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科普51期】风驰电掣的漆黑重战车 MS-09大魔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7-02-18 15:13 发布于 未知

1楼
本帖最后由 Captonblaed 于 2017-2-19 12:43 编辑




强袭型MS的先驱

依靠强大的火力和机动性,对敌方阵线进行强行直线突破、对敌方据点进行打击压制,随后迅速脱离战线——所谓的“强袭型MS”,与一般的泛用型MS差别,在于后者不具备前者强大的火力和高机动力。尤其是武装方面,强袭型MS的配备是非常强悍的。


不过,有其利必然有其弊。以最典型的强袭型MS京宝梵为例,虽然携带武装、姿势制御喷嘴数量极多,无论是灵活性还是移动速度都达到了极致。不过这种设计产生了三大问题:一是推进剂、弹药储备的剧烈消耗,续航能力大幅下降;二是对机体零件、引擎造成极大的负荷;三是追求高速度而削弱装甲的覆盖率,影响了机体的防御力。




所以说,强袭型机种虽然具备高火力、高机动力、高武器携带量,但由于续航短、消耗大、成本高昂、装甲防护差、整备性低等等缺点,非常不适合长时间持续作战,生产性也远低于泛用型MS。

相较于在大战末期才登场的准强袭型机体MS-18E京宝梵,实际上早在一年战争中期,公国军就已经出现了强袭型机种——或者说是呈现出强袭型特性的泛用型MS。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谈的MS-09 DOM(大魔)。



前一期已经说过了,由于地球侵攻作战的开始,在宇宙中所向披靡的MS来到存在各种复杂自然环的地球后,性能就大幅衰减了。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MS的移动能力不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国军推出了“第一期陆战用MS开发计划”。


上一期的主角,第一期陆战用MS开发竞标的赢家,YMS-07A老虎原型机


两大军事巨头吉翁尼克和茨玛德均参与了竞标,虽然最终由吉翁尼克拔得头筹,不过茨玛德退而求其次,通过揽下MS用重型火炮的研发、高机动推进系统的开发与改良、以及在MA领域的扎实发展,依然坚挺的活跃于非MS开发的第二线。


在当时,屡败于宿敌的茨玛德公司并不甘于吴下阿蒙的处境,迫切地想拿出一款能够有力还击吉翁尼克的量产型MS来。那么,如何将自身掌握的MA技术与量产型MS开发做到最完美的融合,成为了茨玛德最需要攻克的课题。


我们可以发现,在后来完成的MS-09大魔的身上,确确实实带有非常浓厚的“茨玛德式MA风格”:高火力,高机动性,高防御力。




而且有意思的一点,从大魔的身上已经隐约有了强袭型机种的影子(到后来的热带型大魔,武器携带量之大,几乎已经是强袭型MS了)。




大魔的诞生与气垫推进系统



在第一期陆战用MS开发计划中,公国军顺利得到了MS-07B老虎这么一款优秀的纯陆战型MS。在重力环境下运用的老虎,其优异的机动性凌驾于J型渣古Ⅱ之上,隐隐已有成为主力机种的趋势。





老虎虽然在运动性、机动性与格斗能力方面都交出令军方满意的答卷,但在另一个同样重要的方面却没有显著的建树,这也是困扰着老虎令其无法登上主力机种宝座的最后门槛。


那就是MS的陆上长距离移动能力。




这个问题吉翁尼克当然也是有想过的,并且也利用手头的资源进行了这一方面的尝试——不过吉翁尼克所提出的“让MS能够单体飞行”的想法,却未能令他们如愿以偿,反而重重地摔沟里去了。

仗着MS-07系列优秀的陆上性能,吉翁尼克以数台经过飞行化改装的老虎原型机,在弗拉特耐尔空军基地进行了反复的飞行试验。

试验机很快就暴露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临时改造的机械也故障频发。并且在试验进行到尾声的时候,4号机由于腿部引擎发生爆炸导致机体大破,试验驾驶员当场死亡,造成了极为严重的试验事故。试验活动因此也一度遭到中止,所有试验机一律封存入库。


