物电脑让威力增幅在内,都是驾驶员智慧的火花一闪现临时作出的一个大胆尝试。
FF-XV-SH-609Z Shield/护盾
与众多泛用型MS一样,本机也同样配备了护盾作为防御武器。不过,相对于其的防御用途,这具护盾的真正价值其实是成为冲浪者形态下的机首,是拥有辅助飞行组件这一额外能力的多功能护盾。

也就是说,如果失去护盾,冲浪者形态的飞行性能便会大幅降低。这也就存在着一旦作战中护盾受损,就会影响变形机构的完整性,是一个需要重视的潜在问题。

不过,这款护盾的高防护力自不必说,具备高耐热性这一点也造就了其极佳的耐光束、冲击性。狭长的造型本身配合坚固度,也让护盾具备了相当程度的破坏力。实战中,本机在冲浪者形态下就曾用撞击的方式,以护盾尖端贯穿了PMX-003铁奥的正面装甲。
本机融合了当时诸多先进的技术以一身,具备可以单机突入大气层的能力,因此也成为了一台不受战场限制、同时具备极高战斗力的MS。

于0088年初完成的本机,刚一出厂即被送往奥古旗舰“阿伽马”号上使用。此后,本机还装备了被称之为生化感应器(Bio-Sensor)的特殊系统。
这是一种衍生自精神感应系统的发展产品,相当于精神感应系统的简易版。生化感应器能够通过感应驾驶员的脑波,来辅助机体的控制,借此可让本机发挥出超出原有性能以上的反应力。

在实际运用中,也凭借这套系统彻底挖掘出了卡缪·比丹的新人类能力。甚至在战斗中还引发了令光束兵器无效化的物理性防护罩、令光束军刀出力异常提升等规格上没有记载的功能。
本机在格里普斯战役中担任了奥古军急先锋和旗舰机的角色,参与了多次重要的大型战役,战果颇丰,可以称得上是奥古反抗提坦斯的精神象征。

而本机之所以被称赞为格里普斯战役期间最具代表性的杰作MS,原因之一就是本机既能发挥出凌驾一般MS的高战斗力,又具备MA级别的爆炸性加速力与行动力。
虽然没有装备TMA那么强大的火力,但本机可通过追加武装来强化自身的战斗力,又拥有兼具威力与连射性的光束步枪、光束加农,单机的战术价值可说是无可限量,称其为第三世代机的代表作绝对当之无愧。
相关延伸
普洛斯彼罗号事件与白色独角兽

UC 0087年12月,向低轨道空间站发进的民间宇宙船“普洛斯彼罗”,在遭到提坦斯部队突然袭击后,失控朝地球坠落。
提坦斯对平民的暴行历史由来已久,早在0085年就发生过极为恶劣的“30号地区事件”,以及0087年8月发生的殖民地坠落月面未遂事件。正是这种毫无理智的无差别攻击行为,导致格里普斯战役后期提坦斯成了政治上的失道者。

0087年11月,奥古、卡拉巴联军攻占了达卡的联邦议会,并且在会议现场直播揭露了提坦斯一直以来的暴行。受到舆论指责的提坦斯,开始放弃地球上的据点,转战宇宙进行反攻。
普洛斯彼罗号事件,也可以看做是提坦斯反攻计划的一个缩影。为了狙杀搭乘这艘宇宙船的某位联邦高官,提坦斯打算直接将整艘飞船击沉。此时的提坦斯,已然彻底无惧事后问责了,以类似的手段起到恐吓反对己方派系的效果。
MSZ-006-3 Z高达3号机就参与了这一营救作战。

0084年,由于“高达开发计划”的失利,阿纳海姆电子公司相关产业几乎都停滞了。一直到格里普斯战役时期,押对了宝的阿纳海姆推出了一系列高性能新型机,在这方绝佳的舞台上重新掌握了主导权。

Z高达就是阿纳海姆的翻身之作,而Z高达3号机则是以卡拉巴的立场检讨试验运用为目的而继续深挖的产物。不过实际上3号机出现过N台不同型号的实机,为了加以区分本次介绍的Z3“白色独角兽”,在编号末尾追加了一个象征专用驾驶员身份的“A”。

Z3从外观上与奥古投入作战第一线的Z高达并无区别,不过采用了以白色为主基调,其中掺入紫色线条的特殊配色。肩膀、尾翼部分也追加了酷似字母A的标记。因此,Z3的驾驶员相关资料信息虽然没有公开,但根据这么多蛛丝马迹也不难猜出驾驶员的真正身份。

Z系的WR形态机构在任何领域都可以行动,在“普洛斯彼罗事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发挥了积极的价值。

与其它3号机变种型号不同,Z3“白色独角兽”的修改理念主要侧重在强化机动性与泛用性上。而作为以地上为主要活动区域的卡拉巴的所属MS,Z3在运用上也可以装备大气圈脱离用推进器。

