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感应系统
众所周知,早在一年战争时期,就已经有专门的机构开始进行精神感应系统的研究了。
精神感应系统毫无疑问是划时代的技术,不过由于整个系统装置因为复杂所以庞大,小型化的难度对于当时的人们而言实在太高了。

以MS的尺寸,无法将其容纳。勉强搭载于MA之上,运用效率也不尽如人意。
一年战争结束了,吉翁公国无条件投降,地球联邦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但精神感应系统小型化的开发,却仍然未获得实质的成果。

没有完全的精神感应系统,就无法驾驭无线式遥控全领域攻击端子(感应炮)。
截止至一年战争结束,都未能达成的夙愿,在这些相关技术被公国残党带往小行星阿克西斯后,持续进行着研究。
而阿克西斯当局对于精神感应系统以及相关武器的开发,看作是与开发主力MS同等重要的任务。
在这样重视、且技术得到了传承的局面下,小型化研究终于有了突破,并且让精神感应武器成功具备了更高的性能——其 实质的成果,就是“宇宙妖蝶”AMX-004卡碧尼。

时间进入了90年代,精神感应系统小型化技术已趋于成熟。随着技术的进步,也衍生出了另一种将精神感应系统与阿纳海姆电子公司开发的生化感应系统相融合,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升华的新概念技术。
精神感应框架。

这是一种神秘、先进的MS框架体技术,将带有精神感应特性的电脑晶片,以金属离子的微小状态铸入MS自身的可动骨架之中,令其成为能对驾驶员脑波产生反应的特殊材料。
精神感应框架的出现,令精神感应系统的尺寸得以进一步的缩小。在与驾驶员直接产生共振的结果,是令无线式遥控全领域攻击端子的控制效果也大幅度提升了。

将这一技术运用得最为成功的,当属0093年由新吉翁军工程师团队开发的MSN-04沙渣比,以及由隆德贝尔委托阿纳海姆先进开发事业部开发的RX-93ν高达。

不过,考虑到骨架整体强度性,以及对这种神秘技术的不确定性,心里着实没底的双方技术团队,均只是将精神感应框架铺设在全天周驾驶舱内层,仅只是运用在驾驶舱这一部分而已。
不过,即便如此谨小慎微,在第二次新吉翁战争决战中,两台铺设了精神感应框架的MS,在激战过程中双方的精神感应框架由于共振而发出光芒,并且引发了堪称神迹的“阿克西斯的冲击”,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随着第二次新吉翁战争的结束,为求在宇宙世纪迈入百年之际,确保吉翁共和国自治权的终结,恢复宇宙世纪的秩序。以及此时的吉翁残党,在世人眼中确实已经彻底成为了危害性极大的怖恐织组。

因此在7年之内,地球联邦军将彻底扫清地球圈的所有吉翁残党势力,这是必须的。
为达成这一艰巨的目标,联邦军提出了名为“UC计划”的大规模项目。项目得到联邦政府正式通过后,获得预算的军方对多年的合作伙伴,阿纳海姆电子公司下了开发适合该项计划的次时代MS订单。
UC计划初期阶段的成果,是由众多吉翁系技术人员云集的格拉纳达工厂所完成的MSN-06S新安洲·原石。

以沙渣比的结构技术与ν高达的工业设计为依托,新安洲·原石在延续了精神感应框架技术的同时,将框架的铺设规模进一步加大,并不只局限于驾驶舱内,而是延伸至机体全身可动骨架的一部分之中。
这种大胆的尝试确确实实极大地提高了精神感应武器的性能,以及机体本身的反应速度。
以新安洲之后的表现,确实印证了这一尝试的正确性

不过作为技术实证的新安洲·原石,在完成之后立即被野心家所狙击。在一次运输过程中遭到吉翁残党袭击,两台试作机也遭到了夺取。
试作品虽然失去了,但实际上新安洲·原石确实完成了,UC计划初期阶段也算是达成,这一切的存在全都是为了计划最终阶段的实现而服务的。
而最重要的是,初期以新安洲·原石为载体进行测试的精神感应框架技术,被证实足以在可动骨架上进行应用,没有问题。
这就让最终阶段的“RX-0”计划成为了可能。

可能性之兽
RX-0独角兽高达,名义上是编入联邦宇宙军重编计划的“UC计划”,所衍生的特殊产物。
与新安洲·原石一样,本机也是精神感应框架技术的试验机。所不同的是,前者在驾驶舱区块以外的部分,是有限地铺设了精神感应框架。而本机则全部使用神感应框架来构建所有的可动骨架。
也就是说,本机全身都是能与驾驶员的脑波产生感应的神感应框架。
可以这么说,RX-0堪称史无前例的FullPsycho Frame搭载机(包括了RX-0-2/3),任性地追求机体性能的彻底解放。

