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科普番外13】重装轰鸣 一骑当千! SHF 蝙蝠摩托 Bat Pod

8383 19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8-06-19 11:28 发布于 未知

1楼
本帖最后由 Captonblaed 于 2018-6-19 11:31 编辑




车辆追逐,向来是吸引眼球的重磅戏码。


克里斯托弗·诺兰一直都是IMAX迷,他痴迷于其中,希望能拍摄一部全部都以IMAX拍摄的电影。在《黑暗骑士》中,一共有4场戏是确实用到IMAX的,实打实的七十厘米底片,跟数位拍摄截然不同的存在。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庞大笨重的摄影机,而且整个剧组也只有4台,拍摄时需要将IMAX摄像机用吊臂固定在各种车辆上…甚至是摩托车。这种冒险的想法实施起来必须慎重慎重再慎重,因为一着不慎30万美金(2007年)就泡汤了,还会耽误拍摄进度。


在《侠影之谜》中,Tumbler原本预定是要被摧毁的。诺兰等人在反复讨论之后,认为Tumbler就像是剧中的一个角色,是活生生存在着的。



因此在第一部中Tumbler并未被毁掉,幸存了下来,并出现在《黑暗骑士》——仍难逃被摧毁的命运23333。不过,要毁掉这么一辆坚固的装甲车亦是非常复杂的,而剧本里是让Tumbler跃过一辆车后再爆炸。


这段戏其中的一部分戏码,是在芝加哥下威克实地拍摄。剧组在隧道中搭建了平台,让Tumbler以30迈的速度向前跳跃,特效组在车掠过时制造爆炸。




然后,剧组又飞往英国卡丁顿摄影棚搭台布景,拍摄Tumbler爆炸落地后撞破墙壁的戏份。是的,这一段看似连贯的戏,其实是在两个不同的地方——甚至都跨越了国家,当中间隔了数个月之久。

片中小丑大概认为他摧毁了Tumbler,阻止了蝙蝠侠对自己的追击,甚至是杀死了他。不过,Tumbler在大破之际,于残骸之中却诞生了剧中另一大重要的角色,那就是BAT-POD(蝙蝠摩托)。




BAT-POD在设计之初,强调的是实际耐用。导演强调POD的轮胎应该接近航空轮胎。道具组事先做好了初步的构想,再和刁难导演2333一番磋商,发觉实现起来也不会太过艰难——最重要是尽可能的真实。


不过,在Tumbler大破、POD冲出的那一瞬间,连同坐在上面的蝙蝠侠一并都是CG制作的。因为那种复杂的变形方式过于特殊,难以实物化,也没有那种必要。而Tumbler也在主人离去后留下了一句“Goodbye”,就爆破自毁了。




POD的设计理念,是在大型轮胎上搭建复合式枪炮系统,并不是单纯普通的摩托机车。诺兰在自家车库试制了等比例的模型,并且对特效监督克里斯·科博尔德许下“让这玩意儿动起来”的愿望23333。


喜欢并熟知诺兰电影的人一定知道,很多出现在他的电影里的道具都是真实能用的。而在观摩了诺兰大作(POD雏形)后的克里斯表示,那是他所见过的最奇妙的东西,但恐怕没人能骑得上去。就算可以跑直线,这种造型也绝不可能转弯。




除非,由他来进行再设计23333。


BAT-POD的灵感来源于其母体Tumbler,那是一辆功能强大的弹力越野车。克里斯的团队花了大力气才让水冷单缸引擎达到了完美的内藏化,他们成功将POD的整个底盘与排气系统一体化,因此从外观上是看不到排气管的。




这绝对不是一辆普通的机车,因为那辆车的设计实在是太另类了。驾驶BAT-POD时你必须平趴在上面,那会是一个相当艰难的适应过程。在招募特技骑手试驾的同时,团队也在一边仔细观摩,通过一大堆的测试反复修改验证,争取让POD臻至完美。