MS单体飞行的构思算是搁浅了,吉翁尼克想在技术方面更进一步的愿望也就随之落空了。眼见报以最大希望的吉翁尼克公司不幸折戟沉沙,公国军高层也颇为意外。期间吉翁尼克虽然也提出了不少补救的方案,但无一例可行。


吉翁尼克此时的心情真可谓是“秋风秋雨愁煞人”。


而此时,在默默投身于幕后研发工作,不断地吸收经验技术的茨玛德公司,在老冤家吉翁尼克的开发陷入死胡同一筹莫展之时,提交了一份相对于“让MS单体飞行”而言退而求其次的设计方案,成功受到了军方高层的重视。


茨玛德的设计理念说白了其实很简单,通过在MS最主要的移动工具——腿部加装气垫引擎,借此获得悬浮能力,再配合背包推进器来进行高速移动。这个方案比起让MS单体独立飞行来,算是降低了难度,相对来说更容易实现。


并且这种看似打破常规、实则可行性极高的构思也获得了开发当局的大力支持,因此茨玛德公司提出调拨MS-07C-3作为研发素体的要求当局也爽快的同意了。


MS-07C-3


MS-07C-3,又称老虎重装型,是从B型衍生而来的重火力化衍生机种。由于设计理念侧重于火力的强化,重装型的双手都换装为了85毫米口径五指机关炮,威力更强,但彻底牺牲了机械手的功能,护盾也无法携带,只能放弃。由此产生的防御力下降问题,则通过强化装甲来弥补。




老虎重装型,胖虎无疑。


重装化的MS-07C-3表现出的火力之高、机动性之差让茨玛德的技术人员愕然。与其说它是一台老虎,倒更接近一台人形MA。


不过技术人员并未对此嗤之以鼻,而是对这种看似极端、隐含可塑性的设计留了心眼。因为在他们看来,高火力、重装甲与高机动性并不是水火不容、调和不能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技术人员通过对老虎重装型的彻底解析,转而对征调的另一台MS-07B老虎进行了大改造:拆除了双腕的固定式武装,对腿部推进系统、动力系统、头部的电子系统也一并修改更换。


MS-07C-5,已限定R魂化http://acg.78dm.net/ct/103565.html


如此改造完成的也就是著名的MS-07C-5。该机虽然名为“老虎试作实验机”,但外形已然脱离了老虎的范畴(但除了脑袋也不像大魔,可以看做是这两种MS的过渡型)。


老虎试作实验机是纯数据收集用的赶工品,因此没有量产的可能和必要,所以只有一台。值得注意的是,日后作为大魔的主格斗武装热能剑(Heat Saber),在这时已具雏形。


完成后的MS-07C-5老虎试作实验机运抵北美试验场进行测试,凭借由此获得的实验数据所提供的助力,茨玛德开发团队的研发进度堪称神速(同时横向参考MS-07H-4的气垫技术)。


0079年6月初,两台刚下线还热乎的YMS-09大魔原型机立即被投入了实地测试。其中的一号机首度采用了厚重感极强的黑色涂装,这种基调后来也被正式量产型所继承。


YMS-09


施加了沙漠战特化的YMS-09D


开发团队为了突出不同于以往的新概念MS(特别是吉翁尼克的渣古Ⅱ),也为彰显其对于MS射击武装的独到见解,为大魔原型机设计的武器装备也是极尽其能事:威力惊人的360毫米“巨魔”(巨人)火箭炮,与接近战新型热能剑(热能剑实则在老虎试作实验机就已经装备了)。


在当时,两大陆上用机种都是依靠双腿步行移动。其中渣古Ⅱ马力全开也只能达到每小时八十公里的速度,移动能力更高的老虎则能达到近百的速度。



而运用了气垫推进技术的大魔原型机以最高时速240km/h把前两者远远甩到了九霄云外。

这成绩也让包括军方在内的所有人瞠目结舌。因此在测试结束的数周后,YMS-09稍加改动就开始投入生产了:
改动的方面主要是进一步加大装甲的覆盖面积,通过让装甲面变得弯曲圆滑来提升耐弹性;
外露的头部动力管收纳入机身内部,各部位的推进器也一律收纳入内侧。虽然这么改动会带低散热性,但相对的防御性与防尘性却大幅提升了(有落总有起);
背部武器挂架则取消了巨魔式火箭炮的悬挂插销(这一设计倒是被日后的京宝梵再度启用),热能剑也由水平改为斜插的方式继续固定在背部,更易于抽拔,且不会妨碍到机体的移动;
最后一点,正式量产型在左胸的位置搭载了扩散型米加粒子炮。这是公国军量产型MS首度搭载小型光束武器,不过由于技术所限,实际上只是一款软杀伤性的武器,从现在来看这差不多就是一款概念型装备。