这是一种为了实现利用弹道轨道的短时间移动到地球任何地域的构想,而开发的专用大型推进装备。凭借这一强化装备,Z3“白色独角兽”成为了无论是地上还是宇宙都能正常运用企鹅活动范围相当之广的全领域对应机体。
————————————————————————————————————
时间是2018年9月。距离《星之继承者》上映已然过去了13年。

13年前,因为Z高达剧场版三部曲的上映(第一部),高达圈掀起了一阵猛烈的“Z风暴”。为了追随这股浪潮的涌动,财团B的拼装部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
HGUC从马拉赛起告别了捡漏的方孔手,海兹尔系列又赋予了144比例几近180°的肘关节弯曲度,阿斯玛和卡普斯利告诉我们小比例完全变形不再是梦……1/144因为Z风暴促使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

相比起相当于超进化了的HGUC,MG的进化程度则有过之而无不及——首先是试水的OYW版78带入了五指独立可动等一系列新技术,紧接着马克兔2.0又将这一切抬上了一个新高度,Z高达2.0刷新了冲浪者的颜值,F91率领小型机实现了1/100的去PC化,将MG正式带入了辉煌的2.0时代。
至于成品部,虽然后来叱咤风云的R魂在这一时期尚未诞生,但MIA、HCM-pro依然还在,并且推出了一直到现在都让人们津津乐道的许多优秀成品。
相比起造型尺寸自成一格的MIA,HCM更喜欢与设定和拼装看齐(很多时候都在刻意走MG造型风格)。
HCM是个神奇的系列,1/200的尺寸明明小得不行,却偏偏要做涂装做细节,做可拆卸外甲以及机械内构(很勉强的强行向MG看齐23333)。

如今和MIA一样,HCM也已经成为了回忆成为了过去式,不过这个系列还是给玩家留下了不少经典优秀的产品,特别是SuperHCM系列创造了目前为止还没被超越的144比例渣古Ⅱ,实在是了不起(7800的定价,当然现在已经上天了)。
我最早接触HCM,是07年发售的福利蛋。当时财团B是把福利蛋和毁灭捆绑宣传的,两者又有互动配件。而后者又附带了圣剑配件,这样又能让脉冲与福利蛋互动,可谓乐趣无穷。
不过我的那只福利蛋脸涂成邪神了,感受不太好,所以HCM就再也没有考虑23333。一直到今年,我才想到要入手HCM的格鲁古古(R魂限定太伤我心),顺便也收了同系列的命运。
同人不同命,一样是主角机,命运却没像福利蛋那样赶上MG顺风车,早了MG命运两年就HCM化了,结果身材比例就成了HG那副短腿样。

格鲁古古相对幸运,当年MG 1.0的身材比例还是很修长美观的(2.0更粗壮敦厚),直接借鉴出来的效果也很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翻我上几期做的格鲁古古篇看看。
然后就是这次的Z3一角骡了23333。
为什么这么叫它呢,当然是因为Z3(正式编号MSZ-006-3A)外号是白色独角兽,驾驶员又是阿姆罗·雷的关系。
这台机体比较特殊,最早Z3登场于环幕电影《新体验0087》(这个古早CGI短篇没有资源,早期Z3的黑嘴设定就是这里来的)中,然后重新设计了一下又在《进化》里重磅出击,被提坦斯的宇宙魔方杰米努斯一巴掌从宇宙糊下地球23333。

不得不说卡拉巴真是宠阿姆罗,明明都穷死了,给他的专用机都能组小队了。
不过Z3也确实争气,周边出了一大堆,只要Z有新作必然限定Z3,同步率几乎看齐782和G3这对兄弟了2333。
R魂没有出Z3这倒是让我很意外,Z虽然好玩但不能变形实在是遗憾,不过总算是靠铁魂Z匹斯给补完了(最近旗舰店魂限预订好奇捡了一个,没错是捡不是抢,你们懂的233333)。
一直以来我都收不到比较满意的小比例完全可变Z,最早期的HGUC旧版Z需要更换零件,武器做得很一般;RG我也试过,变形一次骨架就泛白了(说好的可动骨架柔韧降低变形事故率的呢2333);R魂和SCM不能变形,只能PASS;之前的新生HG又因为贴纸的问题搞得很火大,做完直接扔抽屉里了,顺便也把科普拖到了现在23333。

跑题了,再来说说这次的HCM的Z3吧。
港真,我不太喜欢还需要剪件拼装的半成品。HCM材质上虽然要比MIA硬质不少,但关节上依然存在松弛的问题,特别是Z这种需要完全变形的机体。
不得不说小比例要完全变形还不用更换零件(就换了一个腹部),难度还蛮高的23333。附带的支架也是需要自行制作的,且实在太小了,所以摆拍时我用了别的支架。
怎么说呢,看得出来财团B当年还是很用心在设计这款小比例成品的。不过有限于年代技术以及尺寸,实物很难用完美来形容,但毫无疑问是一件优秀的成品。

HCM作为遗产,目前市面上的价格还算友善(除了SHCM),有喜欢超小比例的玩家可以试试~~那么这一期也到此结束了,科普是本命,番外是情怀,我们下一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