剧组可以设计坠落、急拐等各种动作,POD做到了很多之前认为做不到的事。比如一开始他们认为,蝙蝠侠在驾驶POD时风吹动披风的样子,是实际做不到的。


为此,刁难监督诺兰又向林迪·海明建议,在驾驶POD时将披风设定成折叠背包样,毕竟有记忆布料的这个原始设定,原理上也说得通(结果这个披风版本提前出现在了香港之战)。


这么设计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行驶中的披风会被后轮卷入而发生危险。为了验证这一点,克里斯·科博尔德跟其他人亲自换上戏服,骑上POD来进行实地测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们发现披风在行驶时会被气流带起,不必担心被轮子卷进去。




这下就让所有人安心了,而驾驶POD时披风飘动的画面赋予了蝙蝠侠应有的强大气场。而POD在剧中几乎具备了Tumbler所有的功能,快速、炫酷,赏心悦目的同时还挟着一点危险感。


BAT-POD比Tumbler更具威胁和破坏力。在看到骑乘POD的蝙蝠侠在哥谭市街头追逐歹徒,视觉上非常刺激,绝对让包括我在内的所有观众心跳加速、血压升高23333。


基本结构


设计酷似航空轮胎的前后两轮,胎面设置有无数细小的抓地钉刺,有助于加强抓地力,显著提升POD的越野性能。




普通摩托的引擎,一般都会设置在前后两轮之间。BAT-POD一共搭载有两具引擎,且分别内置于两轮之中。由于前后轮是完全独立的,因此理论上是可以实现单轮停止,在Tumbler时期甚至可以做到利用差速实现信地回旋(在急拐时可以用到单轮停止)。




POD是不设置驾驶坐席的。前面也提过了,骑乘者必须以一种劈开双腿的姿势平趴在POD上,通过膝盖、脚掌与膝座、踏板相互固定,来支撑身体稳定地俯卧在POD上。而固定脚掌的踏板,同时也兼具了散热板的功能。




有意思的是,为了追求极致的加速力与机动力,POD从头到尾几乎没有设置像样的防护外壳(对骑手),整车上下唯一有对骑乘者起到侧向防护作用的,只有车把手这一处,能将肩膀以下全都遮挡起来,防止来自侧面的袭击,或是紧急刹停时对胳膊起到阻隔冲撞的作用。




BAT-POD虽然是作为一款独立的蝙蝠侠座驾,不过实际上最初是作为Tumbler的紧急逃生舱模块来设计研发的(作用相当于高达的核心战机,不过无法还原),整车重约317.5公斤。




当Tumbler遭到攻击时,驾驶舱内的紧急弹射系统就会被激活(当然前提是车前端并未受损)。车子的枪炮武装快速移往右前轮的左右两侧,与蝙蝠侠+基础驾驶区块几乎是同一时间脱出。


随后,左前轮亦切断与车身的连结并跟出,滚动并入POD后方与右前轮成前后一直线排列。而左前轮此时也就成为了POD的后轮。




之前有提到过,特效监督克里斯指摘诺兰最初设计的BAT-POD雏形是个毫无转向性的玩笑。在那之后,经过克里斯团队的修改再设计后,POD这才具备了快速变向机构。




那是一种特殊的横向旋转结构,由于前后轮胎与车身设置有滚动轴承与液压减震装置(分别设置在两轮的左侧和右侧)。POD本身就可以通过骑乘者改变任意一侧的配重,来进行方向操纵。




而大幅变更配重的情况下,车身因为重心偏移而向侧面倾倒。此时前后轮分别以不同角度、方向进行翻滚机动,借此达到车身90°横置、甚至180°掉头的效果。




毫无疑问这种方式可以获得最小半径的过弯路线,同时POD低重心的特点也是促成这一过弯跑法完美成立的关键所在。而设置在两轮侧面的液压减震悬臂除了在这种急速过弯中发挥作用,更多的是在颠簸路段行驶过程中提供枪炮射击时必要的平稳。