大魔的构造与气垫推进系统



从外观来看,原型YMS-09隐约还能看出渣古的残留形象,而正式量产的MS-09则彻底摆脱了“渣古风”,成为了一款全新的MS。


本机的十字形独眼轨道可以说是在吉翁制量产型MS中也相当特殊的存在。实际上早在EMS-04旧兹达时期,茨玛德公司就已经尝试过这种特殊的设计。



相比起普通的独眼轨道,这种十字形轨道不但在重力环境下能保证良好的视野,在宇宙空间中也凭借扫描范围得到了大幅的扩展而确保了极佳的效果。


本机的身躯之所以如此厚(yong)重(zhong),不仅仅只是装甲太厚的缘故,很大一部分原因应该归“功”于将所有动力管、推进器都包裹入了机身内部的茨玛德独家设计。




相比起内置化不完全的渣古、老虎,本机完全的内置化为整体带来了更为全面的防御。而考虑到高速滑行时会产生空气抵抗力(这一点可以加以利用)。在重装甲化的同时采用大量曲面构造,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这种效果。


以陆上运用为前提的本机,一开始就设想用来对抗当时欧洲大陆上的联邦军战车部队。因此,在设计时采用了绝妙的曲面构造来构筑这层复合装甲外壳。而实际运用也证实了这种曲面化设计确实令本机获得了凌驾渣古与老虎的防御效能。




与老虎一样,优化内部构造的好处就是驾驶舱可以配置在腹部,而本机相比之于老虎,驾驶舱的设计又发生了巨大的变更,进行了彻底的翻新——甚至于,让人感觉更像联邦制MS的直线紧凑设计。


巧合的是,不久以后的统合整备计划中,推广的第二期生产性驾驶舱与这时本机采用的规格就非常接近。也许,茨玛德在这时依然考虑到与统合整备计划衔接,也不无可能。




本机的驾驶舱以渣古版为基础,不过相比起渣古,大魔版就显得略狭窄了,有种“出入不便”的感觉2333。驾驶舱内采用了平面分割型的显示荧幕,这面主荧幕同时也是升降式舱门。


也许对于习惯于传统的一体成型曲面荧幕的公国军驾驶员们而言,这种新型荧幕也许需要时间适应——不过,在主荧幕上方还设置有辅助荧幕,所以整体视野实际上是变得更开阔了。然后,在主荧幕下方设置有原型荧幕,主要是显示金属探测器等等的资讯。




本机的推进背包,其实称之为背包推进器更为合理。那是因为它的背包并没有走传统的设计方式,而是直接在背部加挂推进器的装备形态,然后以整流罩将基部覆盖包裹——也就是说,不存在所谓的“背包”了——这是在公国军制MS中也极为少见的纯推进化的配置。




重量超过60吨,由茨玛德开发的重型MS“大魔”,从裙甲下散发出推进火光,在戈壁、沙漠中不断的向前疾驰的身姿,对于身为敌人的联邦军官兵来说,确实是宛如风暴中的魔鬼一样可怕。




本机最大的优势,同时也是它击败渣古与老虎,夺得陆战用主力机种地位的杀手锏,就是它首创的气垫推进系统了。


在本机出现以前,过去的公国军制MS需要依靠大水牛级空母、德戴YS等载具,才能进行长距离移动。为了追求比传统步行移动方式更高效、稳定的高速移动方式,同时也能够大幅提高战时机动性,革命性的新型推进系统也就因此因运而生了。

大水牛


德戴YS


盖洛普


从外观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本机的裙甲、小腿装甲均显得非常肥大——尤其是腰部装甲是真真正正的“裙甲”,以至于常常被两军官兵吐槽为“处女”、“穿裙子的”。




