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写下这篇帖子之前,我刚复习完《蝙蝠侠:侠影之谜》(并且手滑了一个老爷,下面会放图2333)。
对这部诺兰版黑暗骑士三部曲的序篇,我个人是最喜欢的(“黑暗骑士”已经超出喜欢的范畴了。而“黑暗骑士崛起”是总结也是终结,对它的“没那么喜欢”并非来自电影本身素质,而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带来的失落感)。

至少在这个时期,我们还能从电影里品出原著漫画味儿的(第二部黑暗骑士DC华纳就放手了,于是诺兰就按“随心而动”拍出了一部最好的“最不像蝙蝠侠”的蝙蝠侠电影)。

与后两部不同,这部序篇的整体色彩(特别是哥谭市)给人一种这座曾经繁荣的城市已然没落的感觉。
特别是剧中夜幕低垂多见的昏黄、铁锈感(第一部更多拍摄贫民区,第二部才多见繁华的市中心商业区),随处可见暗藏污垢腐败的潮湿角落,隐藏在迷雾中的哥谭市(还多为破败的Narrows岛部分),冰冷的雨水(就算白天也见不太到艳阳天),仿佛这座城市在为饱受苦难的人民而默默流泪。
老实说现在回过头来看Narrows,有种阿卡姆之城的感觉2333

接下来进入正题,上图顺序分别是KO版蝙蝠侠、佳达版蝙蝠车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款KO是奶咖反斗城版的盗版——或者说是祖国版也可。由于原版购入难度不小,所以当本月10号得知祖国版的发售,我第一时间就入手了。
KO盒封,感觉玩过的祖国版老爷中,KO是最认真的了。



怎么说呢,以前没怎么接触奶咖,更加对什么KO不了解了,据说是祖国版,因此拆包装之前还是惴惴不安的。

没福气摸过传说中的正版(想买也没那么容易),这款KO版个人感觉是及格的。毕竟才80块钱的东西

整体造型没有什么问题(1/4的细腿感在这版上不太明显),关节无论粗细强度都足够了。



四肢关节松紧不一:肩、肘、膝盖、腰偏紧,颈、股、踝关节正常,造型手拔插替换需要点力气。
下面说说不足:
唯一的缺点:眼珠涂装不认真。我在拿到之前就已经了解过相关情报了,所以没有受到惊吓




唯二的缺点:蝙蝠耳朵不对称。这里的话需要用到美系模型基本通用的“热水大法”或“电吹风大法”了,以前玩DC阿卡姆老爷就使惯了这一招(正版一样有歪耳朵的问题)

钩爪枪,大小接近Mafex版,但质地要比M社的硬朗。


可以挂载在后腰多用能腰带上

两枚蝙蝠镖,一大一小


和DCF装甲老爷对比,略矮

和Mafex版(二代战衣)相比,略高






与入手很久的蝙蝠灯来个共鸣

接下来是佳达(jada)的蝙蝠车

老实说之前想入风火轮1/18版,迷彩普通版市价貌似220就能入手了——可惜也说了,是迷彩版。逼格更高的黑色版已经停止生产,仅有货的几家店也奇货可居地开出了让我都不好意思的价格

这款佳达版蝙蝠车(第五代)长约20厘米、宽11厘米。和电影设定相比,佳达版的俩前轮做的略大了,不过我个人觉得还挺好看的(以前就觉得原设的轮子略小,所以我很不待见以前的海洋堂特摄——当然特摄版最大的问题是…轮子不能转………



蝙蝠车的原型是为军用目的研制的多用途全地形越野车,可运送兵员和给养。由于原型参考的是跑车,所以车子地盘相当低。
电影里车子不止一次做出弹射跳跃这种看似不合常理的表现,追根到底在于车尾搭载了一台最大功率可达1500马力的涡轮喷气引擎。每当电影里车尾喷出蓝色火焰时(第二部中估计出力MAX了,所以火焰颜色有了变化),车头大幅扬起,达到1360.77kg的强大推力让整部车自跳过沟壑之类的障碍,或是跳跃到更高的位置。


福克斯大叔对这部车子的评价是“This baby works just fine.”。
同样根据卢修斯·福克斯的描述,从韦恩庄园的蝙蝠洞到哥谭市中心的直线距离为11.9英里(约19.15公里),如果蝙蝠车以最高速度行驶,只要5分钟就可以抵达GCPD跟戈登喝咖啡了2333且不需要动用喷气引擎。
车子的两个车轮是装在车头两侧的独立轮轴架上的,所以前轮是没有常规轮轴的。


没错,驾驶舱盖能打开……这种大比例要是没有打开机构就逊毙了,不过打开方式似乎不太还原电影设定就是了



这么一辆实际长度4.57米、重2.3吨、2.9秒内可从静止加速到96.56公里/小时的Black tank,车体覆盖了防弹装甲(不愧坦克之名2333),并且在车头两侧的悬架裙板上设置了导弹发射器和机枪,既可以发射杀伤弹,也可发射非致命性橡皮弹、催泪弹、灭火凝胶罐和黏性泡沫————当然这些从这款模型上是看不出来的23333
老实说电影初登场就辗轧了一辆无辜警车确实霸道,表面冷酷的老爷内心一定暗爽,毕竟后面有戈登在看着…………

最后一张,感谢观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