说到这里,自然不得不提一下配置在POD前轮两侧各一组的武装平台了。每组武装平台同时搭载三具不同类型的武器,分别是航空自动机炮、机枪(看着像初代的勃朗宁)以及钩爪枪。




其中航空自动机炮主要用于清障、威慑等,实际运用中曾经在高速行驶时射击,令停车场的一整排汽车放飞自我,为赶着追捕小丑的蝙蝠侠硬生生清出一条道儿来。



还在贝恩军团封锁哥谭市时,打通了被障碍物堵塞的隧道出口,击飞了贝恩(死没死这个待定,不过不是老爷干的2333)。




机枪的威力仅次于航空自动机炮,是一款速射型小口径火炮,凭借其极高的射速能用于目视范围内的火力压制,高穿透力可以对所有小型目标造成极为可观的破坏。在实际运用中………打破过商场的玻璃门……………………




至于钩爪枪的工作原理和用途,与蝙蝠侠随身携带的小型版本大同小异。以高速射出尾部带绳索的钩锚,命中目标后就会紧紧地钩住。而骑乘者也可以通过机关抽回钩索,以反作用力将较轻的物体(或是人)钩住拉回,在对付质量超过POD的大型目标时,仔细布局就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实际运用中曾经让一辆十八轮集装箱拖车凌空翻滚,整个倾覆(钩锚钩住车首,POD在躲过拖车后用绳索缠绕了数根路灯后将另一端钩锚钉入地面)。




BAT-POD前后有一对令人望而生畏的巨大轮胎,两翼又装设重型火力装备,毫无疑问是一部优雅而野性的机械。想要顺利驾驭这匹铁悍马,非得具备系统培训过的职业车手级别的技巧,才能平稳上路。




在片中POD表现出了极强的火力、动力、机动性以及灵活性。一些Tumbler无法进入的狭窄小巷POD都能顺畅穿越(实在不行还能大炮清道2333),还能直接驶入建筑物内,节省了不必要的迂回时间。




在第三部《黑暗骑士崛起》决战时刻,加入蝙蝠侠阵营的猫女骑上了BAT-POD,风驰电掣地追逐装载有核弹的反派车队,并在THE-BAT掩护下连续击破了两辆Tumbler,创下了史无前例的傲人战绩(悲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总结:没有了Tumbler的蝙蝠侠,却得到了更为犀利的坐骑。高速移动和翻滚急拐令BAT-POD可以在复杂狭窄的街巷楼层之中任意穿梭,灵活无比,大大提升了蝙蝠侠的行动能力,无论是追逐还是作战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


“我玩过Mafex的蝙蝠摩托,无论涂装、细节、质感都一流!!就算大家都说好、口碑炸裂,我也绝对不会再入SHF的蝙蝠摩托!!!………”
“SHF BatPod真好玩~~”




现实就是这么王境泽23333,距离我出掉m家摩托正好过了三年,忘记了换了几张,只记得是超级白菜价23333(相比起现在上天的现货价)。




记得我在78发的第一帖(除了新人贴23333)就是m家的摩托,现在回头翻一翻感慨颇深(当年果5拍出来清晰度居然还过得去……),连一块背景布都没有,一腔热血与激情。





2015年4月28日,528+顺丰速运大概20+到付,这些记录淘宝还保留着,当年的激情也还残留在字里图间。




我对蝙蝠侠周边的开始狂热,差不多就是13年底吧,那时候无意间在网上看到有人晒6寸黑暗骑士,描述是号称“小HT(这个称号现在被各大6寸厂粉丝无节操使用2333)”,我记住了品牌名称,第一时间上某宝入手,Mafex黑暗骑士1.0。




当年的Mafex比现在还小众(现在也才刚开始有代理),第一款黑暗骑士1.0无疑在业界引爆了一颗核弹。在这之后,我就开始持续关注了这个系列,并且因为“小HT”而去入手了“真HT”23333,DX12黑暗骑士(出掉了,当然是白菜价……)。