NT-D系统

本机曾获评“最接近人型的MS”,不过实质上,却是一地地道道的“破坏毁灭者”。这是源于本机内藏的“NewType Drive”系统,也就是NT-D系统。
曾经有人这么评价NT-D系统,“将曾经的吉翁共和国初代领导人所倡导的NT根除,就如同将吉翁的存在本身根除一样”。是的,这实际上是一个为根除新人类而存在的系统。NT-D的真实,可能是“NewType Destroyer”也说不定。

摧毁信仰,稳定统治。
NT-D系统并非一直启动着的。系统的启动必须遵守一个条件:当与精神感应框架连动的巨大独角状天线,侦测到新人类的存在。

不过,这也产生了一个疑问:当本机的驾驶员也是新人类时,会如何呢?
答案是,NT-D系统同样会对身为新人类的驾驶员本身产生反应。凭借这种特殊性,理论上在驾驶员肉体承受范围内,是可以任意启动NT-D系统的。
而系统一旦启动,本机的外部形态也会发生巨大的、直观的变化。

正如“独角兽”之名,独角状天线是本机头部的最大特征,而护罩底下内藏有双眼式光学感测器。

而当NT-D系统启动后,本机的头部独角状天线会左右打开变为V字形,解除面罩后露出双眼式的“高达脸”。

本机的全身各部分的白色装甲也会展开,全身扩张的结果,是本机的体格几乎扩大了一圈,从最初的“最为接近人型”变为更具备英雄感的体型。

就全高而言,则是从19.7米一下子变成了21.7米,足足增高了2米。由于内部框架的扩张,装甲会由结合处分离。从滑动展开后的装甲缝隙之间,会暴露出释放鲜红色磷光的精神感应框架。


在第二次新吉翁战争中,曾经有人目击到精神感应框架发出原谅色光。而本机的精神感应框架发出的则是更具攻击性的红光。颜色的差异会带来怎样的区别,目前尚未有定论。
本机之所以被定位成“高达”,正是因为NT-D系统启动后所呈现出来的英雄形态。而一直以来都作为对抗吉翁的绝对象征,“高达”这一元素也与UC计划的最终目的是相吻合的。

毁灭模式

好了,当本机成功启动NT-D系统、变成高达形态后,也就进入了所谓的“毁灭模式”。在这一炫目的模式之下,驾驶员的思想会化作脑波,通过系统作为媒介直接传达至精神感应OS。
这种几乎取代了传统操作、令人惊异的新型操作方式,能令本机的动作与驾驶员的思想同步,犹如自身肢体一样任意地活动。
独角兽模式下的驾驶舱


进入毁灭模式时,本机的驾驶舱内也会发生变化。普通状态下会用到的操纵面板、操纵杆自动收起,线性座椅舒展大幅后仰,让驾驶员尽可能保持在一个最适合的操作姿势。为了抑制高G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系统会自动对驾驶员注射抗G力药物。

当然了,尽管如此,高强度的运动性带来的加速度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负担。而精神感应系统也会对驾驶员的精神面造成负荷,时间一久伤害性必然会达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级别。
因此,毁灭模式的最大持久时间被强制限定为5分钟。

在这5分钟内,拘束本机的枷锁得到解除,性能获得全面的释放。就机动性而言,在精神感应框架增幅之下,能够达到以“瞬间移动”来形容都不为过的可怕提升。

同样是这短短的5分钟内,驾驶员的思想化作了行为意识,通过系统传达到全身各处的精神感应框架上。以思想来制御机械,就速度与便利性而言,是以往的任何一种操作方式都无法企及的。
同样,除了感应驾驶员的脑波外,NT-D系统还可以感知彼方驾驶员的脑波,对此进行分析而控制机体进行非驾驶员授意的自主行动。

因此,本机即使是由毫无作战经验的非战斗人员搭乘,依然能发挥出极佳的战斗性能。
在毁灭模式下,精神感应框架不但能够对机动性起到增幅的效果,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神奇的特性来干扰彼方的精神感应武器,甚至将其制御、转为己用。

因此,本机在与精神感应武器搭载机作战时能获得极大的优势,而作为本机对手的这一类的特殊机体又大多需要由新人类来驾驶。因此,本机也就成了实质上的“新人类收割机”了。
武装
60mm Vulcan Gun/60毫米火神炮

这是一款几乎成为联邦系MS标准配置的固定式武装。作为“高达”必然会内置的小型机关炮,60毫米口径的火神炮具有非常理想的射速。

火神炮虽然威力较弱,无法穿透MS级别的装甲,不过可以作为防控迎击火力来拦截敌方发射的导弹。在近距离作战中对敌方MS进行牵制、破坏对方脆弱的感测器,或是对应防御较为薄弱的轻装甲单位等。

且为追求更高的射击精准度,火神炮的装填弹药中,每5发就有1发是曳光弹。在高速射击中驾驶员通过对曳光弹飞行轨迹的官测,可以据此进行射线的修正。
Beam Saber·Beam Tonfa/光束军刀·光束拐棍