这是由于茨玛德的技术人员为其在装甲内部搭载了热核喷射引擎,这是过去的MS所没有尝试过的设计。而本机凭借这些内置引擎,即使不靠背包推进器也能获得足够的推进力了。


不过也因此,使得、后腰、小腿变成了非常奇特的“吊钟”形状(后来的勇士也继承了这种设计)。而正是由于内藏了体积不小的热核喷射引擎,外装甲必须大幅延伸形成了现在的这副臃肿样。在放弃外观美感之后,收获了极大的实际好处,并且这覆盖面积可观的外壳对脆弱的引擎与关节部分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

而为了配合钟形的小腿,脚部也进行了大型化,这也是技术人员为追求气垫效应最佳化的考虑,所做的针对性特化。大型化后的脚底设置了压缩空气喷口,气垫推力从这里喷射而出,看似笨重无比的大魔才能轻飘飘地悬浮起来。


UC时代的气垫移动技术,不再像旧世纪气垫登陆艇那样,会与坑洼不平的地面相互摩擦而颠簸跳起。这是因为大魔搭载的气垫推进系统能让机体浮起数米之高,完全可以避免与绝大部分障碍物碰撞摩擦。


本机凭借热核喷射引擎产生的气垫推进力来高速移动,并且在YMS-09原型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的燃料槽,提升了机体的续航能力。理论上本机马力全开的话可以达到时速381公里,实际运用的话虽然达不到这种速度,不过也能轻松跑出凌驾于原型机的成绩了。


49

点个赞吧~(7)

geeepLV2.初级玩家

2017-02-21 21:48 发布于

2楼
高达很多设定还是很合理的,但作战理念好像就是文艺化了,但实际来说,一架挂满空对地导弹的战斗机只要 导弹威力足够就可以做到视距外 一发干掉一个大魔,一架战机可以能使一个排的大魔完蛋。
allbluedreamLV7.铂金玩家

2017-02-22 02:41 发布于

3楼
Captonblaed 发表于 2017-2-21 10:57 原本收纳状态是黄色或者橙色,发热时是水蓝色,但后来很多作品里(包括初代型号)出现发热状态也是橙黄色 ...
LZ你还真是高达万事通啊

流のCLV11.传奇

2017-02-22 11:38 发布于

4楼
独眼里最喜欢大魔和里克迪亚斯了 厚重机大爱
HG和R魂都是好东西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7-02-22 12:52 发布于

5楼
流のC 发表于 2017-2-22 11:38 独眼里最喜欢大魔和里克迪亚斯了 厚重机大爱
HG和R魂都是好东西


+1
leesaliensLV2.初级玩家

2017-02-24 10:54 发布于

6楼
写的很赞,让我好想去买近期开的PB大魔,不过更期待MG2.0,有生之年系列吗???
redcharLV5.白银玩家

2017-03-17 21:53 发布于

7楼
模型设计的素质高的一个弊端,MG德姆的2.0遥遥无期……B社:“你看,1.0的德姆,它的设计放到现在都不过时啊……”
所罗门的春梦LV1.新手上路

2017-05-29 11:08 发布于

8楼
作为大魔控的我必须回复赞一下,同时感谢楼主的整理分享。
zakuranLV2.初级玩家

2019-07-13 21:42 发布于

9楼
作为UC老粉安耐不住激动挖坟~来顶~!在上世纪末中学时代接触的第一部高达作品就是0083,当时就被开头热带型德母拦腰斩断萨克的画面惊艳到,从此吉恩系的MS里一直都很偏爱德母,感谢楼主极其详细的科普,在现在这个时代如此精彩的UC老战士介绍不多了啊!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9-07-14 18:17 发布于

10楼
zakuran 发表于 2019-7-13 21:42 作为UC老粉安耐不住激动挖坟~来顶~!在上世纪末中学时代接触的第一部高达作品就是0083,当时就被开头热带型 ...
那一幕我也很喜欢,从此爱上了热带型大魔
  • 1
  • 2
  • 3
  • >>
  • 到第

图片选择

努力修改中₍₍ (ง ˙ω˙)ว ⁾⁾