HT对我来说比例太大倒是其次,关键是景品一样的可动不改造真是没法期待(没法跟壕们那样痛快地对秋衣开刀2333),而且对布披风垂顺感病态般的追求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恶心DX12的原装披风,后来换了第三方的似天鹅绒材质披风)。然后原装嘴型也没我最想要的形态,反而是后来发售的格纳库套装的新嘴型很合我胃口,但可惜那时已然对这壕系列彻底失去兴趣了。




2015年4月3日,我入手了黑暗骑士2.0(全新现货238),紧接着月底又入了配套的摩托,m家会出大型机械实在出乎我意料(不过也仅此一次233333)。




不过大概由于m家专注细节涂装,对可动把控不足(尤其是当年的mafex),所以整台摩托的可动担当只有俩轮子(撒鼻息)。没错,可玩性比较低,一体化太强的结果就是只能摆着当景品,偶尔拿下来放地板上手推着玩……




这款SHF的蝙蝠摩托我错过了最佳预订时间(其实当时还在王境泽,傲娇得不行2333),第二波追订时价格已经涨了两张多,更加不乐意了。


于是就一直拖到了现在,半年时间过去了,连代理版的价格都飙到八张多,日版直接破千了,nnd我直接去入蚂蚁黑归了好么(虽然还是钱不够的……)。


幸好,还有亲民的美版没有放弃我这种失落的玩家。虽然没有高贵冷艳的运输盒,不过价格只有日版的2/3(虽然拿到实物后我还是觉得实物不值六张半),裸装虽然脆弱,还好有店家提供SF配送,八角尖尖有保障。


不得不承认,SHF包装盒的利用率是很高的,尺寸相仿的两种摩托,盒子大小差异很大。实物的话长度达到31厘米(算上炮),高度10厘米,份量……掂不出来,反正单手把玩毫无压力(都是塑料)。


SHF摩托在很多地方都采用了独立可动的设计,包括还原剧中刹停急拐的前后轮横向翻滚机构,玩家把滚动轴连接位置拉出一截即可。前轮有一定的转向能力,这是我在剧中也没有注意到的,可能是SHF原创的噱头(小角度转向靠改变重心就能做到了),还蛮有意思的2333。




在轮胎材质上SHF这次不太厚道,采用的是软质塑料,虽然有一定的弹性且质感接近真实,但始终让人感觉不如橡胶轮胎那么逼真,这点不如mafex。




加农炮炮管长度这次做短了,这也是当初看官图就一愣神的原因。钩爪枪和机枪身管都是黑色涂装,施加了烧灼处理,看上去是为了追求厚重感,但由于处理比较随意,所以很假23333。




SHF摩托让我最惊艳的,是可以调节的车身高度,一共有三个档位,大家可以从照片上了解一下——最低的那个档位(炮管大幅扬起)就是钻拖车车底的那个版本,车身底盘几乎已经紧贴地面了,理论上车速也是最快的。




摩托车把也是可以活动的,膝座可以活动,底盘因为要接支架,设置了一个比较难看的插孔,还好平时也看不到23333。




对了,这次的支架绝对是第二大亮点。相比起只送了个亚克力透明小台座的mafex,财团B显然在这方面更有经验(论模型的动态POSE力),不但给了一个蝙蝠标志底座的支架,还配了一长一短俩支架杆。如果要模仿某海报的大魄力POSE,就必须用到长支架杆。




剧中昙花一现的EMP电磁脉冲炮这次也一并附带在了套装里,不过无论是细节还是尺寸都不如mafex3.0贝蝠,而且与摩托的连接设计只是简单的圆柱插槽,EMP单独使用时一侧会露出难看的短柱(mafex是设计了一个卡扣)。




由于我手头两种版本的贝蝠都有,所以只试了m家的3.0(因为SHF的被我改成展示了)。猫女的话SHF姗姗来迟,我只有m家2.0可以用。所以这次基本就是SHF机械配m家人偶来做的展示,基本可以说是完美匹配无缝对接(3.0带的骑乘手个人感觉比SHF的好看)。




