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40 戰鷹式戰鬥機由寇帝斯公司(Curtiss)以該公司設計生產的 P-36 戰鬥機機體,搭配上艾利遜發動機公司研製的 V-1710-19 液冷式發動機結合而成的新戰鬥機。就性能而言,P-40 與1940年代初的軸心國戰機性能相較顯得平庸;然而它生得及時,成為1941年美國正式參戰時唯一已經進入量產階段的單座戰鬥機,因此本機除了美軍自用外,也大量軍援給各同盟國使用,成為二戰初盟軍奮戰的象徵性機種。1944年11月 P-40 停產,總共生產了13738架,在美國戰鬥機生產記錄中排名第3;所有的 P-40 都在紐約州水牛城工廠生產。
P-40 較為人知的戰績是在東亞戰場締造,由美國飛行員陳納德成立的空中傭兵部隊—飛虎隊在二戰初日軍攻勢摧枯拉朽之際,駕駛著 P-40 戰鬥機與鋒芒正盛的日軍交手並多次贏得勝利,其發動機下顎漆上的鯊魚嘴成為宣傳中廣為人知的 P-40 塗裝象徵。
Source: Wikipedia







Next Shar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