本机在进入毁灭模式后,背包装甲会展开。从背包内就成对滑出整个光束军刀单元,并屹立于其之上。

作为现今MS的标准格斗武装,本机也配置了性能相匹配的大功率光束军刀。

几乎可以切开任何未经抗光束涂层处理过的装甲,这种破坏力极强的武器本机一共配备了4柄。

除了背包处的2柄外,本机还在左右腕部外侧各收纳2柄。使用时可以用手握持,也可以180°的翻转让光束军刀口朝前,作为光束拐棍来横扫敌人。

这一武器可任意以光束军刀或是光束拐棍的形式呈现,让本机进行格斗战时能够更为灵活,游刃有余。



Beam Magnum/光束麦格农

一反本机在造型上追求的温和、极致的艺术品之感,在主武器的选择上阿纳海姆技术团队却不遗余力地为其设计究极的大杀器。
作为本机的主武器,光束麦格农称得上是MS手持携行式光束兵器中威力最强的怪物了。

这款光束兵器采用一种特制的替换式能源弹匣“麦格农弹”,一次可装填5枚,每射击一次耗尽一枚弹匣。以其高消耗为代价,其射出的光束规模威力可与米加火箭巨炮媲美。

相当于4倍于普通光束步枪的破坏力,对于MS、MA来说即便是近距离擦过也是致命的。

当进行完五次射击后,能量耗尽的弹匣会被枪身自从排出。这时进行备用弹匣的更换装填后,就能重新投入战斗了。

以本机的携带量,包括枪身已装填的能源弹匣,一次出击可以携带3具,也就是说一次战斗最多能发射15次。

这虽然相比起同时期的光束步枪来,弹药量略显不足。不过,已经达到当年RX-78-2使用的07G型光束步枪的单次充电射击量了,而两者的威力亦不可同日而语。

另外,本机除了光束麦格农以外,还可选择使用超绝火箭筒这种大型实弹类火炮。
一枪一盾再加一套火箭筒的火力配置,我们姑且可以看作是高达系的传统配置。

当然了,虽然传统,但火力方面的升级已不能与过去同日而语了。看似简练的光束麦格农,实则拥有匹敌米加火箭巨炮的威力。而新型超绝火箭筒看似是现在较为少见的武器了,不过在对弹头进行多彩化高性能化的革新改良后,成功令其跟上了时代潮流,具备了充足的威力与精度。

PS:作为阿纳海姆电子公司另一射击武器,光束加特林机枪,本机也是能够使用的。
Shield/护盾

作为本机最重要的防御护具,专用护盾与光束麦格农、光束军刀一样均为专门定制的特殊品。

由于MS用光束兵器的威力日益强大,普通实体护盾的防护能力实在令人难以满意。因此,技术团队大胆地尝试,将I力场发生装置小型化处理后,植入了这款护盾之中。

得到I力场加持的护盾,能够为本机制造出一个无懈可击的、绝对安全的真空地带。由于护盾本身也植入了精神感应框架,会随着NT-D系统的启动,如同花蕾般舒展开四片瓣状的精神感应框架。防御面积进一步扩大,呈现出一个圆形的力场壁,将敌弹隔绝在外。

并且,由于植入了精神感应框架,在NT-D增幅效果影响下,令到本机可以如同感应炮一般对护盾进行远程遥控。


过去,阿纳海姆电子公司所开发的高达型机体,无一例外地在代号前面加上按照开发顺序决定的希腊字母。

本机虽然也是阿纳海姆的产品,却没有延续这种惯例。原因可能是因为本机与其它兵器并不相同,是为了特殊目的而制造出来的特殊品。

而这一“特殊性”,则是与本机独有搭载的一套追加程序“La+”有关。这是一套在原有程序的基础上,追加的额外程序。由于这套程序标明了据说能够颠覆联邦政府百年统治的“拉普拉斯之盒”所在地的线索,因此也被称之为“拉普拉斯程序”。
作为本机实际拥有者的毕斯特财团,在财团宗主卡帝亚斯·毕斯特的操作下,封印了拉普拉斯程序的本机决定是让渡与吉翁残党一脉的“袖章”。不过,由于多方势力的暗中行动与阻挠,最终于殖民地卫星“产业七号”爆发了激烈的战斗。

预想的让渡计划就此宣告破产,而在混乱中重伤濒死的卡帝亚斯,将偶然出现在格纳库的阿纳海姆工专学员巴纳吉·林克斯的生理特征登录上了拉普拉斯程序。

将根绝新人类、同时封印了“钥匙”的重要容器交付给自己的私生子,卡帝亚斯是否曾经预想过这一方案也未可知。不过,因此武断卷入这场纷争的巴纳吉,被迫踏上了寻找盒子的真相之路。

本帖最后由 兔子君Project 于 2021-04-21 18:13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