现在东西摆在我办公室了,工作之余可以随手把玩一下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能拿回去,我的风火轮1/12 Tumbler已经被大魔王砸坏了),羡慕那些买房来摆HT交通工具的壕们23333。




那么这一期也到此结束了,番外都是情怀,路过的可以来看看,有兴趣的推荐试试,毕竟老爷猫女贤伉俪出门买个菜神马的,总不能让人家腿儿着去吧23333。




感谢各位的观帖,那我们下期再见吧~~

19

点个赞吧~(0)

钢大木78LV6.黄金玩家

2018-06-19 15:24 发布于

2楼
支持大大科普
DamoLV7.铂金玩家

2018-06-19 16:10 发布于

3楼
好长的帖子。
ionwingLV6.黄金玩家

2018-06-19 18:05 发布于

4楼
老爷、猫女、摩托,HT做的都不错。
sandorLV4.高级玩家

2018-06-21 08:36 发布于

5楼
科普大神的科普贴必须顶
sandorLV4.高级玩家

2018-06-21 08:39 发布于

6楼
有次看电视里介绍诺兰大神的蝙蝠飞机和盗梦空间里的旋转走廊都不是电脑特效时,我真的是惊呆了
人渣。LV7.铂金玩家

2018-06-21 13:58 发布于

7楼
满分的一篇文章!!
ikari1106LV7.铂金玩家

2018-06-21 16:29 发布于

8楼
本帖最后由 ikari1106 于 2018-6-21 16:37 编辑

关于弄坏的imax摄影机
当时不是剧组只有四台,而是全世界只有四台...
引自imdb的原文
While filming the chase scene with the Joker and the SWAT vans, one of only four IMAX cameras in the world at that time was destroyed.
zhoulanaiLV5.白银玩家

2018-06-21 17:58 发布于

9楼
“随后,左前轮亦切断与车身的连结并跟出,滚动并入POD后方与右前轮成前后一直线排列。而左前轮此时也就成为了POD的后轮。”
左前轮是成为了POD的前轮,右前轮成为后轮。
X-105强袭高达LV7.铂金玩家

2018-06-21 23:16 发布于

10楼
摩托真棒啊,配合文章食用口味更佳,突然特想给我的shf配一个
sakerluLV10.至尊

2018-06-21 23:45 发布于

11楼
又学习了~
ggahaLV7.铂金玩家

2018-06-22 09:17 发布于

12楼
写的好长。挺好的,一点也不枯燥,顺利看完:)
很少看到评测的贴里,有这么多的背景介绍:)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8-06-22 15:27 发布于

13楼
ggaha 发表于 2018-6-22 09:17 写的好长。挺好的,一点也不枯燥,顺利看完:)
很少看到评测的贴里,有这么多的背景介绍:) ...


谢谢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8-06-22 15:28 发布于

14楼
X-105强袭高达 发表于 2018-6-21 23:16 摩托真棒啊,配合文章食用口味更佳,突然特想给我的shf配一个
有机会的话可以入一辆,感官不会差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8-06-22 15:28 发布于

15楼
人渣。 发表于 2018-6-21 13:58 满分的一篇文章!!

PsycheLV8.钻石玩家

2018-06-23 11:02 发布于

16楼
炮管短看着好别扭
不可思议啊LV7.铂金玩家

2018-06-23 19:31 发布于

17楼
6666,大爱科普,赞!
cutejiaLV9.大佬

2018-06-24 07:34 发布于

18楼
这车很赞啊哈哈
鬼虚LV7.铂金玩家

2018-06-25 00:17 发布于

19楼
诺兰真的是业界良心~~有幸在这个年代欣赏这些电影!
kelvin221124LV7.铂金玩家

2018-06-25 00:37 发布于

20楼
看的我都想入一台了...

图片选择

努力修改中₍₍ (ง ˙ω˙)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